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小学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小学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小学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4六下·如皋期中)操场上的单杠被太阳晒得很热,这是利用(  )的方式传递热量。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2.(2024六下·如皋期中)牛顿摆是(  )的相互转换过程。
A.动能和化学能 B.动能和势能 C.势能和化学能
3.(2024六下·如皋期中)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按下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每次实验,电磁铁 A 吸引的大头针数目都比电磁铁B多,此实验说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  )。
A.电流的方向 B.电流的大小 C.线圈的匝数
4.(2024六下·如皋期中)下列诗句没有涉及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 B.两岸猿声啼不住 C.唯见长江天际流
5.(2024六下·如皋期中)为了研究食物链和食物网,科学小组选取了学校附近池塘中的5 种不同生物进行观察研究,这5 种生物分别是大鱼、小鱼、河蚌、小球藻、水蚤。这5种生物构成了一个小小的食物网,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
A.小球藻→水蚤→小鱼→大鱼
B.大鱼→小鱼→水蚤→小球藻
C.小球藻→水蚤→小鱼→大鱼→河蚌
6.(2024六下·如皋期中)假如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单一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的数量将会(  )。
A.迅速上升 B.先上升后下降 C.保持相对稳定
7.(2024六下·如皋期中)关于热带雨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50%的大气水由热带雨林提供
B.热带雨林能够保护土壤,提供木材、药材和食物等资源
C.热带雨林被称为“风雨的故乡”,食物资源是海洋的1000倍
8.(2024六下·如皋期中)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石油、煤和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在整个火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是(  )。
A.化学能→电能 B.电能→热能
C.热能→动能→电能 D.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9.(2024六下·如皋期中)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
A.手摇发电机 B.电风扇 C.电磁起重机
10.(2024六下·如皋期中)要改变电磁铁的钉尖的磁极方向,合理的做法是(  )。
A.改变线圈匝数 B.改变电池方向
C.改变铁钉长度 D.改变电池数量
11.(2024六下·如皋期中)下列选项中,化学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点燃爆竹,爆竹升空 B.钻木取火
C.用弹弓把石子弹出去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12.(2024六下·如皋期中)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给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当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会跳动,这是热能转化为动能
C.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光能
D.人体吃进食物后能运动,这是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13.(2024六下·如皋期中)在制作生态瓶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瓶内植物放得越多越好,因为植物能提供氧气和养料
B.生态瓶内不能放泥沙,因为泥沙会发臭
C.放入生态瓶内的鱼类,要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14.(2024六下·如皋期中)在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如下图)的过程中,铁丝弯处会发热,这是因为(  )。
A.动能转换成热能 B.热能转换成动能 C.化学能转换成热能
15.(2024六下·如皋期中)如图,牛顿摆是一个能量转换与传递的桌面演示装置,5个完全相同的小钢球用轻绳悬在水平支架上,5根轻绳互相平行,5个钢球彼此紧密排列。当摆动最右侧的2个球,在回摆时2个小球碰撞紧密排列的另外3个球,最左边的(  )个球将被弹出。
A.1 B.2 C.3
16.(2024六下·如皋期中)如图,甲、乙两个球完全相同,从不同的高度落下后,比较两个球反弹的高度,会发现(  )。
A.甲球的反弹高度大
B.乙球的反弹高度大
C.甲球和乙球的反弹高度一样大
17.(2024六下·如皋期中)小鹿在做电磁铁实验后,切断电流,铁钉还能吸起一两根大头针,这个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电磁铁中的铁钉被磁化,断电后还存有磁性
B.电磁铁上缠绕的导线被磁化,断电后还存有磁性
C.电磁铁会跟磁铁一样,一直有磁性
18.(2024六下·安徽月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制小缆车的挂钩上挂一个垫圈时,小缆车没有运动,这是因为垫圈没有能量
B.用橡皮筋能成功驱动小车,这表明拉长了的橡皮筋具有能量
C.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足球不需要能量也会慢慢停止运动
19.(2024六下·如皋期中)下列动物行为中,(  )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
A.孔雀开屏 B.蜻蜓点水 C.大雁南飞
20.(2024六下·如皋期中)北极狐的毛色在冬季变为白色,毛量变多,这主要是为了(  )
A.抵御寒冷,隐藏自己 B.好看
C.求偶 D.改变环境
二、问答题
21.(2024六下·如皋期中)下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图示的各种生物中,草是生态系统中的   ,各种动物为   ,生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
(2)依据图中所示生物之间的关系,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
(3)草原上的草长势茂盛,生物种类和数量一年四季变化不大,这种现象被称为   。
(4)当草原上食物充足时,鼠的数量会增加但又不会无限增加,这说明   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5)据统计,草原目前已经大面积退化、沙化,牧草的平均高度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70cm 下降到目前的25cm,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见夸梁”。造成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来物种的侵入
B.长期干旱
C.过度放牧,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
D.病虫害严重
22.(2024六下·如皋期中)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如下,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这三个实验装置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仔细阅读题目,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说明: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所用的电池、导线、铁芯都相同)
(1)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匝数的关系,他们应选择   和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要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他们应选择   和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2)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大小的关系时,得到下面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改变因素 测试结果
第一次 用1节新的干电池 吸住7 枚大头针
第二次 用2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 吸住17 枚大头针
第三次 用3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 吸住 26 枚大头针
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线圈中电流强度的。
(3)实验中不改变的因素是   、   等。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能得出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
(5)本实验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根据   来判断的。
23.(2024六下·如皋期中)当今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自然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同学们在生活中的很多做法都是在减缓自然资源的短缺。请你根据同学们的说法回答问题。
(1)守护自然资源的三种方法是   、   、   。
(2)你知道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吗 请在相应的(  )里画“√”。
(3)你还知道哪些减缓自然资源短缺的办法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辐射是指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热量传递的3种方式之一。太阳的传递热的方式属于热辐射。
2.【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动能。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作势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牛顿摆是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
3.【答案】C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观察两个电磁铁A和B的不同之处,发现电源相同,线圈匝数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线圈的匝数会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4.【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按照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分类,能量可分为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电能、辐射能、核能、光能、潮汐能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通过物理效应或化学反应而相互转化。
A、飞流直下三千尺,水流从高处流向低处,由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不符合题意;
B、两岸猿声啼不止,属于生物能转化为声能,没有涉及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故B符合题意;
C、唯见长江天际流,水流是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
5.【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我们称为食物链,五种生物中小球藻是绿色植物,是生产者,食物链从此处开始,选项B错误,河蚌不会吃大鱼,所以选项C错误。故答案为:A。
6.【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鹿→狼的食物链,全部捕杀狼群会使鹿的数量增加,从而使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减少,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
7.【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A.50%的大气水由热带雨林提供,说法正确。
B.热带雨林能够保护土壤,提供木材、药材和食物等资源,说法正确。
C.热带雨林被称为“风雨的故乡”,食物资源是海洋的1000倍,说法错误,海洋被称为“风雨的故乡”,食物资源是陆地的1000倍。
8.【答案】D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火力发电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是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发电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9.【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即可受到强大的推力,由此可知其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
A,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错误;
B.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原理工作的,正确;
C.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磁铁工作的,错误;
所以B符合题意。
10.【答案】B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线圈缠绕方向有关。要改变电磁铁两磁极的位置,正确的做法是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改变电流的方向。增加电池的数量、增加线圈缠绕圈数只能改变磁力的大小。
11.【答案】A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A、点燃爆竹,爆竹升空,是火药爆炸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符合题意;
B、钻木取火是动能转化为热能;
C、用弹弓把石子弹出去,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12.【答案】C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A.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这种说法正确;
B.当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会跳动,这是热能转化为动能,这种说法正确;
C.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C转化为光能的说法错误。
D.人体将食物吃进去后,再进行运动,会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说法正确。
13.【答案】C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制作生态瓶时,我们应该先放土壤,再向里面放植物,等植物存活后,再向里面放一些小动物,所以放入生态瓶内的鱼类,要充分考虑它们的食物关系,C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生态瓶内植物要适量,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B错误,生态瓶内可以放泥沙,定期换水,泥沙不会发臭。
14.【答案】A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反复弯折一根铁丝,铁丝会发热,这是因为动能转化成热能。
15.【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碰撞中的能量损失不计,则小球与小球之间发生的是弹性碰撞,由于小球完全一样,结合研墙过程中动是守怕和动能守恒可知:每两个小球碰后交换速度,与2碰后,1停止2向右,2与3碰后,2停止,3具有向右的速度,3与4碰后,3停止,4具有向右的速度,4与5碰后,4停止,5具有向右的速度。当摆动最右侧的2个球,在回摆时2个小球碰撞紧密排列的另外3个球,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那么最左边的2个球将被弹出。故选B。
16.【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同一种球,高度越高,反弹的高度较高;高度越低,反弹的高度较低。如图,甲、乙两个球完全相同,乙球的高度高,甲球的高度低,乙球反弹的高度大。
17.【答案】A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中的铁钉在通电流时,铁钉被磁化了,能吸起较多大头针。切断电流后,铁钉上还有少量“剩磁”,还能吸起一两根大头针。
18.【答案】B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A.小缆车没运动的原因是一个垫圈的能量太小无法拉动小车。题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促使小车运动。题干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如果持续提供能量,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足球也不会停止运动。题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19.【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可以通过身体结构和习性来适应环境,还可以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候的变化。A“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的注意,属于求偶行为,B“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C大雁南飞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
20.【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北极狐体色是白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是动物适应环境长期形成的特征,北极狐的毛量变多有利于防止散热,抵御寒冷,A符合题意。
21.【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3)生态平衡
(4)生态系统
(5)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草地中的生物与环境
【解析】【分析】(1)图示的各种生物中,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腐生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各种动物为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促进了物质循环。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分析图可知,最长的食物链是草一食草昆虫一蜘蛛一青蛙一蛇一猫头鹰。
(3)草原上的草长势茂盛,生物种类和数量一年四季变化不大,这种现象被称为生态平衡。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牧草的平均高度由20世纪70年代的70cm 下降到目前的25cm,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
22.【答案】(1)乙;丙;甲;丙
(2)电池数量
(3)线圈匝数;铁芯大小(答案不唯一)
(4)与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有关
(5)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只能改变要研究的这一个条件。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圈数的关系,要保持电池数量相同,只改变线圈的圈数。应该选择甲和乙。当电流大小相同时,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强。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电池数量来改变线圈中电流强度的。
(3)实验中不改变的因素是线圈圈数、铁芯大小等。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能得出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有关。
(5)本实验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根据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判断的。
23.【答案】(1)减少消耗;重复使用;回收利用
(2)都画√
(3)使用节能电器、不浪费粮食、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回收利用纸等。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1)守护自然资源的三种方法:减少消耗(尽可能少用,只买真正要用的东西),重复使用(尽可能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回收利用(回收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加工成再生材料)。
(2)可回收是指从废物中分离出来的有用物,质经过物理或机械加工成为再利用的制品。纸、塑料、玻璃都是可回收的,电池在垃圾分类中属于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利用。
(3)资源短缺是指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由于资源自然分布贫乏或是资源过度浪费等造成资源需求量超过资源供应量的现象,应对资源短缺的方法有:使用节能电器、不浪费粮食、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回收利用纸、塑料等,建设垂直农场、绿色出行等。
1 / 1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小学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2024六下·如皋期中)操场上的单杠被太阳晒得很热,这是利用(  )的方式传递热量。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热辐射是指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热量传递的3种方式之一。太阳的传递热的方式属于热辐射。
2.(2024六下·如皋期中)牛顿摆是(  )的相互转换过程。
A.动能和化学能 B.动能和势能 C.势能和化学能
【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动能。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作势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牛顿摆是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
3.(2024六下·如皋期中)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按下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每次实验,电磁铁 A 吸引的大头针数目都比电磁铁B多,此实验说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是(  )。
A.电流的方向 B.电流的大小 C.线圈的匝数
【答案】C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观察两个电磁铁A和B的不同之处,发现电源相同,线圈匝数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线圈的匝数会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4.(2024六下·如皋期中)下列诗句没有涉及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 B.两岸猿声啼不住 C.唯见长江天际流
【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按照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分类,能量可分为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电能、辐射能、核能、光能、潮汐能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通过物理效应或化学反应而相互转化。
A、飞流直下三千尺,水流从高处流向低处,由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不符合题意;
B、两岸猿声啼不止,属于生物能转化为声能,没有涉及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故B符合题意;
C、唯见长江天际流,水流是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
5.(2024六下·如皋期中)为了研究食物链和食物网,科学小组选取了学校附近池塘中的5 种不同生物进行观察研究,这5 种生物分别是大鱼、小鱼、河蚌、小球藻、水蚤。这5种生物构成了一个小小的食物网,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
A.小球藻→水蚤→小鱼→大鱼
B.大鱼→小鱼→水蚤→小球藻
C.小球藻→水蚤→小鱼→大鱼→河蚌
【答案】A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我们称为食物链,五种生物中小球藻是绿色植物,是生产者,食物链从此处开始,选项B错误,河蚌不会吃大鱼,所以选项C错误。故答案为:A。
6.(2024六下·如皋期中)假如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单一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的数量将会(  )。
A.迅速上升 B.先上升后下降 C.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鹿→狼的食物链,全部捕杀狼群会使鹿的数量增加,从而使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减少,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
7.(2024六下·如皋期中)关于热带雨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50%的大气水由热带雨林提供
B.热带雨林能够保护土壤,提供木材、药材和食物等资源
C.热带雨林被称为“风雨的故乡”,食物资源是海洋的1000倍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A.50%的大气水由热带雨林提供,说法正确。
B.热带雨林能够保护土壤,提供木材、药材和食物等资源,说法正确。
C.热带雨林被称为“风雨的故乡”,食物资源是海洋的1000倍,说法错误,海洋被称为“风雨的故乡”,食物资源是陆地的1000倍。
8.(2024六下·如皋期中)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石油、煤和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在整个火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是(  )。
A.化学能→电能 B.电能→热能
C.热能→动能→电能 D.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答案】D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火力发电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是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发电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9.(2024六下·如皋期中)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舰载机受到强大的推力而快速起飞。
A.手摇发电机 B.电风扇 C.电磁起重机
【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即可受到强大的推力,由此可知其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
A,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错误;
B.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原理工作的,正确;
C.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磁铁工作的,错误;
所以B符合题意。
10.(2024六下·如皋期中)要改变电磁铁的钉尖的磁极方向,合理的做法是(  )。
A.改变线圈匝数 B.改变电池方向
C.改变铁钉长度 D.改变电池数量
【答案】B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线圈缠绕方向有关。要改变电磁铁两磁极的位置,正确的做法是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改变电流的方向。增加电池的数量、增加线圈缠绕圈数只能改变磁力的大小。
11.(2024六下·如皋期中)下列选项中,化学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点燃爆竹,爆竹升空 B.钻木取火
C.用弹弓把石子弹出去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A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A、点燃爆竹,爆竹升空,是火药爆炸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符合题意;
B、钻木取火是动能转化为热能;
C、用弹弓把石子弹出去,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12.(2024六下·如皋期中)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给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当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会跳动,这是热能转化为动能
C.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光能
D.人体吃进食物后能运动,这是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C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A.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这种说法正确;
B.当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会跳动,这是热能转化为动能,这种说法正确;
C.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C转化为光能的说法错误。
D.人体将食物吃进去后,再进行运动,会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说法正确。
13.(2024六下·如皋期中)在制作生态瓶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瓶内植物放得越多越好,因为植物能提供氧气和养料
B.生态瓶内不能放泥沙,因为泥沙会发臭
C.放入生态瓶内的鱼类,要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答案】C
【知识点】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制作生态瓶时,我们应该先放土壤,再向里面放植物,等植物存活后,再向里面放一些小动物,所以放入生态瓶内的鱼类,要充分考虑它们的食物关系,C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生态瓶内植物要适量,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B错误,生态瓶内可以放泥沙,定期换水,泥沙不会发臭。
14.(2024六下·如皋期中)在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如下图)的过程中,铁丝弯处会发热,这是因为(  )。
A.动能转换成热能 B.热能转换成动能 C.化学能转换成热能
【答案】A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反复弯折一根铁丝,铁丝会发热,这是因为动能转化成热能。
15.(2024六下·如皋期中)如图,牛顿摆是一个能量转换与传递的桌面演示装置,5个完全相同的小钢球用轻绳悬在水平支架上,5根轻绳互相平行,5个钢球彼此紧密排列。当摆动最右侧的2个球,在回摆时2个小球碰撞紧密排列的另外3个球,最左边的(  )个球将被弹出。
A.1 B.2 C.3
【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碰撞中的能量损失不计,则小球与小球之间发生的是弹性碰撞,由于小球完全一样,结合研墙过程中动是守怕和动能守恒可知:每两个小球碰后交换速度,与2碰后,1停止2向右,2与3碰后,2停止,3具有向右的速度,3与4碰后,3停止,4具有向右的速度,4与5碰后,4停止,5具有向右的速度。当摆动最右侧的2个球,在回摆时2个小球碰撞紧密排列的另外3个球,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那么最左边的2个球将被弹出。故选B。
16.(2024六下·如皋期中)如图,甲、乙两个球完全相同,从不同的高度落下后,比较两个球反弹的高度,会发现(  )。
A.甲球的反弹高度大
B.乙球的反弹高度大
C.甲球和乙球的反弹高度一样大
【答案】B
【知识点】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同一种球,高度越高,反弹的高度较高;高度越低,反弹的高度较低。如图,甲、乙两个球完全相同,乙球的高度高,甲球的高度低,乙球反弹的高度大。
17.(2024六下·如皋期中)小鹿在做电磁铁实验后,切断电流,铁钉还能吸起一两根大头针,这个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电磁铁中的铁钉被磁化,断电后还存有磁性
B.电磁铁上缠绕的导线被磁化,断电后还存有磁性
C.电磁铁会跟磁铁一样,一直有磁性
【答案】A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电磁铁中的铁钉在通电流时,铁钉被磁化了,能吸起较多大头针。切断电流后,铁钉上还有少量“剩磁”,还能吸起一两根大头针。
18.(2024六下·安徽月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制小缆车的挂钩上挂一个垫圈时,小缆车没有运动,这是因为垫圈没有能量
B.用橡皮筋能成功驱动小车,这表明拉长了的橡皮筋具有能量
C.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足球不需要能量也会慢慢停止运动
【答案】B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A.小缆车没运动的原因是一个垫圈的能量太小无法拉动小车。题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促使小车运动。题干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如果持续提供能量,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足球也不会停止运动。题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19.(2024六下·如皋期中)下列动物行为中,(  )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
A.孔雀开屏 B.蜻蜓点水 C.大雁南飞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动物可以通过身体结构和习性来适应环境,还可以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候的变化。A“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的注意,属于求偶行为,B“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C大雁南飞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
20.(2024六下·如皋期中)北极狐的毛色在冬季变为白色,毛量变多,这主要是为了(  )
A.抵御寒冷,隐藏自己 B.好看
C.求偶 D.改变环境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北极狐体色是白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是动物适应环境长期形成的特征,北极狐的毛量变多有利于防止散热,抵御寒冷,A符合题意。
二、问答题
21.(2024六下·如皋期中)下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图示的各种生物中,草是生态系统中的   ,各种动物为   ,生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
(2)依据图中所示生物之间的关系,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
(3)草原上的草长势茂盛,生物种类和数量一年四季变化不大,这种现象被称为   。
(4)当草原上食物充足时,鼠的数量会增加但又不会无限增加,这说明   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5)据统计,草原目前已经大面积退化、沙化,牧草的平均高度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70cm 下降到目前的25cm,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见夸梁”。造成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来物种的侵入
B.长期干旱
C.过度放牧,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
D.病虫害严重
【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3)生态平衡
(4)生态系统
(5)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草地中的生物与环境
【解析】【分析】(1)图示的各种生物中,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腐生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各种动物为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促进了物质循环。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分析图可知,最长的食物链是草一食草昆虫一蜘蛛一青蛙一蛇一猫头鹰。
(3)草原上的草长势茂盛,生物种类和数量一年四季变化不大,这种现象被称为生态平衡。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牧草的平均高度由20世纪70年代的70cm 下降到目前的25cm,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
22.(2024六下·如皋期中)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如下,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这三个实验装置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仔细阅读题目,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说明: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所用的电池、导线、铁芯都相同)
(1)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匝数的关系,他们应选择   和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要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他们应选择   和   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2)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大小的关系时,得到下面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改变因素 测试结果
第一次 用1节新的干电池 吸住7 枚大头针
第二次 用2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 吸住17 枚大头针
第三次 用3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 吸住 26 枚大头针
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线圈中电流强度的。
(3)实验中不改变的因素是   、   等。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能得出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
(5)本实验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根据   来判断的。
【答案】(1)乙;丙;甲;丙
(2)电池数量
(3)线圈匝数;铁芯大小(答案不唯一)
(4)与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有关
(5)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只能改变要研究的这一个条件。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圈数的关系,要保持电池数量相同,只改变线圈的圈数。应该选择甲和乙。当电流大小相同时,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强。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电池数量来改变线圈中电流强度的。
(3)实验中不改变的因素是线圈圈数、铁芯大小等。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能得出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有关。
(5)本实验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根据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判断的。
23.(2024六下·如皋期中)当今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自然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同学们在生活中的很多做法都是在减缓自然资源的短缺。请你根据同学们的说法回答问题。
(1)守护自然资源的三种方法是   、   、   。
(2)你知道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吗 请在相应的(  )里画“√”。
(3)你还知道哪些减缓自然资源短缺的办法吗
【答案】(1)减少消耗;重复使用;回收利用
(2)都画√
(3)使用节能电器、不浪费粮食、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回收利用纸等。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1)守护自然资源的三种方法:减少消耗(尽可能少用,只买真正要用的东西),重复使用(尽可能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回收利用(回收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加工成再生材料)。
(2)可回收是指从废物中分离出来的有用物,质经过物理或机械加工成为再利用的制品。纸、塑料、玻璃都是可回收的,电池在垃圾分类中属于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利用。
(3)资源短缺是指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由于资源自然分布贫乏或是资源过度浪费等造成资源需求量超过资源供应量的现象,应对资源短缺的方法有:使用节能电器、不浪费粮食、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回收利用纸、塑料等,建设垂直农场、绿色出行等。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