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新知讲解
无法治不自由
01
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文旅大数据
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
人次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
花费
县域旅游市场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广西柳州、山东淄博、甘肃天水等城市,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安徽宏村等乡村古镇受到游客关注。
县域
旅游
故宫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殷墟博物馆等热门博物馆客流持续保持高位。已纳入监测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7257.58万人次。
博物馆
思考:“自由出行”对于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探究一 自由对个人及社会的价值
同学们,如果每天将一个小时规定成“按自己意愿过”,你打算怎么安排这“黄金一小时”呢?
思考一:为什么同学们这么喜欢自己规划时间呢?
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
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渴望不受他人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
思考二:自由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能激发个人的活力;(个人)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社会)一、无法治不自由1、自由的意义:没有限制的“自由”
有限制的“自由”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②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2、如何正确认识自由?
自由的内涵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②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2022年1月7日,在郑州市金水区南阳新村办事处富田社区某小区核酸采样点,犯罪嫌疑人莫某根不戴口罩并在核酸采样点抽烟。工作人员上前劝说制止时,莫某根辱骂并推搡工作人员,与莫某根同行的犯罪嫌疑人温某楠用拳头击打工作人员头部,又咬伤工作人员左手。鉴于莫某根、温某楠二人以暴力方式阻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1月8日,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对二人以涉嫌妨害公务罪立案侦查。
思考与讨论:以案明理
从自由与法治的角度,分析对莫某根、温某楠立案侦查的原因。
刑法相关规定
第三百三十条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答:①自由和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②莫某根、温某楠扰乱核酸检测秩序,妨碍疫情防控工作,触碰了法律红线。依据《刑法》对此二人立案侦查,是标定疫情防控期间个人行为界限的必要举措。
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依据《刑法》对此二人立案侦查,有助于保障其他公民进行核酸检测的权利,促进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开展。
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和自由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②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法眼看平等






同等情况下同等对待
法眼看平等
不同情况下差别对待
法眼看平等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01
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机会平等、权利平等)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02
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结果平等)
5.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如何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法眼看平等
法眼看平等
材料一:宪法总纲第六条中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享有男子平等的权利。”
继承法明确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妇女享有拥有、管理、处理财产的权利等。
材料二:《兵役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合作探究:以上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①任何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②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绍兴轻纺科技中心原总经理徐建平将妻子杀害,绍兴市中级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徐建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审判决后,被告以自己有发明创造为由请求改判,近200人以徐建平曾拥有10多项国家专利以及其他方面的大量科研成果,是一位对轻纺科技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为由,上书法院请求从轻判决。
法眼看平等
专家杀妻案
此案引起社会各界对“能人犯罪”可不可以从轻发落、准其“戴罪立功”的问题的争论。
有人认为,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法外开恩”,你觉得呢?
浙江省高级法院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核准对徐建平的死刑判决。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法眼看平等
法眼看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①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
②平等地履行各项义务;
③平等地适用法律。
课堂小结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自由的重要性
自由平等的真谛
无法治不自由
法眼看平等
法律意义上的平等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自由的含义
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当堂练习
1.刘某在明知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情况下,在自己家门口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后被公安部门给予了行政拘留5日的行政处罚,暂时失去了“行动自由”。从自由角度看,此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
A.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罚处罚
B.珍视自由,就要依法行使权利
C.法治和自由的矛盾不可调和
D.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道德的红线
B
当堂练习
2.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这启示我们要( )
①守住底线才能享受自由
②珍惜法律赋予的权利
③按照自己意愿行使权利
④树立守法光荣的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D
当堂练习
3.孙某和某公司利用网络发布侵害死者名誉的言论,这些言论在公众网络平台上快速传播,给死者的家属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死者家属将孙某和该公司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被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死者家属精神损害抚慰金。由此可以看出( )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珍视自由需要依法行使权利,维护他人合法权益
③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④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当堂练习
4.罗某观看电影《长津湖》后,在网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抹黑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在相关网站及报纸上公开赔礼道歉。该案例表明( )
①权利和自由都是有界限的
②违法必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
③罗某的行为属行政违法行为
④诋毁英雄的行为为法律所不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