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学案一 走进思维世界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复习学案一 走进思维世界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期末复习学案一 走进思维世界
【问题导学】
1.思维的含义。
2.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是什么?
3.思维的基本形态,区分不同思维形态的依据。
4.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二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清单】
一、思维的含义
1.思维的意义:由于有 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灵。
2.体悟思维:只要我们在“想”、在“ ”,就能切身体会到我们在思维。
3.思维的内涵
(1)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 同义,狭义的思维与 同义。
(2)“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 ,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4.思维的方式
(1)类型:战略思维、历史思维、 、创新思维、 、底线思维等。
(2)意义: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 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思维的特征
1.思维风格的差异:人人都会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不同风格的思维在 、 、 乃至 上有很大2.思维的共同特征
特征 内涵
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 ,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 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能动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 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_____地反映认识对象
思维的作用: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_______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三、思维的基本形态
1.思维形态的分类
划分标准 类型 含义
从思维的方向看 发散思维 向不同方向 的思维
聚合思维 向同一方向 的思维
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   综合思维 ______地认识对象的思维
分析思维 ______地认识对象的思维
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 辩证思维 用 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
形而上学思维 用 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
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 抽象思维 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 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形象思维 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 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2.思维的基本形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四、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
1.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
(1)抽象思维:基本单元的 、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 。
(2)形象思维:基本单元的 、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 。
2.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系: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 的关系。
【体系构建】
【主干归纳】
一、思维的特征及表现
特征 表现
间接性 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但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能动性 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但又不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
二、思维的基本形态 
标准 形态
思维的方向 有向不同方向扩散的发散思维和向同一方向收敛的聚合思维
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 有整体地认识对象的综合思维和分别地认识对象的分析思维
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 有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辩证思维和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形而上学思维
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 ①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抽象思维 ②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 ③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态
三、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比较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区别 含义 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抽象思维 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
基本单元 概念 感性形象
思维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感觉、知觉、表象
适用情形 科学思维以抽象思维为主,以形象思维为辅 文学艺术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抽象思维为辅
联系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根据思维加工时所使用的基本单元而区分的两种不同思维形态;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都来源于实践。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抽象思维依赖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有待于上升到抽象思维,二者相辅相成
【简答题练习】
对于同一棵古树的美,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理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树围,把古树的使用价值看作美;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美。
美的日常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满足生理需要时的感叹和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的肯定性评价。如将食物、酒称之为“美食”“美酒”,吃饱喝足之后情不自禁地发出“美极了”的赞语,这里的美是“好”的意思。“美”的汉字词源含义之一是羊大为美。日常生活中对美的用法,显然是对其古代含义的一种沿袭,即把美等同于甘,指的是感官的快适。二是用于伦理评价,对人的行为、思想、言论符合规范的一种赞同,这里的美是“善”的意思,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美与善同义”的传统观念。
(1)结合情境材料,从思维的角度上讲,对于同一棵古树的美,植物学家、木材商、画家“各美其美”说明了什么?
(2)人们对“美的日常含义”的思考,是怎样体现思维的共同特征的?
【易混辨析】
1.通过思维抽象就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 )
2.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 )
3.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感性认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
4.思维能够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
5.“举一反三”主要反映的是思维的概括性。( )
6.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7.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严格对立。( )
8.广义的思维就是感性认识,狭义的思维就是理性认识。( )
9.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严谨性和思维表达的推导性。( )
10.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可以将思维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
【当堂达标】
一、基础检测
11.2023年5月,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文集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立足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对于我们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表明( )
A.思维是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反映
B.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
C.理性认识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D.思维对实践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12.自然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鸟,它们在大小、形态、生活习性、叫声、颜色、会飞不会飞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我们总能找出鸟的共同特征。于是,我们给鸟下了这样一个定义:鸟是有羽毛、会下蛋的动物。这主要表明( )
A.思维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B.人可以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的特征
D.人的思维具有概括性的特征
13.我国曾有一位古画鉴定大师,人称“徐半尺”。一幅画,他只要打开半尺一看,就知道画的真伪、年代、质量、特点及当时的价格。这体现了思维的( )
A.间接性 B.科学性 C.概括性 D.生动性
14.最新图谱结合了来自不同祖源的47个个体的遗传信息,比现有的单一参考基因组序列新增1.19亿个碱基字母。该图谱为人类基因组提供了更完整的图像,也更能代表人类这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应用这一参考图谱能极大提高对人类基因组中变异体的检测。这表明( )
①思维具有间接性
②思维具有概括性
③思维能够跨越感性认识阶段到达理性认识阶段
④只要加强研究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
15.毛泽东在《菩萨蛮·大柏地》中写出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的诗句。在这句诗中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是雨后彩虹,而“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作者由此产生的联想。诗句体现的思维( )
①以概念为基本单元 ②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③是人脑的幻想 ④以感觉、直觉和表象为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能力进阶
16.2024年,在继人工智能ChatGPT之后,另一人工智能ROSA横空出世,其在语言和绘画视频等方面远胜人类,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在智能上整体沦陷 其实不然,运算智能是人和动物天生都比较缺乏的,感知智能和运动智能却是机器人所不擅长的,且根据科学家推断,要达到人类智能的高度,一个人工智能消耗的能量将是整个地球消耗的能量。这( )
①证明了人类思维的概括性、间接性和能动性
②说明思维存在普遍性,人工智能也有思维
③说明人类的思维是可以反映认识对象的
④说明人类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胁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热生风,冷生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谚语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大量观察得出的结论,对人们生产生活有重要指导作用,现代科学证实许多天气谚语有其合理性。天气谚语( )
①其产生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②其产生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
③表明理性认识正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来源于人们对生产生活实践的深刻思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从古至今,描写春天的诗词众多,例如“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从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来看,这首诗( )
①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
②在感觉、知觉和表象基础上,反映认识对象
③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注重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④运用了与抽象思维有绝对分别的形象思维,表达了对春日的喜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下列对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人们可以感知事物的本质,但其规律要靠理性思维去把握思维
B.思维具有间接性,能帮助人们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思维具有概括性,总是可以抓住事物的内在的共同本质
D.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20.毛泽东主席说:“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工厂而起制成完成品的作用,否则一点用处也没有。”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思维在实践中产生,思维与实践同步
②思维对实践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③思维离不开实践,实践决定思维
④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2024年春晚舞台上,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惊艳全网,节自选用了汉、唐、宋、明不同朝代寓意吉祥祝福的代表纹样,与华丽的舞美技术相融合,通过歌曲与视觉交互技术,“织”出一幅跨越千载的纹样变迁图卷,将恢弘大气的中华服饰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美到令人陶醉,受到了亿万观众的好评。传统纹样创演秀的创作( )
①体现的思维形式具有概念性、推导性和表达的严谨性
②体现的思维形式具有形象性、想象性和表达的情感性
③说明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人类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
④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对立统一中实现了创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郑板桥把画竹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眼中之竹”,是视觉中竹子外在形态;“胸中之竹’,是竹子外形在画家头脑中的反映,融入了画家的审美意识和分析判断;“手中之竹”是“胸中之竹”物化结果。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眼中之竹”是形象思维,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②“胸中之竹”是抽象思维,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
③“眼中之竹”客观但肤浅,“胸中之竹”主观但深刻
④“手中之竹”借助形象化的想象创造新的认识对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同是长江,几度遭贬的苏轼铁板铜琶高歌“大江东去”,而李煜则多愁怨叹“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是明月,张九龄吟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而张若虚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表明( )
①不同思维主体存在着思维方式的差别
②思维是实践的产物,又反作用于实践
③不同的思维风格蕴含着思维共同的特征
④思维方式因人而异,定有优劣之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简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忆秦娥·娄山关》一词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大战后,毛泽东同志登上娄山关,吟出著名诗句:“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后来,毛泽东同志曾对这首词手书一个批注:“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反映了这一种心情。”这让人在诵读中,领悟到伟人当时的心境。“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回想起发生的惨烈战斗,让人泪目;而倒下的红军战士,却又仿佛化作苍松翠柏,日夜守护着巍峨群山。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毛泽东同志在创作《忆秦娥·娄山关》时是如何运用形象思维的。
参考答案
【简答题练习】
(1)情境材料说明了人人都会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不同风格的思维在速度、方式、质量乃至结果上有很大的差异。思维的共同特征,都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
(2)①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美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美的现象,揭示事物美的本质,实现对“美的日常含义”的认识。这说明思维具有间接性。②思维能够从多种美的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美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美的事物的共同本质,揭示出“美的日常含义”。这说明思维具有概括性。③思维能够提炼加工美的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对客观实际的“美的日常含义”的认识,并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对美的追求。这说明思维具有能动性。
【易混辨析】
1.错误
【详解】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故原观点说法错误。
2.正确
【详解】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故说法正确。
3.错误
【详解】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故该观点错误。
4.正确
【详解】思维具有概括性,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而不是能动性,故题干表述正确。
5.错误
【详解】举一反三”主要反映的是思维的间接性。故该观点错误。
6.错误
【详解】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故该观点错误。
7.错误
【详解】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故判断错误。
8.错误
【详解】广义的思维就是指意识,狭义的思维就是指理性认识。意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故题中观点错误。
9.错误
【详解】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故本题说法错误。
10.错误
【详解】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可以将思维分为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依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来划分的。故题中观点错误。
【当堂达标】
11.B
【详解】A:广义的思维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材料强调的是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而不是揭示思维的含义,A错误。
B:《论科技自立自强》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立足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对于我们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表明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B正确。
C:理性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C错误。
D:科学思维对实践具有科学指导意义,D错误。
故本题选B。
12.D
【详解】A:正确的思维才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故A表述错误。
B:人不可能被直接感知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透过事物的现象,运用思维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故B表述错误。
CD:从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鸟,找出鸟的共同特征,这直接体现了人的思维具有概括性的特征,没有强调思维的间接性特征,故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3.A
【详解】A:看半尺能辨真伪,说明人的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这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特征,A正确。
BD:思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都是科学的;感性认识具有生动性,思维不具有生动性,BD排除。
C: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与题意不符,C排除。
故本题选A。
14.A
【详解】③:错在“跨越感性认识阶段”,③排除。
④:加强研究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个条件。只要加强研究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说法绝对,④排除。
①②:最新图谱结合了来自不同祖源的47个个体的遗传信息,应用这一参考图谱能极大提高对人类基因组中变异体的检测。这表明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①②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5.D
【详解】②④:“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体现了形象思维和联想思维,形象思维以感觉、直觉和表象为基础,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②④符合题意。
①:抽象思维以概念为基本单元,材料没有涉及抽象思维,①不符合题意。
③:诗句体现的思维是联系思维。而联想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不能脱离客观事物的联系,不是人脑的幻想,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6.C
【详解】①③:运算智能是人和动物天生都比较缺乏的,感知智能和运动智能却是机器人所不擅长的,根据科学家推断,要达到人类智能的高度,一个人工智能消耗的能量将是整个地球消耗的能量。这证明了人类思维的概括性、间接性和能动性,人类的思维是可以反映认识对象的,①③符合题意。
②: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人工智能没有思维,②错误。
④:材料强调人工智能有其不擅长的地方,而且要达到人类智能的高度,一个人工智能消耗的能量将是整个地球消耗的能量,并不认为人类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胁,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7.A
【详解】①②:天气谚语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大量观察得出的结论,对人们生产生活有重要指导作用,现代科学证实许多天气谚语有其合理性。天气谚语其产生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和能动性,①②正确。
③:理性认识也有正误之分,未必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错误。
④:天气谚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而不是思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8.C
【详解】②③:材料中的诗句属于典型的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基础上,运用联想和想象反映认识对象,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注重思维表达的情感性,②③符合题意。
①: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的思维是抽象思维,而材料体现的是形象思维,①排除。
④: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9.B
【详解】A:人们可以感知现象,不能感知事物的本质,A说法错误。
B:漫画中的人物说只能看到苹果落地,不能看到引力,这说明思维具有间接性,能帮助人们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符合题意。
C:思维具有概括性,可以抓住事物的内在的共同本质,但“总是”说法过于绝对,C说法错误。
D:思维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通过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0.A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①:思维有时候会落后于实践,有时会先于实践,同步说法错误,①符合题意。
②:“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工厂而起制成完成品的作用,否则一点用处也没有。”强调了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映实践,没有体现思维对实践的反作用,②符合题意。
③④:“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工厂而起制成完成品的作用,否则一点用处也没有。”强调了思维离不开实践,实践决定思维,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③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1.D
【详解】①:材料体现的是形象思维,不是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才具有具有概念性、推导性和表达的严谨性,①排除。
③: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③排除。
②④: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惊艳全网,节自选用了汉、唐、宋、明不同朝代寓意吉祥祝福的代表纹样,与华丽的舞美技术相融合,通过歌曲与视觉交互技术,“织”出一幅跨越千载的纹样变迁图卷,,可见传统纹样创演秀的创作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对立统一中实现了创新,体现了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想象性和表达的情感性,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2.D
【详解】②:“胸中之竹’是竹子外形在画家头脑中的反映,融入了画家的审美意识和分析判断需要运用抽象思维,它概括了竹子的一些共同属性,②符合题意。
④:“手中之竹”是“胸中之竹”物化的结果,它需要借助形象化的想象,依据客观实际,在实践中创造出来,④符合题意。
①:“眼中之竹”是视觉中竹子的外在形态,是对事物的直观反映,是感性认识,形象思维是理性认识,①说法错误。
③:“眼中之竹”和“胸中之竹”都是主观的,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3.A
【详解】①③:材料中指出同是长江,苏轼和李煜面对窘境时产生不同的想法,面对明月,张九龄和张若虚产生不同的感慨,这表明不同思维主体存在着思维方式的差别,不同的思维风格蕴含着思维共同的特征,故①③正确。
②:材料中指出不同的诗人对待事物产生不同的想法,这表明思维是实践的产物,不涉及思维反作用于实践,故②排除。
④:思维方式因人而异,没有优劣之分,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A。
24.毛泽东同志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等反映红军长征途中征战娄山关的战斗场景,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创作中,毛泽东同志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表现了伟人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等词句,通过想象的思维运行方式,展现出红军跨越雄关、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全词既有写景,也有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体现了思维表述的情感性。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