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电影唤起了人们对于刑法第二十条的关注,让我们明白法律不仅是约束,更是保护。
法律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法律赋予公民权利,也保障了影片内外你我的幸福生活!
电影《第二十条》春节爆火,它讲了什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1.政治认同:通过对法律特征的学习,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明白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法治观念:认识法律的含义,明确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能够体会法律是我们的“保护神”。
3.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法律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的作用。
认真阅读课本P84-89,思考下面问题。(5分钟)
一、法律的特征
1、法律与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的关系?(联系与区别)
2、法律的特征?
3、为什么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二、法律的作用
4、法律的作用?
自主学习
法律的特征
第一部分
思考一:观察三幅漫画,分析漫画中的行为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来约束和规范?
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
无故迟到、旷课,是违法校规的。
无证驾驶、后悔呀!
共同点:法律与道德、纪律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一、法律的特征
道德
校规
法律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的区别:
区别 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
法律
道德
校纪校规
国家制定或认可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区别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全体社会成员
约定成俗、自发形成
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自觉遵守
社会自然人
学校制定
自觉遵守、批评教育
学校的师生
法律
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法律、道德、纪律等行为规范的共同点是/联系?P90
知识总结
a联系: 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b区别: 法律、道德、纪律、规章等行为规范在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等方面存在区别。
阅读以上两条法律,由此总结我国法律的产生方式?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是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国家制定
国家制定
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律、修改和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例如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国家认可
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例如把“常回家看看”条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知识拓展
军队追捕犯罪嫌疑人
警察抓捕犯罪嫌疑人
法庭审理犯罪嫌疑人
监狱监禁罪犯
国家强制力包括
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做后盾。国家强制力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
军队
警察
法庭
监狱
军队
警察
法庭
监狱
落马的高级官员
徐才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涉嫌受贿犯罪
令计划,中央统战部部长,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滥用职权罪
郭伯雄,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涉嫌受贿犯罪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重点2.法律的特征?P91-92
知识总结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P92
知识总结
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没有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权利平等、义务平等)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适用平等)
法律的作用
第二部分
2023年3月7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做工作报告时讲到:依法惩治信息网络犯罪,千方百计帮助受骗群众挽回损失。依法惩治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守护百姓餐桌安全、用药安全。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守护群众养老钱。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法律有何作用
法律的作用
规范作用
保护作用
思考:对拒服兵役的行为进行惩罚,体现了法律有什么作用?
郭某某入伍后1个月,即以无法适应部队工作生活为由,3次向部队写出离队申请,无故不参加训练,拒绝继续履行兵役义务。郭某某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有关规定。决定对郭某某实施如下惩戒措施:县征兵办将郭某某纳入履行国防义务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不得录用郭某某为公务员,不得招录、聘用其为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②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遇到生活中的下列纠纷,应如何处理?
法律的保护作用: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重点4.法律的作用?P92-P93
知识总结
①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总的规范作用)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指引作用)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评价作用)
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强制作用)
特征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对全体社会成员
具有普遍约束力
作用
规范作用
保护作用: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法律适用平等
①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
②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③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9.2法律保障生活
课堂小结
1.“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国家兴法治,兴旺又发达。权益受侵害,维权要靠法。我们青少年,人人要学法。守法又护法,利民利国又利家。”《普法歌》告诉我们法律在社会生活的作用。下列属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起的作用的是( )
①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②规范社会成员行为
③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依法惩治违法犯罪 ④法律无所不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课堂练习
D
2.2021年9月4日,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法院审结了一起非法出售银行卡刑事案件,被告人韦某某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千元。对袁某祥的处罚属于 (  )
A.法律规定的强制性措施
B.道德的非强制性手段
C.纪律规定的强制性措施
D.规矩的非强制性手段
A
3.(2023山东淄博张店区期末)某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老师喜欢在课前给学生播放时事新闻,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下列新闻能体现法律区别于道德的最主要特征的是(  )
A.小明因为长期旷课违反学校管理规定,被学校给予记过处分
B.初中生小南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遭到其他乘客的指责
C.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
D.某网民发布诋毁卫国戍边英雄的言论,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D
4. 下列选项能体现法律最主要的特征的是 ( )
①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民法典》
②《婚姻法》规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③涉嫌受贿800万元的中国农行原副行长于大路被判刑
④某农药化工厂因违反环境保护法被法院责令停止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5.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教育法修正案,加大了对考试作弊行为处罚的力度,规定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存在抄袭、代考等作弊行为的,可以取消考试资格或成绩,情节严重的可以“禁考”一到三年,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请续写下表,使材料内容与其体现的法律特征一一对应。
材料内容 法律特征

②该规定适用于任何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的考生

教育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国家教育考试中存在作弊行为的要受到一定处罚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