资源简介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教案一、新课标标准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内容分析18-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无产阶级日益壮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马克思与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精华,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第一国际成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普法战争英法了法国的革命,巴黎公社运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教学目标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第一国际、巴黎公社运动的史事内容。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真理,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高尚情操,学习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二)讲授新课1.马克思与恩格斯(1)教师活动阅读材料,概况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学生活动①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突出。②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教师活动阅读材料,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概况。1.时 间:1848年2.标 志:《共产党宣言》发表3.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教师活动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联合起来了。……共产党人的目的是……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化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个魔术师一样……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2)学生活动4.主要内容:①揭示规律、②总结现状、③提出方法。5.特 点:①是科学的理论、②是人民的理论、③是实践的理论6.意 义:①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②国际工人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3.《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1)教师活动阅读课本,概况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的相关史事。(2)学生活动(3)教师活动五、课堂总结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马克思与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18-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资本主义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工人阶级发展壮大起来,两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逐渐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一些有识之士为缓和社会矛盾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的美妙设想,由于不切合实际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工人阶级为改善自身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以卢德运动为起点,开始自发地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工人阶级觉醒,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结合自身的革命经验,批判地吸收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四思想中的精华,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明了历史发展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人物和发展方向,号召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同志,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于1871年发生了巴黎公社运动。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入手,引入课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梳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尤其探讨了《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内容、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国际工人运动的重大指导作用。整个环节,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探究之中,在合作与分享中获得了知识,升华了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