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 狂风暴雨中的力量 “开学第一课”班会设计【设计背景】7月20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多个区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城市告急、乡村告急,“7.20”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影响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属历史罕见,河南省各级党组织在洪涝灾害面前带领广大群众攻坚克难,社会各界伸出友谊之手,积极救援。开学第一课,以“7.20河南特大暴雨”为素材,开展“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 狂风暴雨中的力量”主题班会,加强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正确的人生观、国家观,从而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实施年级】高三五班【德育目标】1.让学生了解此次暴雨给河南造成的巨大损失,通过讲述暴雨中的感人事迹,体会面对灾难时中国人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2.通过感受平凡人的非凡之举,使学生学生进一步理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与使命。3.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立志勤勉自强、勇担重任,用实际行动践行无悔的青春,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班会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图片、视频、案例等素材。2.剪辑相关视频——98抗洪、7.20抗洪相关视频。3.学生搜集救援故事、小组整理资料、分组做好对参与卫辉灾民安置的师生志愿者们的采访报告。4.收集学生的理想大学、专业,打印大学照片和“高三规划书”。【实施过程】一、学生主持、深情导入今年有一部被大家口口相传,直呼YYDS的电视剧,相信大家都已猜到了——《觉醒年代》,在这部电视剧里,辜鸿铭先生曾给北大学子们讲述过中国人的精神。他说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一种东西就是温良。而这种温良延续到现在成为了我们在困难来临之际的力量。在河南的暴雨中,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站出来,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只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得到保护。二、主题活动、交流分享(一)抗洪故事我来讲——凡人之躯,比肩神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次展示提前准备好的“抗洪救灾”素材,内容题材小组成员提前商定。如:“九勇士”、锤子哥——李祥、地铁5号线救人医生于逸飞等感人事迹,使学生在讲述中重返救灾一线,点燃爱国之情。接着是“老板分享”救灾视频——《凡人之躯,比肩神明》,用剪辑视频回顾救灾中的感人瞬间。观看视频后,继而引发学生思考交流:1.这些平凡人身上有什么令你敬佩的优秀品质?2.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教师总结:这些平凡人的英雄事迹感天动地,他们的抗灾壮举气壮山河,他们身上有着宝贵的抗洪救灾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始终“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始终“忠诚履职、为民负责”,始终“不畏艰险、勇于担当、迎难而上”。这种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不仅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更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风貌。它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温良”。让我们向每一位参与救援的平凡英雄致敬!(二)抗洪精神我颂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由小组分享暑假期间在7.20特大暴雨救援中涌现的特殊感人瞬间——各路子弟兵齐聚河南、众人自发抢救卫河、送别救援队伍、于东来带领队员队伍亲临一线等。以心得体会、诗朗诵、歌舞等形式讴歌他们的奉献,传播他们的精神。教师总结:这一环节的“老班分享”将为学生展示在98年和21年抗洪抢险特殊时期里,伟大的抗洪英雄们和人民子弟兵的感人事迹。无数党员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军民当中流淌的浓浓的鱼水之情,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脊梁。(三)强国有我党放心——牢记使命勇担重任学生在本环节中将提前做好的采访报告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并邀请参与本校参与卫辉灾民获高安置点救援的师生代表讲述亲身经历。教师总结:“老班分享”——河南走出的大学生与同学创建《待救人员信息》,为被困者与救援人员架起桥梁。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青少年为之奋斗?作为高三学子的大家能做些什么,又该如何做呢?将来你又想以哪种身份,在哪个领域为祖国做出贡献呢?请制定出自己的“高三规划书”,并将自己的理想大学贴于书桌右上角,时刻勉励自己奋斗。三、教师寄语、升华情感老班寄语学生,勉励青年学子:珍惜时光、勤勉自强、不惧风雨、勇担重任,强国有我,请党放心,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让温良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之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