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23五下·武义期末)实验小学五(1)班科学小组做种子发芽实验,他们将绿豆种子分成了甲、乙、丙三组。甲组种子放在干燥的土壤里;乙组种子放在湿润的土壤里;丙组种子放在湿润的土壤里并用纸箱完全罩住,这三组绿豆种子不能发芽的是(  )。
A.甲组 B.丙组 C.甲组和丙组 D.乙组
【答案】A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甲组种子放在干燥的土壤里,缺少空气不能发芽;乙组种子放在湿润的土壤里,可以发芽;丙组种子放在湿润的土壤里并用纸箱完全罩住,可以发芽。
2.(2023五下·武义期末)妈妈把从菜市场买回来的绿豆芽放在窗台上,到了下午绿豆芽的叶子变绿了,其主要原因是(  )。
A.温度升高 B.光照增加 C.空气充足 D.水分减少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养料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妈妈把从菜市场买回来的绿豆芽放在窗台上,到了下午绿豆芽的叶子变绿了,这是因为光照增加,产生了营养物质。
3.(2023五下·武义期末)爱科学的小科为了研究蚯蚓的生活环境,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空盒子里装入土;②在甲、乙区域的土壤上洒上水,使其湿润;③在中央位置放上20 条蚯蚓;④用黑纸板把乙、丁盖上。5分钟后拿掉黑纸板,小科会观察到(  )区域蚯蚓数量最多。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乙区域有水,而且还在黑暗环境中,所以乙区域蚯蚓数量最多。
4.(2023五下·武义期末)在制作生态瓶时,小乐组选择用洗干净的大可乐瓶做容器,以下适合选择的一组生物有(  )。
①小鱼 ②小虾 ③螺蛳 ④大鲫鱼 ⑤金鱼藻 ⑥水葫芦 ⑦浮萍
A.全部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⑥⑦
【答案】C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等。大鲫鱼、浮萍体积较大,不适合在可乐瓶中。
5.(2023五下·武义期末)在设计并制作小船时,一般会经历四个步骤:①改进,②制作,③测试,④设计。根据先后顺序对以上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设计制作小船时,通常经历五个环节,依次是:明确任务→设计图纸→制作小船→测试小船→改进小船。所以设计并制作小船的顺序是④②③①。
6.(2023五下·武义期末)下列有关铝箔船体积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位:厘米)
A.1 号铝箔船体积最大 B.2 号铝箔船体积最大
C.3号铝箔船体积最大 D.3 只铝箔船的体积一样大
【答案】A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三个方案中,1号方案的体积为8厘米×8厘米×2厘米=128立方厘米;2号方案的体积为6厘米×6厘米×3厘米=108立方厘米;3号方案的底面积为4厘米×4厘米×4厘米=64立方厘米,其中1号方案的体积最大,载重量最大。
7.(2023五下·武义期末)若要让小船保持一定的方向,我们采取的做法是(  )。
A.船首做成尖形 B.给船分隔船舱
C.给船安装船舵 D.底部做得宽些
【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在行驶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方向,它的转向与船前进方向一致。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我们应该安装船舵。
8.(2023五下·武义期末)某同学安装好用蒸汽装置作动力的小船后,发现船行驶得较慢,下面的方法可以让船行驶得更快一些的是(  )。
A.增加船的重量
B.用更大的火加热金属管,烧出更多的蒸汽
C.扩大船的底面积
D.改变船舵的方向
【答案】B
【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A:增加船的重量,错误;这样会减慢船的速度;
B:用更大的火加热金属管,烧出更多的蒸汽,正确;
C:扩大船的底面积,错误;与船的速度无关;
D:改变船舵的方向,错误;与船的速度无关。
9.(2023五下·武义期末)大气就像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约为(  )。
A.0℃ B.15℃ C.30℃ D.40℃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大气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适宜生命存在。
10.(2023五下·武义期末)人类担忧水资源的原因包括(  )。
①全球人口众多,用水需求量巨大 ②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③人类的很多活动都需要水 ④水污染严重⑤海水淡化成本高,未能广泛应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 ①全球人口众多,用水需求量巨大,正确;
②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正确;
③人类的很多活动都需要水,正确;
④水污染严重,正确;
⑤海水淡化成本高,未能广泛应用,正确;
所以人类担忧水资源的原因包括①②③④⑤。
11.(2023五下·武义期末)日前,在垃圾处理的方式上,许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焚烧法。关于焚烧垃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焚烧垃圾可以避免污染地下水
B.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发电
C.焚烧法是最有效的、无污染的垃圾处理方法
D.焚烧垃圾可以节约土地
【答案】C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A:焚烧垃圾可以避免污染地下水,正确;
B: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发电,正确;
C:焚烧法是最有效的、无污染的垃圾处理方法,错误;焚烧垃圾会污染大气;
D:焚烧垃圾可以节约土地,正确。
12.(2023五下·武义期末)分析一个环境问题时,其流程是(  )。
A.寻找原因→调查现状→共商对策
B.共商对策→调查现状→寻找原因
C.调查现状→寻找原因→共商对策
D.调查现状→共商对策→寻找原因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全球变暖、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分析一个实际环境问题时,其流程一般是调查现状→寻找原因→共商对策。
13.(2023五下·武义期末)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河面的水结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①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溪流。冰的融化吸收热量;
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水的凝结会释放热量;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蒸发会吸收热量’
①③冬天,河面的水结冰,凝固会释放热量;
所以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③。
14.(2023五下·武义期末)唐代诗人白居易《暮江吟》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中,包含着水的物态变化是(  )。
A.固态变为液态 B.气态变为液态
C.液态变为气态 D.气态变为固态
【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所以露的形成就是水从气态变为液态。
15.(2023五下·武义期末)冬天,用手触摸室外同一个地方的木头和钢铁,感觉钢铁更冷些,这是因为(  )。
A.钢铁的温度比木头低 B.钢铁的导热性能比木头好
C.钢铁比木头重 D.钢铁的导热性能比木头差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被称为热的不良导体。不锈钢属于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木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冬天,用手触摸室外同一个地方的木头和钢铁,感觉钢铁更冷些。
16.(2023五下·武义期末)如图为冬天供热的取暖片,它一般安装在房间的下方,这样安装是利用了(  )的传热方式。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扩散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热对流。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因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所以为了室内取暖,暖气片应该安装在房屋的下方。
二、实验探究,分析解释
17.(2023五下·武义期末)小科同学在之前探究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时播下的种子已经有大部分长成绿豆苗了,于是他想继续探究绿豆苗的生长。
(1)为了探究绿豆苗生长是否与阳光有关,他应该设计   实验,在该实验中可以改变   个条件,改变的条件是   。
(2)一星期后,长得又高又细的是   (填“阳光下”或“黑暗处”)的绿豆苗。
(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绿豆苗上停留着好多只蚜虫,有一部分绿豆苗已经被吃了,同时,种植绿豆苗的墙角里有一张蜘蛛网,网上有儿只死瓢虫。根据描述,请你说一说绿豆苗被吃的可能原因:   。
【答案】(1)对比;1;阳光
(2)黑暗处
(3)吃蚜虫的瓢虫被蜘蛛网网住了,吃掉蚜虫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绿豆苗生长是否与阳光有关,所以唯一的变量是阳光,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
(2)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养料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一星期后,长得又高又细的是黑暗处的绿豆苗,因为没有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
(3)食物链是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蚜虫吃绿豆苗,瓢虫吃蚜虫,它们组成的食物链为绿豆苗→蚜虫→瓢虫。所以吃蚜虫的瓢虫被蜘蛛网网住了,剩下的蚜虫将绿豆苗吃了。
18.(2023五下·武义期末)为了更好地理解潜水艇浮沉原理,小科准备了一个空瓶子和一缸水,把瓶子倒置放在水缸中,当他往瓶子中装水后,发现瓶子在稳定后的位置会发生改变,如图中位置1、2、3所示。于是小科把瓶盖底部距离水缸水面的长度(深度)和瓶子中的水量这些数据都记录了下来,画成一幅折线图。
(1)在这个实验中,瓶子处在(  )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A.位置1 和位置2 B.位置1和位置3
C.位置2 和位置3 D.位置1、位置2和位置3
(2)根据瓶子稳定后的位置变化,可以得出潜水艇的沉浮与自身的(  )有关。
A.体积 B.重量 C.形状 D.颜色
(3)如果想要让瓶子不沉到水底,瓶子中的水不能超过(  )毫升。
A.50 B.60 C.80 D.90
(4)让潜水艇下沉的方法是(  )。
A.减小自身体积 B.压载舱向外排水
C.向压载舱注水 D.增大自身体积
(5)许多潜水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这样可以有效   阻力。
【答案】(1)C
(2)B
(3)A
(4)C
(5)减小
【知识点】浮力;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1)瓶子处在位置1时,还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所以浮力较小;瓶子处在位置2和位置3都完全浸没在水中,所以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为了让潜艇上浮可以通过排出压载舱里的海水减少自身重量,为了让潜艇下沉可以通过向压载舱里加海水增加自身的重量。
(3)根据题干折线图可知,如果想要让瓶子不沉到水底,瓶子中的水不能超过50毫升。
(4)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为了让潜艇下沉可以通过向压载舱里加海水增加自身的重量。
(5)潜艇是一种既能在水面下航行,也能在水面行驶的舰艇。种类很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小水的阻力。
19.(2023五下·武义期末)使用再生纸。
据统计,一吨废纸可以再造好纸850千克,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节水100吨,节煤1.2吨,节电600度,还可以减少水污染……但制造一吨纸需砍伐约20棵树龄在20~40年的树木。如果把今天世界上所用办公纸张的一半加以回收利用,就能满足新纸需求量的75%,相当于800万公顷森林可以免遭砍伐。
(1)造再生纸的原料是(  )。
A.树干 B.树皮 C.废纸 D.树枝
(2)使用再生纸不但可以减少煤、电等能源消耗、还可以(  )。
A.减少树木的砍伐 B.减少纸张的用量
C.增加水资源量 D.增加纸张的用量
(3)废纸回收利用的意义在于(  )。
A.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 B.减少水的污染
C.保护森林 D.以上都是
(4)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有(列举4个):    。
【答案】(1)C
(2)A
(3)D
(4)旧报纸、矿泉水瓶、快递纸箱、纸购物袋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造纸术
【解析】【分析】(1)生活中常见的再生纸产品有纸板和纸箱、包装纸袋、卫生纸等。造再生纸的原料是废纸。
(2)生活中常见的再生纸产品有纸板和纸箱、包装纸袋、卫生纸等。使用1张再生纸可以节约1.8克标准煤,相应减少二氧化碳4.7克,还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
(3)造再生纸的原料是废纸。废纸回收利用的意义在于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减少水的污染;保护森林等。
(4)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有旧报纸、矿泉水瓶、快递纸箱、纸购物袋等。
20.(2023五下·武义期末)小科同学想要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保温性能的好坏。他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住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烧瓶中的水温,得到如下表格中的数据。在实验经过3小时后,两组水温相同,都为20℃。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80 70 62 55 49 37 40 37 35
棉絮组水温 ℃ 80 65 54 45 40 44 35 34 33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棉絮组的折线图。
(2)表格中有一组数据存在问题,错误的一组数据是在第   分钟测量的。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温度越高时,降温速度越   (填“快”或“慢”)。
(4)当时室内气温是   ℃。
(5)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答案】(1)略
(2)50
(3)快
(4)20
(5)泡沫塑料保温性能好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1)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根据题干数据画出折线图即可。
(2)格中有一组数据存在问题,错误的一组数据是在第50分钟测量的,数据应该在40-49之间。
(3)根据题干可知,温度越高时,降温速度越快。
(4)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物体间的温度一样时,它们相互接触不会发生热传递。实验经过3小时后,两组水温相同,都为20℃,所以当时室内气温是20℃。
(5)根据题干可知,相同时间内,泡沫塑料保降温的速度慢,所以保温性能好。
21.(2023五下·武义期末)实验小学科学小组探究水沸腾过程,如图是他们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装置是否存在问题 如果有,请指出。    。
(2)关于仪器的使用。读数时(  )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
A.能 B.不能 C.都可以
(3)温度计读数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B. C.
(4)酒精灯使用完后(  )熄灭。
A.用嘴直接吹灭
B.用灯盖盖灭,盖灭后再重盖一次
C.盖上湿抹布
(5)该小组连续测得的温度记录表不小心被墨汁弄脏了,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弄脏的数据可能是   。
时间 1 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温度/℃ 67 85 96 100   100
(6)水加热过程中,可以发现烧杯的   不断有水珠出现,这是   现象。
A.内壁 B.外壁 C.蒸发 D.凝结
(7)请在烧杯中,画出水的热传递示意图。
【答案】(1)温度计接触到了烧杯底
(2)B
(3)B
(4)B
(5)100
(6)A;D
(7)略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1)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题干中的温度计接触到了烧杯底。
(2)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3)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4)酒精灯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5)水沸腾前,温度会持续升高;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5分钟的温度还是100℃。
(6)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凝结时,水从气态变成液态。水加热过程中,可以发现烧杯的内壁不断有水珠出现。
(7)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称为热对流。加热烧杯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
三、联系实际,应用科学
22.(2023五下·武义期末)右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示意图,请根据此图回答问题。
(1)图中漏画了一个表示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箭头,请补充完整。
(2)在该生态系统中,最凶猛的肉食动物是   。
(3)在该食物网中,   、   与草之间没有直接的食物关系。
(4)蛇的营养直接来自鼠和兔,间接来自   。
(5)草原上其他虫类也很多,繁殖能力非常强,甚至泛滥。为了控制病虫害,牧民向草原喷施农药,几年之后发现鹰、蛇等动物的体内都含有一定量的残留农药。农药并没有破坏整个的生态系统,这说明生态系统   (填序号:A.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没有自我调节能力);秋天的草原一片枯黄干燥,只要一把火就可以点燃整个草原,破坏草原生态系统。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这种能力是   (填序号:A.有一定限度 B.没有一定限度)的。
(6)小明根据这张食物网写了几条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鼠←蛇←鹰 B.草→兔
C.鼠→蛇→鹰 D.草→鼠→蛇→鹰
(7)下列现象或行为不会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是(  )。
A.冬天下雪 B.人类大量猎杀蛇
C.过度放牧 D.人类的强而有效灭鼠行动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B.同一种植物可能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
C.如果这里的鹰被捕杀了,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D.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也会被别的动物吃
【答案】(1)略
(2)鹰
(3)鹰;蛇
(4)草
(5)A;A
(6)D
(7)A
(8)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1)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形成食物链,图中漏画了一个表示相互间食物关系的食物网,其中鹰也会捕食老鼠,补画的箭头是老鼠指向鹰。
(2)读图可知,在该生态系统中,最凶猛的肉食动物是鹰,它是最顶级的捕食者,位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它会捕食兔、蛇、鼠等动物。
(3)在该食物网中,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是鹰,鹰吃蛇、兔、鼠等,蛇吃兔和鼠,它们与草之间没有直接的食物关系。
(4)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食肉动物,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根据题干可知,蛇的营养直接来自鼠和兔,间接来自草。
(5)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进行积累,食物链中农药含量最高的生物类群是最高的一个营养级即鹰;农药并没有破坏整个的生态系统,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秋天的草原一片枯黄干燥,只要一把火就可以点燃整个草原,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我们要保护生物,不能随意破坏。
(6)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
A:草←鼠←蛇←鹰,错误;箭头不对;
B:草→兔,错误;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于肉食动物,该食物链没有肉食动物;
C:鼠→蛇→鹰,错误;缺少生产者;
D:草→鼠→蛇→鹰,正确。
(7)A:冬天下雪,正确;冬天下雪可以给草原补充水分,有利于生态群落发展,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B:人类大量猎杀蛇,错误;人类大量猎杀蛇会破坏食物链,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平衡;
C:过度放牧,错误;过度放牧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平衡;
D:人类的强而有效灭鼠行动,错误;人类的灭鼠活动破坏草原食物链,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平衡。
(8)A: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正确;
B:同一种植物可能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正确;
C:如果这里的鹰被捕杀了,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错误;如果这里的老鹰被捕杀了,兔、鼠、蛇等会因为缺少天敌而迅速增加,它们对食物需求的增长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D: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正确。
23.(2023五下·武义期末)实验小学组织开展“环保小卫士”争章活动。活动包括“垃圾我会分”——分类章、“问题我来找”——观察章、“建议我来提”——提议章。
(1)垃圾分类是合理利用能源的一种方式。根据分类标准,可将垃圾分为四类:A.可回收物B.厨余垃圾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下面几幅图分别代表哪类垃圾箱,请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在它们上方。
(2)挑战一:“分类章”。将以下垃圾进行正确分类,把序号填在相应的垃圾箱内,并选出正确的选项。赶快行动吧!
①易拉罐 ②蛋壳 ③旧报纸 ④过期的药品 ⑤碎瓦片 ⑥餐巾纸⑦骨头 ⑧废电池
为解决垃圾问题,下列行为属于垃圾资源化的是(  )。
A.废旧电池集中处理 B.废弃易拉罐做成笔筒
C.少买不必要的衣服 D.少订书报等读物
(3)为节约能源,下列应该减少的行为是(  )。
A.低碳出行 B.随手关灯
C.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D.洗脸水浇花
(4)挑战二:“观察章”。阅读日记节选并回答问题。
不久以后,河两岸建起了很多工厂,从厂里排放出很多臭味刺鼻的污水,它们直接流进了河里,时间一长,河里的水变得臭气熏天。这里的草枯萎了,花儿也因为工厂每天排出的废气而开不出漂亮的花。河面上还漂浮着许多矿泉水瓶、塑料袋、生活垃圾,可爱的小鸟也不再光顾这里。
小科在日记中提到的环境问题有:①   ;②   。
(5)挑战三:“提议章”。请你针对以上环境问题,提两点建议,并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建议:①   ②   
标语:   。
【答案】(1)
(2)B
(3)C
(4)大气污染;水污染
(5)工厂污水净化后再排放;不往河里丢垃圾;搞好河道环境整治,造福子孙后代。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节约能源;水污染
【解析】【分析】(1)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图中的垃圾箱依次是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蛋壳和骨头属于厨余垃圾;易拉罐和旧报纸属于可回收物;过期的药品和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碎瓦片和餐巾纸属于其他垃圾。
(2)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有利于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有利于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有利于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废弃易拉罐做成笔筒属于垃圾资源化。
(3)A:低碳出行,正确;
B:随手关灯,正确;
C:多使用一次性餐具,错误;应该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D:洗脸水浇花,正确。
(4)不久以后,河两岸建起了很多工厂,从厂里排放出很多臭味刺鼻的污水,这属于水污染;它们直接流进了河里,时间一长,河里的水变得臭气熏天,这属于大气污染。
(5)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建议周边居民不要往河里扔垃圾,避免造成水污染;工厂里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只有达到排放标准才可以直接排入河里,而不是经过简单过滤就直接排放。
1 / 1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期末质量评估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023五下·武义期末)实验小学五(1)班科学小组做种子发芽实验,他们将绿豆种子分成了甲、乙、丙三组。甲组种子放在干燥的土壤里;乙组种子放在湿润的土壤里;丙组种子放在湿润的土壤里并用纸箱完全罩住,这三组绿豆种子不能发芽的是(  )。
A.甲组 B.丙组 C.甲组和丙组 D.乙组
2.(2023五下·武义期末)妈妈把从菜市场买回来的绿豆芽放在窗台上,到了下午绿豆芽的叶子变绿了,其主要原因是(  )。
A.温度升高 B.光照增加 C.空气充足 D.水分减少
3.(2023五下·武义期末)爱科学的小科为了研究蚯蚓的生活环境,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空盒子里装入土;②在甲、乙区域的土壤上洒上水,使其湿润;③在中央位置放上20 条蚯蚓;④用黑纸板把乙、丁盖上。5分钟后拿掉黑纸板,小科会观察到(  )区域蚯蚓数量最多。
A.甲 B.乙 C.丙 D.丁
4.(2023五下·武义期末)在制作生态瓶时,小乐组选择用洗干净的大可乐瓶做容器,以下适合选择的一组生物有(  )。
①小鱼 ②小虾 ③螺蛳 ④大鲫鱼 ⑤金鱼藻 ⑥水葫芦 ⑦浮萍
A.全部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⑥⑦
5.(2023五下·武义期末)在设计并制作小船时,一般会经历四个步骤:①改进,②制作,③测试,④设计。根据先后顺序对以上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6.(2023五下·武义期末)下列有关铝箔船体积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位:厘米)
A.1 号铝箔船体积最大 B.2 号铝箔船体积最大
C.3号铝箔船体积最大 D.3 只铝箔船的体积一样大
7.(2023五下·武义期末)若要让小船保持一定的方向,我们采取的做法是(  )。
A.船首做成尖形 B.给船分隔船舱
C.给船安装船舵 D.底部做得宽些
8.(2023五下·武义期末)某同学安装好用蒸汽装置作动力的小船后,发现船行驶得较慢,下面的方法可以让船行驶得更快一些的是(  )。
A.增加船的重量
B.用更大的火加热金属管,烧出更多的蒸汽
C.扩大船的底面积
D.改变船舵的方向
9.(2023五下·武义期末)大气就像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约为(  )。
A.0℃ B.15℃ C.30℃ D.40℃
10.(2023五下·武义期末)人类担忧水资源的原因包括(  )。
①全球人口众多,用水需求量巨大 ②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③人类的很多活动都需要水 ④水污染严重⑤海水淡化成本高,未能广泛应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1.(2023五下·武义期末)日前,在垃圾处理的方式上,许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焚烧法。关于焚烧垃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焚烧垃圾可以避免污染地下水
B.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发电
C.焚烧法是最有效的、无污染的垃圾处理方法
D.焚烧垃圾可以节约土地
12.(2023五下·武义期末)分析一个环境问题时,其流程是(  )。
A.寻找原因→调查现状→共商对策
B.共商对策→调查现状→寻找原因
C.调查现状→寻找原因→共商对策
D.调查现状→共商对策→寻找原因
13.(2023五下·武义期末)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河面的水结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4.(2023五下·武义期末)唐代诗人白居易《暮江吟》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中,包含着水的物态变化是(  )。
A.固态变为液态 B.气态变为液态
C.液态变为气态 D.气态变为固态
15.(2023五下·武义期末)冬天,用手触摸室外同一个地方的木头和钢铁,感觉钢铁更冷些,这是因为(  )。
A.钢铁的温度比木头低 B.钢铁的导热性能比木头好
C.钢铁比木头重 D.钢铁的导热性能比木头差
16.(2023五下·武义期末)如图为冬天供热的取暖片,它一般安装在房间的下方,这样安装是利用了(  )的传热方式。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扩散
二、实验探究,分析解释
17.(2023五下·武义期末)小科同学在之前探究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时播下的种子已经有大部分长成绿豆苗了,于是他想继续探究绿豆苗的生长。
(1)为了探究绿豆苗生长是否与阳光有关,他应该设计   实验,在该实验中可以改变   个条件,改变的条件是   。
(2)一星期后,长得又高又细的是   (填“阳光下”或“黑暗处”)的绿豆苗。
(3)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绿豆苗上停留着好多只蚜虫,有一部分绿豆苗已经被吃了,同时,种植绿豆苗的墙角里有一张蜘蛛网,网上有儿只死瓢虫。根据描述,请你说一说绿豆苗被吃的可能原因:   。
18.(2023五下·武义期末)为了更好地理解潜水艇浮沉原理,小科准备了一个空瓶子和一缸水,把瓶子倒置放在水缸中,当他往瓶子中装水后,发现瓶子在稳定后的位置会发生改变,如图中位置1、2、3所示。于是小科把瓶盖底部距离水缸水面的长度(深度)和瓶子中的水量这些数据都记录了下来,画成一幅折线图。
(1)在这个实验中,瓶子处在(  )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A.位置1 和位置2 B.位置1和位置3
C.位置2 和位置3 D.位置1、位置2和位置3
(2)根据瓶子稳定后的位置变化,可以得出潜水艇的沉浮与自身的(  )有关。
A.体积 B.重量 C.形状 D.颜色
(3)如果想要让瓶子不沉到水底,瓶子中的水不能超过(  )毫升。
A.50 B.60 C.80 D.90
(4)让潜水艇下沉的方法是(  )。
A.减小自身体积 B.压载舱向外排水
C.向压载舱注水 D.增大自身体积
(5)许多潜水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这样可以有效   阻力。
19.(2023五下·武义期末)使用再生纸。
据统计,一吨废纸可以再造好纸850千克,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节水100吨,节煤1.2吨,节电600度,还可以减少水污染……但制造一吨纸需砍伐约20棵树龄在20~40年的树木。如果把今天世界上所用办公纸张的一半加以回收利用,就能满足新纸需求量的75%,相当于800万公顷森林可以免遭砍伐。
(1)造再生纸的原料是(  )。
A.树干 B.树皮 C.废纸 D.树枝
(2)使用再生纸不但可以减少煤、电等能源消耗、还可以(  )。
A.减少树木的砍伐 B.减少纸张的用量
C.增加水资源量 D.增加纸张的用量
(3)废纸回收利用的意义在于(  )。
A.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 B.减少水的污染
C.保护森林 D.以上都是
(4)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有(列举4个):    。
20.(2023五下·武义期末)小科同学想要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保温性能的好坏。他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住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烧瓶中的水温,得到如下表格中的数据。在实验经过3小时后,两组水温相同,都为20℃。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80 70 62 55 49 37 40 37 35
棉絮组水温 ℃ 80 65 54 45 40 44 35 34 33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棉絮组的折线图。
(2)表格中有一组数据存在问题,错误的一组数据是在第   分钟测量的。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温度越高时,降温速度越   (填“快”或“慢”)。
(4)当时室内气温是   ℃。
(5)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1.(2023五下·武义期末)实验小学科学小组探究水沸腾过程,如图是他们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装置是否存在问题 如果有,请指出。    。
(2)关于仪器的使用。读数时(  )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
A.能 B.不能 C.都可以
(3)温度计读数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B. C.
(4)酒精灯使用完后(  )熄灭。
A.用嘴直接吹灭
B.用灯盖盖灭,盖灭后再重盖一次
C.盖上湿抹布
(5)该小组连续测得的温度记录表不小心被墨汁弄脏了,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弄脏的数据可能是   。
时间 1 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温度/℃ 67 85 96 100   100
(6)水加热过程中,可以发现烧杯的   不断有水珠出现,这是   现象。
A.内壁 B.外壁 C.蒸发 D.凝结
(7)请在烧杯中,画出水的热传递示意图。
三、联系实际,应用科学
22.(2023五下·武义期末)右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示意图,请根据此图回答问题。
(1)图中漏画了一个表示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箭头,请补充完整。
(2)在该生态系统中,最凶猛的肉食动物是   。
(3)在该食物网中,   、   与草之间没有直接的食物关系。
(4)蛇的营养直接来自鼠和兔,间接来自   。
(5)草原上其他虫类也很多,繁殖能力非常强,甚至泛滥。为了控制病虫害,牧民向草原喷施农药,几年之后发现鹰、蛇等动物的体内都含有一定量的残留农药。农药并没有破坏整个的生态系统,这说明生态系统   (填序号:A.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没有自我调节能力);秋天的草原一片枯黄干燥,只要一把火就可以点燃整个草原,破坏草原生态系统。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这种能力是   (填序号:A.有一定限度 B.没有一定限度)的。
(6)小明根据这张食物网写了几条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鼠←蛇←鹰 B.草→兔
C.鼠→蛇→鹰 D.草→鼠→蛇→鹰
(7)下列现象或行为不会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是(  )。
A.冬天下雪 B.人类大量猎杀蛇
C.过度放牧 D.人类的强而有效灭鼠行动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B.同一种植物可能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
C.如果这里的鹰被捕杀了,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D.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也会被别的动物吃
23.(2023五下·武义期末)实验小学组织开展“环保小卫士”争章活动。活动包括“垃圾我会分”——分类章、“问题我来找”——观察章、“建议我来提”——提议章。
(1)垃圾分类是合理利用能源的一种方式。根据分类标准,可将垃圾分为四类:A.可回收物B.厨余垃圾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下面几幅图分别代表哪类垃圾箱,请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在它们上方。
(2)挑战一:“分类章”。将以下垃圾进行正确分类,把序号填在相应的垃圾箱内,并选出正确的选项。赶快行动吧!
①易拉罐 ②蛋壳 ③旧报纸 ④过期的药品 ⑤碎瓦片 ⑥餐巾纸⑦骨头 ⑧废电池
为解决垃圾问题,下列行为属于垃圾资源化的是(  )。
A.废旧电池集中处理 B.废弃易拉罐做成笔筒
C.少买不必要的衣服 D.少订书报等读物
(3)为节约能源,下列应该减少的行为是(  )。
A.低碳出行 B.随手关灯
C.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D.洗脸水浇花
(4)挑战二:“观察章”。阅读日记节选并回答问题。
不久以后,河两岸建起了很多工厂,从厂里排放出很多臭味刺鼻的污水,它们直接流进了河里,时间一长,河里的水变得臭气熏天。这里的草枯萎了,花儿也因为工厂每天排出的废气而开不出漂亮的花。河面上还漂浮着许多矿泉水瓶、塑料袋、生活垃圾,可爱的小鸟也不再光顾这里。
小科在日记中提到的环境问题有:①   ;②   。
(5)挑战三:“提议章”。请你针对以上环境问题,提两点建议,并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建议:①   ②   
标语: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甲组种子放在干燥的土壤里,缺少空气不能发芽;乙组种子放在湿润的土壤里,可以发芽;丙组种子放在湿润的土壤里并用纸箱完全罩住,可以发芽。
2.【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养料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妈妈把从菜市场买回来的绿豆芽放在窗台上,到了下午绿豆芽的叶子变绿了,这是因为光照增加,产生了营养物质。
3.【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乙区域有水,而且还在黑暗环境中,所以乙区域蚯蚓数量最多。
4.【答案】C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等。大鲫鱼、浮萍体积较大,不适合在可乐瓶中。
5.【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设计制作小船时,通常经历五个环节,依次是:明确任务→设计图纸→制作小船→测试小船→改进小船。所以设计并制作小船的顺序是④②③①。
6.【答案】A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三个方案中,1号方案的体积为8厘米×8厘米×2厘米=128立方厘米;2号方案的体积为6厘米×6厘米×3厘米=108立方厘米;3号方案的底面积为4厘米×4厘米×4厘米=64立方厘米,其中1号方案的体积最大,载重量最大。
7.【答案】C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舵是驾驶船的主要装置,船舵的作用是控制船在行驶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方向,它的转向与船前进方向一致。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我们应该安装船舵。
8.【答案】B
【知识点】船的动力装置
【解析】【分析】A:增加船的重量,错误;这样会减慢船的速度;
B:用更大的火加热金属管,烧出更多的蒸汽,正确;
C:扩大船的底面积,错误;与船的速度无关;
D:改变船舵的方向,错误;与船的速度无关。
9.【答案】B
【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解析】【分析】大气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适宜生命存在。
10.【答案】D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 ①全球人口众多,用水需求量巨大,正确;
②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正确;
③人类的很多活动都需要水,正确;
④水污染严重,正确;
⑤海水淡化成本高,未能广泛应用,正确;
所以人类担忧水资源的原因包括①②③④⑤。
11.【答案】C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A:焚烧垃圾可以避免污染地下水,正确;
B: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发电,正确;
C:焚烧法是最有效的、无污染的垃圾处理方法,错误;焚烧垃圾会污染大气;
D:焚烧垃圾可以节约土地,正确。
12.【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全球变暖、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分析一个实际环境问题时,其流程一般是调查现状→寻找原因→共商对策。
13.【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 ①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溪流。冰的融化吸收热量;
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水的凝结会释放热量;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蒸发会吸收热量’
①③冬天,河面的水结冰,凝固会释放热量;
所以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③。
14.【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所以露的形成就是水从气态变为液态。
15.【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被称为热的不良导体。不锈钢属于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木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冬天,用手触摸室外同一个地方的木头和钢铁,感觉钢铁更冷些。
16.【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热对流。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所以冷空气向下走。因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所以为了室内取暖,暖气片应该安装在房屋的下方。
17.【答案】(1)对比;1;阳光
(2)黑暗处
(3)吃蚜虫的瓢虫被蜘蛛网网住了,吃掉蚜虫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绿豆苗生长是否与阳光有关,所以唯一的变量是阳光,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
(2)大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养料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一星期后,长得又高又细的是黑暗处的绿豆苗,因为没有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
(3)食物链是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蚜虫吃绿豆苗,瓢虫吃蚜虫,它们组成的食物链为绿豆苗→蚜虫→瓢虫。所以吃蚜虫的瓢虫被蜘蛛网网住了,剩下的蚜虫将绿豆苗吃了。
18.【答案】(1)C
(2)B
(3)A
(4)C
(5)减小
【知识点】浮力;船的历史
【解析】【分析】(1)瓶子处在位置1时,还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所以浮力较小;瓶子处在位置2和位置3都完全浸没在水中,所以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为了让潜艇上浮可以通过排出压载舱里的海水减少自身重量,为了让潜艇下沉可以通过向压载舱里加海水增加自身的重量。
(3)根据题干折线图可知,如果想要让瓶子不沉到水底,瓶子中的水不能超过50毫升。
(4)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为了让潜艇下沉可以通过向压载舱里加海水增加自身的重量。
(5)潜艇是一种既能在水面下航行,也能在水面行驶的舰艇。种类很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小水的阻力。
19.【答案】(1)C
(2)A
(3)D
(4)旧报纸、矿泉水瓶、快递纸箱、纸购物袋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造纸术
【解析】【分析】(1)生活中常见的再生纸产品有纸板和纸箱、包装纸袋、卫生纸等。造再生纸的原料是废纸。
(2)生活中常见的再生纸产品有纸板和纸箱、包装纸袋、卫生纸等。使用1张再生纸可以节约1.8克标准煤,相应减少二氧化碳4.7克,还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
(3)造再生纸的原料是废纸。废纸回收利用的意义在于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减少水的污染;保护森林等。
(4)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有旧报纸、矿泉水瓶、快递纸箱、纸购物袋等。
20.【答案】(1)略
(2)50
(3)快
(4)20
(5)泡沫塑料保温性能好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1)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根据题干数据画出折线图即可。
(2)格中有一组数据存在问题,错误的一组数据是在第50分钟测量的,数据应该在40-49之间。
(3)根据题干可知,温度越高时,降温速度越快。
(4)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物体间的温度一样时,它们相互接触不会发生热传递。实验经过3小时后,两组水温相同,都为20℃,所以当时室内气温是20℃。
(5)根据题干可知,相同时间内,泡沫塑料保降温的速度慢,所以保温性能好。
21.【答案】(1)温度计接触到了烧杯底
(2)B
(3)B
(4)B
(5)100
(6)A;D
(7)略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1)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温度计测温时,要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题干中的温度计接触到了烧杯底。
(2)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3)观测温度计的读数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4)酒精灯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5)水沸腾前,温度会持续升高;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5分钟的温度还是100℃。
(6)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凝结时,水从气态变成液态。水加热过程中,可以发现烧杯的内壁不断有水珠出现。
(7)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称为热对流。加热烧杯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
22.【答案】(1)略
(2)鹰
(3)鹰;蛇
(4)草
(5)A;A
(6)D
(7)A
(8)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1)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形成食物链,图中漏画了一个表示相互间食物关系的食物网,其中鹰也会捕食老鼠,补画的箭头是老鼠指向鹰。
(2)读图可知,在该生态系统中,最凶猛的肉食动物是鹰,它是最顶级的捕食者,位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它会捕食兔、蛇、鼠等动物。
(3)在该食物网中,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是鹰,鹰吃蛇、兔、鼠等,蛇吃兔和鼠,它们与草之间没有直接的食物关系。
(4)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食肉动物,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根据题干可知,蛇的营养直接来自鼠和兔,间接来自草。
(5)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进行积累,食物链中农药含量最高的生物类群是最高的一个营养级即鹰;农药并没有破坏整个的生态系统,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秋天的草原一片枯黄干燥,只要一把火就可以点燃整个草原,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我们要保护生物,不能随意破坏。
(6)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
A:草←鼠←蛇←鹰,错误;箭头不对;
B:草→兔,错误;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于肉食动物,该食物链没有肉食动物;
C:鼠→蛇→鹰,错误;缺少生产者;
D:草→鼠→蛇→鹰,正确。
(7)A:冬天下雪,正确;冬天下雪可以给草原补充水分,有利于生态群落发展,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B:人类大量猎杀蛇,错误;人类大量猎杀蛇会破坏食物链,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平衡;
C:过度放牧,错误;过度放牧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平衡;
D:人类的强而有效灭鼠行动,错误;人类的灭鼠活动破坏草原食物链,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平衡。
(8)A: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正确;
B:同一种植物可能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正确;
C:如果这里的鹰被捕杀了,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错误;如果这里的老鹰被捕杀了,兔、鼠、蛇等会因为缺少天敌而迅速增加,它们对食物需求的增长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D: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正确。
23.【答案】(1)
(2)B
(3)C
(4)大气污染;水污染
(5)工厂污水净化后再排放;不往河里丢垃圾;搞好河道环境整治,造福子孙后代。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节约能源;水污染
【解析】【分析】(1)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图中的垃圾箱依次是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蛋壳和骨头属于厨余垃圾;易拉罐和旧报纸属于可回收物;过期的药品和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碎瓦片和餐巾纸属于其他垃圾。
(2)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有利于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有利于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有利于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废弃易拉罐做成笔筒属于垃圾资源化。
(3)A:低碳出行,正确;
B:随手关灯,正确;
C:多使用一次性餐具,错误;应该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D:洗脸水浇花,正确。
(4)不久以后,河两岸建起了很多工厂,从厂里排放出很多臭味刺鼻的污水,这属于水污染;它们直接流进了河里,时间一长,河里的水变得臭气熏天,这属于大气污染。
(5)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建议周边居民不要往河里扔垃圾,避免造成水污染;工厂里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只有达到排放标准才可以直接排入河里,而不是经过简单过滤就直接排放。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