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房山区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练习 (二)
九年级历史
本试卷共10页,满分70分,考试时长7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建筑群由下沉式中心院落和四周廊房组成,整体呈“回”字形,合围区域面积约6000平方米。外围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车马器、兵器、玉器、骨器、漆器、龟甲等,与殷墟高等级贵族墓葬物质文化相同。该遗址
A.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新证据 B.有助于研究原始农耕生活
C.为研究早期国家提供新资料 D.可佐证尧舜禹禅让的传说
2.右图是小明同学的部分历史笔记。请你帮他补全笔记中横线部分的内容
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B.各诸侯国展开争霸战争 政治:各国变法
C.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经济:
D.政治秩序重新确立 思想:百家争鸣
3.右图是出土于山东省的陶量,外壁印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年)的诏书“……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这件文物可印证秦始皇
A.统一圆形方孔钱 B.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C.统一度量衡制度 D.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
九年级历史第1页 (共10页)
4.下图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问题。汉武帝为解决该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北击匈奴 B. 实施“推恩令”
C.盐铁专卖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5.对下图所示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影响的战役是
A. 桂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 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6.以下是描写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的对联。与唐太宗有关的是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7. 以下引文能够反映经济重心南移这一历史现象的是
①“伐无道,诛暴秦” ②“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
③“苏湖熟,天下足” ④“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以下史事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在台湾建制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清初在福建沿海抗清的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 收复台湾 郑成功后代继续治理台湾。清政府打败郑氏军队, 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设置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
A.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B.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C.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D.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9.右图是历史教材的目录(部分)。
归纳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第 14课明朝的统治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 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 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九年级历史第2页 (共10页)
10.以下是某一专题知识示意图。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A.行书形成 B.瓦子出现 C.小说流行 D.京剧形成
11.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中国近代系列人物相关内容。以下人物应归入的主题是
A.列强侵略 B. 民族抗争 C.立宪共和 D. 民主科学
1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13. 漫画《望风而起》描绘了1911年的中国时局。画面中的“风”来自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
14.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时,绘制了如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空格处应填的主题是
A. 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B.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中国共产党军队建设 D.解放区经济的发展
九年级历史第3页 (共10页)
15.右侧是解放战争时期广为传唱的一首歌谣。从材料中可知解放战争获胜的原因有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
B.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 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
C.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
D.人民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16.下图是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图(累计)。这反映了
A.中国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步加强 D.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17.中世纪晚期,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
A.租地农场和家庭手工业出现 B.垦殖运动和手工作坊的出现
C.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D.庄园经济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18.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 “教育的大众化” “人口数量的激增” “环境污染”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9.这场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转换。俄国不再是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场革命”是
A. “光荣革命”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 国民革命
20.《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A. 达·芬奇 B. 牛顿 C.达尔文 D. 巴尔扎克
九年级历史第4页 (共10页)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4题,共40分。
21. (10分)灯火里的城
材料一
油灯是古时最常用的照明工具。汉代的油灯多使用动物油脂,到了宋代人们普遍使用植物油脂;汉代灯具多为青铜器、铁器与陶器,到宋代时陶瓷灯具更为常见。
宋代夜禁制度松弛,酒楼茶坊夜夜笙歌、觥筹交错;瓦舍勾栏每晚都上演精彩节目,令人流连忘返;店铺与街边摊营业至深夜,乃至通宵达旦。
——吴钩《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照明的变化。(2分)照明的发展为宋代城市生活带来新气象,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出新气象的表现。(2分)
材料二
故宫藏老照片中,有20世纪初的乾清宫殿内照片。照片中,宝座的上方、正大光明匾额的前方,悬挂有一盏吊灯。此吊灯由灯架、灯罩、电线和灯泡组成。灯罩内含有灯泡,而各支架管的端部,均向下挑出一个灯泡,犹如皇帝冠冕边上的一排排垂珠,造型颇具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特点。
——周乾《皇家也爱“高科技”,电灯照亮紫禁城》(《湖南日报》2024年3月24日)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中外两个方面说出“电灯照亮紫禁城”的历史条件。(4分)
材料三
2024年2月2日,腊月二十三夜,长安街上悬挂的大红灯笼和中国结正式全部点亮,透出温暖喜庆的气息。灯笼和中国结材质为PETG,牢固不易磨损,还能耐受低温。灯箱内的光源全部采用LED节能灯,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灯笼灯饰使用采取“利旧”原则,大红灯笼、中国结以及串灯等都是延用去年使用过的。智慧照明服务指挥中心将利用自然光照度远程监测系统,密切监测天气变化,智慧化开关灯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北京日报:灯笼灯饰提前“上岗”扮靓长街迎新春》
(3)依据材料三,概括2024年春节期间北京城市照明的特点。(2分)
九年级历史第5页 (共10页)
22.(9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建立的大型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谈谈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意图。(2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被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个人 (部分)
获奖人物 ①常香玉 ③焦裕禄
所获荣誉 人民艺术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最美奋斗者
获奖人物
所获荣誉 共和国勋章 改革先锋 七一勋章
(2)在材料二中任选一位功勋人物,仿照示例,结合时代背景介绍其事迹。(3分,示例除外)
示例:⑤袁庚:改革开放时期,袁庚创办培育了我国第一个外向型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体现了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九年级历史第6页 (共10页)
材料三
2023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6600多万纳税人受益。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
———《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
(3)依据材料三,列举我国在2023年改善社会民生方面的措施。(2分)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认识。(2分)
23.(11分)某历史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将信息技术与历史地图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在历史地图的基础上增加了互动功能,让历史地图动起来。
材料一 互动地图一
(1)材料一的互动地图中,分别点击A、B按钮,图中标示地区会出现相应历史事件的示意图。请将对应历史事件填写在相应位置上。(只填序号,2/分)并说出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1分)
事件①三角贸易 事件②哥伦布航行到美洲
点击 A: 点击 B:
九年级历史第7页 (共10页)
材料二 互动地图二
(2)材料二的互动地图中,点击地图时,历史地图会放大,并显示其反映的世界局势。依次点击三幅地图并结合所学,描述出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3分)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共有51个创始成员国。截至2012年末,联合国共有193个会员国,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
(3)移动时间轴上的标签,会显示联合国成员国的发展历程。依据材料三,说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趋势。(1分)结合所学,说明联合国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2分)
(4)通过参加此次实践活动,谈谈历史地图在历史学习中发挥的价值。(2分)
九年级历史第8页 (共10页)
房山区2023-2024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练习 (二)
九年级历史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B D A D A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C B A C D C C
第二部分 材料分析题
21. (10分)
(1)变化:油灯由使用动物油脂到普遍使用植物油脂;灯具材质从青铜、铁制到陶瓷。(2分)
表现:城市夜禁制度的松弛;出现了繁华的夜市;丰富了城市居民的夜生活。(2分)
(2)中:洋务运动后,引进电灯等西方发明,中国近代化的工业逐渐发展起来,社会生活发生巨大改变。(2分)
外:第二次工业革命,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2分)
(3)人性化、智慧化、节能环保、体现传统文化等。(2分)
22. (9分)
(1)人民英雄纪念碑涵盖了1840年至1949年间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表彰了人民英雄千古不朽的光辉业绩,表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2分)
(2)答案示例:
①常香玉:20世纪50年代,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常香玉捐赠“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以实际行动来支持祖国抗美援朝,体现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心。
②钱学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钱学森突破层层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织领导力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体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③焦裕禄: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任兰考县委书记,以身作则,坚持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体现了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时代精神。
④袁隆平: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体现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⑥张桂梅:在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中,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帮助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体现了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以上任选其一,说明该功勋人物对时代的贡献: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3分)
(3)发展表现:居民收入增加、城乡收入缩小、教育、医疗等民生得到有力有效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2分)
认识: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分)
23. (11分)
(1) A: ② B: ① (2分)
联系:新航路开辟(哥伦布的航海活动)使美洲于欧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地区开始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此后英国加入殖民者行列,于17 世纪在大西洋上建立了“三角贸易”路线,对非洲及美洲地区进行殖民掠夺。(1分)
(2)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冷战”造成两极格局;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3分)
(3)变化趋势:联合国成员国数量越来越多,地区分布越来越广。(1分)
作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2分)
(4)历史地图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也可以直观反映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历史地图可以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能培养空间感和时空观念。(2分)
24. (10分)
(1)
人之源
周口店猿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的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该遗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3分)
城之源
西周燕都遗址:位于房山琉璃河镇董家林村的西周燕都遗址,出土了西周时期燕国都城的城坦与燕国贵族墓葬出土文物,迄今为止北京地区最早建立的燕都城址的概况,北京古代城市发展的起点。(3分)(任选其一)
(2)迁至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城市化进程便于发展。(从山区到平原、位置优势)(2分)
(3)生命之上、综合治理、统一领导等(3分)
(4)结合自身,言之有理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