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把正确的选项填写在括号里)
1.(2024三下·余杭期中)我们坐在火车上,以自己为参照物,火车上的座椅的状态是 (  )
A.静止 B.运动 C.无法判断
2.(2024三下·余杭期中)在图书馆里, 小华在小红的南方 2米处, 那么小红在小华的 (  )
A.南方2米处 B.北方2 米处 C.东方2米处
3.(2024三下·余杭期中)(如图)在钟摆上贴上小圆点,观察钟摆上的小圆点,我们可以将小圆点的运动路线记录为 (  ) 。
A. B. C.
4.(2024三下·余杭期中)(如图)用右侧的气球打气筒打气,下列三种物体运动方式与打气筒手柄的运动方式相似的是 (  )
A. B. C.
5.(2024三下·余杭期中)将立方体木块放在一个斜面上,它静置不动。把弹珠横放在同一个斜面上,它却滚了下来,这说明 (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A.放置方法 B.物体形状 C.斜面高度
6.(2024三下·余杭期中)下列物体在斜面上一定会发生滚动的是 (  )。
A.兵乓球 B.小立方体 C.塑料三角尺
7.(2024三下·余杭期中) 甲乙两辆车从同一起点,沿着同一条路同时出发去某地,行驶30分钟后,甲车离某地还有 12 千米,乙车离某地还有15 千米,则运动较快的是 (  )。
A.甲车 B.乙车 C.无法比较
8.(2024三下·余杭期中)投篮比赛时,小明投进了一个3分球,篮球离手后到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篮球的运动最不可能的是 (  )。
A.一直直线运动
B.一直曲线运动
C.先曲线运动,后直线运动
9.(2024三下·余杭期中)小科同学要知道小球在斜面上的滚动时间,下列做法最准确的是 (  )。
A.凭生活经验估计小球的滚动时间
B.用秒表测量1 次就作为测量结果
C.用秒表测量3次,取中位数作为测量结果
10.(2024三下·余杭期中)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 (  )衡量。
A.距离 B.速度 C.时间
11.(2024三下·余杭期中)50米赛跑时,运动员做 (  )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
A.曲线运动
B.直线运动
C.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2.(2024三下·余杭期中)设计制作一座“过山车”, 正确的步骤是 (  )。
①设计“过山车”轨道 ②测试、改进“过山车”
③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①③
13.(2024三下·余杭期中)设计过山车,小科同学想让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得快一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全部改成直线轨道 B.全部改成曲线轨道 C.坡度要有变化
14.(2024三下·余杭期中) 下列工具不适合用来测量“过山车”轨道长度的是 (  )。
A.米尺 B.细绳 C.软尺
15.(2024三下·余杭期中)在设计和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
A.独立设计,独自搭建
B.组长设计并搭建,其他人围观
C.小组讨论,统一意见;组内分工,合作搭建
16.(2024三下·余杭期中)小科同学测试了小球在直线轨道与曲线轨道上的运动距离,实验记录单如下:
轨 道 运动时间 运动距离
直线轨道 6秒 1.6米
曲线轨道 6 秒 1.3米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曲线轨道相比,小球在直线轨道上运动速度 (  )。
A.较慢 B.较快 C.一样快
17.(2024三下·余杭期中)杭州某小学的小明同学在“六一”节的早晨、中午、傍晚三个时段观察简易日晷,发现中午的影子 (  )
A.很短,指向北 B.很短,指向南 C.很长,指向北
18.(2024三下·余杭期中)今年开学初(2月24 日),老师建议把学具袋里的蚕卵收集起来,放进冰箱冷藏室,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 (  )
A.防止蚕卵提早孵化
B.蚕宝宝喜欢待在冰箱里
C.促进蚕卵孵化
19.(2024三下·余杭期中)蚕的一生中,有一段时间又黑又小,称为“蚁蚕”,蚁蚕是 (  )来的。
A.蚕蛾生出来的 B.蚕卵孵化 C.蚕蛹生出来的
20.(2024三下·余杭期中)下图中, (  )是蚕宝宝喜欢吃的桑叶。
A. B. C.
21.(2024三下·余杭期中)观察一颗生鸡蛋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先观察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
B.直接敲破,观察内部结构
C.用筷子搅拌内部,然后进行观察
22.(2024三下·余杭期中)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可将动物的卵分为有硬壳的和无硬壳的两大类,下列属于无硬壳的是 (  )
A.蛇卵 B.龟卵 C.蛙卵
23.(2024三下·余杭期中)某天早晨9点,小亮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8米。两小时后再去测量这棵小树的影子,影子长度(  )。
A.小于8米 B.大于8米 C.没有变化
24.(2024三下·余杭期中)下列描述中, 正确的是 (  )。
A.出现摆钟后,人们开始计算时间了
B.古人曾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测量时间,如日晷
C.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没有规律,所以无法计算时间
25.(2024三下·余杭期中)观察一天的铅笔影子时,我们发现铅笔影子的 (  )没有太大变化。
A.长短 B.方向 C.形状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后面打 ,错误的后面打×)
26.(2024三下·余杭期中)只有运动的物体与我们有关,静止的物体与我们无关。……………………………(  )
27.(2024三下·余杭期中)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运动时,可能只有方位发生变化,距离不变。…………(  )
28.(2024三下·余杭期中)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它的每个部位的运动方式都是一样的。……………………(  )
29.(2024三下·余杭期中)溪流中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既有曲线运动,也有直线运动。…………………………(  )
30.(2024三下·余杭期中)我们可以通过改进“过山车”来让它运动得更快一些。………………………………(  )
31.(2024三下·余杭期中)白天,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是东升西落。…………………………………………(  )
32.(2024三下·余杭期中)观察蚕卵,发现蚕卵的形状像绿豆那样滚圆。………………………………………(  )
33.(2024三下·余杭期中)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清晨和傍晚最短。… ………………………………… (  )
34.(2024三下·余杭期中)日晷圆盘的正面有12 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 1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  )
35.(2024三下·余杭期中)河水奔腾,鸟儿飞翔。相对于地面来说,水和鸟在运动。…………………………(  )
三、连线题、填图题
36.(2024三下·余杭期中)为蚕宝宝营造一个舒适的家。
在天气干燥时洒一些水 有利于空气流通
在盒盖上扎一些小孔 防止蚕宝宝受伤
用羽毛把蚁蚕刷到桑叶上 有利于蚕宝宝进食
把嫩桑叶切碎 提供合适的湿度
经常清理粪便和残叶 保持“房间”清洁
37.(2024三下·余杭期中)按下面左边的要求,在右侧方框里填一填
① 在★的北面画▲
② 在★的西南面画○
③ 在▲的西面写1
④ 在★的东北面写2
⑤在 的东面第三格写3
四、探究实践题
38.(2024三下·余杭期中)小明和小刚各有一辆玩具小车,他们想比较哪辆小车开得快,于是准备了一个秒表、一条跑道 (右图中每小段实际长5厘米)。
(1)小车在跑道上行驶时,轮子是在(    ),车体相对于地面是在 (    )。
A.平动 B.转动 C.滚动
(2)小车到位置②时,下列对它的位置的描述,最合适的是 (  )。
A.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
B.小车在位置①的西边40 厘米处
C.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40厘米处
(3)从位置②到位置③的过程中,小车的主要运动路线是 (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折线运动
(4)他们让两辆小车都从位置①开到位置③,用秒表计时,看哪辆小车所需的时间短。这种方法是 (  )。
A.不同距离比时间 B.相同距离比时间 C.相同时间比距离
(5)如图,如果有两组长的跑道,让两辆小车同时从起点开始运动,比较快慢,下列方法最简便的是 (  )。
A.让两辆小车都运动10秒,量出运动的距离,再进行比较
B.用秒表分别测出每辆小车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再进行比较
C.直接看哪辆小车先跑完全程
39.(2024三下·余杭期中)小小的鸡蛋最终变成大大的鸡,鸡蛋里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小科同学打开一颗生鸡蛋,如图1所示;又切开一颗熟鸡蛋,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1)小科发现生鸡蛋的蛋黄上有一个小白点,这个小白点是胚盘。在适宜的条件下胚盘会发育成   。
(2)小科认真观察了熟鸡蛋,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半个熟鸡蛋。
并用横线指出熟鸡蛋各部分的名称。 (①卵白②卵壳 ③气室④卵黄名称用序号代替):
(3)小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鸡蛋内部   和   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在发育过程中,    能提供一定的空气。
A.卵白 B.卵壳 C.气室 D.卵黄
(4)平时我们买的鸡蛋都没有孵出小鸡,主要原因可能是鸡蛋(  )。
A.没有足够的营养 B.没有充足的氧气 C.没有受精
40.(2024三下·余杭期中)我们站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为什么它们看上去差不多大小呢 让我们跟着小科同学找一找原因吧!
(1)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纸片,小的圆纸片代表   。大的圆纸片代表   。
A.月球 B.太阳 C.地球
(2)小科从纸筒中观察两个圆纸片,当他以相同的距离观察圆纸片时,我们看到比较大的是 (  ) 。
A.大圆纸片 B.小圆纸片 C.一样大
(3)如果继续移动大小圆纸片使距离更远一些,我们在纸筒里看到大小圆纸片都比之前 (  ) 。
A.大 B.小 C.没变化
(4)从这个模拟实验中我们发现: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为它们与我们的   (选填“距离”或“方向” ) 不同。
(5)地球的形状。很久很久以前,多数的古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方形,以下现象不可以推翻古人认识的是。 (  )
A.月食时, 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B.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C.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的,其它星球也是球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人坐在火车上,以自己为参照物,火车上的座椅相对于人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火车上的座椅的状态是静止的。
2.【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要准确地描述自己的位置,需要从参照物和距离和方向三个方面展开。两个物体之间的方向是相对的,在图书馆里,小华在小红的南方2米处,那么小红在小华的北方2米处。
3.【答案】C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钟摆的运动方式是摆动,运动轨迹是往复曲线运动。与图C中的轨迹一致。
4.【答案】A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人们把物体运动分为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五种基本类型。打气管打气是上下往复的直线运动,属于平动。用锯截木头属于平动,是直线运动;风车的运动是转动,也属于曲线运动。拨动的尺子的运动形式是振动,上下往复运动。
5.【答案】B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将立方体木块放在一个斜面上,它静置不动。把弹珠横放在同一个斜面上,它却滚了下来。立方体木块和弹珠的形状不同,所以这说明物体的形状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6.【答案】A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物体的摆放方式、斜面的坡度、物体的形状等有关。塑料三角尺、小立方体在斜面上滑动;乒乓球是球体,在斜面上会滚动。
7.【答案】A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甲乙两辆车从同一起点,沿着同一条路同时出发去某地,行驶30分钟后,甲车离某地还有12千米,乙车离某地还有15千米,说明相同时间下,甲车经过的距离长,乙车经过的距离短,所以运动较快的是甲车。
8.【答案】A
【知识点】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投篮比赛时,小明投进了一个3分球,运动员瞄准篮框,刚刚把篮球投出去时,篮球的运动路线是曲线运动,不可能一直是直线运动。
9.【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秒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在测量小球在斜面上的滚动时间时,用秒表测量3次,取平均数作为实验结果。用秒表测量1次就作为实验结果不准确,有操作上的误差;看小球滚动,估计滚动时间,这种做法误差大,不太可靠。
10.【答案】B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路程÷时间。
11.【答案】B
【知识点】直线运动
【解析】【分析】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所以50米赛跑时,运动员做直线运动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
12.【答案】A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最后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所以制作“过山车”的顺序: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测试、改进“过山车”。
13.【答案】C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在设计“过山车”时我们要考虑到“过山车”轨道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而且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小车要能走完全部轨道,保证不脱轨。
14.【答案】A
【知识点】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时,由于“过山车”轨道有直线和曲线两种,所以应该用细绳直接从起点开始沿着轨道一直铺到终点,这样测量所用细绳的长度就是小球和起点之间的距离,然后用软尺测量出距离即可。米尺无法弯曲,所以不适合用来测量“过山车”轨道长度。
15.【答案】C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所以在设计和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小组讨论、统一意见;组内分工,合作搭建,提高效率。
16.【答案】B
【知识点】直线运动
【解析】【分析】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小球在直线轨道上运动距离比曲线轨道长,所以在曲线轨道相比,小球在直线轨道上运动速度较快。
17.【答案】A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的规律是:西→北→东;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所以杭州某小学的小明同学在“六一”节的早晨、中午、傍晚三个时段观察简易日晷,发现中午的影子很短,指向北。
18.【答案】A
【知识点】观察蚕卵
【解析】【分析】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也是有生命的,因而需要合适的环境: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空气,条件符合蚕卵就会孵化,所以把蚕卵放进冰箱冷藏室是保存蚕卵,防止防止蚕卵提早孵化。
19.【答案】B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宝宝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
20.【答案】A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养蚕时要格外注意。桑叶是蚕宝宝喜欢吃的桑叶。我们要注意桑叶要保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晾干。
21.【答案】A
【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
【解析】【分析】在观察鸡蛋的结构时,先观察生鸡蛋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将熟鸡蛋切开,仔细观察各个部分。先观察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的做法正确。
22.【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可以将卵分为有壳卵和无壳卵。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卵外都无卵壳保护;乌龟、蛇属于爬行动物,卵外有硬壳保护。
23.【答案】A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某天早晨9点,小亮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8米。两小时后再去测量这棵小树的影子,影子长度会由长变短,所以会小于8米。
24.【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A:出现摆钟后,人们开始计算时间了,错误;在出现摆钟以前,人们早就会计量时间,古人用日晷、水钟、沙漏等计时工具计时;
B:古人曾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测量时间,如日晷,正确;
C: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没有规律,所以无法计算时间,错误;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是有规律的,物体影子和方向随着太阳位置和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根据一天中日影方向的周期变化可以用来计量时间。
25.【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一天中影子方向和长度与太阳的方向和位置有关。所以观察一天的铅笔影子时,我们发现铅笔影子的形状没有太大变化。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则就处于运动状态;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所谓静止的物体,只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无论是运动的物体还是静止的物体都与我们有关。
27.【答案】正确
【知识点】描述方位
【解析】【分析】要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参照物、方向、距离三者缺一不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运动时,可能只有方位发生变化,距离不变。
28.【答案】错误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按运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比如一物体的不同部位运动形式可能不同,汽车行驶时,车身的运动属于平动,车轮的运动属于滚动。
29.【答案】正确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溪流中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既有曲线运动,也有直线运动。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如果要让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得更快,我们可以改进过山车轨道,增加起点的高度或降低终点高度,并减少曲线运动。
31.【答案】正确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是有规律的。太阳东升西落,早上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升起,随着中午的到来太阳逐渐到了南方,到了下午太阳西下。
32.【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蚕卵
【解析】【分析】蚕卵很小,刚产下的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卵椭圆形,淡黄色,不会动,约1毫米,厚约0.5毫米,扁圆形,中间凹。
33.【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
34.【答案】正确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仪器。日晷通常由指针和圆盘组成,在圆盘的正面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1个时辰。我国古代一昼夜为12个时辰,所以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35.【答案】正确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参照物的选定是为了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所选定的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有了它作比较再看被研究的物体跟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就比较方便了。鸟儿在空中飞翔、河水在河流中流动等现象中,鸟儿、河水相对地面的位置都在发生了变化,相对于地面来说水和鸟在运动。
36.【答案】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蚕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刚出壳的蚁蚕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如果想让它挪地方,可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防止蚕宝宝受伤。小蚕需要呼吸,要在盒盖上扎一些小孔。在天气干燥时洒一些水,这是因为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蚁蚕吃的桑叶要切成碎片或条状,有利于蚕宝宝进食。养蚕的时候,我们要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残叶,保持蚕宝宝“房间”的清洁。
37.【答案】
【知识点】描述方位
【解析】【分析】物体所在的方向一般分为东南西北,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参照物,通过参照物确定物体的方向,进而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地图中的方位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题干要求画出相对应的图形即可。
38.【答案】(1)C;A
(2)C
(3)B
(4)B
(5)C
【知识点】运动形式;速度;参照物
【解析】【分析】(1)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振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小车在跑道上行驶时,轮子是在滚动,车体相对于地面是在平动。
(2)要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参照物、方向、距离三者缺一不可。小车由位置①开到位置②时,它在①的东边过8个格,每个格5厘米,则位置的描述,最合适的是在①的东边40厘米处。
(3)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从位置②到位置③的过程中,其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小车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曲线运动。
(4)他们让两辆小车都从位置①开到位置③,用秒表计时,看测量小车用需的时间短,这种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用时越短,速度越快;用时越长,速度越慢。
(5)如图所示,如果有两组长的跑道,让两辆小车同时从起点开始运动,比较快慢,是根据相同距离比时间,先跑完全程的小车速度快。所以直接看哪辆小车先跑完全程最简便。
39.【答案】(1)小鸡
(2)要点:半个熟鸡蛋、椭圆 (四个名称标正确)
(3)A;D;C
(4)C
【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
【解析】【分析】(1)鸡蛋的最外面是卵壳,卵壳和卵膜对卵是起保护的作用,卵壳上有气室可以透气,供胚胎发育所需的氧气。卵白对胚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蛋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在适宜的条件下胚盘会发育成小鸡。
(2)熟鸡蛋从上到下分别是气室、卵白、卵黄、卵壳。蛋壳坚硬有小孔,对胚胎有保护作用,保证胚胎发育时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卵白是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气室里储存少量空气,保证生命的延续。
(3)鸡蛋黄上有一个小白点叫做胚盘,小鸡是由胚发育成的;鸡蛋由气室、卵白、卵黄、卵壳等部分组成。气室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气、卵黄提供胚胎发育时需要的营养、卵壳保护卵的内部结构、卵白提供水分和营养。
(4)并不是每个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要想孵化出小鸡,鸡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鸡蛋是受精的卵;具备鸡蛋孵化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没有受精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
40.【答案】(1)A;B
(2)A
(3)B
(4)距离
(5)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1)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月球的半径是1738公里,所以用小的圆纸片代表月球;太阳的半径是696300公里,所以用大的圆纸片代表太阳。
(2)从纸筒中观察两个圆纸片,当我们以相同的距离观察圆纸片时,我们看到比较大的是大的圆纸片。
(3)当一个距离我们比较远的物体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越大,我们看到的该物体越小。移动大圆纸片使距离更远一些,我们会发现在纸筒里看到大圆纸片比之前要小。
(4)从这个横拟实验中我们发现,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为它们与我们的距离不同。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5000万千米,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8万千米,虽然太阳的体积更大,但由于太阳距离我们地球太过遥远,导致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在我们看来是差不多的。
(5)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古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方形的,但是根据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这些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的,其它星球也是球形,这只是人们的推断,不能推翻古人的认识。
1 /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把正确的选项填写在括号里)
1.(2024三下·余杭期中)我们坐在火车上,以自己为参照物,火车上的座椅的状态是 (  )
A.静止 B.运动 C.无法判断
【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人坐在火车上,以自己为参照物,火车上的座椅相对于人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火车上的座椅的状态是静止的。
2.(2024三下·余杭期中)在图书馆里, 小华在小红的南方 2米处, 那么小红在小华的 (  )
A.南方2米处 B.北方2 米处 C.东方2米处
【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要准确地描述自己的位置,需要从参照物和距离和方向三个方面展开。两个物体之间的方向是相对的,在图书馆里,小华在小红的南方2米处,那么小红在小华的北方2米处。
3.(2024三下·余杭期中)(如图)在钟摆上贴上小圆点,观察钟摆上的小圆点,我们可以将小圆点的运动路线记录为 (  )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钟摆的运动方式是摆动,运动轨迹是往复曲线运动。与图C中的轨迹一致。
4.(2024三下·余杭期中)(如图)用右侧的气球打气筒打气,下列三种物体运动方式与打气筒手柄的运动方式相似的是 (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人们把物体运动分为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五种基本类型。打气管打气是上下往复的直线运动,属于平动。用锯截木头属于平动,是直线运动;风车的运动是转动,也属于曲线运动。拨动的尺子的运动形式是振动,上下往复运动。
5.(2024三下·余杭期中)将立方体木块放在一个斜面上,它静置不动。把弹珠横放在同一个斜面上,它却滚了下来,这说明 (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A.放置方法 B.物体形状 C.斜面高度
【答案】B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将立方体木块放在一个斜面上,它静置不动。把弹珠横放在同一个斜面上,它却滚了下来。立方体木块和弹珠的形状不同,所以这说明物体的形状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6.(2024三下·余杭期中)下列物体在斜面上一定会发生滚动的是 (  )。
A.兵乓球 B.小立方体 C.塑料三角尺
【答案】A
【知识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物体的摆放方式、斜面的坡度、物体的形状等有关。塑料三角尺、小立方体在斜面上滑动;乒乓球是球体,在斜面上会滚动。
7.(2024三下·余杭期中) 甲乙两辆车从同一起点,沿着同一条路同时出发去某地,行驶30分钟后,甲车离某地还有 12 千米,乙车离某地还有15 千米,则运动较快的是 (  )。
A.甲车 B.乙车 C.无法比较
【答案】A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甲乙两辆车从同一起点,沿着同一条路同时出发去某地,行驶30分钟后,甲车离某地还有12千米,乙车离某地还有15千米,说明相同时间下,甲车经过的距离长,乙车经过的距离短,所以运动较快的是甲车。
8.(2024三下·余杭期中)投篮比赛时,小明投进了一个3分球,篮球离手后到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篮球的运动最不可能的是 (  )。
A.一直直线运动
B.一直曲线运动
C.先曲线运动,后直线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投篮比赛时,小明投进了一个3分球,运动员瞄准篮框,刚刚把篮球投出去时,篮球的运动路线是曲线运动,不可能一直是直线运动。
9.(2024三下·余杭期中)小科同学要知道小球在斜面上的滚动时间,下列做法最准确的是 (  )。
A.凭生活经验估计小球的滚动时间
B.用秒表测量1 次就作为测量结果
C.用秒表测量3次,取中位数作为测量结果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秒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在测量小球在斜面上的滚动时间时,用秒表测量3次,取平均数作为实验结果。用秒表测量1次就作为实验结果不准确,有操作上的误差;看小球滚动,估计滚动时间,这种做法误差大,不太可靠。
10.(2024三下·余杭期中)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 (  )衡量。
A.距离 B.速度 C.时间
【答案】B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路程÷时间。
11.(2024三下·余杭期中)50米赛跑时,运动员做 (  )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
A.曲线运动
B.直线运动
C.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答案】B
【知识点】直线运动
【解析】【分析】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所以50米赛跑时,运动员做直线运动更有利于取得好成绩。
12.(2024三下·余杭期中)设计制作一座“过山车”, 正确的步骤是 (  )。
①设计“过山车”轨道 ②测试、改进“过山车”
③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①③
【答案】A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最后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所以制作“过山车”的顺序:在纸上设计“轨道路线”——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测试、改进“过山车”。
13.(2024三下·余杭期中)设计过山车,小科同学想让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得快一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全部改成直线轨道 B.全部改成曲线轨道 C.坡度要有变化
【答案】C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在设计“过山车”时我们要考虑到“过山车”轨道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而且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小车要能走完全部轨道,保证不脱轨。
14.(2024三下·余杭期中) 下列工具不适合用来测量“过山车”轨道长度的是 (  )。
A.米尺 B.细绳 C.软尺
【答案】A
【知识点】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时,由于“过山车”轨道有直线和曲线两种,所以应该用细绳直接从起点开始沿着轨道一直铺到终点,这样测量所用细绳的长度就是小球和起点之间的距离,然后用软尺测量出距离即可。米尺无法弯曲,所以不适合用来测量“过山车”轨道长度。
15.(2024三下·余杭期中)在设计和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
A.独立设计,独自搭建
B.组长设计并搭建,其他人围观
C.小组讨论,统一意见;组内分工,合作搭建
【答案】C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所以在设计和搭建“过山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小组讨论、统一意见;组内分工,合作搭建,提高效率。
16.(2024三下·余杭期中)小科同学测试了小球在直线轨道与曲线轨道上的运动距离,实验记录单如下:
轨 道 运动时间 运动距离
直线轨道 6秒 1.6米
曲线轨道 6 秒 1.3米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曲线轨道相比,小球在直线轨道上运动速度 (  )。
A.较慢 B.较快 C.一样快
【答案】B
【知识点】直线运动
【解析】【分析】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小球在直线轨道上运动距离比曲线轨道长,所以在曲线轨道相比,小球在直线轨道上运动速度较快。
17.(2024三下·余杭期中)杭州某小学的小明同学在“六一”节的早晨、中午、傍晚三个时段观察简易日晷,发现中午的影子 (  )
A.很短,指向北 B.很短,指向南 C.很长,指向北
【答案】A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的规律是:西→北→东;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所以杭州某小学的小明同学在“六一”节的早晨、中午、傍晚三个时段观察简易日晷,发现中午的影子很短,指向北。
18.(2024三下·余杭期中)今年开学初(2月24 日),老师建议把学具袋里的蚕卵收集起来,放进冰箱冷藏室,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 (  )
A.防止蚕卵提早孵化
B.蚕宝宝喜欢待在冰箱里
C.促进蚕卵孵化
【答案】A
【知识点】观察蚕卵
【解析】【分析】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也是有生命的,因而需要合适的环境: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空气,条件符合蚕卵就会孵化,所以把蚕卵放进冰箱冷藏室是保存蚕卵,防止防止蚕卵提早孵化。
19.(2024三下·余杭期中)蚕的一生中,有一段时间又黑又小,称为“蚁蚕”,蚁蚕是 (  )来的。
A.蚕蛾生出来的 B.蚕卵孵化 C.蚕蛹生出来的
【答案】B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宝宝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
20.(2024三下·余杭期中)下图中, (  )是蚕宝宝喜欢吃的桑叶。
A. B. C.
【答案】A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养蚕时要格外注意。桑叶是蚕宝宝喜欢吃的桑叶。我们要注意桑叶要保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晾干。
21.(2024三下·余杭期中)观察一颗生鸡蛋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先观察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
B.直接敲破,观察内部结构
C.用筷子搅拌内部,然后进行观察
【答案】A
【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
【解析】【分析】在观察鸡蛋的结构时,先观察生鸡蛋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将熟鸡蛋切开,仔细观察各个部分。先观察外壳,再观察内部结构的做法正确。
22.(2024三下·余杭期中)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可将动物的卵分为有硬壳的和无硬壳的两大类,下列属于无硬壳的是 (  )
A.蛇卵 B.龟卵 C.蛙卵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可以将卵分为有壳卵和无壳卵。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卵外都无卵壳保护;乌龟、蛇属于爬行动物,卵外有硬壳保护。
23.(2024三下·余杭期中)某天早晨9点,小亮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8米。两小时后再去测量这棵小树的影子,影子长度(  )。
A.小于8米 B.大于8米 C.没有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某天早晨9点,小亮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8米。两小时后再去测量这棵小树的影子,影子长度会由长变短,所以会小于8米。
24.(2024三下·余杭期中)下列描述中, 正确的是 (  )。
A.出现摆钟后,人们开始计算时间了
B.古人曾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测量时间,如日晷
C.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没有规律,所以无法计算时间
【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A:出现摆钟后,人们开始计算时间了,错误;在出现摆钟以前,人们早就会计量时间,古人用日晷、水钟、沙漏等计时工具计时;
B:古人曾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测量时间,如日晷,正确;
C: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没有规律,所以无法计算时间,错误;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是有规律的,物体影子和方向随着太阳位置和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根据一天中日影方向的周期变化可以用来计量时间。
25.(2024三下·余杭期中)观察一天的铅笔影子时,我们发现铅笔影子的 (  )没有太大变化。
A.长短 B.方向 C.形状
【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一天中影子方向和长度与太阳的方向和位置有关。所以观察一天的铅笔影子时,我们发现铅笔影子的形状没有太大变化。
二、判断题(在正确的后面打 ,错误的后面打×)
26.(2024三下·余杭期中)只有运动的物体与我们有关,静止的物体与我们无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则就处于运动状态;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所谓静止的物体,只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无论是运动的物体还是静止的物体都与我们有关。
27.(2024三下·余杭期中)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运动时,可能只有方位发生变化,距离不变。…………(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描述方位
【解析】【分析】要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参照物、方向、距离三者缺一不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运动时,可能只有方位发生变化,距离不变。
28.(2024三下·余杭期中)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它的每个部位的运动方式都是一样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按运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比如一物体的不同部位运动形式可能不同,汽车行驶时,车身的运动属于平动,车轮的运动属于滚动。
29.(2024三下·余杭期中)溪流中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既有曲线运动,也有直线运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溪流中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既有曲线运动,也有直线运动。
30.(2024三下·余杭期中)我们可以通过改进“过山车”来让它运动得更快一些。………………………………(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如果要让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得更快,我们可以改进过山车轨道,增加起点的高度或降低终点高度,并减少曲线运动。
31.(2024三下·余杭期中)白天,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是东升西落。…………………………………………(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是有规律的。太阳东升西落,早上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升起,随着中午的到来太阳逐渐到了南方,到了下午太阳西下。
32.(2024三下·余杭期中)观察蚕卵,发现蚕卵的形状像绿豆那样滚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蚕卵
【解析】【分析】蚕卵很小,刚产下的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卵椭圆形,淡黄色,不会动,约1毫米,厚约0.5毫米,扁圆形,中间凹。
33.(2024三下·余杭期中)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清晨和傍晚最短。… …………………………………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
34.(2024三下·余杭期中)日晷圆盘的正面有12 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 1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仪器。日晷通常由指针和圆盘组成,在圆盘的正面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1个时辰。我国古代一昼夜为12个时辰,所以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35.(2024三下·余杭期中)河水奔腾,鸟儿飞翔。相对于地面来说,水和鸟在运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参照物的选定是为了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所选定的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有了它作比较再看被研究的物体跟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就比较方便了。鸟儿在空中飞翔、河水在河流中流动等现象中,鸟儿、河水相对地面的位置都在发生了变化,相对于地面来说水和鸟在运动。
三、连线题、填图题
36.(2024三下·余杭期中)为蚕宝宝营造一个舒适的家。
在天气干燥时洒一些水 有利于空气流通
在盒盖上扎一些小孔 防止蚕宝宝受伤
用羽毛把蚁蚕刷到桑叶上 有利于蚕宝宝进食
把嫩桑叶切碎 提供合适的湿度
经常清理粪便和残叶 保持“房间”清洁
【答案】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蚕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刚出壳的蚁蚕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如果想让它挪地方,可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防止蚕宝宝受伤。小蚕需要呼吸,要在盒盖上扎一些小孔。在天气干燥时洒一些水,这是因为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蚁蚕吃的桑叶要切成碎片或条状,有利于蚕宝宝进食。养蚕的时候,我们要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残叶,保持蚕宝宝“房间”的清洁。
37.(2024三下·余杭期中)按下面左边的要求,在右侧方框里填一填
① 在★的北面画▲
② 在★的西南面画○
③ 在▲的西面写1
④ 在★的东北面写2
⑤在 的东面第三格写3
【答案】
【知识点】描述方位
【解析】【分析】物体所在的方向一般分为东南西北,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参照物,通过参照物确定物体的方向,进而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地图中的方位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题干要求画出相对应的图形即可。
四、探究实践题
38.(2024三下·余杭期中)小明和小刚各有一辆玩具小车,他们想比较哪辆小车开得快,于是准备了一个秒表、一条跑道 (右图中每小段实际长5厘米)。
(1)小车在跑道上行驶时,轮子是在(    ),车体相对于地面是在 (    )。
A.平动 B.转动 C.滚动
(2)小车到位置②时,下列对它的位置的描述,最合适的是 (  )。
A.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
B.小车在位置①的西边40 厘米处
C.小车在位置①的东边40厘米处
(3)从位置②到位置③的过程中,小车的主要运动路线是 (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折线运动
(4)他们让两辆小车都从位置①开到位置③,用秒表计时,看哪辆小车所需的时间短。这种方法是 (  )。
A.不同距离比时间 B.相同距离比时间 C.相同时间比距离
(5)如图,如果有两组长的跑道,让两辆小车同时从起点开始运动,比较快慢,下列方法最简便的是 (  )。
A.让两辆小车都运动10秒,量出运动的距离,再进行比较
B.用秒表分别测出每辆小车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再进行比较
C.直接看哪辆小车先跑完全程
【答案】(1)C;A
(2)C
(3)B
(4)B
(5)C
【知识点】运动形式;速度;参照物
【解析】【分析】(1)物体有平动、滚动、振动、振动和摆动等运动方式,小车在跑道上行驶时,轮子是在滚动,车体相对于地面是在平动。
(2)要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参照物、方向、距离三者缺一不可。小车由位置①开到位置②时,它在①的东边过8个格,每个格5厘米,则位置的描述,最合适的是在①的东边40厘米处。
(3)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从位置②到位置③的过程中,其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小车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曲线运动。
(4)他们让两辆小车都从位置①开到位置③,用秒表计时,看测量小车用需的时间短,这种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用时越短,速度越快;用时越长,速度越慢。
(5)如图所示,如果有两组长的跑道,让两辆小车同时从起点开始运动,比较快慢,是根据相同距离比时间,先跑完全程的小车速度快。所以直接看哪辆小车先跑完全程最简便。
39.(2024三下·余杭期中)小小的鸡蛋最终变成大大的鸡,鸡蛋里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小科同学打开一颗生鸡蛋,如图1所示;又切开一颗熟鸡蛋,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1)小科发现生鸡蛋的蛋黄上有一个小白点,这个小白点是胚盘。在适宜的条件下胚盘会发育成   。
(2)小科认真观察了熟鸡蛋,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半个熟鸡蛋。
并用横线指出熟鸡蛋各部分的名称。 (①卵白②卵壳 ③气室④卵黄名称用序号代替):
(3)小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鸡蛋内部   和   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在发育过程中,    能提供一定的空气。
A.卵白 B.卵壳 C.气室 D.卵黄
(4)平时我们买的鸡蛋都没有孵出小鸡,主要原因可能是鸡蛋(  )。
A.没有足够的营养 B.没有充足的氧气 C.没有受精
【答案】(1)小鸡
(2)要点:半个熟鸡蛋、椭圆 (四个名称标正确)
(3)A;D;C
(4)C
【知识点】鸡蛋的内部结构和作用
【解析】【分析】(1)鸡蛋的最外面是卵壳,卵壳和卵膜对卵是起保护的作用,卵壳上有气室可以透气,供胚胎发育所需的氧气。卵白对胚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蛋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在适宜的条件下胚盘会发育成小鸡。
(2)熟鸡蛋从上到下分别是气室、卵白、卵黄、卵壳。蛋壳坚硬有小孔,对胚胎有保护作用,保证胚胎发育时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卵白是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气室里储存少量空气,保证生命的延续。
(3)鸡蛋黄上有一个小白点叫做胚盘,小鸡是由胚发育成的;鸡蛋由气室、卵白、卵黄、卵壳等部分组成。气室提供胚胎呼吸需要的氧气、卵黄提供胚胎发育时需要的营养、卵壳保护卵的内部结构、卵白提供水分和营养。
(4)并不是每个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要想孵化出小鸡,鸡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鸡蛋是受精的卵;具备鸡蛋孵化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没有受精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
40.(2024三下·余杭期中)我们站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为什么它们看上去差不多大小呢 让我们跟着小科同学找一找原因吧!
(1)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纸片,小的圆纸片代表   。大的圆纸片代表   。
A.月球 B.太阳 C.地球
(2)小科从纸筒中观察两个圆纸片,当他以相同的距离观察圆纸片时,我们看到比较大的是 (  ) 。
A.大圆纸片 B.小圆纸片 C.一样大
(3)如果继续移动大小圆纸片使距离更远一些,我们在纸筒里看到大小圆纸片都比之前 (  ) 。
A.大 B.小 C.没变化
(4)从这个模拟实验中我们发现: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为它们与我们的   (选填“距离”或“方向” ) 不同。
(5)地球的形状。很久很久以前,多数的古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方形,以下现象不可以推翻古人认识的是。 (  )
A.月食时, 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B.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C.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的,其它星球也是球形。
【答案】(1)A;B
(2)A
(3)B
(4)距离
(5)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观察太阳、月球
【解析】【分析】(1)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月球的半径是1738公里,所以用小的圆纸片代表月球;太阳的半径是696300公里,所以用大的圆纸片代表太阳。
(2)从纸筒中观察两个圆纸片,当我们以相同的距离观察圆纸片时,我们看到比较大的是大的圆纸片。
(3)当一个距离我们比较远的物体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越大,我们看到的该物体越小。移动大圆纸片使距离更远一些,我们会发现在纸筒里看到大圆纸片比之前要小。
(4)从这个横拟实验中我们发现,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是因为它们与我们的距离不同。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5000万千米,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8万千米,虽然太阳的体积更大,但由于太阳距离我们地球太过遥远,导致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在我们看来是差不多的。
(5)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古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方形的,但是根据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这些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的,其它星球也是球形,这只是人们的推断,不能推翻古人的认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