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抽测科学素养试题卷(2024.6)注意事项:1.本卷共有3大题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S—323.请认真审题,细心答题,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过滤和清洁的作用。下列结构有利于防止异物到达肺泡的是( )①鼻毛 ②鼻黏膜 ③咽 ④喉 ⑤气管内纤毛 ⑥气管内黏膜 ⑦横膈A.①⑤ B.③④⑦ C.①⑤⑥⑦ D.①②⑤⑥2模型可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已知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场所,下列模型能正确反映晴朗白天植物叶肉细胞氧气和二氧化碳运输情况的是( )A. B. C. D.3.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是植物生长的摇篮。如图是教材中探究土壤成分的部分实验,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测空气含量 B.是否含有水C.是否含有有机物 D.获取土壤浸出液4.某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进入根毛细胞后,从一个皮层细胞进入另一个皮层细胞,然后进入根的木质部导管,最后上升到植物体的各结构。该植物根的横切结构(如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A.外界溶液<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B.外界溶液<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C.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外界溶液D.根毛细胞>内皮层细胞>皮层细胞>外界溶液5.水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维持和物质循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如图是三种不同植物每日的失水量,导致它们失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根的吸水部位不同 B.根的吸水方式不同C.茎中导管粗细差异 D.叶上气孔数目差异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自来水通过右图装置后可得到纯净水B.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元素和钠元素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医疗麻醉等D.苹果削皮后变色是发生了物理变化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A.SO2的分子模型: B.氯化银的化学式:AgCl2C. NaCl:表示一个氯化钠分子 D.一个氩气分子:Ar28.下列有关原子及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通过化学反应制得人造元素B. H2O、NH3、CH4、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和核电荷数C. C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说明氯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总数是35.5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其中原子核都带正电9.下图所示为氢元素的4种微粒,①表示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的氢原子,可表示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① ② ③ ④A.②可表示为 B.③只含一个质子C.④中氢元素为价 D.由①构成的氢分子和②构成的氢分子混合,所得物质为纯净物10.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有氧化物生成B.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4种物质C.催化剂没有参与反应,所以反应前后性质不变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参与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111.H2O2是常用的化学试剂,已知反应:aNa2S2O3+bH2O2=cNa2SO4+dH2SO4+eM,M中不含钠元素和硫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a=c+d B.反应中仅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 M是O2 D.每生成142gNa2SO4,就有98gH2SO4生成12.某实验小组利用块状大理石和浓盐酸(有挥发性)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部分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关闭装置①的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液体顺利滴下,说明装置漏气B.装置①中盐酸浓度过大,会使得反应无法顺利进行C.将燃烧着的火柴伸入装置②中部,火柴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收集满CO2D.将气体通入③中,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不能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了H2CO313.下列磁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铁棒能吸引小磁针,则铁棒原来一定具有磁性B.小磁针黑色为N极,则b处磁场的方向向右C.从左端移到右端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D.小针被磁化后,其A端为N极14.科技服务生活,悬浮盆栽是现代家居装修中的创新摆件,其原理的简化图如图,下列关于悬浮盆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盆栽中放一块永磁铁,且底部磁极为N极B.将电源的正负极互换,对盆栽与底座保持原位置不变C.给盆栽浇水后,底座对盆栽的磁力大小不变D.滑动变阻器向左滑动,可增强底座电磁铁磁性15.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电磁铁之间,线圈两端的换向器(两个半圆铜环)分别和两个电刷接触,线圈和电磁铁串联在直流电源两端,闭合开关S,线圈ABCD绕OO'轴顺时针方向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方向垂直时,磁场对AB有向上的磁场力作用B.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换向器可以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C.将电源正负极对换下,则线圈将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D.将电源正负极对换下,则线圈仍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15空,共30分)16.如图是小平在学习了植物的某项生理活动后建构的概念图。(1)图中①处的植物生理活动是 ;③处应填入 。(2)结构②是如何调节生理活动①的强弱的?17.光抑制是指光能超过光合系统所能利用的数量时,光合功能下降的现象。为了探究植物光抑制的影响因素,小平设计了如下实验:分组 步骤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G组 H组 I组取材 用打孔器从生长旺盛的某植物叶片上打出直径为1cm的小圆形叶片100片。预处理 使小圆形叶片内部的气体全部逸出,放入黑暗处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待用。实验分组 在编号为A—I的9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富含CO2的清水后,分别加入10片小圆形叶片,观察到所有小圆形叶片都沉在水底。环境条件 温度/℃ 10 10 10 30 30 30 50 50 50光照强度 适中 较强 强 适中 较强 强 适中 较强 强相同时间后,小圆形叶片上浮数目/片 6 3 1 10 6 3 0 0 0(1)用打孔器打取小圆形叶片时应避开叶的 部位,否则会因为该小圆形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比与其他的要弱很多而干扰实验。(2)通过比较 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强光下低温增加了光抑制。(3)实验发现,当温度为50℃时小圆形叶片的上浮数量为零,其原因可能是 。18.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纵列的元素化学性质如化合价等具有相似性。已知部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7 N 氮 8 O 氧15 P 磷 16 S 硫33 As 砷 34 Se 硒(1)写出砷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2)写出硒酸可能的化学式: 。(3)写出钠与硫单质(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1)物质XY与Y2能发生如下反应:2XY+Y2=Z,则Z的化学式为 (用X、Y表示)(2)在一定条件下,4.2g单质M与2.8g氮气(N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3N,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CrO5中Cr元素显+6价,氧元素有、两种价态,则化合物中显、价的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0.如图为部分家庭电路示意图。小明用能正常工作的电热水壶烧水,当插入三孔插座后按下加热开关,发现电热水壶的指示灯不亮。为排查电路故障原因,小明闭合电灯开关发现电灯能正常工作,于是在断开电灯开关后,用测电笔测试了A、B、C三个点发现接A、B点时发光,接C点时不发光,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21.如图所示,在无线力传感器(可以把它所受力的大小、方向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计算机屏幕显示出来)下端用细线悬挂一个重为2N的金属框,其正下方有一磁场区域(区域中“”表示磁感线垂直于纸面向里),现使金属框竖直通过磁场过程中始终匀速,当金属框处于A位置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2N,则当金属框处于B位置时,传感器的示数 2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金属框处于C位置时,传感器的示数 2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2题6分,第23题10分,第24题9分,共25分)22.某科学兴趣小组将某一植株用玻璃罩密闭后,置于阳台上一昼夜。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监测获得的数据如图所示:(1)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的点是 。(2)图乙中的b点对应的图甲中的点是 。(3)分析说明该植物经过这一昼夜后,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23.实验小组同学对铁丝燃烧实验进行研究。【提出问题】探究铁丝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实验方案】当氧气浓度检测器检测到氧气浓度升高且稳定后,点燃缠绕有铁丝的火柴,待火柴将燃尽时,伸入集气瓶内。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改变氧气浓度,重复上述操作。实验装置如图。【收集证据】观察到铁丝燃烧可分为两个阶段,每段燃烧的时间记录于表中,现象为剧烈燃烧阶段: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缓慢燃烧阶段:铁丝先变红,后变暗,瓶底出现黑色固体。【解释与结论】已知:铁丝中的杂质主要是碳,铁和铁的氧化物均可溶解在稀硫酸中。组号 ① ② ③氧气浓度 67% 80% 84%剧烈燃烧时间/s 13'15 9'19 7'08缓慢燃烧时间/s 2'14 2'06 1'04(1)实验开始时,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 ,可以使氧气浓度快速升高。(2)设计①②③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 。(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能有CO2气体生成B.实验中铁丝变红的现象,说明生成了Fe2O3C.反应停止时,若铁丝有剩余,集气瓶内可能还有氧气D.反应生成的黑色固体放在足量稀硫酸中不能全部溶解,说明铁丝中含有碳元素(4)经测量,实验中使用容器的体积为230mL,某同学往瓶内加入20mL浓度3.4%密度1.0g/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则完全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g,若生成的氧气没有从容器逸出,请判断容器内能否充满氧气并通过必要的数据说明原因 。(该条件下氧气密度为1.43g/L,水的密度为1.0g/mL)24.商场里有一款智能电热坐垫,能实现加热后自动保温。该坐垫电路如图甲,Rα是安装在坐垫内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电热丝R1和R2的阻值均为1210欧,闭合开关S1、S2,电热坐垫启动高功率工作模式,当加热到55℃时,衔铁Lα和Lb同时被吸引,转为低功率工作模式。当坐垫温度降低至50℃,电磁铁无法吸住衔铁La和Lb,La、Lb恢复原位,又转为高功率工作模式。电热坐垫在高功率和低功率模式之间切换,使其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不计线圈电阻)甲热敏电阻Ra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温度℃ 20 25 30 35 39 40 41 42 43 44 45 50 55 60 65阻值/欧 600 480 390 300 240 230 220 210 200 190 180 150 120 100 85(1)小明将电热毯买回家后,测试了电热毯的性能,发现在10分钟内电热毯高功率工作和低功率工作用时交替工作均为5分钟,则本次测试中电热丝消耗的总电能为多少焦?(2)小明想改装该电热毯,在其控制电路中增加一个力敏电阻,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1000牛压力以下,坐垫最高温度不超过50℃;②人离开后,坐垫始终低功率工作。现有三种力敏电阻RA、RB、RC,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应选择力敏电阻 (填“RA”或“RB”或“RC”)与Ra (填 “串联”或“并联”),当坐垫压力500牛时,电热毯的最高温度值为 。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抽测科学素养试题卷(2024.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A C B D C A D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D C D B A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15空,共30分)16.(1)蒸腾作用 水循环 (2)植物体内水分充足,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变大,蒸腾作用增强;植物体内水分不足,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变小,蒸腾作用减弱。17.(1)叶脉 (2)CF (3)温度太高,植物细胞已死亡或酶丧失活性18.(1)As2O5 (2)H2SeO4 (3)2Na+S=Na2S19.(1)X2Y4 (2)7 (3)4∶120.零线BC段断路 21.等于 小于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2题6分,第23题10分,第24题9分,共25分)22.(1)C点和F点(2分) (2)B点(2分)。据图乙可知,b点处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且呼吸作用强度有所减弱。可推测当时应是由于凌晨时间,气温较低,呼吸作用减弱,释放的CO2量有所减少。图甲中B点处处于凌晨,玻璃罩内CO2浓度增加速度变缓慢。因而图乙中的b点对应的是图甲中的B点。(3)根据图甲可知,该一昼夜玻璃罩内起初的CO2浓度(A点的CO2浓度)大于最后的CO2浓度(G点的CO2浓度),即经过一昼夜,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小,因此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量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量。该植物经过这一昼夜后,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增加。(2分)23.(1)MnO2(2分) (2)铁丝燃烧时间与氧气浓度的关系(2分) (3)AC(2分)(4)0.32(2分) 能。生成氧气体积约224mL大于容器内剩余体积210mL,所以能充满。24.(1)高功率工作时:R1与R2并联,低功率工作时,R1与R2串联,(2)RB(2分) 并联(2分) 43℃(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