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1生活需要法律课件(共34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1生活需要法律课件(共34张PPT)+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9.1 生活需要法律
1.政治认同: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2.道德修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3.法治观念: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4.健全人格: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5.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3.法治的内涵、要求和意义?
4.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阅读教材P84—88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自主学习(2分钟)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在面对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时,仅依靠道德、亲情、友情能解决吗?
借钱不还
交通事故
校园欺凌
不能,还需要法律来调整。
探究与分享
1.为什么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P85
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023年10月24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共5章40条,包括总则、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则。 
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增强制度针对性,明确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学校、家庭、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实践中成熟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定。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探究与分享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反家庭暴力法
婚姻法
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规定,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
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限制女职工晋职、晋级、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和职务,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思考:为什么需要对法律进行修订?
生活
制定和颁布
法律
规范和调整
生活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矛盾和纠纷,不仅要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有时更需要法律来调整。如:
《反家庭暴力法》
《家庭教育促进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食品安全法》
探究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家庭生活
校园生活
社会生活
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这些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规范生产者、销售者的行为,
调整消费生活,保护消费者。
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规范人们的行为;
调整社会生活,保护人们的财产安全。
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调整社会生活。
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1、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食品安全法》
《网络安全法》
《知识产权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消防法》
《民法典》…
《道路交通安全法》《社会治安管理条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探究与分享
把下列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
出生后,父母要为我申报户口,还可以为我申办身份证。
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去上学。
我未成年,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
一般情况下,年满16周岁,才能就业。
年满18周岁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年满18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
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
A、劳动法
B、宪法、选举法
C、婚姻法、老年人
权益保障法
D、户口登记条例
E、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F、未成年人保护法、
劳动法
G、宪法、兵役法
H、婚姻法、未成年
人保护法
义务
权利和义务
义务
权利和义务
权利
权利
权利
权利
婴儿期
《户口登记条例》
《居民身份证法》
《国籍法》
少年期
《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成年期
《劳动者权益保障法》
《婚姻法》
老年期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继承法》
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 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如何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服务于当下的生活,指导着未来的生活。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权利与义务)
自从人类出现,法律就产生了吗?
二、法治的脚步
什么是法律呢?
原始社会有没有法律?原始社会的人靠什么来约束行为?什么时候有了法律?
一切重大的事情都由全体氏族成员平等地讨论决定,借助神灵和道德的力量来判定是非善恶,不存在专门管理社会的特殊权力机构。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人们过着群居生活,共同劳动,相互协作,产品没有剩余,只能平均分配,实行原始公有制。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逐渐形成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经济利益、统治地位、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开始建立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的特殊的暴力机器——国家。
探究与分享
《左传·昭公六年》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所谓乱政实际上是指奴隶暴动和反抗斗争,夏朝的法律是奴隶主阶级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而制定的。)
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产生了古代第一个王朝——夏,以及维护夏朝统治的法律制度。据文献记载,夏朝的法律称为“禹刑”。
古巴比伦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同时,法典在财产、债务、婚姻家庭、法院组织和诉讼等方面都有比较详备的规定。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颁布《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颁布《人权宣言》。这三部法律都是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 其基本原则是保护私有财产,实际上只是保护资本家的私人占有制。
以上材料说明法律主要维护谁的利益?
主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1)产生:随着社会发展,国家产生以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2)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笔记2:法律的产生、本质P86-87
人治
专制
法治
民主
法高于人法大于权
现在的中国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法律就是国王
人高于法
权大于法
国王就是法律
想一想:法律产生之后,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
思考:你读出了什么信息?这种治理国家的方式本质是什么?
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根据个人主观意愿随意解释和利用法律,用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皇帝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有法律而无法治,其本质是“人治”。
没有。因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者制定法律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在古代专制社会里,统治阶级的话就是法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走的是人治的道路。
今天,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
法治的脚步
第二目 法治的脚步
4、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P86①②
国家产生后
《汉谟拉比法典》
禹刑
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第二目 法治的脚步
4、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P86①②
①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第二目 法治的脚步
5、法律的本质 P87
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唐朝不能吃鲤鱼:唐朝李姓是国姓,所有与“李”同音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捕食的。被人发现卖鲤鱼,将重打30大板。
明朝禁止杀猪:明朝皇帝朱厚照的姓是“朱”,加上他出生在猪年,于是他颁布圣旨:禁止养殖猪、吃猪肉、杀猪。
清朝剃发留辫:满族统治,剃发留辫成为严格的法律规定,不从者斩首。
第二目 法治的脚步
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
第二目 法治的脚步
6、法治的含义及要求 P87①②
①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②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第二目 法治的脚步
7、法治的意义(重要性)/我国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原因 P87-88(1)(2)
(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第二目 法治的脚步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7、法治的意义(重要性)/我国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原因 P87-88(1)(2)
第二目 法治的脚步
(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7、法治的意义(重要性)/我国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原因 P87-88(1)(2)
第二目 法治的脚步
8.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程 P88①②③④⑤⑥
①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1982年 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
③1999年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2014年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内容)
⑤2017年 全面依法治国 基本方略之一
⑥2020年 习近平法治思想 根本遵循 行动指南
第二目 法治的脚步
9、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哪些 P88①②③
①民法典正式颁布
②加强网络版权监管,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
③多起重大刑事冤假错案根据疑罪从无原则得到纠正,并依法给予国家赔偿,切实维护了司法公正,保障类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目 法治的脚步
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
政府: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严格依法行政。
法院: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社会成员:①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树立法治意识,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
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写在课本上
本课小结
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原因/生活离不开法律的原因 P85-86(1)(2)(3)
2、为什么说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P85①②
3、为什么说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P86①②
4、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P86①②
5、法律的本质 P87
6、法治的内涵 P87
7、法治的要求 P87
8、施行法治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大力推行法治 P87-88(1)(2)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程 P88相关链接
9、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哪些 P88①②③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重要讲话中强调:“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用法治保障改革,改革就会乘风破浪。”下列关于法治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B.法治不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C.法治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民心稳定
D.社会主义法治能够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B
随堂检测
2. 法治建设,人人受益。下列举措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有( )
①修改食品安全法,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②加强网络版权监管,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
③纠正冤假错案,维护司法公正
④全体社会成员积极执法,打击违法犯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随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