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小王和小李是两个烟民,关于抽烟有如下对话:
小王:“我想,你不应该反对我抽烟。”
小李:“这很难说。”
小王:“至少我没有反对你抽烟啊!”
据此可知,小王以上话语中存在如下逻辑( )
A.抽烟对健康没有多大危害,我们都可以抽烟 B.抽烟潜在威胁身体健康,我们都不应该抽烟
C.我反对你抽烟,那么你完全可以反对我抽烟 D.我不反对你抽烟,那么你也不要反对我抽烟
2.他或者懂英语,或者懂法语,或者懂日语。以下对该选言推理分析正确的是( )
①他不懂英语,所以,他懂法语和日语
②他不懂英语,所以,他懂法语或日语
③他懂英语,所以,他不懂法语或日语
④他懂英语,所以,他可能懂法语或日语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明确概念、准确判断、正确推理都要遵循相应的逻辑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民的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该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都是科学思维”。该判断是一个性质判断。
③“自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自媒体也是娱乐工具,所以,娱乐工具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该推理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④“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逻辑,这个语句是不合语法的,所以,这个语句是合乎逻辑的”。该推理是一个错误的相容选言推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周延性是指在性质命题中对主谓项外延数量的反映情况,下列命题中,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是( )
A.你扔的东西不是你要的东西 B.有些运动爱好者是不适合爬山的
C.有的劳动产品是用来交换的 D.权威言论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5.高一学生小惠面临选科,朋友甲建议,如果不选政治,就不要选地理;朋友乙建议,要么选政治,要么选地理。下列选择不违背双方建议的是( )
A.不选政治,选地理 B.不选地理,选政治
C.政治和地理都选 D.既不选政治,也不选地理
6.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卫星就是从地球发射的航天器——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②物权分为所有权、他物权——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日本声称核废水是安全的,却不在本土填埋而选择排海——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④水果含有各种维生素,苹果是水果,苹果含有各种维生素——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邹忌讽齐王纳谏,以妻、妾、客都说其美于徐公,这是以他们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切身经历设喻,以此讽劝齐王要善于纳谏。邹忌向齐王进言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
A.求异法 B.类比推理 C.简单推理方法 D.共变法
8.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下表中的推理均违背了三段论推理的一般性规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三段论推理 逻辑错误
①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四概念”
② 有的非金属是很珍贵的,钻石是非金属,所以,钻石是很珍贵的。 “小项不当扩大”
③ 贪污行为是违法行为,张某的行为不是贪污行为,所以,张某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大项不当扩大”
④ 调查报告不是文学作品,这篇文稿不是调查报告,所以,这篇文稿是文学作品。 “中项不周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ChatGPT是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可以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看,此概念( )
①内涵的揭示语是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
②是抽象思维的具体形式,表达上具有严谨性
③种和属分别是“ChatGPT”和“聊天机器人”
④通过语句表达出来,揭示此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相声是一种以笑话、滑稽的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以讽刺丑恶、反映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说唱曲艺。相声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原是模拟别人的言行,后来逐渐发展为“相声”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相声的外延和内涵共同规定了这一曲艺的本质属性
②说唱曲艺是属概念,与种差一起构成了定义项
③相声与“像生”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出同一概念
④对口相声与单口相声在概念外延上是反对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如果在同一语境下,有这样两个命题:“五一旅游或者去北京,或者去上海”和“五一旅游要么去北京,要么去上海”。那么,它们( )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D.可同假,不可同真
12.逻辑规则是人们在逻辑思维的过程中,根据逻辑规律制定出来的规范和准则。下列选项内容与所犯逻辑规则错误对应正确的是
内容 逻辑错误
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②天津人热情,我是天津人,所以,我是热情的。 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③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所以,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
④稳定供应链才能稳定全球经济,全球经济恶化,所以,供应链断裂。 犯了“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假设S、P表示为两个概念的外延,运用欧拉图来表示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的描述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①图1中S是婚生子女,P是亲子女 ②图2中S是长方形,P是正方形
③图3中S是广东省,P是佛山市 ④图4中S是2的倍数,P是3的倍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在某动画片中,羊村村长破获了一起案件。案由是河马的萝卜不知怎么变苦了。经现场勘测,发现萝卜中混入了雪梨,产生乙烯让萝卜变苦。村长断定是犀牛是本案的凶手。他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草原上只有三家在种雪梨,一家的雪梨上周被雷劈了(所以没有果实),另一家的梨树不结果,只剩下犀牛家。因此,雪梨是犀牛家的,即犀牛持有雪梨,而凶手以雪梨作案,犀牛是本案的凶手。该推理过程中( )
①村长经现场勘测调查案件成因的行为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②村长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得出“雪梨是犀牛家的”的结论
③尽管村长经过现场勘测得到真实前提,但由于推理结构有误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结论
④村长在得出“犀牛是本案的凶手”结论的推理过程中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干事是非常重要的。干部除了忠诚、干净,还要干事。”绝大部分干部是勤于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真刀真枪干,矛盾和困难才可能得到解决。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据材料,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
①干部要么忠诚、干净,要么干事
②只要干部真刀真枪干,矛盾和困难就能得到解决
③这件事对党和人民有利,所以这件事就要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④以“绝大部分干部是勤于真抓实干”为前提,不能进行换质位推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有1、2、3、4四个号码牌。老师把其中三个号码牌中随机给了甲、乙、丙,并要求三人通过交谈推断出另外二个人手中的号码牌,在交谈中不能说出自己手中的号码片并且每人只能说一句话。然后甲乙丙三人有了以下交谈。
甲先对乙说:“你的是3号牌吗 ”,;
乙回应甲道:“你的要么是1号牌,要么是2号牌。”
丙听完两人对话后,对甲说:“我确定你的是2号牌。”
经过思考后,甲乙丙三人都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老师说他们的结论都正确。
根据以上信息,推出乙和丙的号码牌分别是( )
A.3号牌,4号牌 B.3号牌,1号牌
C.4号牌,1号牌 D.4号牌,3号牌
二、非选择题
17.有个人拿着一根细而长的竹竿要进城去。他来到城门口,立起竹竿,城门太矮,进不去;横着竹竿,城门太窄,还是进不去。没有办法,他十分生气地拿着竹竿回家去了。
(1)上述材料体现的判断属于什么判断
(2)上述材料中的持杆人在思维上犯了什么错误?怎样判断才能进入城门?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错误?
18.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生机勃勃,呈现显著变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海南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海南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我们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并通过国家评估验收;风险防控有力有效。我们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整体进入实战化运行;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呼之欲出。我们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全力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争取赋予海南更大立法权和改革自主权。三年来,海南用实践证明:海南自由贸易港确实是全世界的机会,也是每一个人的机会。
(1)请从材料中找出两个联言判断的语句,并说明该类判断为真的条件。
(2)请将“我们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改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19.数学家费里得里希 高斯,在十岁时曾迅速而准确地得出老师出的一道算术题的答案。这道题是这样的:1+2+3+……+98+99+100= 这道题如果用普通加法算,得花好多时间,而且容易出错。高斯发现在这些数中,两头对称的两个数相加得数都是101。而两头对称的数,在1到100中共有50对。于是他用101乘以50便得出5050这一答案。
高斯用的是什么推理方法?要保证这种推理结论的真实可靠性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0.结合下列判断分析:
A.他既有胆又有识,既有刚又有柔。
B.一个三角形,要么是钝角三角形,要么是锐角三角形,要么是直角三角形。
C.一个制度、一个政府,只有不断地听取批评意见,才能够不断改进工作,不断进步。
D.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条件是夫妻感情破裂。
(1)上述判断属于哪种复合判断?写出其逻辑形式。
(2)对各种复合判断进行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详解】AB:小王:“我想,你不应该反对我抽烟。” 小李:“这很难说。” 小王:“至少我没有反对你抽烟啊!”对话中没有涉及抽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问题,而这是在讨论是不是反对抽烟的问题,AB不符合题意。
CD:小王说的是“至少我没有反对你抽烟啊!”,所以“我想,你不应该反对我抽烟。”,其逻辑是如果我不反对你抽烟,那么你也不要反对我抽烟,属于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其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而“我反对你抽烟,那么你完全可以反对我抽烟”,这属于否定前件不一定能否定后件,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D
【详解】①②:他或者懂英语,或者懂法语,或者懂日语,是相容选言推理,其有效式是否定肯定式。否定一部分选言支,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他不懂英语,否定了一部分选言支,可以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由于该选言支有三种情况,故只能肯定后两种的其中一种,故①不正确,②正确。
③④: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是无效式,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他懂英语,肯定一部分不能肯定后两种情况,故③不正确,④正确。
故本题选D。
3.D
【详解】①:公民的物权包括所有权、他物权,他物权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故该定义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而不是“定义过宽”,①不选。
②:“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都是科学思维”是一个联言判断,而不是性质判断,②不选。
③:“自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自媒体也是娱乐工具,所以,娱乐工具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该推理小项“娱乐工具”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③正确。
④:“一个语句错误,或是不合语法,或是不合逻辑,这个语句是不合语法的,所以,这个语句是合乎逻辑的”,该推理是相容选言推理,一个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正确的推理结构,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该推理肯定了判断前提中一部分选言支,结论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故该推理是一个错误的相容选言推理,④正确。
故本题选D。
4.C
【详解】A:“你扔的东西不是你要的东西”属单称否定判断,主项、谓项均周延,A排除。
B:“有些运动爱好者是不适合爬山的”等同于“有些运动爱好者不是适合爬山的”,是特称否定判断,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B排除。
C:“有的劳动产品是用来交换的”是特称肯定判断,主项、谓项均不周延,C正确。
D:“权威言论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全称否定判断,主项、谓项均周延,D排除。
故本题选C。
5.B
【详解】A:不选政治,选地理违背了朋友甲的建议,A错误。
B:不选地理,选政治既符合朋友甲的建议,又符合朋友乙的建议,B符合题意。
C:政治和地理都选违背了朋友乙的建议,C错误。
D:既不选政治,也不选地理违背了朋友乙的建议,D错误。
故本题选B。
6.D
【详解】①:卫星就是从地球上发射的航天器,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因为从地球上发射的航天器外延大于卫星的外延,①排除。
②:“物权分为所有权、他物权”划分正确,没有犯逻辑错误,②排除。
③④: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日本声称核废水是安全的,却不在本土填埋而选择排海,所以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水果含有各种维生素”中“水果”是集合概念,“苹果是水果”中的“水果”是个体,因此,该推理错误,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B
【详解】AD:求异法、共变法是归纳推理探求因果的方法,材料没有体现,AD不选。
B:邹忌讽齐王纳谏,以切身经历设喻,以此讽劝齐王要善于纳谏,是从个别到个别的类比推理,B入选。
C:材料中体现的是类比推理的方法,不是简单推理方法,C不选。
故本题选B。
8.B
【详解】①:两个群众不是同一个概念,犯了“四概念”错误,①入选。
②:中项“非金属”在大小前提中均不周延,违反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而不是“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②排除。
③:大项“违法行为”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③入选。
④:这个三段论的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违反了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的规则,犯了“双否前提”的错误,不是“中项不周延”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B。
9.C
【详解】①:内涵的揭示语是一个联言判断,断定的是ChatGPT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①错误。
②:运用概念揭示了ChatGPT的本质和属性,是抽象思维的具体形式,思维表达具有严谨性,②正确。
③:外延大的称为属概念,外延小的为种概念,“ChatGPT”和“聊天机器人”是种属关系,③正确。
④: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而不是语句,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0.C
【详解】①:相声的内涵规定了这一曲艺的本质属性,①错误。
③:相声与“像生”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出不同的概念,③错误。
②④:相声是一种说唱曲艺,说唱曲艺是属概念,与种差一起构成了定义项;对口相声与单口相声在概念外延上是反对关系,因为还有群口相声等,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1.A
【详解】ABCD:“五一旅游或者去北京,或者去上海”属于相容选言判断,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选言判断就是假的。“五一旅游要么去北京,要么去上海”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它们的真假情况可列表如下:
或者去北京,或者去上海 要么去北京,要么去上海 二者关系
只去一地或者两地都去 去且只能去一地 可同真
两地都不去 两地都去或者两地都不去 可同假
根据此表,很容易判断出二者关系:可同真,可同假,A入选,BCD不选。
故本题选A。
12.D
【详解】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①错误。
②:“天津人热情,我是天津人,所以,我是热情的”中的“天津人”意思不一致,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而不是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②错误。
③:“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所以,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其中,“劳动产品”由不周延变为周延,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③正确。
④:稳定供应链才能稳定全球经济,说明稳定供应链是稳定全球经济的必要条件,全球经济恶化,所以,供应链断裂,对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来说,犯了“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的逻辑错误,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3.C
【详解】①:S和P为矛盾关系,婚生子女和亲子女是交叉关系,二者不是矛盾关系,①不选。
②:S和P是全异关系,长方形和正方形二者的外延没有交叉,属于全异关系,②入选。
③:S和P是属种关系,而广东省和佛山市是全异关系,③不选。
④:S和P是交叉关系,有些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二者是交叉关系,④入选。
故本题选C。
14.B
【详解】①:村长经现场勘测调查案件成因的行为体现了科学思维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对象,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①正确。
②:村长否定了三种可能中的两种可能,运用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得出“雪梨是犀牛家的”的结论,②排除。
③:“雪梨”在三段论推理中作为中项,在两个肯定判断中都作为谓项是不周延的,村长在得出“犀牛是本案的凶手”结论的推理过程中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推理结构有误,不一定能得出真实的结论,③正确。
④:“雪梨”在三段论推理中作为中项,在两个肯定判断中都作为谓项是不周延的,村长在得出“犀牛是本案的凶手”结论的推理过程中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没有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④不选。
故本题选B。
15.D
【详解】③:“这件事对党和人民有利,所以这件事就要大胆地干、坚决地干”是以“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大胆地干、坚决地干”为前提的正确三段论推理,③应选。
④:“绝大部分干部是勤于真抓实干”通过换质推理后就变成特称否定判断,而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④应选。
①:材料中,“干部除了忠诚、干净,还要干事”,这是个联言判断。而“干部要么忠诚、干净,要么干事”这是个选言判断,①不选。
②:“真刀真枪干,矛盾和困难才可能得到解决”这是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而“只要干部真刀真枪干,矛盾和困难就能得到解决”这是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②不选。
故本题选D。
16.C
【详解】ABCD:甲问乙“你的是3号牌吗 ",乙的回答要么是”是”,要么是"不是"。如果乙回答“是”,甲马上可以得出乙的号码牌是3号,但乙的回答是"你的要么是1号牌,要么是2号牌",说明乙的号码牌不是3号。结合乙的回答,丙确定甲的号码牌是2号,说明丙的号码牌是1号,因此乙的号码牌是4号,丙的号码牌是1号,C正确,ABD错误。
故本题选C。
17.(1)选言判断
(2)材料犯了选言支不穷尽的错误。
除了材料提到的选言支以外,还有一种选言支,就是把竹竿一端指向城门,竹竿呈水平状态,顺着竹竿进城。
我们应该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应该使用相容的还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不能误用;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的把对象可能的情况都提出来,不要遗漏有价值的可能情况。
【分析】背景素材:一人拿竹竿进城的故事
考点考查:选言判断
能力考查: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选言判断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体现的判断属于什么判断。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他来到城门口,立起竹竿,城门太矮,进不去;横着竹竿,城门太窄,还是进不去→可联系教材选言判断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选言判断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的持杆人在思维上犯了什么错误,怎样判断才能进入城门,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错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材料中的人没有把选言支考虑全→可联系教材选言支不穷尽知识;
关键词②:竹竿一端指向城门,竹竿呈水平状态,顺着竹竿进城→可联系教材选言判断知识;
关键词③:我们应该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应该使用相容的还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尽量的把对象可能的情况都提出来,不要遗漏有价值的可能情况→可联系教材选言判断知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8.(1)①“海南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海南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海南自由贸易港确实是全世界的机会,也是每一个人的机会。”;“我们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全力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争取赋予海南更大立法权和改革自主权。”;
②联言判断,当且仅当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
(2)如果‘管不住’,那么‘放不开’;
倘若“放得开”,那么“就管得住”。
【分析】本题难度一般,旨在通过材料考查学生对联言判断、假言判断等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1)本题设问要求从材料中找出两个联言判断的语句,并说明该类判断为真的条件。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海南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海南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海南自由贸易港确实是全世界的机会,也是每一个人的机会”“我们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全力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争取赋予海南更大立法权和改革自主权”属于联言判断你,当且仅当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
(2)本题设问要求将“我们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改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有两种形式,一是否定前件:如果管不住,那么则放不开;二是肯定后件:如果放得开,那么就管得住。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常用联结项:“若……则……”“如果……那么……”“只要……就……”等。因此可以改为如果“管不住”,那么则“放不开”;倘若“放得开”,那么“就管得住”。
【点睛】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19.高斯用的是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完全归纳推理对某类认识对象中每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都作了考察,从而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要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是真实可靠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应该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分析】本题以高斯的数学归纳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回答高斯用的是什么推理方法?要保证这种推理结论的真实可靠性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知识的考查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推理方法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进一步确认知识角度为完全归纳推理,因为完全归纳的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考察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高斯穷尽了认识的全部对象。进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作答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是真实可靠所具备的条件: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应该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点睛】1.归纳推理的含义: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如果其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这样的推理就叫作完全归纳推理。
2.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必然的。考察对象: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结论范围:并未超出前提的范围;结论与前提之间的关系:必然的,可靠。进行完全归纳推理的条件: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20.(1)A是联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p并且q。
B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要么p,要么q。
C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只有p,才q。
D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当且仅当p,才q。
(2)①正确区分和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可以帮助人们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人的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
②正确区分和运用选言判断,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③正确区分和运用假言判断,分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够准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情况,形成正确的关系判断。
【分析】(1)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复合判断的有关知识,分析题中判断属于哪种复合判断?并写出其逻辑形式。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他既有胆又有识,既有刚又有柔→可联系联言判断。
有效信息②:一个三角形,要么是钝角三角形,要么是锐角三角形,要么是直角三角形→可联系不相容选言判断。
有效信息③:一个制度、一个政府,只有不断地听取批评意见,才能够不断改进工作,不断进步→可联系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有效信息④: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条件是夫妻感情破裂→可联系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联言判断+逻辑形式是:p并且q。
得分点②:不相容选言判断+逻辑形式是:要么p,要么q。
得分点③: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是:只有p,才q。
得分点④: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辑形式是:当且仅当p,才q。
(2)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考生,需要调用复合判断的有关知识,分析对各种复合判断进行划分的意义。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各种复合判断→可联系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
有效信息②:对各种复合判断进行划分的意义→可联系正确区分和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正确区分和运用选言判断的意义、正确区分和运用假言判断的意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正确区分和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正确区分和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可以帮助人们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人的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
得分点②:正确区分和运用选言判断的意义+正确区分和运用选言判断,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得分点③:正确区分和运用假言判断的意义+正确区分和运用假言判断,分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够准确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情况,形成正确的关系判断。
【点睛】第(1)问,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第(2)问,解答“意义类”主观题,分析时,可思考试题关联的理论依据,语言组织时,理论依据可简写,或不写;“意义”的解答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推动、增强、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