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复习课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思维导图目录知识梳理易混易错中考真题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1.中华 文化(1)内容:(2)特点:(3)薪火相传原因:(4)文化自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2.中华传统美德①国家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民族三“精神”(精神追求、精神标识、精神动力)③传承和发展三“主体”。(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①坚持马主义指导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①文化精髓,强国力量②美德融入民族,成为文化基因③美德进生活、未来,人生更美好、幸福①践行 ②责无旁贷 ③身体力行3.民族 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特点与时俱进的品格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①缺精神,失二“力”。(凝聚力、生命力)②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③人民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④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不竭精神动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思维导图4.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1)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2)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3)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1)凝结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人民)(2)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社会)(3)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引领。(民族)(4)促人发展,引社会进步。(个人、社会)(5)是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1)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2)勤于学、敏于思、重修养、勇实践、明是非、善选择(3)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思维导图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建设美丽中国(一)挑战人口国情:新特点: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政策:计划生育、全面两孩、三孩资源现状优: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劣: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原因:危害:对策: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环境现状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危害:对策: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必然选择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剧自然灾害,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开发不合理、不科学经济发展空间和后劲不足思维导图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二)共筑生命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为什么2.怎么做(1)坚持三“为”(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坚持两大“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3)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绿色发展道路(怎么做)(1)处理一种“关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2)走一条“道路”(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两个“绿色”(绿色富国,绿色惠民)(3)坚持一种”方式“(绿色生产生活方式)(4)严守三条”线“(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5)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民/青少年: 践行低碳微行动“文化”部分逻辑思路梳理中华民族根中国好人中国价值精髓:中华传统美德最深层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中国脊梁伟大建党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P59)(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中华文化为什么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P59)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知识梳理第五课3、中华文化的重要性?(P60-P61)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P6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知识梳理5、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P61)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内涵)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62)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知识梳理知识链接九年级下册 文化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2-P65)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②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③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知识梳理8、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P63)(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2)内容: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③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④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⑥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9、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5)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知识梳理10、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作用)(P67、P69)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1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P67)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知识梳理注意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区分12、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和本质?(P67)(1)重要性: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2)本质: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13、中国人民是具有怎样伟大精神的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新内涵)(P67)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知识梳理精神谱系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4、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P68探究与分享)知识梳理15、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P69)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④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知识梳理16、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70-P72)①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知识梳理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P71)(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要求)(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要求)(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要求)18、青少年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72)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②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知识梳理19、社会发展的主体是谁?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是什么 人口20、我国人口方面的国情、现状怎样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21、什么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人口发展22、我国人口现状新的特点?(P75)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知识梳理第六课23、针对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哪些做法,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党和国家如何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4、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哪些调整?(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2)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知识梳理25、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有哪些?(P77)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26、我国的资源现状及特点?(我国的资源国情)(P78)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知识梳理27、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P78)①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②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我国资源问题的危害)③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知识梳理28、我国的环境现状、原因及危害?(P79)(1)形势:①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②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2)原因: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3)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9、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P80)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知识梳理30、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知识梳理31、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P84)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五大发展理念)知识梳理32、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P87)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知识梳理33、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知识梳理1、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改:文化只有特色之别,没有优劣之分。2、 弘扬中华文化需要我们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改: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易混易错3、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已经过时了。改: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所有公民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易混易错5、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浪费点没啥。改: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6、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要停止开发和利用自然。改:人类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易混易错1.(2023·浙江·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9月,第十九届亚运会将在杭州开幕。杭州市政府提出抓住亚运契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加快宋韵文化品牌塑造。这一工程能够( )①激发杭州市民内心的文化自信 ②吸收外来文化并不断铸就文化新辉煌③直接提升杭州的体育竞技水平 ④加快文化创新性发展并扩大国际影响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2.(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全体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雄壮史诗,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请问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依法治国B.爱国主义C.公平正义D.自主创新B3.(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人口是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支撑。202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是( )①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②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③快速提高我国人口数量④进一步适应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4.(2023·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在浙江安吉,“卖石头”到“卖风景”之变,圆了乡亲们的生态小康梦;在山西右玉,通过植树造林、防沙治沙,不毛之地变身塞上绿洲,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上述材料说明( )①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 ②人类只有征服自然才能获得金山银山③我国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有机统一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5.(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春节期间,电影《满江红》爆火,无数人心中再次激荡,怀念宋代那个壮怀激烈的英雄——岳飞。唤醒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鼓舞人们的斗志。《满江红》之所以能够触动人心是因为( )①讲好了中国故事,展现了中国风貌 ②弘扬了主旋律,凝聚了国人价值追求③情感需要表达,不需要回应、共鸣 ④情感不影响我们的判断、选择和行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6.(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赓续农耕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深厚的农耕文明,也涵养了悠久的耕读传家理念。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②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③日入开我卷,日出把我锄④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7.(2023·贵州黔西·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4月,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地球日主场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自然资源部会同生态环境部、林草局等部门,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编制,完成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这说明( )A.人类要尊重、呵护自然,绝对服从自然B.我国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C.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D.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8.(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吸收和借鉴。如“民惟邦本”“和而不同”的质朴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准则;“忠心报国”“天道酬勤”的精神追求等.材料二 从杯子、本子、钥匙扣,到考古盲盒、数字藏品、原创动漫等衍生形态……近年来,博物馆等文化文物单位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计开发各种文化创意产品,满足着人们高品质的文化消费需求。(1)“忠心报国”“天道酬勤”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哪两方面内容?(2)上述材料中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启示我们应如何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自信,说一说“四个自信”还有哪些内容?(4)请你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答案】(1)爱国、敬业。(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4)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后延时服务素质教育全程:借助春节、元宵、清明和端午等传统节日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举行经典诵读、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赛事活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等。(答出两点即得)9.(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生态青海绿色发展】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入有法可依时代。材料二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担负起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1)《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施行有什么重要意义?(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原因是什么?(3)请你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写一句宣传标语。【答案】(1)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利于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法治保障;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有利于引导公民自觉保护母亲河等(符合题意,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等(符合题意,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母亲河,人人皆可为;当好中华水塔守护人,做好环境保护小卫士;保护三江源,建设新青海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10.(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吉林省近年来着力打造“吉林好人·最美民族团结之星”、民族团结进步“双百”示范工程等民族团结进步的主打品牌,营造了浓浓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氛围。材料二 吉林省深入实施少数民族文物古籍保护项目和少数民族文化重点保护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吉林省的举措。(2)请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吉林省这样做的原因。【答案】(1)①吉林省落实民族团结的方针。②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③上述举措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CLICK HERE TO ENTER YOUR TEXT, CHANGE THE COLOR OR SIZE OF THE TEXT. YOU CAN ALSO FORMAT THE APPROPRIATE TEXT AND课程结束Xue Sheng De Yu Jiao Xue汇报人:千库网 汇报时间:20XX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