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八 原子的结构--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卷一、选择题1.(2024八下·温州期中)2024年2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宣布,研发含撸-177抗癌新药取得实质性进展。鲁-177相对原子质量为177,核外电子数为71,则其质子数为A.177 B.106 C.71 D.142【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解答】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71,故答案为:C。2.(2024·嘉兴模拟)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结构模型如甲、乙、丙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 ”表示中子 B.图中“ ”表示电子C.图中“ ”表示质子 D.三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不同【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解析】【分析】根据原子构成及所给图示确定各粒子名称,结合原子质量由原子核决定分析。【解答】A、图中“ ”表示中子,不符合题意;B、图中“ ”表示电子,不符合题意;C、图中“ ”表示质子,不符合题意;D、 三种同位素原子中子数不同,质量不同 ,符合题意;故选D。3.(2021八下·下城期末)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回到地球。月壤中蕴含He-3,它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物质之一。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He-4形式存在,He-4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e-3原子核中有2个中子 B.He-3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C.He-3和He-4是同位素原子 D.He-3和He-4的原子质量相同【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解析】【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4)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时,原子的实际质量才相同,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 He-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质子数为2,则原子核中有中子数为:3-2=1,故A错误;B. He-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可知,核外电子数为3,故B错误;C. He-3和He-4的质子数都是2,但是中子数不同,二者为同位素原子,故C正确;D. He-3和He-4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则它们的实际质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C。4.(2024·舟山模拟)据媒体报道,“金星快车”号探测器发现金星大气中存在15N2,15N的原子核中含有7个质子和8个中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5N的核外电子数为15 B.15N与14N互为同位素原子C.15N2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15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析;B、根据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分析;C、根据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分析;D、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分析。【解答】A、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 ,不符合题意;B、15N与14N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原子 ,符合题意;C、15N2只氮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不符合题意;D、15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不符合题意;故选B。5.(2024·宁波模拟)1934年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氢元紧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氚,氚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下列能表示其原子结构的是()A. B.C. D.【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氚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确定其原子构成为1个质子、2个中子、1个电子分析。【解答】 氚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 即原子核中1个质子、2个中子,核外1个电子。故选B。6.(2023九下·江北月考)科研团队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和月岩进行分析,发现月球表面土壤中有丰富的钛矿石,土壤中钛的含量是地球的6倍多,其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下西说法正确的是( )A.钛原子和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钛原子的中子数是22C.属于氧化物D.中化合价为+4【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钛原子和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析;B、根据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分析;C、根据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析;D、根据常见元素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解答】A、 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 ,不符合题意;B、 钛原子的中子数是48-22=26 ,不符合题意;C、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D、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化合价为+4 ,符合题意;故选D。7.如图所示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A.6个质子和8个中子 B.8个质子和6个中子C.6个质子和8个电子 D.8个质子和6个电子【答案】A【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及所给原子的构成分析。【解答】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由图示可知, 该原子原子核中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故选A。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所示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D.原子呈电中性【答案】A【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中原子的构成分析。【解答】A、图示表示了原子的构成,不得得出原子的无规则运动,不符合题意;B、由图示可得出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不符合题意;C、由图示可得出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电性,证明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不符合题意;D、由图示可得出原子中带正电的粒子和带负电的粒子的个数相等,由此得出原子呈电中性,不符合题意;故选A。9.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的原子中不含②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②和③上C.原子中①与③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中①与②的数目一定相同【答案】D【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A、根据氢原子中无中子分析;B、根据原子质量由质子和中子决定分析;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析;D、根据原子中电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分析。【解答】A、②为中子,氢原子不含中子,不符合题意;B、 原子的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即主要集中在②和③上 ,不符合题意;C、 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即①与③的数目一定相同 ,不符合题意;D、 ①为质子,②为中子,原子中①与②的数目不一定相同 ,符合题意;故选D。10.氯化钠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每个Na+同时吸引6个CI- ,每个CI-同时吸引6个Na+,结构向空间拓展形成晶体,所以晶体中Na+数目与CI-数目之比为1:1,晶体结构单元如图。则在氯化钠的晶体中每个Na+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个数为( )A.6 B.4 C.12 D.8【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晶体结构单元图分析。【解答】根据晶体结构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钠离子在小立方体的面对角线位置,每个钠离子周围有八个这样的立方体,形成12个面,因此面对角线上的钠离子有12个,故选:C。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是氕、氘氚三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氕、氘、氚三种原子的核内 数相同, 数不同,我们把这三种原子称为 原子。【答案】质子;中子;氢【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分析。【解答】 由图示的原子构成可知,氕、氘、氚三种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把这三种原子称为氢原子。故答案为:质子;中子;氢。12. 读氢的三种原子的原子核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 这三种原子的原子核内均含有 个质子,但中子数分别为 个、 个和 个。(2) 这三种氢原子具有相同的 数,不同的 数,它们被称为 原子。【答案】(1)1;0;1;2(2)质子;中子;同位素【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中原子的构成分析;(2)根据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分析。【解答】(1) 这三种原子的原子核内均含有1个质子,但中子数分别为0、1、2个。(2) 这三种氢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被称为同位素原子。故答案为:(1)1;0;1;2;(2)质子;中子;同位素。13.(2022·南湖模拟)考古时常用死亡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来推测生物的死亡年代。(1)如图所示,碳-14与碳-12属于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核内 不相同。(2)大气中的氮-14在宇宙射线的作用下会变成碳-14,使地球上碳-14总量基本保持不变。从氮-14变成碳-14,其原子核内部粒子的变化情况为 。【答案】(1)中子数(2)质子减少1个,中子增加1个【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元素互称为同位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解答】(1)由题图可知碳-12原子的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6个质子,碳-14原子的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6个质子,它们原子核内中子数不同。(2)氮-14原子的原子核内有7个中子、7个质子,碳-14中有6个质子,8个中子,所以从氮-14变成碳-14,需要质子减少1个,中子增加1个。故答案为:(1)中子数(2)质子数减少一个,中子数增加一个14.(2023八下·洞头期中)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 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结构中的 。(2)卢瑟福推测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3)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 (填字母,可多选)。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E.人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实验技术的提高而发展的【答案】(1)原子核(2)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3)A;B;D;E【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体积很小,但集中了绝大部分的质量。(2) α粒子是氦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解答】(1)“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结构中的原子核。(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说明原子中大部分地方是空心的, 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 ,说明遇到了质量比较大,且带正电的结构,因此卢瑟福推测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3)A. 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到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后提出的核式模型,说明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A正确。B. 模型可以更形象的描述微观的粒子,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B正确C.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都还没达到完美的境界,C错误D. 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D正确E. 科学的进步,如更先进的观测仪器的发明,更先进的理论的建立等都可以提高人的认识,E正确故答案为(1)原子核 (2)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 (3) A B D E15.(2023八下·下城期中)(1)“84消毒液”是一种高效含氯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原理是2NaOH+Cl2=NaClO+X+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2)如图为某粒子R的结构示意图:①当x=10+y时,该粒子为 (填“原子”或“阳离子”或“阴离子”)。②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Cl﹣,则y= 。【答案】(1)NaCl(2)原子;8【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 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相对稳定结构是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结构(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分析。【解答】(1)所给反应方程式中原子种类及个数反应前为:钠2、氢2、氧2、氯2,反应后为:钠1、氯1、氧2、氢2,由反应前后原子 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化学式为NaCl 。(2) ①当x=10+y时,质子数=电子数,该粒子为原子。 ②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Cl﹣,氯离子是氯原子得一个电子达到的相对稳定结构,y= 8.故答案为:(1)NaCl ;(2)原子;8.三、解答题16.人类对原子的内部结构认识永无止境,通过科学家不断建立与修正原子结构模型,在实验中思考探索完成。(1) 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则α粒子带2个单位 (填“正”或“负”)电荷。(2)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于是提出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____(选填序号)。A. B.C. D.(3)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填“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或“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4)卢瑟福提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是指原子中的 。(5)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至少一点) 。【答案】(1)正(2)D(3)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4)原子核(5)科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根据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分析;(2)根据 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时的运动轨迹分析;(3)根据原子的结构分析;(4)根据原子中间的为原子核分析;(5)根据模型的作用分析。【解答】(1) 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则α粒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 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少数发生偏转,极少数反弹,D图偈正确。(3) 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4)卢瑟福提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是指原子中的原子核。(5)由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可知科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故答案为:(1)正;(2)D;(3)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4)原子核;(5) 科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17.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所示中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填字母)。(3)D的粒子符号为 。(4)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答案】(1)79.90(2)E(3)Na (4)NaBr【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A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2)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分析。(3)根据D是钠离子分析。(4)先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解答】(1)图A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2)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E,这是因为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B最外层电子数相等。(3)D是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为11 ,可以表示为Na+。(4)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溴离子,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1价,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带上1个单位正电荷,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1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溴元素和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18.(2021·余杭模拟)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12月2日,“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等着陆地球。(1)科学家利用美国公布的月壤密度0.8g/cm3,设计了能装入2000g的月壤采样容器,但此次采集的月壤装满该容器实际质量为1731g,则此次采集的月壤密度为 g/cm3(保留1位小数);与地球土壤相比,月壤不含 (选填字母)。A.空气 B.水分 C.矿物颗粒 D.腐殖质(2)月壤中有丰富的可作核聚变燃料的He-3,如图所示为He-3发生的一种核聚变示意图。①②③④⑤所示的微粒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 (填写序号);共有 种元素的原子。 (3)随“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地球的还有一批质量为40g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标志着我国水稻航天育种首次完成深空空间诱变试验。太空特殊的环境可使水稻种子的 发生改变;这种变异属于 选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答案】(1)0.7;ABD(2)③;2(3)遗传物质;可遗传【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密度公式的应用;原子的构成;土壤的组成与形成【解析】【分析】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计算原子质量的方式,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变异在生物体上泛指生物种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解答】(1);月球上没有空气、水分、生物,但含有矿物质,所以月球中的土壤不可能含有空气、水分、腐殖质;(2)相对原子质量是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的,由图可知,图中所有的微粒, ③ 包含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最多,所以其相对原子质量最大;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来决定的,由图可知,图中的5种微粒,只存在1个质子和2个质子两种;(3)太空特殊的环境可以导致水稻种子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故答案为:(1)0.7;ABD;(2) ③ ;2;(3)遗传物质;可遗传。1 / 1专题八 原子的结构--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卷一、选择题1.(2024八下·温州期中)2024年2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宣布,研发含撸-177抗癌新药取得实质性进展。鲁-177相对原子质量为177,核外电子数为71,则其质子数为A.177 B.106 C.71 D.1422.(2024·嘉兴模拟)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结构模型如甲、乙、丙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 ”表示中子 B.图中“ ”表示电子C.图中“ ”表示质子 D.三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不同3.(2021八下·下城期末)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回到地球。月壤中蕴含He-3,它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物质之一。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He-4形式存在,He-4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e-3原子核中有2个中子 B.He-3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C.He-3和He-4是同位素原子 D.He-3和He-4的原子质量相同4.(2024·舟山模拟)据媒体报道,“金星快车”号探测器发现金星大气中存在15N2,15N的原子核中含有7个质子和8个中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5N的核外电子数为15 B.15N与14N互为同位素原子C.15N2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15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5.(2024·宁波模拟)1934年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氢元紧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氚,氚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下列能表示其原子结构的是()A. B.C. D.6.(2023九下·江北月考)科研团队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和月岩进行分析,发现月球表面土壤中有丰富的钛矿石,土壤中钛的含量是地球的6倍多,其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下西说法正确的是( )A.钛原子和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钛原子的中子数是22C.属于氧化物D.中化合价为+47.如图所示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A.6个质子和8个中子 B.8个质子和6个中子C.6个质子和8个电子 D.8个质子和6个电子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所示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D.原子呈电中性9.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的原子中不含②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②和③上C.原子中①与③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中①与②的数目一定相同10.氯化钠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每个Na+同时吸引6个CI- ,每个CI-同时吸引6个Na+,结构向空间拓展形成晶体,所以晶体中Na+数目与CI-数目之比为1:1,晶体结构单元如图。则在氯化钠的晶体中每个Na+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个数为( )A.6 B.4 C.12 D.8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是氕、氘氚三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氕、氘、氚三种原子的核内 数相同, 数不同,我们把这三种原子称为 原子。12. 读氢的三种原子的原子核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 这三种原子的原子核内均含有 个质子,但中子数分别为 个、 个和 个。(2) 这三种氢原子具有相同的 数,不同的 数,它们被称为 原子。13.(2022·南湖模拟)考古时常用死亡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来推测生物的死亡年代。(1)如图所示,碳-14与碳-12属于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核内 不相同。(2)大气中的氮-14在宇宙射线的作用下会变成碳-14,使地球上碳-14总量基本保持不变。从氮-14变成碳-14,其原子核内部粒子的变化情况为 。14.(2023八下·洞头期中)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 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结构中的 。(2)卢瑟福推测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3)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 (填字母,可多选)。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E.人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实验技术的提高而发展的15.(2023八下·下城期中)(1)“84消毒液”是一种高效含氯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原理是2NaOH+Cl2=NaClO+X+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2)如图为某粒子R的结构示意图:①当x=10+y时,该粒子为 (填“原子”或“阳离子”或“阴离子”)。②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Cl﹣,则y= 。三、解答题16.人类对原子的内部结构认识永无止境,通过科学家不断建立与修正原子结构模型,在实验中思考探索完成。(1) 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则α粒子带2个单位 (填“正”或“负”)电荷。(2)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于是提出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____(选填序号)。A. B.C. D.(3)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填“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或“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4)卢瑟福提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是指原子中的 。(5)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至少一点) 。17.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所示中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填字母)。(3)D的粒子符号为 。(4)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8.(2021·余杭模拟)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12月2日,“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等着陆地球。(1)科学家利用美国公布的月壤密度0.8g/cm3,设计了能装入2000g的月壤采样容器,但此次采集的月壤装满该容器实际质量为1731g,则此次采集的月壤密度为 g/cm3(保留1位小数);与地球土壤相比,月壤不含 (选填字母)。A.空气 B.水分 C.矿物颗粒 D.腐殖质(2)月壤中有丰富的可作核聚变燃料的He-3,如图所示为He-3发生的一种核聚变示意图。①②③④⑤所示的微粒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 (填写序号);共有 种元素的原子。 (3)随“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地球的还有一批质量为40g的“航聚香丝苗”水稻种子,标志着我国水稻航天育种首次完成深空空间诱变试验。太空特殊的环境可使水稻种子的 发生改变;这种变异属于 选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解答】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71,故答案为:C。2.【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解析】【分析】根据原子构成及所给图示确定各粒子名称,结合原子质量由原子核决定分析。【解答】A、图中“ ”表示中子,不符合题意;B、图中“ ”表示电子,不符合题意;C、图中“ ”表示质子,不符合题意;D、 三种同位素原子中子数不同,质量不同 ,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解析】【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4)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时,原子的实际质量才相同,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 He-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质子数为2,则原子核中有中子数为:3-2=1,故A错误;B. He-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可知,核外电子数为3,故B错误;C. He-3和He-4的质子数都是2,但是中子数不同,二者为同位素原子,故C正确;D. He-3和He-4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则它们的实际质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C。4.【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析;B、根据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分析;C、根据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分析;D、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分析。【解答】A、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 ,不符合题意;B、15N与14N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原子 ,符合题意;C、15N2只氮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不符合题意;D、15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不符合题意;故选B。5.【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氚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确定其原子构成为1个质子、2个中子、1个电子分析。【解答】 氚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 即原子核中1个质子、2个中子,核外1个电子。故选B。6.【答案】D【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钛原子和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析;B、根据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分析;C、根据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析;D、根据常见元素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解答】A、 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 ,不符合题意;B、 钛原子的中子数是48-22=26 ,不符合题意;C、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D、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化合价为+4 ,符合题意;故选D。7.【答案】A【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及所给原子的构成分析。【解答】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由图示可知, 该原子原子核中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故选A。8.【答案】A【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中原子的构成分析。【解答】A、图示表示了原子的构成,不得得出原子的无规则运动,不符合题意;B、由图示可得出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不符合题意;C、由图示可得出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电性,证明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不符合题意;D、由图示可得出原子中带正电的粒子和带负电的粒子的个数相等,由此得出原子呈电中性,不符合题意;故选A。9.【答案】D【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A、根据氢原子中无中子分析;B、根据原子质量由质子和中子决定分析;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分析;D、根据原子中电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分析。【解答】A、②为中子,氢原子不含中子,不符合题意;B、 原子的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即主要集中在②和③上 ,不符合题意;C、 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即①与③的数目一定相同 ,不符合题意;D、 ①为质子,②为中子,原子中①与②的数目不一定相同 ,符合题意;故选D。10.【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晶体结构单元图分析。【解答】根据晶体结构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钠离子在小立方体的面对角线位置,每个钠离子周围有八个这样的立方体,形成12个面,因此面对角线上的钠离子有12个,故选:C。11.【答案】质子;中子;氢【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根据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分析。【解答】 由图示的原子构成可知,氕、氘、氚三种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把这三种原子称为氢原子。故答案为:质子;中子;氢。12.【答案】(1)1;0;1;2(2)质子;中子;同位素【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中原子的构成分析;(2)根据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分析。【解答】(1) 这三种原子的原子核内均含有1个质子,但中子数分别为0、1、2个。(2) 这三种氢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被称为同位素原子。故答案为:(1)1;0;1;2;(2)质子;中子;同位素。13.【答案】(1)中子数(2)质子减少1个,中子增加1个【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元素互称为同位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解答】(1)由题图可知碳-12原子的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6个质子,碳-14原子的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6个质子,它们原子核内中子数不同。(2)氮-14原子的原子核内有7个中子、7个质子,碳-14中有6个质子,8个中子,所以从氮-14变成碳-14,需要质子减少1个,中子增加1个。故答案为:(1)中子数(2)质子数减少一个,中子数增加一个14.【答案】(1)原子核(2)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3)A;B;D;E【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体积很小,但集中了绝大部分的质量。(2) α粒子是氦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解答】(1)“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结构中的原子核。(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说明原子中大部分地方是空心的, 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 ,说明遇到了质量比较大,且带正电的结构,因此卢瑟福推测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3)A. 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到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后提出的核式模型,说明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A正确。B. 模型可以更形象的描述微观的粒子,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B正确C.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都还没达到完美的境界,C错误D. 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D正确E. 科学的进步,如更先进的观测仪器的发明,更先进的理论的建立等都可以提高人的认识,E正确故答案为(1)原子核 (2)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 (3) A B D E15.【答案】(1)NaCl(2)原子;8【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 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相对稳定结构是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结构(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分析。【解答】(1)所给反应方程式中原子种类及个数反应前为:钠2、氢2、氧2、氯2,反应后为:钠1、氯1、氧2、氢2,由反应前后原子 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X化学式为NaCl 。(2) ①当x=10+y时,质子数=电子数,该粒子为原子。 ②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Cl﹣,氯离子是氯原子得一个电子达到的相对稳定结构,y= 8.故答案为:(1)NaCl ;(2)原子;8.16.【答案】(1)正(2)D(3)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4)原子核(5)科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根据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分析;(2)根据 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时的运动轨迹分析;(3)根据原子的结构分析;(4)根据原子中间的为原子核分析;(5)根据模型的作用分析。【解答】(1) 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则α粒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 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少数发生偏转,极少数反弹,D图偈正确。(3) 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4)卢瑟福提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是指原子中的原子核。(5)由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可知科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故答案为:(1)正;(2)D;(3)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4)原子核;(5) 科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17.【答案】(1)79.90(2)E(3)Na (4)NaBr【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A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2)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分析。(3)根据D是钠离子分析。(4)先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解答】(1)图A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2)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E,这是因为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B最外层电子数相等。(3)D是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为11 ,可以表示为Na+。(4)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溴离子,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1价,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带上1个单位正电荷,在化合物中化合价是+1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溴元素和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18.【答案】(1)0.7;ABD(2)③;2(3)遗传物质;可遗传【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密度公式的应用;原子的构成;土壤的组成与形成【解析】【分析】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计算原子质量的方式,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变异在生物体上泛指生物种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解答】(1);月球上没有空气、水分、生物,但含有矿物质,所以月球中的土壤不可能含有空气、水分、腐殖质;(2)相对原子质量是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的,由图可知,图中所有的微粒, ③ 包含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最多,所以其相对原子质量最大;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来决定的,由图可知,图中的5种微粒,只存在1个质子和2个质子两种;(3)太空特殊的环境可以导致水稻种子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故答案为:(1)0.7;ABD;(2) ③ ;2;(3)遗传物质;可遗传。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八 原子的结构--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卷(学生版).docx 专题八 原子的结构--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