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内容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发达的工厂手工业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些因素使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成为可能。而促使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因素还是社会的需求。18世纪6年代,一系列机器发明首先出现在棉纺织行业,新的棉纺机产生了对新的动力的要求。瓦特改进蒸汽机后,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营运而生,并广泛应用到生产领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又要求改进运输工具。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的成功运行,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密切了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工业革命扩展到交通运输业。一系列的发明和技术革新,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引发了社会全方位的变革,工业化时代来临。工业社会采用工厂制的大机器生产方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工业社会还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教育逐步普及,生活内容日益丰富,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三、教学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概况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知道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家国情怀: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学到本节课,对英国发展的有关历史史事的事件,你记得哪些?(二)讲授新课1.纺织技术的革新(1)教师活动阅读课本,对工业革命进行基本概况。学生活动兴起的国家:英国兴起的行业:工业革命最早从棉纺织业开始兴起的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教师活动阅读材料,分析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材料1: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材料2: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英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3: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大国崛起》材料4: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足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学生活动政治前提: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殖民掠夺为英国提供了资本与廉价原料。经济驱动力: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劳动力。2.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1)教师活动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这些机器在使用上动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及其评价此变化。(2)学生活动优点:解放人力、可再生、无污染……缺点: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工厂必须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工厂选址受限,工厂规模也受限 ②水量不稳定,影响工厂工作。教师活动传统的手工工场和现代机器工厂有何不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蒸汽机的改进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材料研读: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学生活动①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②解决工厂了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3.火车与铁路(1)教师活动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825年,由斯蒂芬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教师活动研读材料,工业革命带来怎样影响?材料1:工业革命创造出无比的财富,这已经是人所尽知的事。1750—1800年,英国的煤产量增长了一倍,进入19世纪后,100年竟增长了20倍!生铁产量在1740—1788年增长4倍。以后20年又增长了4倍,在19世纪,100年中增长了30倍。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英国在经济上迅速超越各国,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材料2: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学生活动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②工业化时代到来;③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④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但是也造成环境污染。五、课堂总结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火车与铁路”,主要阐述了工业革命产生、发展的过程。技术的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发展;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工业革命纵深发展,也带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火车与铁路的出现,把工业革命拓展到交通运输领域。纺织技术、动力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的革新,使社会面貌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期。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对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掌握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习氛围较好。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掌握较差,不能较好地联系中国历史进行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