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和宇宙》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评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直接影响的是( )A.产生磁暴现象 B.短波通信中断C.发生日食现象 D.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2.太阳之所以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主要原因是( )。A.能发光 B.能发热 C.质量大 D.温度高3.用 a 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如图所示。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A. B.C. D.4.如图所示是北半球某地拍摄的星星视运动照片,照片中的弧线是星星绕着北极星运动的轨迹,这可以说明( )。21cnjy.com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在不停地自转C.地球有昼夜现象 D.地球有昼夜交替现象5.读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6.读北半球日照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 点在晨线上B.这一天北京昼夜等长C.当天正午,位于D 地的旗杆杆影长度为0D.B点所在为夜半球,这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7.如图是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①②③④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是( )www.21-cn-jy.comA.① B.② C.③ D.④8.某学校天文爱好小组在探究太阳高度角在一年内的变化时,选择每天的正午时分去学校的操场测量同一根旗杆的影子长度,发现一年中正午时分旗杆影子的朝向也很有规律。下列有关正午旗杆影子的朝向的猜测符合测量结果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由朝西转向朝正东 B.由朝西北转向朝东北C.一直都朝正北 D.一直都朝正南9.图Ⅰ是地球运行轨迹图,图Ⅱ是四种月相图(阴影表示暗部)。2023年9月 29日(中秋节)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月相是 ( )【来源:21cnj*y.co*m】A.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① B.地球在乙处,月相如图④C.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② D.地球在丁处,月相如图②10.据报道,2020 年有 4次“超级月亮”发生,其中4月8日的那次是年度“最大满月”。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月全食时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B.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近乎在同一直线上C.月相变化的周期平均为29.53天D.满月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11.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人类已经登上月球。对月球上的人来说,能看到的是( )。A.月食现象 B.日食现象C.日食和月食现象 D.根本看不到日食和月食现象12.日环食是一种天文奇观。以下现象中与形成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A.水中的倒影 B.树阴下的光斑C.雨后的彩虹 D.海市蜃楼的奇景13.2004年6月8日,在我国可以观察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下一次的“金星凌日”预计要到2117年。“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类似于“日食”),如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该图中,金星的位置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14.火星是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极冠,会周期性地消长。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长一倍左右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烧D.火星表层土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15.现代天文观测中,常利用星座中的亮星构成的图形来认识星座。下列图形位于大熊座的是( ) 。A. B.C. D.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6.银河系是由众多 和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几千亿颗。17.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太阳表面经常发生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太阳活动与太阳圈层结构的关系太阳黑子 ①含义: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②成因: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③意义: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④周期:约 年耀斑 ①含义: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②影响:耀斑增强时会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信(如电视、调频广播、军事通信等)日珥 突出于太阳边缘色球层之上的火焰状物质18.2023年3月15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十九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在 (填字母)之间,北半球即将迎来的节气是 。(2)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太阳直射 ,金华东阳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19.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 四季更替、 等。20.读月相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B的月相叫 ,出现的时间是 。(2)C的月相叫 ,出现的时间是 。(3)由此可见,月球自己转动一圈的时间与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圈的时间 。(填“相同”或“不同”)21.太阳系是由八大行星、 、矮行星、小行星、 、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的。2-1-c-n-j-y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22.某同学在做模拟月食的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中球代表地球,小球代表月亮。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6分)本实验可以观察到的月食类型有 ;当月球从A向B移动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当月球从B向C移动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观察月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环食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如图甲、乙所示)。甲图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乙图为不同季节杆影长度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总是朝北。因此,他处于 半球。(3)据甲图可知,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 (填“长”或“短”) ,太阳高度角最 (填“大”或“小”)。(4)据乙图可知,将此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中,若要使底层住户的阳台全年都能被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 日的楼影来计算。24.小明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这些坑洞称为 。①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根据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小明作出的猜想是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_____ 、流星的 及下落的高度有关。【出处:21教育名师】②小明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实验序号 质量 体积 下落高度 坑的深度1 20 7.5 50 2.62 20 7.5 60 3.53 20 7.5 70 5.04 20 2.5 70 11.35 20 1.8 70 12.46 60 7.5 70 14.67 85 7.5 70 15.9请你分析实验方案,小明采用的科学方法为 。③分析3、6、7三组数据可知,小明控制相同的变量是小球的 和小球的 。25.小勇同学在做“地球自转实验”时(如图甲所示) ,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②用硬纸剪一个十字 方向标;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④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光照射位置的变化;⑤记录。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实验中十字方向标的方向与 保持一致。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2)假如小勇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勇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3)地球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丙图中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 (填字母)。四、解答题(共15分)26.(5分)请推测,当杭州的初中生早上起床时,新疆的初中生在做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27.(5分)读北半球日照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 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2) 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方向。(3) A、B、C、D四地中,处于白昼的是 ,处于黑夜的是 ,处于昏线上的是 。28.(5分)读太阳黑子数量变化图和地球上的磁暴图,回答下列问题。(1) 根据图甲,太阳黑子活动的两个峰年之间的时间约为 年,最近一次太阳黑子最大活动期在 年,最小活动期在 年。(2) 对图甲与图乙进行比较,你能在太阳黑子活动峰年和地球上磁暴活动之间推断出什么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1.C【解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太阳活动会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太阳活动会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活动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ABD均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日食现象是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所造成的,与太阳活动无关。故答案为:C。www-2-1-cnjy-com2.C【解析】太阳的质量巨大,它对周围的天体产生很强的引力作用,其它的行星、流星体等围绕它运转,太阳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主要是因为太阳的质量巨大。故答案为:C。3.B【解析】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是昏线,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是晨线。晨线为夜半球向昼半球的过度界线,昏线为昼半球向夜半球过渡的界线,据题图可知,A图中 a为昏线,b为晨线;B图中a为晨线,b为昏线;C图中b为晨线;D图中a为昏线,所以符合题意的为B图。故答案为:B。4.B【解析】地球围绕地轴的转动是地球的自转,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有: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不同经度的时间不同,即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昼夜更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读图可知,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成逆时针方向转动,照片中的弧线是星星绕着北极星运动的轨迹这可以说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5.B【解析】地球围绕地轴进行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读图可得,B所示的是地球自转运动。故答案为:B。21·cn·jy·com6.B【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图中所示北半球昼夜等长,此时太阳直射赤道。A、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读图可得,A点昏线上,故A错误;B、图中所示北半球昼夜等长,所以说浙江省柯桥地区昼夜等长,故B正确;C、图中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当天正午,位于D地(北回归线)的旗杆杆影长度不为0,故C错误;D、B点为夜半球,这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造成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B。7.B【解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北纬40°地区位于北温带,该地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据图中图例信息可得,②表示昼最长,夜最短,故B正确。故答案为:B。8.C【解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浙江某校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所以一年中正午时刻,学校旗杆影子位于旗杆正北方向。故答案为:C。9.D【解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9月29日(中秋节)刚过秋分日几天,地球大约位于丁处,中秋节的月相为满月,即图②,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A【解析】月食是照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地球遮挡而形成的一种天文现象。农历初一左右形成的月相为新月,之后形成的是蛾眉月,初七或初八形成的是上弦月,之后形成凸月,农历十五或十六形成的是满月,之后形成的是凸月,农历二十二或二十三形成的是下弦月,之后形成的是残月。月全食发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的中间,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满月出现在农历十五或十六,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的中间,三者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B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朔望月,时长平均是29.5天,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1.B【解析】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对月球上的居民,更能看到的是日食现象。故答案为:B。12.B【解析】由于光在真空中是直线传播的,所以日环食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A、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A不合题意。B、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13.A【解析】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太阳、金星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金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如图,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图金星的位置在甲处。故答案为:A。14.A【解析】火星是类地行星,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A、由题意知,火星是类地行星,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所以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故A正确;B、由题意知,火星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所以火星上的一天与地球的一天时长差不多,故B错误;C、由于火星表面的大气以CO2,为主,所以汽油在火星上不能正常燃烧,故C错误;D、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故D错误。故答案为:A。15.A【解析】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天文学上的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中七颗亮星组成的象勺子形状的星图,中国人传统地称之为北斗星。大熊星则是由该星座中主要亮星构成的象一头大熊形象的星图,故A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6.恒星【解析】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从地球看银河系呈环绕天空的银白色的环带。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几千亿颗。17.11【解析】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黑子有明显的变化周期,时间为11年。18.(1)CD;春分(2)赤道;昼夜等长【解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1)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时是2023年3月15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C冬至(12月22日前后)至D春分(3月21日前后)之间,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北半球即将迎来的节气是春分。(2)当地球公转到B秋分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故东阳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等长。19.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解析】地球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公转一周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 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等。20.(1)新月;农历初一(2)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3)相同【解析】农历初一左右形成的月相为新月,之后形成的是蛾眉月,初七或初八形成的是上弦月,之后形成凸月,农历十五或十六形成的是满月,之后形成的是凸月,农历二十二或二十三形成的是下弦月,之后形成的是蛾眉月。(1)读图可知,A、B、C、D四处月相的名称依次是A下弦月、B新月、C上弦月、D满月。新月出现的时间是每月的农历初一。(2)读图可知,C为上弦月,出现的时间是每月的农历初七、初八。(3)在地球上看月球,总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因为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一样。21.卫星;彗星【解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太阳系是由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的。21教育网22.(1)月全食、月偏食;月偏食向月全食变化;月全食向月偏食变化(2)不能;地球比月球大,地球阻挡阳光产生的阴影总比月球大【解析】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1)在模拟月食实验时,可以观察到月全食、月偏食;当月球从A向B移动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月偏食向月全食变化;当月球从B向C移动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月全食向月偏食变化。(2)观察月食时,不能观察到月环食,原因是地球比月球大,地球阻挡阳光产生的阴影总比月球大。23.(1)地球自转(2)北(3)短;大(4)冬至【解析】一天中物影长短变化:一天中正午影子最短,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1)一天之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转,使得日光与立杆处角度发生变化。(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朝向北方,因此,他处于北半球。(3)从图甲可以看出,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大。(4)据乙图可知,要使底层住户的阳台全年都会被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冬至日的楼影来计算,该节气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大,楼房的影子最长。2·1·c·n·j·y24.环形山(月坑);质量;体积;控制变量法;体积;下落高度【解析】控制变量法是指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的方法。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这些坑洞称为月坑。①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实验可以看出,小明作出的猜想是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流星的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②控制变量法是指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的方法。分析可知,小明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为控制变量法。③由3、6、7三组数据可知,小明控制相同的变量是小球的体积和小球的下落高度。25.(1)地轴方向;自西向东(2)正西(3)B【解析】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夏半年昼长夜短,地方时6点前日出,18点后日落,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冬半年昼短夜长,地方时6点后日出,18点前日落,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二分日永远昼夜等长,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日出正东,日落正西。(1)实验中十字方向标的方向与地轴保持一致,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2)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且晨昏线经过北极点,说明是二分日,小安此时位于昏线上,二分日日落正西方向,所以小勇看到的太阳方位是正西。(3)根据丙图可知,A、C为晨线,是早晨;B位于夜半球的平分线上,为夜半球中央经线,处于深夜;D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为中午,所以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B。26.杭州比新疆地区早(2小时),新疆的同学则比杭州的同学迟一点起床(答案合理即可,不必强调时差)21·世纪*教育网【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东边比西边的时刻要早,我国东西距离跨度大,东部的杭州初中生早上起床的时候,新疆的初中生应该还在熟睡。【版权所有:21教育】27.(1)图略(2)图略(3)D;B;A【解析】地球是个巨大的不透明球体,在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时,被照亮部分称为昼半球,而未被照亮部分称为夜半球。晨昏线指地球上迎着太阳的昼半球与背着太阳的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从夜半球至昼半球之间的交线是晨线,而从昼半球至夜半球之间的交线则是昏线。(1)由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的经纬度为(0°,180°)全球昼夜平分。(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3)读图可知,A、B、C、D四地中,处于白昼的是D地,处于黑夜的是B地,根据自转方向可知,处于昏线上(从昼半球至夜半球)的是A地。21*cnjy*com28.(1)11;2001;2009(2)太阳黑子活动峰年发生磁暴的天数多。【解析】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1)读图甲可知,太阳黑子活动的两个峰年之间大约间隔11年,故两个峰年之间的时间约为11年,最近一次太阳黑子最大活动期在2001年,最小活动期在2009年。(2)对图甲与图乙可以看出,太阳黑子活动峰年和地球上磁暴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太阳黑子数量越多磁暴的天数越多。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