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法律保障生活-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课件(29张PPT) (部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法律保障生活-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课件(29张PPT) (部编版)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河北邯郸3名初中生霸凌同学并将其杀害掩埋”
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并掩埋。3月11日,涉案的张某某、李某、马某某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全部抓获。
4月8日,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发布案情通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
“邯郸中学生霸陵事件”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年龄从来不是犯罪的挡箭牌,任何罪行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人们随心所欲,矛盾和纠纷不能很好地解决,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
部编版 七下 道德与法治
9.2 法律保障生活
——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

法律的特征
—— 第 一 部 分 ——
Part One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规则?
找一找:小明的一天中,与规则有关的行为和事情。
早晨小明坐公交车去学校。在车上,他为一位老人让了座。经过十字路口时,司机看见没什么车,就闯了红灯。
回到学校上课,有同学迟到了,被老师批评。下午,全校在礼堂观看艺术节汇演,有几个同学发出嘘声,觉得他们真没礼貌!
快到家的时候,小明来到一家蛋糕店,用自己的零用钱为妈妈买了一块她喜欢吃的蛋糕。
放学的路上,看到两名社会青年向低年级的学生索要钱财,他找了一个安全的地方,急忙拨打了110。
小明的一天
这些规则一样吗?它们属于哪些不同的范畴?
让座
闯红灯
迟到
嘘声
嘘声
抢劫
报警
法律
道德
校规校级
买蛋糕
3.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的联系与区别
A.联系:
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
法律
道德
校纪校规
自然形成、约定俗成
学校或有关部门制定
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习俗、教育
教育行政力量
全体社会成员
本校的师生
B.区别:
2023年3月1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草案。
2023年,4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将审议《反间谍法》修订草案。
阅读以上两条法律,由此总结我国法律的产生方式?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修改 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
国家制定法律
如: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民法典》
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国家认可法律
将“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
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
国务院
制定行政法规
国务院相关部门
制定部门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制定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
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陈戌源,曾任中国足球协会前党委副书记、主席。
2024年3月26日 ,湖北省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陈戌源以受贿罪,依照《刑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在处理陈戌源案件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国家机关参与其中?
警察(军队)抓捕
法庭审判
监狱囚禁
国家强制力
特征二: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可见,法律是靠什么得以保证实施?
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虽然陈戌源,曾任中国足球协会党委副书记、主席,但是他本人还是因违法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特征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刑上不上大夫?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这样一位位高权重者犯了罪依然被依法制裁,说明了什么?
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全体社会成员指生活在当前社会中的人,包括长期在当地生活或工作的外国人。
贪官被判刑
司机违章被罚
外国人因违法被驱逐
16名中学生被判刑
1.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法律的特征?P91-92(1)(2)(3)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军队、警察、法庭、监狱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3.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的联系与区别
A.联系:
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
法律
道德
校纪校规
国家制定或认可
自然形成、约定俗成
学校或有关部门制定
靠国家强制力
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习俗、教育
教育行政力量
全体社会成员
全体社会成员
本校的师生
B.区别: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法律的作用
—— 第 二 部 分 ——
Part Two
交通混乱不堪
“交通井然有序”
视频和上面两幅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1)法律的规范作用:
①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②让我们懂得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③法律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旅游法》第二章 明确规定:旅游者
应当履行文明旅游的义务、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告知及配合的义务等。
同时还规定:旅游者享有自主选择权、 信息知情权、受尊重权、请求救助和保护权、 获得赔偿的权利,等等。
游客不买东西被导游辱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相关规定
一、对辱骂游客当事人姜某处以1万元罚款。
二、对西双版纳走趣玩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处以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处罚,对直接责任人马某某处以2万元罚款。
(2)法律的保护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解 决 纠 纷
制 裁 违 法 犯 罪
背:4. 法律的作用?P92-93
①总述: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②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③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你赞同吗?为什么?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法律保障生活
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作用
课堂小结
和其他行为规范的共同点:共同约束行为,维护秩序
法律的特征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规范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
解决纠纷、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合法权益
规定权利、义务,指引、教育人向善
课堂练习
1、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D. 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
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他们共同 (   )
①约束人们的行为 ②调整社会关系
③维护社会秩序 ④实现社会公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内蒙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某某受贿、贪污、挪用公款案,对被告人杨某某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 )
①彰显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贯彻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表明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④法律只对违法的公职人员有约束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4.针对“霸座”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铁路公安局制定出台了《旅客列车常见警情处置指引》。据此,各地铁路公安机关果断出手,一批“座霸”被拘留,有的还被列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黑名单”并被限制乘坐火车。惩治“霸座”等不文明行为(  )
①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乘车秩序
②保障了其他乘客的合法权益
③能有效规范乘客的乘车行为
④可以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