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
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西方列强建立世界殖民体系的过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列强在亚非拉殖民扩张的基本史实
难点:认识殖民扩张对世界的双重作用,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时空定位】
【自主学习】
第一遍看书:快速浏览本课的内容,包括图片、小字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第二遍看书:再次细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上作出标记。
探究一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基本历程及根本原因
1.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的蓬勃进行,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成为一种强大的经济动因,推动着工业资产阶级以新的狂热向世界各个角落进军。了解非洲内陆的市场、原料供应情况,以及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等,已经成了西方资产阶级的迫切需要。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
材料二 欧洲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殖民主义者疯狂的掠夺、榨取殖民地人民的过程,他们通过掠夺和榨取,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原始积累的过程,肥了西欧的资本主义,从而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 近代史编》
材料三 他们幻想建立完美的社会制度,但反对通过暴力对社会关系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他们同情工人阶级的处境,但不了解这个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他们看到了阶级对立,但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P115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背景?
1.(1)背景:经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的市场扩张性需求;政治:前期封建王室支持,后期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传播;军事:两次工业革命提供强大的武装及物质支持。【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
(2)方式:武力征服、商业战争、海盗式掠夺、黑奴贸易、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
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基本历程
①16世纪以来,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开始形成;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扩张性
①工场手工业时期(15—18世纪中期),奉行重商主义(追求贵金属),通过暴力掠夺、黑奴贸易、商业战争等方式殖民扩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②自由资本主义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主张自由贸易,殖民扩张方式以商品输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主;
③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殖民扩张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建立势力范围等瓜分世界;
探究二 殖民体系建立的相关史实
1、拉丁美洲的殖民化
1、殖民史实:新航路开辟到18世纪晚期,葡、西瓜分拉美大部分地区,政治上,任命总督实行专制
统治;经济上,推行农奴制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
2、殖民统治对拉美地区发展的影响
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2、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一)基本史实
①16世纪,葡、西建立商站,控制商路(如葡萄牙占澳门,西班牙入侵菲律宾等);
②17世纪以来,荷、英、法成为亚洲殖民活动的主角,加快亚洲的殖民地(如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并逐步控制印度全境以及列强对东南亚地区的争夺)和半殖民地化(如对中国、奥斯曼帝国、伊朗的侵略);
(二)重点问题解析
1、东印度公司的建立与解散
材料一 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授予该公司皇家许可状,规定“(东印度公司)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后一度延长),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
材料二 想要将商船送到东印度,出于安全考虑,至少需要三到四艘船一起行动。为了在抢占东方市场的过程中占据优势,要准备大量白银,还需要雇佣相当数量的以船长为首的船员、水手、医生人员,必须为他们提前发放酬劳。
——据羽田正:《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点。
贸易垄断性;具有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特权;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机构(掠夺性);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英国东印度公司兴起的背景与影响。
背景:经济:①新航路开辟以来,殖民扩张与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②世界市场扩大,商业竞争的需要;
政治:封建王权强化; 思想:重商主义盛行。
影响: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
材料三 19世纪初,英国很多棉纺织品都是来自印度,垄断的东印度公司成了英国国内大多数利益者的绊脚石。1858年,英国政府通过《印度统治法》,取缔了东印度公司,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250多年历史的东印度公司终于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周明学《一个空前绝后的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消亡史》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解散东印度公司的原因。
①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贸易、自由竞争;②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不利于英国对外商品倾销和掠夺原料;③自由主义思想盛行。
2、在西方建立殖民体系过程中,美洲和非洲多沦为殖民地,而亚洲很多地区沦为半殖民地,说明什么?
亚洲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整体高于非洲、美洲;
3、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图1 图2
图3
概括指出欧洲殖民势力在非洲扩张的空间演进特征,并结合欧洲经济发展说明成因。
阶段①:15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在沿海建立少量殖民地。
成因:伴随着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欧洲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开始设立据点,殖民非洲;
阶段②: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侵略范围不断扩大,几乎占据整个沿海
成因: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增强欧洲列强的国家实力,为商品输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扩大了非洲侵略
阶段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基本瓜分完毕(柏林会议,“有效占领”原则,地图上作业)
成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为扩大资本输出和海外市场,欧洲殖民势力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探究三 评价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1.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殖民体系下,主权是欧洲列强的特权,也是其对其他地区“落后民族”进行野蛮殖民掠夺、占领和侵略的借口和依据。居于金字塔之上的是拥有巨大暴力能力和殖民能力的欧洲列强,居于金字塔中间的则是较弱一等的欧洲国家以及拥有主权或半主权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居于金字塔底层的则是完全丧失主权的亚非拉被征服、掠夺和占领的“落后民族”和“野蛮地区”。这一体系是少部分国家享有主权、大部分国家主权被剥夺的等级体系,也是大国通过武力掠夺、殖民而实现崛起的暴力体系。
——摘编自韦宗友《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与大国崛起》
材料二 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
影响:积极:经济:为资本主列强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原料产地及投资场所,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巩固资本主义统治,欧洲列强成为世界中心;世界历史: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定程度上传播先进生产技术、促进地区开发;
消极:亚非拉地区独立发展道路,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贫穷落后疾病等带来深重灾难;帝国主义列强内部因势力范围,利益划分孕育更大的冲突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崛起。【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
(2)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认识?
认识: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带有破坏和建设世界的双重作用;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给被殖民地区带来灾难、贫穷与落后同时,客观上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思想观念;全球各国应当共同努力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规则,促进全球良性发展。【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
【本课小结】
【当堂检测】
1、1853 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 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材料中“重建”是指
A.加剧了印度社会的贫困落后 B.给印度带去先进的文明和生产方式
C.带动了印度经济的迅速发展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平交流与发展
2、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晚期,欧洲探险家们纷纷深入非洲内陆探险,如斯坦利在刚果探险。这些探险活动
A.协助了非洲完成近代化的进程 B.为列强进一步侵占非洲提供条件
C.旨在开阔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 D.协调了欧洲各国瓜分非洲的矛盾
3、1885年签署的柏林会议总议定书宣称:“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或迄今没有这类领地而即将获得这种领土的国家,以及将要承担保护权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诉自己的要求。”上述内容体现的原则是
A.“有效占领” B.“全体一致” C.“委任统治” D.“机会均等”
1884年的柏林会议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这次会议
A.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 B.消除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冲突
C.标志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导致奴隶贸易问题更为严重
5、到20世纪30年代,欧洲人已在非洲建立起大量的种植园和农场。摩洛哥主要种植甘蔗类经济作物,黄金海岸主要生产可可,利比里亚和安哥拉主要生产咖啡,埃及、苏丹、乌干达等国最主要种植棉花……这一经济格局使非洲
A.增加了其对西方经济的依附性 B.巩固了传统农业生产结构
C.摆脱全球化过程中的发展困境 D.民族经济得到了良性发展
6、有史学家认为,列强对世界的控制有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殖民活动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B.经济手段是殖民扩张的常用方式
C.殖民扩张是亚非拉落后的根源 D.帝国主义不以控制殖民地为目标
7、19世纪最主要的事实之一便是单一全球经济的创建,借着贸易、交通,以及货物、金钱和人口的流动,这个日趋紧密的网络逐渐将已开发国家联系在一起,也将它们与未开发国家结成一体。这种单一全球经济的创建
A.加深了对殖民地侵略剥削 B.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造成世界商品贸易单一化 D.推动了全球经济均衡发展
8、下表为《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 占有的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 国家 占有的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 55 3.9亿 葡萄牙 8 968万
法国 29 6235万 荷兰 8 3741万
德国 10 1307万 意大利 4 139万
比利时 1 1500万 / /
A.英国是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 B.美国在世界上没有建立殖民地
C.列强之间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D.欧洲列强占据亚非拉所有地区
9、图为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演变 B.欧美国家加快了对外殖民扩张
C.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与瓦解 D.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不断高涨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主要是因为当时(  )
A.列强在殖民地问题上矛盾加剧 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 D.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拓展学习】
一、比较不同时期西方殖民侵略
演变原因 殖民时期 侵略方式 经济主张 典型事件 殖民阶段
生产力发展, 资 本 主 义 经济发展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暴力掠夺、不平等贸易 重商主义 黑奴贸易、东印度公司 早期殖民阶段
工业革命时期 商品输出为主;武力侵略 自由主义 开 放 印 度 贸易;解散东印度公司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资本输出为主;瓜分狂潮 垄 断 资 本 主义 柏林会议瓜分中国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二、16—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中大国的兴衰
1.西班牙:掠夺了大量财富,但并未将这些财富转化为资本,是其最终被荷兰、英国先后打败的原因。封建制度是其衰落的根源。
2.荷兰:17世纪成为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是商业资本远比工业资本占优势。较弱的工业资本是其在与英国争霸中失败的根源,成为其以后经济发展的弱点。
3.法国:经济发展受到落后封建生产关系的严重阻碍,成为其在与英国的殖民争霸中失败的重要原因。
4.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强大。英国一贯重视海外事业,资产阶级革命后更是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发展海军力量,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