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4六下·灵石期中)(  )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A.能量 B.数量 C.重量
2.(2024六下·灵石期中)食物、煤、石油中均储存着(  )。
A.光能 B.热能 C.化学能
3.(2024六下·灵石期中)如右图,水烧开了顶开壶盖,这种现象中的能量转换是(  )。
A.机械能转换为热能
B.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C.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
4.(2024六下·灵石期中)在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破坏,其他环节将会(  )。
A.不受影响 B.受到影响 C.受到保护
5.(2024六下·灵石期中)右图是模拟石油开采的实验,其中(  )模拟的是采油井。
A.广口瓶 B.长颈漏斗 C.玻璃导管和橡胶管
6.(2024六下·灵石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  )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生态平衡。
A.微生物 B.生物 C.细菌
7.(2024六下·灵石期中)食物链:水稻→田鼠→猫头鹰,其中生产者是(  )。
A.水稻 B.田鼠 C.猫头鹰
8.(2024六下·灵石期中)你认为在生态系统中,(  )是一种生态平衡。
A.生物种类不变的平衡
B.生物数量不变的平衡
C.较长时间的动态平衡
9.(2024六下·灵石期中)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生产牛仔裤使用到的金属纽扣属于(  )。
A.矿产资源 B.生物资源 C.土地资源
10.(2024六下·灵石期中)你知道蜜蜂是依靠(  )的本领来适应环境变化的。
A.冬眠 B.储存蜂蜜 C.迁徙
二、判断题
11.(2024六下·灵石期中)让机器工作需要能量,同样人思考问题也需要能量。 (  )
12.(2024六下·灵石期中)苹果放在桌面上,它没有运动,所以它不含能量。 (  )
13.(2024六下·灵石期中)栖息地要能为生物提供其生存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所以一个小水坑不可能成为栖息地。 (  )
14.(2024六下·灵石期中)书写食物链通常都是从小动物开始的,到大型凶猛动物结束。 (  )
15.(2024六下·灵石期中)为了保证动物有充足的氧气和食物,制作生态瓶时最好放入大量的植物。(  )
16.(2024六下·灵石期中)藏羚羊迁徙、大雁南飞、青蛙冬眠等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
17.(2024六下·灵石期中)混凝土、瓷砖、水泥不属于自然资源。 (  )
18.(2024六下·灵石期中)阳光、空气、风都属于气候资源。 (  )
19.(2024六下·灵石期中)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与动植物的有关,与太阳能没有关系。 (  )
20.(2024六下·灵石期中)利用油轻水重,油水不相溶的特点可以开采石油。 (  )
三、科学探究
21.(2024六下·灵石期中)根据电磁铁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电磁铁是由铁芯、    和电池组成的装置,电磁铁   (能或不能)长时间通电,因为    。
(2)下面三种材料中适合用作电磁铁的线圈的是(  )。
A.带绝缘皮的细铜丝 B.细棉线 C.细铁丝
(3)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
A.铁芯长短的关系
B.线圈匝数的关系
C.线圈缠绕方向的关系
(4)这个实验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5)利用实验结论分析一下,图(  )的装置在理论上吸起大头针数量是最多的。
A.甲 B.乙 C.丙
(6)这个实验中,线圈匝数选择合理吗?    ,理由:    。
(7)电磁起重机可以用来分拣废弃钢铁材料,它主要利用电磁铁(  )的性质。
A.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B.能指示南北
C.磁极可以控制和改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转换和传递。
2.【答案】C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食物、煤、石油中均储存着化学能。
3.【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如图,水烧开了顶开壶盖,这种现象中的能量转换是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4.【答案】B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有很多条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5.【答案】C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模拟石油开采的实验长颈漏斗插入瓶底,模拟注水井,玻璃导管短,导出石油,玻璃导管和橡胶管模拟采油井。
6.【答案】A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生态平衡。从生态平衡及生物的多样性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7.【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食物链“水稻→田鼠→猫头鹰”中,生产者是水稻;田鼠、猫头鹰属于消费者。
8.【答案】C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生态平衡。从生态平衡及生物的多样性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9.【答案】A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牛仔裤上的金属纽扣使用到的自然资源是矿产资源。
10.【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蜜蜂将采来的花蜜吐进蜂巢,用蜡封上,等到冬季时再食用。蜜蜂是依靠储存蜂蜜的本领来适应环境变化的。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没有能量,我们无法生活,无法学习,无法工作没有能量,植物不会生长,雨水不会降落,太阳也不会光。能量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储存。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故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也需要能量。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苹果放在桌面上,它没有运动,不具有动能,但是含有化学能。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群体,一个小水坑也可以成为栖息地。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植物开始,到大型凶猛动物结束。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不合理,就不能维持生态平衡。所以制作生态瓶时不能放入大量的植物。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为了生存,动物也有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比如藏羚羊迁徙、大雁南飞、青蛙冬眠等。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混凝土、瓷砖、水泥都是人为加工制造的材料,不属于自然资源。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空气、风、太阳都属于气候资源。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储存了亿万年前低等生物的遗体,而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所以归根结底也可以说成它们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石油的密度通常较轻,而水的密度较重,且石油不会在水中溶解。这意味着当石油和水混合在一起时,石油会浮在水的表面上。石油开采利用了石油和水之间的不相溶性以及其密度差异的特点。这种方法被称为油轻水重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中的油田开采过程中。
21.【答案】(1)导电线圈;不能;电池会发热
(2)A
(3)B
(4)导电线圈匝数
(5)C
(6)不合理;线圈匝数差距太小,实验现象不明显,无法得出结论
(7)A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1)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主要由导电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电磁铁通电时,相当于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池的两端,这就造成了短路,会极大地消耗电量。在研究电磁铁性质的实验时,为了让实验数据更准确,电磁铁的通电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发热。
(2)制作电磁铁线圈时,缠绕在铁芯上的必须是导体,且线圈和线圈之间必须是绝缘的。所以必须用带绝缘皮的细铜丝作为电磁铁的线圈材料。
(3)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中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读图可知,图中甲、丙两个装置不同的只有线圈匝数,电池数量、铁芯都一样,由此判断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导电线圈匝数的关系。
(4)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导电线圈匝数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线圈匝数。
(5)当电磁铁的电池节数相同时,导电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强。我们用大头针被吸起的数量来代表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大头针被吸起的数量越多,表示该电磁铁磁力越强。 图丙的装置线圈匝数最多,在理论上吸起大头针数量是最多的。
(6)我认为这样的匝数选择是不合理的,选择的每次线圈只增加2—3匝,线圈匝数差距太小,实验现象不明显,无法得出结论。
(7)电磁起重机可以用来分拣废弃钢铁材料,通电时电磁铁能吸引废旧钢铁。搬到别处时断开电流,废旧钢铁自动落下。这是因为电磁铁的磁性有无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通电后电磁铁产生磁力,断电后,磁性立即消失。
1 / 1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4六下·灵石期中)(  )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A.能量 B.数量 C.重量
【答案】A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转换和传递。
2.(2024六下·灵石期中)食物、煤、石油中均储存着(  )。
A.光能 B.热能 C.化学能
【答案】C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食物、煤、石油中均储存着化学能。
3.(2024六下·灵石期中)如右图,水烧开了顶开壶盖,这种现象中的能量转换是(  )。
A.机械能转换为热能
B.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C.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
【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如图,水烧开了顶开壶盖,这种现象中的能量转换是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4.(2024六下·灵石期中)在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破坏,其他环节将会(  )。
A.不受影响 B.受到影响 C.受到保护
【答案】B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有很多条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5.(2024六下·灵石期中)右图是模拟石油开采的实验,其中(  )模拟的是采油井。
A.广口瓶 B.长颈漏斗 C.玻璃导管和橡胶管
【答案】C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模拟石油开采的实验长颈漏斗插入瓶底,模拟注水井,玻璃导管短,导出石油,玻璃导管和橡胶管模拟采油井。
6.(2024六下·灵石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  )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生态平衡。
A.微生物 B.生物 C.细菌
【答案】A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生态平衡。从生态平衡及生物的多样性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7.(2024六下·灵石期中)食物链:水稻→田鼠→猫头鹰,其中生产者是(  )。
A.水稻 B.田鼠 C.猫头鹰
【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食物链“水稻→田鼠→猫头鹰”中,生产者是水稻;田鼠、猫头鹰属于消费者。
8.(2024六下·灵石期中)你认为在生态系统中,(  )是一种生态平衡。
A.生物种类不变的平衡
B.生物数量不变的平衡
C.较长时间的动态平衡
【答案】C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生态平衡。从生态平衡及生物的多样性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9.(2024六下·灵石期中)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生产牛仔裤使用到的金属纽扣属于(  )。
A.矿产资源 B.生物资源 C.土地资源
【答案】A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牛仔裤上的金属纽扣使用到的自然资源是矿产资源。
10.(2024六下·灵石期中)你知道蜜蜂是依靠(  )的本领来适应环境变化的。
A.冬眠 B.储存蜂蜜 C.迁徙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蜜蜂将采来的花蜜吐进蜂巢,用蜡封上,等到冬季时再食用。蜜蜂是依靠储存蜂蜜的本领来适应环境变化的。
二、判断题
11.(2024六下·灵石期中)让机器工作需要能量,同样人思考问题也需要能量。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没有能量,我们无法生活,无法学习,无法工作没有能量,植物不会生长,雨水不会降落,太阳也不会光。能量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储存。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故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也需要能量。
12.(2024六下·灵石期中)苹果放在桌面上,它没有运动,所以它不含能量。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苹果放在桌面上,它没有运动,不具有动能,但是含有化学能。
13.(2024六下·灵石期中)栖息地要能为生物提供其生存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所以一个小水坑不可能成为栖息地。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群体,一个小水坑也可以成为栖息地。
14.(2024六下·灵石期中)书写食物链通常都是从小动物开始的,到大型凶猛动物结束。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植物开始,到大型凶猛动物结束。
15.(2024六下·灵石期中)为了保证动物有充足的氧气和食物,制作生态瓶时最好放入大量的植物。(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瓶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不合理,就不能维持生态平衡。所以制作生态瓶时不能放入大量的植物。
16.(2024六下·灵石期中)藏羚羊迁徙、大雁南飞、青蛙冬眠等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为了生存,动物也有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比如藏羚羊迁徙、大雁南飞、青蛙冬眠等。
17.(2024六下·灵石期中)混凝土、瓷砖、水泥不属于自然资源。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混凝土、瓷砖、水泥都是人为加工制造的材料,不属于自然资源。
18.(2024六下·灵石期中)阳光、空气、风都属于气候资源。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空气、风、太阳都属于气候资源。
19.(2024六下·灵石期中)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与动植物的有关,与太阳能没有关系。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储存了亿万年前低等生物的遗体,而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所以归根结底也可以说成它们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20.(2024六下·灵石期中)利用油轻水重,油水不相溶的特点可以开采石油。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化石燃料
【解析】【分析】石油的密度通常较轻,而水的密度较重,且石油不会在水中溶解。这意味着当石油和水混合在一起时,石油会浮在水的表面上。石油开采利用了石油和水之间的不相溶性以及其密度差异的特点。这种方法被称为油轻水重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中的油田开采过程中。
三、科学探究
21.(2024六下·灵石期中)根据电磁铁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电磁铁是由铁芯、    和电池组成的装置,电磁铁   (能或不能)长时间通电,因为    。
(2)下面三种材料中适合用作电磁铁的线圈的是(  )。
A.带绝缘皮的细铜丝 B.细棉线 C.细铁丝
(3)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
A.铁芯长短的关系
B.线圈匝数的关系
C.线圈缠绕方向的关系
(4)这个实验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5)利用实验结论分析一下,图(  )的装置在理论上吸起大头针数量是最多的。
A.甲 B.乙 C.丙
(6)这个实验中,线圈匝数选择合理吗?    ,理由:    。
(7)电磁起重机可以用来分拣废弃钢铁材料,它主要利用电磁铁(  )的性质。
A.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B.能指示南北
C.磁极可以控制和改变
【答案】(1)导电线圈;不能;电池会发热
(2)A
(3)B
(4)导电线圈匝数
(5)C
(6)不合理;线圈匝数差距太小,实验现象不明显,无法得出结论
(7)A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1)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主要由导电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电磁铁通电时,相当于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池的两端,这就造成了短路,会极大地消耗电量。在研究电磁铁性质的实验时,为了让实验数据更准确,电磁铁的通电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发热。
(2)制作电磁铁线圈时,缠绕在铁芯上的必须是导体,且线圈和线圈之间必须是绝缘的。所以必须用带绝缘皮的细铜丝作为电磁铁的线圈材料。
(3)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中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读图可知,图中甲、丙两个装置不同的只有线圈匝数,电池数量、铁芯都一样,由此判断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导电线圈匝数的关系。
(4)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导电线圈匝数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线圈匝数。
(5)当电磁铁的电池节数相同时,导电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强。我们用大头针被吸起的数量来代表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大头针被吸起的数量越多,表示该电磁铁磁力越强。 图丙的装置线圈匝数最多,在理论上吸起大头针数量是最多的。
(6)我认为这样的匝数选择是不合理的,选择的每次线圈只增加2—3匝,线圈匝数差距太小,实验现象不明显,无法得出结论。
(7)电磁起重机可以用来分拣废弃钢铁材料,通电时电磁铁能吸引废旧钢铁。搬到别处时断开电流,废旧钢铁自动落下。这是因为电磁铁的磁性有无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通电后电磁铁产生磁力,断电后,磁性立即消失。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