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五年级2023-2024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4五下·城阳期中)当小科听到上课铃声响起,迅速回到教室的过程中,下列传递过程正确的是( )。A.接收信号→大脑判断→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做出反应B.接收信号→传入神经→大脑判断→传出神经→做出反应C.接收信号→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大脑判断→做出反应D.接收信号→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大脑判断→做出反应2.(2024五下·城阳期中)下午的第一节课小科非常困,不停地打哈欠。下列关于打哈欠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哈欠可以缓解疲劳B.打哈欠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氧含量C.打哈欠是一种不利于脑部健康的行为D.打哈欠是一种短暂的自我保护方式3.(2024五下·城阳期中)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心率是不一样的,小科在( )时,心率会明显变慢。A.情绪激动 B.从事体力劳动C.参加体育运动 D.熟睡4.(2024五下·城阳期中)图甲是医生常用的听诊器,当医生想检查病人的心跳情况时,应该把“听头”放在图乙中人体的( )A.1号位置 B.2号位置 C.3号位置 D.4号位置5.(2024五下·城阳期中)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当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C.森林着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6.(2024五下·城阳期中)为了更加科学地观察星空的位置,我们可以使用( ),并且在整个观测活动中,都不要移动它。A.望远镜 B.观星箱 C.百叶箱 D.显微镜7.(2024五下·城阳期中)把燃着的火柴梗一端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燃点 B.火柴梗燃烧时的燃点太高C.火柴梗燃烧时的燃点太低 D.火柴梗接触不到氧气8.(2024五下·城阳期中)为净化空气,保护空气免受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低碳出行 B.植树造林C.焚烧垃圾 D.采用空气净化系统9.(2024五下·城阳期中)小科用观星箱终于找到了大熊座中的北斗七星,下列关于这七颗恒星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都一样 B.可以通过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C.有一颗星是北极星 D.一天之中位置基本不变10.(2024五下·城阳期中)小科在《诗经》中读到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火”指的是一颗红色的亮星,是著名的心宿二,也叫大火星,是夏季最显眼的星座中的一颗星,这个星座是( )。A.天琴座. B.小熊座 C.天蝎座 D.狮子座11.(2024五下·城阳期中)科学小组在学习春夏星空这一单元时,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整理了很多关于星空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星等数值越大,星越暗B.北斗七星组成了小熊星座,北极星在大熊星座的勺柄上。C.银河又称“天河”,它由许多的值星构成,太阳是其中的一颗。D.星座是人为的把星空里的恒星划分区域,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12.(2024五下·城阳期中)最近医院里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增多,可能的原因是( )。A.最近出现了大量食物中毒现象。B.空气污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增多。C.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到医院检查身体。D.以上都不对13.(2024五下·城阳期中)小科平静时的心率是72次,今天体育课分钟跳绳后的心率可能是( ).A.65 B.70 C.92 D.不变14.(2024五下·城阳期中)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①和心率②的大小关系是( )A.①<②B.①=②C.①>② D ①≠②15.(2024五下·城阳期中)下列是北斗七星中的4颗星,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 )A.天权 B.瑶光 C.开阳 D.天枢16.(2023五下·城阳期中)下列选项与氧气性质无关的是( )。A.火箭升空 B.动物呼吸C.舞台”云雾” D.火星复燃17.(2024五下·城阳期中)“纸锅”能成功将水烧开,而纸并没有燃烧起来,是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没有达到纸的( )。A.燃点 B.沸点 C.冰点 D.凝固点18.(2024五下·城阳期中)春天到了,在晴朗的夜空中,小科与爸爸去观察星空,他们最有可能看到的星座有( )A.天琴座 B.天鹰座 C.天蝎座 D.大熊座19.(2024五下·城阳期中)中国诗词往往与季节相呼应,下列诗歌中,描写春季星空的是( )。A.狮子横卧春夜空,北斗高悬柄指东B.斗柄南指夏夜来,天蝎人马紧相挨C.顺着银河向北看,天鹰天琴两边排D.心宿红星照南斗,牛郎织女色青白20.(2024五下·城阳期中)冬天睡觉时,如果把头整个埋在被窝里,时间久了感觉越来越闷,这主要是因为被窝里( )A.空气越来越少 B.氧气越来越少C.二氧化碳越来越少 D.氮气越来越少21.(2024五下·城阳期中)周末小科在厨房自己动手做饭,手不小心被锅里的热水烫伤,他发现比较轻微。迅速采用科学课中学习的方式进行处理,正确的是( )A.不用处理 B.迅速用温水冲洗C.迅速用流动的冷水冲洗 D.用温水浸泡22.(2023五下·城阳期中)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隔绝空气 B.增加空气中的氧含量C.促进空气流通 D.改变燃烧物的燃点23.(2024五下·城阳期中)在四个集气瓶里装有不同的气体,小科同学把点燃的火柴同时放入四个集气瓶,最快熄灭的是( )。A.新鲜的空气 B.呼吸一次后的空气C.蜡烛燃烧后剩下的气体 D.新收集的氧气24.(2024五下·城阳期中)当我们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须等到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时才能通行。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把“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的信号传给脑B.“过马路”是刺激,“走人行横道”是作出反应C.作出“走人行横道”通行的反应依靠大脑判断D.“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是刺激,“通行”是作出反应25.(2024五下·城阳期中)小明的爷爷上个月不小心摔倒伤到头部,现在一直走路不稳这可能是( )出了问题。A.运动中枢 B.感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听觉中枢26.(2024五下·城阳期中)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用途也非常广泛。下列应用中与其相关的有( )。A.潜水运动员可以运用氧气瓶潜水B.氧气在医疗保健领域使用C.航天发射中用作助燃剂D.制作可乐等碳酸饮料27.(2024五下·城阳期中)下列同学在观察星空时,进行了一些讨论交流。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小萌说:“我面朝北看到了北极星,它真亮啊。”B.小科说:“在做观星记录时,星星的大小要画得一致,这样更规范”C.小明说:“我要做一个观星计划,用科学的方法观察星空”D.小如说:“我看到的星星亮度不同,可能因为星星与地球的距离不同”28.(2024五下·城阳期中)科学小组在分析自己的体检表,下列发现正确的是( )A.小科发现自己从6岁以来身高长得很快。B.小组中三个同学都有龋齿,提醒大家要少吃含糖食物,好好刷牙。C.还有2位同学的视力下降,他们说没有关系,不影响生活。D.佳佳的体重增加很多,对照体重指数标,发现超重,以后要注意饮食健康。29.(2024五下·城阳期中)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脑呢 ( )A.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B.一天内交替学习不同的课程,使脑的各部分轮流休息C.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D.不吸二手烟、不喝酒30.(2024五下·城阳期中)在观察星空时,为了便于对比星星的位置,我们可以采取的观测方法有( )。A.同一晚不同时刻观察 B.每晚同一时刻观察C.任意时间随便选星观测 D.以上都不对二、非选择题(共5题,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31.(2024五下·城阳期中)连一连,将下列灭火方法与灭火原理相连接。①用湿抹布盖住操作台上燃烧的少量酒精。②厨房炒菜时,锅里着火,盖上锅盖灭火。③“釜底抽薪”灭火。④用扇子扇灭燃烧的蜡烛。 隔绝氧气⑤草原起火,迅速将着火点周围的草除掉,打出防火道。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⑦做完饭,关闭煤气灶。 降温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⑧住宅楼大火,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32.(2024五下·城阳期中) 某科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空气中有哪些成分”这一问题,利用下列器材进行科学探究,请你一起加入,完成探究过程和记录单。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记录:(1)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填写完整。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剪去底部的矿泉水瓶、蜡烛、木条、红墨水、水槽等 将矿泉水瓶扣在燃烧的蜡烛上 空气不是 气体,是由 和 的气体混合而成的。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内 (2)实验结论中的两种气体主要成分分别是 和 它们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和 。(3)除了这两种主要成分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它最大的特点能使变浑浊。生活中他的用途有33.(2024五下·城阳期中)某组6位同学对自己组先后3次测得的脉搏频率做了记录,数据如下: 王可欣 陈一诺 周梦宇 刘新源 赵子豪 李小雅第一次 79 81 85 80 78 82第二次 126 133 137 132 129 131第三次 92 97 92 90 93(1)表格中标有“ ”的数据看不清了,你觉得可能会是 。(2)该组同学的实验记录没有注明三次脉搏频率的测量背景,请你来做个判断,把可能的背景连线搭配在一起:第一次 做原地高抬腿跑30秒后第二次 科学课上课5分钟后第三次 原地高抬腿跑结束2分钟后(3)如果10分钟后,这6位同学在科学课上要继续测第四次脉搏频率,你觉得结果会更接近哪一次的数据 这能说明什么 34.(2024五下·城阳期中)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请结合自己在探究“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的过程及结论,回答下述问题:(1)砖块为什么不能被点燃 (2)为什么纸条很快被点燃,而木条不能马上被点燃 (3)盖上灯帽后,酒精灯为什么会熄灭 35.(2024五下·城阳期中)在小烧杯中的不同高度上摆放着两截燃烧着的蜡烛①和②,且①比②的位置高。再将一大瓶二氧化碳慢慢倒入小烧杯中。(1)观察到的现象是:(2)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收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所以当小科听到上课铃声响起,迅速回到教室的过程中,传递过程是接收信号→传入神经→大脑判断→传出神经→做出反应。2.【答案】C【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A:打哈欠可以缓解疲劳,正确;B:打哈欠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氧含量,正确;C:打哈欠是一种不利于脑部健康的行为,错误;打哈欠是一种短暂的自我保护方式,是有利于脑部健康的行为;D:打哈欠是一种短暂的自我保护方式,正确。3.【答案】D【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消耗的氧气和能量会增加,呼吸速度变快,心率会明显变快;熟睡时,心率会明显变慢。4.【答案】B【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所以医生想听病人的心跳声,应该把“听头”贴在乙图中的②位置。5.【答案】C【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降低温度、移走可燃物和隔绝空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当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都是通过隔绝氧气来灭火;森林着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是属于移走可燃物的方法来灭火。6.【答案】B【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为了更加科学地观察星空的位置,我们可以使用观星箱,并且在整个观测活动中,都不要移动它。望远镜可以观察远处的物体;百叶箱用来放置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显微镜用来观察微小的物体的仪器7.【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氧气,三是达到燃点。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把燃着的火柴梗一端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燃点。8.【答案】C【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A:低碳出行,正确;B:植树造林,正确;C:焚烧垃圾,错误;这样会污染大气;D:采用空气净化系统,正确。9.【答案】B【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A: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都一样,错误;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B:可以通过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正确;C:有一颗星是北极星,错误;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D:一天之中位置基本不变,错误;位置逐渐西移。10.【答案】C【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天蝎座是夏季非常显眼的星座。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它位于南方离地平线不远的天空中。天蝎座中有一颗红色亮星,犹如“天蝎”的心脏,它就是著名的“心宿二”,也叫大火。11.【答案】B【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A:星等数值越大,星越暗,正确;B:北斗七星组成了小熊星座,北极星在大熊星座的勺柄上,错误;北斗七星组成了大熊星座,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C:银河又称“天河”,它由许多的值星构成,太阳是其中的一颗,正确;D:星座是人为的把星空里的恒星划分区域,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正确。12.【答案】B【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呼吸道疾病大多是病毒、细菌感染形成的,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毒大多来自污染的空气。因此,空气污染是导致的呼吸道疾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最近医院里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增多,主要是空气污染造成的,食物中毒现象与呼吸道疾病关系不大。13.【答案】C【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因为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增多,心脏就会加快工作,运送更多的氧气和养料来满足身体的需要。输送到全身的血液增多,以满足人体的需要,所以心跳加快。小科平静时的心率是72次,今天体育课分钟跳绳后的心率可能是92次。14.【答案】B【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脉搏就是指浅表动脉的搏动。常规理论上,一次心跳就产生一次脉搏,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脉搏次数是60-100次/分。15.【答案】C【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北斗七星从勺口开始依次叫: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它们分布在离我们有50~150光年远的宇宙空间里,天枢距离约为124光年,天璇距离为约79光年,天玑距离约为84光年,天权距离约为81光年,玉衡距离约为81光年,开阳距离约为78光年,摇光距离约为101光年。因此最近的是第六颗的开阳,最远的是第一颗的天枢。16.【答案】C【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A.火箭升空是由于氧气燃烧其他物质提供动力的,参与的是化学变化的化学性质;B.呼吸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参与的是化学变化是化学性质;C.雾天“云雾”是由于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引起的,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D.复燃是体现氧气的助燃性,助燃性是氧气的化学性质。17.【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氧气,三是达到燃点。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纸锅”能成功将水烧开,而纸并没有燃烧起来,是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燃点。18.【答案】D【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由于地球的公转,各个季节的最适宜观测的星座有所不同。比如,在北半球,春季的狮子座、夏季的牧夫座与天蝎座、秋季的天鹅座与飞马座、冬季的金牛座与猎户座等比较容易观察;大熊座、小熊座和仙后座等星座,则全年都可以看到。所以春天到了,在晴朗的夜空中,小科与爸爸去观察星空,他们最有可能看到的星座有大熊座。19.【答案】A【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A:狮子横卧春夜空,北斗高悬柄指东,描写的是春季星空;B:斗柄南指夏夜来,天蝎人马紧相挨,描写的是夏季星空;C:顺着银河向北看,天鹰天琴两边排,描写的是夏季星空;D:心宿红星照南斗,牛郎织女色青白,描写的是夏季星空。20.【答案】B【知识点】呼吸的形成【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冬天睡觉时,如果把头整个埋在被窝里,时间久了感觉越来越闷,这主要是因为被窝里氧气越来越少。21.【答案】C【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受到轻度的烫伤时,要马上用冷水冲洗,降低皮肤温度,小心地脱掉伤口表面的衣物,若情况严重要及时就医,不要轻信偏方、土方法等。所以周末小科在厨房自己动手做饭,手不小心被锅里的热水烫伤,他发现比较轻微,所以要迅速用流动的冷水冲洗。22.【答案】A【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具有不助燃性,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将可燃物与助燃气体隔绝开来,进而灭火。23.【答案】C【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新鲜的空气呼吸一次后的空气、新收集的氧气都能支持燃烧;点燃的火柴放入蜡烛燃烧后剩下的气体的集气瓶中,点燃的火柴最快熄灭,因为集气瓶内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24.【答案】B【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A:神经把“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的信号传给脑,正确;B:“过马路”是刺激,“走人行横道”是作出反应,错误;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是刺激,“走人行横道”是作出反应;C:作出“走人行横道”通行的反应依靠大脑判断,正确;D:“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是刺激,“通行”是作出反应,正确。25.【答案】A【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的大脑分成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掌管人的不同活动。通常大脑分成感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区域。小明的爷爷上个月不小心摔倒伤到头部,现在一直走路不稳这可能是运动中枢出了问题。26.【答案】A,B,C【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A:潜水运动员可以运用氧气瓶潜水,正确;B:氧气在医疗保健领域使用,正确;C:航天发射中用作助燃剂,正确;D:制作可乐等碳酸饮料,错误;这是二氧化碳的作用。27.【答案】A,C,D【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A:小萌说:“我面朝北看到了北极星,它真亮啊”,正确;B:小科说:“在做观星记录时,星星的大小要画得一致,这样更规范”,错误;星星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是不相同的,所以大小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做观星记录时,星星的大小没有必要画得一致;C:小明说:“我要做一个观星计划,用科学的方法观察星空”,正确;D:小如说:“我看到的星星亮度不同,可能因为星星与地球的距离不同”,正确。28.【答案】A,B,D【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A:小科发现自己从6岁以来身高长得很快,正确;B:小组中三个同学都有龋齿,提醒大家要少吃含糖食物,好好刷牙,正确;C:还有2位同学的视力下降,他们说没有关系,不影响生活,错误;视力下降会影响学习和生活;D:佳佳的体重增加很多,对照体重指数标,发现超重,以后要注意饮食健康,正确。29.【答案】A,B,C,D【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A: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正确;B:一天内交替学习不同的课程,使脑的各部分轮流休息,正确;C: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正确;D:不吸二手烟、不喝酒,正确。30.【答案】A,B【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A:同一晚不同时刻观察,正确;B:每晚同一时刻观察,正确;C:任意时间随便选星观测,错误;时针转动。在观察星空时,为了便于对比星星的位置,我们可以采取的观测方法有同一晚不同时刻观察、每晚同一时刻观察;D:以上都不对,错误;C是对的。31.【答案】【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物质燃烧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分别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要一个不满足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灭火的方法有:隔离可燃物、隔绝空气、降温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用湿抹布盖住操作台上燃烧的少量酒精、厨房炒菜时,锅里着火,盖上锅盖灭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都属于隔绝氧气灭火的方法;“釜底抽薪”灭火、草原起火,迅速将着火点周围的草除掉,打出防火道、做完饭,关闭煤气灶属于隔绝可燃物的灭火方法;用扇子扇灭燃烧的蜡烛、住宅楼大火,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属于降温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的灭火方法。32.【答案】(1)蜡烛燃烧一段时间熄灭;单一;支持燃烧;不支持燃烧;矿泉水瓶内水位升高木条很快熄灭(2)氮气;氧气;78%;21%(3)制作碳酸饮料或制冷剂,提高作物产量等说出一条就可以【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1)将蜡烛固定在水槽底部,倒入加有红墨水的水;点燃蜡烛,将无底矿泉水瓶扣在蜡烛上。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先燃烧,然后慢慢熄灭,矿泉水瓶内水位上升一段高度。探究剩下的气体是否支持燃烧实验中,我们先把水槽中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然后打开瓶盖,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内,可以看到燃烧的木条立即熄灭。(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一部分气体支持燃烧,另一部分气体不支持燃烧。根据对空气成分的了解,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剩下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3)空气中除了这两种主要成分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它最大的特点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活中它的用途有制作碳酸饮料、做制冷剂、提高作物产量等。33.【答案】(1)90--97之间数字都可以(2)(3)更接近第一次数据:人体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跳) (脉搏频率) (心率)是有规律的。只要孩子们说清楚,表达合理即可【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1)某组6位同学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脉搏频率数据,发现他们的数值差不多,表格中标有“〇”的数据看不清了,我觉得可能会是90-97之间的数值,比如95。(2)正常情况下,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相同,影响心跳次数的因素较多,比如剧烈运动后,人体需要的氧气、养料增多,心脏会加快跳动来满足身体的需要,这时候心跳加速,脉搏也跳动的很快。分析表格中三次测量的数据,第一次的数值最低,应该是安静时刻测量的,符合的是科学课上课5分钟后;第二次数值最大,应该是剧烈运动后,做原地高抬腿跑30秒后符合;第三次的数据比第二次要低,可能是剧烈运动一段时间后测量的,原地高抬腿跑结束2分钟后符合。(3)运动刚结束时,心率会明显增快,呼吸频率的深度会增加,出汗增多,肌肉酸痛,口渴等,休息一会就恢复正常。如果10分钟后,这6位同学在科学课上要继续测第四次脉搏频率,结果会更接近第一次的数据,这说明人体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有规律的。34.【答案】(1)因为砖块不是可燃物(2)因为纸条被点燃时需要的温度比较低,也就是纸条的燃点低(3)盖上灯帽后,灯帽隔绝了空气, 即隔绝了氧气,从而酒精灯熄灭【知识点】蜡烛的燃烧【解析】【分析】(1)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氧气,三是达到燃点。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砖块不能被点燃是因为砖块不是可燃物,在空气中一般不会燃烧。(2)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氧气,三是达到燃点。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纸条能很快被点燃,而木棒不能马上被点燃,因为物体燃烧时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纸条的燃点比木条低,能很快被点燃。(3)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降低温度、移走可燃物和隔绝空气。盖上灯帽,酒精灯会熄灭的原因是氧气能支持燃烧,盖上灯帽,就隔绝了空气中的氧气,酒精灯就会熄灭。35.【答案】(1)②号蜡烛首先熄灭(下面的蜡烛也可以),过一会①号蜡烛或者上面的蜡烛也熄灭(2)二氧化碳是比空气重、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1)在小烧杯中的不同高度上摆放着两截燃烧着的蜡烛①和②,且①比②的位置高。再将一大瓶二氧化碳慢慢倒入小烧杯中。会发现位置低的蜡烛②先熄灭了,过一会儿,位置高一点的蜡烛①也熄灭了。(2)通过实验,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一点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 / 1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五年级2023-2024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4五下·城阳期中)当小科听到上课铃声响起,迅速回到教室的过程中,下列传递过程正确的是( )。A.接收信号→大脑判断→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做出反应B.接收信号→传入神经→大脑判断→传出神经→做出反应C.接收信号→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大脑判断→做出反应D.接收信号→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大脑判断→做出反应【答案】B【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收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所以当小科听到上课铃声响起,迅速回到教室的过程中,传递过程是接收信号→传入神经→大脑判断→传出神经→做出反应。2.(2024五下·城阳期中)下午的第一节课小科非常困,不停地打哈欠。下列关于打哈欠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哈欠可以缓解疲劳B.打哈欠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氧含量C.打哈欠是一种不利于脑部健康的行为D.打哈欠是一种短暂的自我保护方式【答案】C【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A:打哈欠可以缓解疲劳,正确;B:打哈欠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氧含量,正确;C:打哈欠是一种不利于脑部健康的行为,错误;打哈欠是一种短暂的自我保护方式,是有利于脑部健康的行为;D:打哈欠是一种短暂的自我保护方式,正确。3.(2024五下·城阳期中)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心率是不一样的,小科在( )时,心率会明显变慢。A.情绪激动 B.从事体力劳动C.参加体育运动 D.熟睡【答案】D【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消耗的氧气和能量会增加,呼吸速度变快,心率会明显变快;熟睡时,心率会明显变慢。4.(2024五下·城阳期中)图甲是医生常用的听诊器,当医生想检查病人的心跳情况时,应该把“听头”放在图乙中人体的( )A.1号位置 B.2号位置 C.3号位置 D.4号位置【答案】B【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所以医生想听病人的心跳声,应该把“听头”贴在乙图中的②位置。5.(2024五下·城阳期中)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当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C.森林着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答案】C【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降低温度、移走可燃物和隔绝空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当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都是通过隔绝氧气来灭火;森林着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是属于移走可燃物的方法来灭火。6.(2024五下·城阳期中)为了更加科学地观察星空的位置,我们可以使用( ),并且在整个观测活动中,都不要移动它。A.望远镜 B.观星箱 C.百叶箱 D.显微镜【答案】B【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为了更加科学地观察星空的位置,我们可以使用观星箱,并且在整个观测活动中,都不要移动它。望远镜可以观察远处的物体;百叶箱用来放置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仪器的木箱;显微镜用来观察微小的物体的仪器7.(2024五下·城阳期中)把燃着的火柴梗一端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燃点 B.火柴梗燃烧时的燃点太高C.火柴梗燃烧时的燃点太低 D.火柴梗接触不到氧气【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氧气,三是达到燃点。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把燃着的火柴梗一端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燃点。8.(2024五下·城阳期中)为净化空气,保护空气免受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低碳出行 B.植树造林C.焚烧垃圾 D.采用空气净化系统【答案】C【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A:低碳出行,正确;B:植树造林,正确;C:焚烧垃圾,错误;这样会污染大气;D:采用空气净化系统,正确。9.(2024五下·城阳期中)小科用观星箱终于找到了大熊座中的北斗七星,下列关于这七颗恒星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都一样 B.可以通过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C.有一颗星是北极星 D.一天之中位置基本不变【答案】B【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A: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都一样,错误;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B:可以通过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正确;C:有一颗星是北极星,错误;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D:一天之中位置基本不变,错误;位置逐渐西移。10.(2024五下·城阳期中)小科在《诗经》中读到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火”指的是一颗红色的亮星,是著名的心宿二,也叫大火星,是夏季最显眼的星座中的一颗星,这个星座是( )。A.天琴座. B.小熊座 C.天蝎座 D.狮子座【答案】C【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天蝎座是夏季非常显眼的星座。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它位于南方离地平线不远的天空中。天蝎座中有一颗红色亮星,犹如“天蝎”的心脏,它就是著名的“心宿二”,也叫大火。11.(2024五下·城阳期中)科学小组在学习春夏星空这一单元时,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整理了很多关于星空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星等数值越大,星越暗B.北斗七星组成了小熊星座,北极星在大熊星座的勺柄上。C.银河又称“天河”,它由许多的值星构成,太阳是其中的一颗。D.星座是人为的把星空里的恒星划分区域,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答案】B【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A:星等数值越大,星越暗,正确;B:北斗七星组成了小熊星座,北极星在大熊星座的勺柄上,错误;北斗七星组成了大熊星座,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C:银河又称“天河”,它由许多的值星构成,太阳是其中的一颗,正确;D:星座是人为的把星空里的恒星划分区域,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正确。12.(2024五下·城阳期中)最近医院里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增多,可能的原因是( )。A.最近出现了大量食物中毒现象。B.空气污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增多。C.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到医院检查身体。D.以上都不对【答案】B【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呼吸道疾病大多是病毒、细菌感染形成的,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毒大多来自污染的空气。因此,空气污染是导致的呼吸道疾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最近医院里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增多,主要是空气污染造成的,食物中毒现象与呼吸道疾病关系不大。13.(2024五下·城阳期中)小科平静时的心率是72次,今天体育课分钟跳绳后的心率可能是( ).A.65 B.70 C.92 D.不变【答案】C【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因为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增多,心脏就会加快工作,运送更多的氧气和养料来满足身体的需要。输送到全身的血液增多,以满足人体的需要,所以心跳加快。小科平静时的心率是72次,今天体育课分钟跳绳后的心率可能是92次。14.(2024五下·城阳期中)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频率①和心率②的大小关系是( )A.①<②B.①=②C.①>② D ①≠②【答案】B【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脉搏就是指浅表动脉的搏动。常规理论上,一次心跳就产生一次脉搏,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脉搏次数是60-100次/分。15.(2024五下·城阳期中)下列是北斗七星中的4颗星,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 )A.天权 B.瑶光 C.开阳 D.天枢【答案】C【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北斗七星从勺口开始依次叫: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它们分布在离我们有50~150光年远的宇宙空间里,天枢距离约为124光年,天璇距离为约79光年,天玑距离约为84光年,天权距离约为81光年,玉衡距离约为81光年,开阳距离约为78光年,摇光距离约为101光年。因此最近的是第六颗的开阳,最远的是第一颗的天枢。16.(2023五下·城阳期中)下列选项与氧气性质无关的是( )。A.火箭升空 B.动物呼吸C.舞台”云雾” D.火星复燃【答案】C【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A.火箭升空是由于氧气燃烧其他物质提供动力的,参与的是化学变化的化学性质;B.呼吸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参与的是化学变化是化学性质;C.雾天“云雾”是由于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引起的,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D.复燃是体现氧气的助燃性,助燃性是氧气的化学性质。17.(2024五下·城阳期中)“纸锅”能成功将水烧开,而纸并没有燃烧起来,是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没有达到纸的( )。A.燃点 B.沸点 C.冰点 D.凝固点【答案】A【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氧气,三是达到燃点。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纸锅”能成功将水烧开,而纸并没有燃烧起来,是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燃点。18.(2024五下·城阳期中)春天到了,在晴朗的夜空中,小科与爸爸去观察星空,他们最有可能看到的星座有( )A.天琴座 B.天鹰座 C.天蝎座 D.大熊座【答案】D【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由于地球的公转,各个季节的最适宜观测的星座有所不同。比如,在北半球,春季的狮子座、夏季的牧夫座与天蝎座、秋季的天鹅座与飞马座、冬季的金牛座与猎户座等比较容易观察;大熊座、小熊座和仙后座等星座,则全年都可以看到。所以春天到了,在晴朗的夜空中,小科与爸爸去观察星空,他们最有可能看到的星座有大熊座。19.(2024五下·城阳期中)中国诗词往往与季节相呼应,下列诗歌中,描写春季星空的是( )。A.狮子横卧春夜空,北斗高悬柄指东B.斗柄南指夏夜来,天蝎人马紧相挨C.顺着银河向北看,天鹰天琴两边排D.心宿红星照南斗,牛郎织女色青白【答案】A【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A:狮子横卧春夜空,北斗高悬柄指东,描写的是春季星空;B:斗柄南指夏夜来,天蝎人马紧相挨,描写的是夏季星空;C:顺着银河向北看,天鹰天琴两边排,描写的是夏季星空;D:心宿红星照南斗,牛郎织女色青白,描写的是夏季星空。20.(2024五下·城阳期中)冬天睡觉时,如果把头整个埋在被窝里,时间久了感觉越来越闷,这主要是因为被窝里( )A.空气越来越少 B.氧气越来越少C.二氧化碳越来越少 D.氮气越来越少【答案】B【知识点】呼吸的形成【解析】【分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冬天睡觉时,如果把头整个埋在被窝里,时间久了感觉越来越闷,这主要是因为被窝里氧气越来越少。21.(2024五下·城阳期中)周末小科在厨房自己动手做饭,手不小心被锅里的热水烫伤,他发现比较轻微。迅速采用科学课中学习的方式进行处理,正确的是( )A.不用处理 B.迅速用温水冲洗C.迅速用流动的冷水冲洗 D.用温水浸泡【答案】C【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受到轻度的烫伤时,要马上用冷水冲洗,降低皮肤温度,小心地脱掉伤口表面的衣物,若情况严重要及时就医,不要轻信偏方、土方法等。所以周末小科在厨房自己动手做饭,手不小心被锅里的热水烫伤,他发现比较轻微,所以要迅速用流动的冷水冲洗。22.(2023五下·城阳期中)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隔绝空气 B.增加空气中的氧含量C.促进空气流通 D.改变燃烧物的燃点【答案】A【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具有不助燃性,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将可燃物与助燃气体隔绝开来,进而灭火。23.(2024五下·城阳期中)在四个集气瓶里装有不同的气体,小科同学把点燃的火柴同时放入四个集气瓶,最快熄灭的是( )。A.新鲜的空气 B.呼吸一次后的空气C.蜡烛燃烧后剩下的气体 D.新收集的氧气【答案】C【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新鲜的空气呼吸一次后的空气、新收集的氧气都能支持燃烧;点燃的火柴放入蜡烛燃烧后剩下的气体的集气瓶中,点燃的火柴最快熄灭,因为集气瓶内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24.(2024五下·城阳期中)当我们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须等到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时才能通行。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把“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的信号传给脑B.“过马路”是刺激,“走人行横道”是作出反应C.作出“走人行横道”通行的反应依靠大脑判断D.“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是刺激,“通行”是作出反应【答案】B【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A:神经把“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的信号传给脑,正确;B:“过马路”是刺激,“走人行横道”是作出反应,错误;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是刺激,“走人行横道”是作出反应;C:作出“走人行横道”通行的反应依靠大脑判断,正确;D:“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是刺激,“通行”是作出反应,正确。25.(2024五下·城阳期中)小明的爷爷上个月不小心摔倒伤到头部,现在一直走路不稳这可能是( )出了问题。A.运动中枢 B.感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听觉中枢【答案】A【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的大脑分成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掌管人的不同活动。通常大脑分成感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区域。小明的爷爷上个月不小心摔倒伤到头部,现在一直走路不稳这可能是运动中枢出了问题。26.(2024五下·城阳期中)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用途也非常广泛。下列应用中与其相关的有( )。A.潜水运动员可以运用氧气瓶潜水B.氧气在医疗保健领域使用C.航天发射中用作助燃剂D.制作可乐等碳酸饮料【答案】A,B,C【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A:潜水运动员可以运用氧气瓶潜水,正确;B:氧气在医疗保健领域使用,正确;C:航天发射中用作助燃剂,正确;D:制作可乐等碳酸饮料,错误;这是二氧化碳的作用。27.(2024五下·城阳期中)下列同学在观察星空时,进行了一些讨论交流。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小萌说:“我面朝北看到了北极星,它真亮啊。”B.小科说:“在做观星记录时,星星的大小要画得一致,这样更规范”C.小明说:“我要做一个观星计划,用科学的方法观察星空”D.小如说:“我看到的星星亮度不同,可能因为星星与地球的距离不同”【答案】A,C,D【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A:小萌说:“我面朝北看到了北极星,它真亮啊”,正确;B:小科说:“在做观星记录时,星星的大小要画得一致,这样更规范”,错误;星星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是不相同的,所以大小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做观星记录时,星星的大小没有必要画得一致;C:小明说:“我要做一个观星计划,用科学的方法观察星空”,正确;D:小如说:“我看到的星星亮度不同,可能因为星星与地球的距离不同”,正确。28.(2024五下·城阳期中)科学小组在分析自己的体检表,下列发现正确的是( )A.小科发现自己从6岁以来身高长得很快。B.小组中三个同学都有龋齿,提醒大家要少吃含糖食物,好好刷牙。C.还有2位同学的视力下降,他们说没有关系,不影响生活。D.佳佳的体重增加很多,对照体重指数标,发现超重,以后要注意饮食健康。【答案】A,B,D【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A:小科发现自己从6岁以来身高长得很快,正确;B:小组中三个同学都有龋齿,提醒大家要少吃含糖食物,好好刷牙,正确;C:还有2位同学的视力下降,他们说没有关系,不影响生活,错误;视力下降会影响学习和生活;D:佳佳的体重增加很多,对照体重指数标,发现超重,以后要注意饮食健康,正确。29.(2024五下·城阳期中)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脑呢 ( )A.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B.一天内交替学习不同的课程,使脑的各部分轮流休息C.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D.不吸二手烟、不喝酒【答案】A,B,C,D【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A: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正确;B:一天内交替学习不同的课程,使脑的各部分轮流休息,正确;C: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正确;D:不吸二手烟、不喝酒,正确。30.(2024五下·城阳期中)在观察星空时,为了便于对比星星的位置,我们可以采取的观测方法有( )。A.同一晚不同时刻观察 B.每晚同一时刻观察C.任意时间随便选星观测 D.以上都不对【答案】A,B【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A:同一晚不同时刻观察,正确;B:每晚同一时刻观察,正确;C:任意时间随便选星观测,错误;时针转动。在观察星空时,为了便于对比星星的位置,我们可以采取的观测方法有同一晚不同时刻观察、每晚同一时刻观察;D:以上都不对,错误;C是对的。二、非选择题(共5题,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31.(2024五下·城阳期中)连一连,将下列灭火方法与灭火原理相连接。①用湿抹布盖住操作台上燃烧的少量酒精。②厨房炒菜时,锅里着火,盖上锅盖灭火。③“釜底抽薪”灭火。④用扇子扇灭燃烧的蜡烛。 隔绝氧气⑤草原起火,迅速将着火点周围的草除掉,打出防火道。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⑦做完饭,关闭煤气灶。 降温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⑧住宅楼大火,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答案】【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物质燃烧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分别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要一个不满足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灭火的方法有:隔离可燃物、隔绝空气、降温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用湿抹布盖住操作台上燃烧的少量酒精、厨房炒菜时,锅里着火,盖上锅盖灭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都属于隔绝氧气灭火的方法;“釜底抽薪”灭火、草原起火,迅速将着火点周围的草除掉,打出防火道、做完饭,关闭煤气灶属于隔绝可燃物的灭火方法;用扇子扇灭燃烧的蜡烛、住宅楼大火,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属于降温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的灭火方法。32.(2024五下·城阳期中) 某科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空气中有哪些成分”这一问题,利用下列器材进行科学探究,请你一起加入,完成探究过程和记录单。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记录:(1)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填写完整。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剪去底部的矿泉水瓶、蜡烛、木条、红墨水、水槽等 将矿泉水瓶扣在燃烧的蜡烛上 空气不是 气体,是由 和 的气体混合而成的。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内 (2)实验结论中的两种气体主要成分分别是 和 它们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和 。(3)除了这两种主要成分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它最大的特点能使变浑浊。生活中他的用途有【答案】(1)蜡烛燃烧一段时间熄灭;单一;支持燃烧;不支持燃烧;矿泉水瓶内水位升高木条很快熄灭(2)氮气;氧气;78%;21%(3)制作碳酸饮料或制冷剂,提高作物产量等说出一条就可以【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1)将蜡烛固定在水槽底部,倒入加有红墨水的水;点燃蜡烛,将无底矿泉水瓶扣在蜡烛上。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先燃烧,然后慢慢熄灭,矿泉水瓶内水位上升一段高度。探究剩下的气体是否支持燃烧实验中,我们先把水槽中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然后打开瓶盖,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内,可以看到燃烧的木条立即熄灭。(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一部分气体支持燃烧,另一部分气体不支持燃烧。根据对空气成分的了解,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剩下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3)空气中除了这两种主要成分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它最大的特点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活中它的用途有制作碳酸饮料、做制冷剂、提高作物产量等。33.(2024五下·城阳期中)某组6位同学对自己组先后3次测得的脉搏频率做了记录,数据如下: 王可欣 陈一诺 周梦宇 刘新源 赵子豪 李小雅第一次 79 81 85 80 78 82第二次 126 133 137 132 129 131第三次 92 97 92 90 93(1)表格中标有“ ”的数据看不清了,你觉得可能会是 。(2)该组同学的实验记录没有注明三次脉搏频率的测量背景,请你来做个判断,把可能的背景连线搭配在一起:第一次 做原地高抬腿跑30秒后第二次 科学课上课5分钟后第三次 原地高抬腿跑结束2分钟后(3)如果10分钟后,这6位同学在科学课上要继续测第四次脉搏频率,你觉得结果会更接近哪一次的数据 这能说明什么 【答案】(1)90--97之间数字都可以(2)(3)更接近第一次数据:人体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跳) (脉搏频率) (心率)是有规律的。只要孩子们说清楚,表达合理即可【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1)某组6位同学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脉搏频率数据,发现他们的数值差不多,表格中标有“〇”的数据看不清了,我觉得可能会是90-97之间的数值,比如95。(2)正常情况下,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相同,影响心跳次数的因素较多,比如剧烈运动后,人体需要的氧气、养料增多,心脏会加快跳动来满足身体的需要,这时候心跳加速,脉搏也跳动的很快。分析表格中三次测量的数据,第一次的数值最低,应该是安静时刻测量的,符合的是科学课上课5分钟后;第二次数值最大,应该是剧烈运动后,做原地高抬腿跑30秒后符合;第三次的数据比第二次要低,可能是剧烈运动一段时间后测量的,原地高抬腿跑结束2分钟后符合。(3)运动刚结束时,心率会明显增快,呼吸频率的深度会增加,出汗增多,肌肉酸痛,口渴等,休息一会就恢复正常。如果10分钟后,这6位同学在科学课上要继续测第四次脉搏频率,结果会更接近第一次的数据,这说明人体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有规律的。34.(2024五下·城阳期中)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请结合自己在探究“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的过程及结论,回答下述问题:(1)砖块为什么不能被点燃 (2)为什么纸条很快被点燃,而木条不能马上被点燃 (3)盖上灯帽后,酒精灯为什么会熄灭 【答案】(1)因为砖块不是可燃物(2)因为纸条被点燃时需要的温度比较低,也就是纸条的燃点低(3)盖上灯帽后,灯帽隔绝了空气, 即隔绝了氧气,从而酒精灯熄灭【知识点】蜡烛的燃烧【解析】【分析】(1)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氧气,三是达到燃点。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砖块不能被点燃是因为砖块不是可燃物,在空气中一般不会燃烧。(2)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氧气,三是达到燃点。某种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纸条能很快被点燃,而木棒不能马上被点燃,因为物体燃烧时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纸条的燃点比木条低,能很快被点燃。(3)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降低温度、移走可燃物和隔绝空气。盖上灯帽,酒精灯会熄灭的原因是氧气能支持燃烧,盖上灯帽,就隔绝了空气中的氧气,酒精灯就会熄灭。35.(2024五下·城阳期中)在小烧杯中的不同高度上摆放着两截燃烧着的蜡烛①和②,且①比②的位置高。再将一大瓶二氧化碳慢慢倒入小烧杯中。(1)观察到的现象是:(2)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答案】(1)②号蜡烛首先熄灭(下面的蜡烛也可以),过一会①号蜡烛或者上面的蜡烛也熄灭(2)二氧化碳是比空气重、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知识点】空气的特征【解析】【分析】(1)在小烧杯中的不同高度上摆放着两截燃烧着的蜡烛①和②,且①比②的位置高。再将一大瓶二氧化碳慢慢倒入小烧杯中。会发现位置低的蜡烛②先熄灭了,过一会儿,位置高一点的蜡烛①也熄灭了。(2)通过实验,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一点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五年级2023-2024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五年级2023-2024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