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第二小学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一、选择题。(只选正确答案的序号)1.(2024五下·岑巩期中)准备两个一面敞开的纸盒,一个在纸盒左壁挖个圆孔,一个在纸盒右壁挖个圆孔,使光能从圆孔中透入。将两盆植物分别放在两个纸盒正中间,一个星期后可以发现两盆植物( )。A.都向左侧生长B.都向右侧生长C.分别向透光的方向生长2.(2024五下·岑巩期中)蜥蜴的体色与它周围的环境色彩相似,很难被发现。这种体色有利于蜥蜴捕食和躲避敌害。这种现象说明( )。A.蜥蜴影响环境 B.蜥蜴适应环境 C.蜥蜴依赖环境3.(2024五下·岑巩期中)在“草→蝗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若人类过度捕杀食虫鸟,短时间内会导致( )。A.草地面积增加 B.蝗虫增多 C.鹰增多4.(2024五下·岑巩期中)生态瓶中放水草和浮萍主要是为了( )。A.提供氧气和食物 B.美化环境 C.固定沙子5.(2024五下·岑巩期中)取甲、乙两个相同形状的船,甲船用平的一端做船首,乙船用尖的一端做船首。将两个小船放入水中,然后用相同质量的钩码牵引它们,可以发现( )。A.甲船运动得更快B.乙船运动得更快C.两个船运动得一样快6.(2024五下·岑巩期中)用螺母测试竹筏的载重量,若放到第9个螺母时,螺母开始被没湿,这说明竹筏的载重量为( )。A.8个螺母 B.9个螺母 C.10个螺母7.(2024五下·岑巩期中)下列做法不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是( )。A.做成空心形状 B.做成碗的形状 C.减少一半的橡皮泥8.(2024五下·岑巩期中)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伪装成一条鱼,避免被海洋中的动物攻击B.伪装成一条鱼,避免被其他潜艇发现C.减少潜艇在行驶中受到的水的阻力9.(2024五下·岑巩期中)设计制作小船的第一步是( )。A.明确任务 B.实施方案 C.查找资料10.(2024五下·岑巩期中)设计制作小船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测试小船之后要根据测试结果及时改进不足B.制订方案时要多交流讨论,使方案更完善C.为了让小船行驶得更远,可以不考虑成本费用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1.(2024五下·岑巩期中)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12.(2024五下·岑巩期中)因为植物生长需要水分,所以家里养花的时候需要不停地浇水。 ( )13.(2024五下·岑巩期中)大雨过后,我们经常能够在大白天看到小区的水泥路上出现蚯蚓,这说明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 ( )14.(2024五下·岑巩期中)冬天到了,青蛙藏在洞中,使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以适应冬季寒冷的环境,这种行为称为冬眠。 ( )15.(2023五下·富县期末)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 )16.(2024五下·岑巩期中)外来物种可能破坏当地的食物网,不要随意释放或者丢弃它们。 ( )17.(2024五下·岑巩期中)如果将状态良好的生态瓶中的水倒掉一半,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 )18.(2024五下·岑巩期中)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借助它在水面上自由、方便地行驶,还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 ( )19.(2024五下·岑巩期中)独木舟比帆船更稳定。 ( )20.(2024五下·岑巩期中)制作竹筏模型时,要先画出设计图,制作出的模型要能稳定地浮在水面。 ( )21.(2024五下·岑巩期中)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也能造船。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 )22.(2024五下·岑巩期中)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我们可以用增加船底宽度的方法增加船的稳定性。( )23.(2024五下·岑巩期中)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逐渐过渡到依靠自然界的力量和机械动力。 ( )24.(2024五下·岑巩期中)设计制作小船时,只需要考虑船的大小、形状和船体材料即可。 ( )25.(2023五下·富县期末)现代轮船有骨架、船舱等结构设计,可以增加船的牢固程度,能更好地利用空间。( )三、填空题。26.(2022五下·红塔期末)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 。27.(2024五下·岑巩期中)最早的独木舟是人们利用可以 的树干造出来的。28.(2024五下·岑巩期中)如果船在行驶的过程中不能走直线,那么可以考虑增加 。29.(2024五下·岑巩期中)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填“干燥”或“潮湿”)四、看图选择。30.(2024五下·岑巩期中)为下列船选择其所对应的名称,只选序号A.独木舟 B.帆船 C.蒸汽船 D.潜艇五、实验探究题。31.(2024五下·岑巩期中)小米准备了6个不漏水的盒子,分别标上1、2、3、4、5、6组,在每个盒子里垫上纸巾,在纸巾上各放上10粒选好的绿豆种子,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培养:组别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1 不加水,置温暖处 不发芽2 加少量水,置温暖处 发芽3 加过量水,置温暖处 不发芽4 加少量水,置寒冷处 不发芽5 加少量水,用透明杯罩住 发芽6 加少量水,用黑色杯罩住 (1)第4组不发芽的原因是 。(2)比较1组和2组,是为了验证种子发芽和( )之间的关系。A.光照 B.水分 C.温度(3)要研究种子发芽和空气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 两组来进行实验(填组别序号),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需要 。(4)在第2组中,还有2粒种子没有发芽,下列关于原因的说法,可能性不大的是( )。A.种子被虫子咬了B.种子已经腐烂了C.有一些种子在有水的情况下是不会发芽的(5)在这个实验中,这位同学种10粒绿豆种子的目的是 。(6)因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所以第6组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32.(2024五下·岑巩期中)某科学实验小组,用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了 3艘小船,甲、乙、丙分别是3艘小船的设计图。(单位:厘米)。(1)根据设计图,可以计算出船的体积。①甲船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②乙船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③丙船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2)本实验研究的是( )对船载重量的影响。A.船的形状 B.船的体积 C.船的高度(3)小组成员用垫圈模拟货物,比较哪一艘船的载重量大。如下图表格是他们得到的实验数据,由此可知( )的载重量最大。(2分)船只编号 所承载的垫圈个数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甲 18 18 18乙 14 15 14丙 9 8 9A.甲 B.乙 C.丙(4)综上所示,可得出结论:船的 ,载重量越大。(2分)(5)小组成员用弹珠模拟货物时,发现弹珠会滚动,导致船容易侧翻,他们可以将船舱进行( ),提高船的稳定性。(2分)A.加高 B.增大 C.分格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向光性【解析】【分析】本题以植物的生长为背景考査了阳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解题关键是应用控制变量法,让其他条件都相同,观察接触阳光的植物与不接触阳光的植物的生长情况。从绿豆芽说明植物有向光性,向光一侧光合作用强,生长好,背光一侧光合作用弱,生长不好。2.【答案】B【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动物具有感知和适应环境能力。变色蜥蜴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颜色,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B是正确的选项。3.【答案】B【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观察食物链,蝗虫的天敌是食虫鸟,如果过度捕杀食虫鸟,短时间内蝗虫缺乏天敌,数量会大量增加。当蝗虫数量大量增加后,由于食物链中的草被大量蝗虫吃,导致草数量减少,由于草数量减少,蝗虫没有食物,导致蝗虫又会减少。所以蝗虫的数量是会先增加,后减少。短时间内蝗虫数量会增加。4.【答案】A【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水草具有叶绿体,把水草放在生态瓶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因此能增加生态瓶氧气的含量,为小鱼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其长时间的存活,故A正确。5.【答案】B【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取两个相同形状的船,一个用平的一端做船首,另一个用尖的一端做船首。在水中运动得更快的是船首尖的小船。船首尖的小船运动时受到阻力较小,速度快。船首平的小船运动时受到阻力较大,速度慢,所以B符合题意。6.【答案】A【知识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竹筏能稳定地浮在水面,牢固、不散架。实验测试:用螺母(或钩码)测试竹筏的载重量,观察能装载几个螺母。注意不能让水浸湿螺母。用螺母测试竹筏的载重量,若放到第9个螺母时螺母开始被浸湿,说明竹筏的载重量为8个母,所以A符合题意。7.【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橡皮泥在水中会沉,但将橡皮泥做成空心状态的船或者碗状时,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会发生改变,会在水中漂浮。选项C符合题意。8.【答案】C【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流线型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象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小潜艇行驶中所受到的水的阻力。9.【答案】A【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明确任务一制订方案一制作一测试一评估与改进。设计制作小船的第一步是明确任务,所以A符合题意。10.【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A.测试之后要根据测试结果及时改进不足之处,正确;B.制订方案时要多交流讨论,使方案更加完善,正确;C.设计制作小船的过程中,为了让小船行驶得更远,我们可以不断的改进,计算所需的费用,需要考虑制作成本,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11.【答案】正确【知识点】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我们熟悉的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当然,也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12.【答案】错误【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小葱的生长需要的水分较多,勤浇水的花盆中的小葱长得快,但是不喜水的植物不能不停地浇水,如:仙人掌不能不停地浇水。13.【答案】错误【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蚯蚓是动物,是需要呼吸的,因此一场暴风雨过后,土壤中水分太多,缺少空气,蚯蚓会爬出地面透气。14.【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冬眠是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冬眠使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冬眠时动物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消耗也大大减少。15.【答案】正确【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动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来源于所摄取的食物,所以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食肉动物,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16.【答案】正确【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解析】【分析】由于外来物种往往因缺乏天敌而迅速发展,会给当地原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未经批准,擅自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责令限期捕回、找回释放或者丢弃的外来物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17.【答案】错误【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态瓶的应用【解析】【分析】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所以当生态瓶里水的含量类发生变化时,生态瓶里生物的生活会受到影响。18.【答案】正确【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19.【答案】错误【知识点】帆船【解析】【分析】根据对船的认识可知,独木船的稳定性没有帆船的好,题目说法错误。20.【答案】正确【知识点】气垫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我们制作竹筏时,要先根据需要,画出设计图,然后再根据设计图进行制作模型,用制作出来的模型进行测试。制作出来的模型要能稳定浮在水面上。21.【答案】正确【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船的历史【解析】【分析】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沉的材料也能用来造船,比如钢铁制造的轮船就能在水中航行。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22.【答案】正确【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23.【答案】正确【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逐渐过渡到自然界的力量和机械动力。船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动力到机械动力的转变稳定性、载重量、动力性能等不断完善和优化,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24.【答案】错误【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25.【答案】正确【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现代轮船有骨架、船舱等结构设计,可以增加船的牢固程度,能更好地利用空间。船舱还可以阻止船体漏水后向其他地方蔓延,预防沉船。船底的龙骨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不但能使船更加坚固,而且使其抗御风浪的能力大大增强,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6.【答案】食物链【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考查食物链的定义,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捕食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27.【答案】漂浮【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28.【答案】船舵【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船的行进方向由船能方向决定,操纵船舵的方向与船行驶的方向一致,船舵左偏,会导致船的偏转方向是向左,所以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现小船不能直线行驶,可以建议他安装一个船舵来控制船的航行方向。29.【答案】潮湿【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蚯蚓身体表面是潮湿的;蚯蚓身体的外形特征是圆筒形,表面一环一环的,靠近环带的那一侧是蚯蚓的头部。30.【答案】C、A、D、B【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船是能航行或停泊在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独木舟、帆船、蒸汽船、潜艇。图中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肺部是蒸汽船、独木舟、潜艇、帆船。31.【答案】(1)温度低(2)B(3)2、3;空气(4)C(5)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的发生,使实验更科学准确(6)发芽【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比实验【解析】【分析】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第4组不发芽的原因是温度过低。(2)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1和2组唯一的变量是水,所以研究的是验证种子发芽和水之间的关系。(3)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种子发芽和空气的关系,唯一的变量是空气,所以应该选择2和3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需要空气。(4)在第2组中,还有2粒种子没有发芽,下列关于原因的说法,可能性不大的是有一些种子在有水的情况下是不会发芽的,因为种子发芽需要水分。(5)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这样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科学,避免偶然性,同理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时,用至少10粒种子做实验是为了避免种子自身不能发芽的可能性,减少实验偶然性的发生,可以让实验更严谨。(6)因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所以6组的种子的发芽环境符合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所以实验结果应该是发芽。32.【答案】(1)128;108;64(2)B(3)A(4)体积越大(5)C【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1)甲船体积=8×8×2=128(立方厘米),乙船体积=6×6×3=108(立方厘米),丙船体积=4×4×4=64(立方厘米)。(2)用完全相同的正方形(边长为14厘米)铝箔做了三个铝箱船,船的底面积不同,使得船的体积不同,本实验研究的是船的体积大小对船载重量的影响。(3)观察表中数据,发现甲船能够承载18个垫圈,比其他船的多,所以甲船的载重量大。(4)综上所示,可得出结论:船的体积,载重量越大。(5)实验中用弹珠模拟货物时,弹珠会滚动,很容易导致船侧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可以限制弹珠滚动,从而来保持船的平稳性。1 / 1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第二小学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一、选择题。(只选正确答案的序号)1.(2024五下·岑巩期中)准备两个一面敞开的纸盒,一个在纸盒左壁挖个圆孔,一个在纸盒右壁挖个圆孔,使光能从圆孔中透入。将两盆植物分别放在两个纸盒正中间,一个星期后可以发现两盆植物( )。A.都向左侧生长B.都向右侧生长C.分别向透光的方向生长【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向光性【解析】【分析】本题以植物的生长为背景考査了阳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解题关键是应用控制变量法,让其他条件都相同,观察接触阳光的植物与不接触阳光的植物的生长情况。从绿豆芽说明植物有向光性,向光一侧光合作用强,生长好,背光一侧光合作用弱,生长不好。2.(2024五下·岑巩期中)蜥蜴的体色与它周围的环境色彩相似,很难被发现。这种体色有利于蜥蜴捕食和躲避敌害。这种现象说明( )。A.蜥蜴影响环境 B.蜥蜴适应环境 C.蜥蜴依赖环境【答案】B【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动物具有感知和适应环境能力。变色蜥蜴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颜色,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B是正确的选项。3.(2024五下·岑巩期中)在“草→蝗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若人类过度捕杀食虫鸟,短时间内会导致( )。A.草地面积增加 B.蝗虫增多 C.鹰增多【答案】B【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观察食物链,蝗虫的天敌是食虫鸟,如果过度捕杀食虫鸟,短时间内蝗虫缺乏天敌,数量会大量增加。当蝗虫数量大量增加后,由于食物链中的草被大量蝗虫吃,导致草数量减少,由于草数量减少,蝗虫没有食物,导致蝗虫又会减少。所以蝗虫的数量是会先增加,后减少。短时间内蝗虫数量会增加。4.(2024五下·岑巩期中)生态瓶中放水草和浮萍主要是为了( )。A.提供氧气和食物 B.美化环境 C.固定沙子【答案】A【知识点】制作生态瓶【解析】【分析】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水草具有叶绿体,把水草放在生态瓶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因此能增加生态瓶氧气的含量,为小鱼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其长时间的存活,故A正确。5.(2024五下·岑巩期中)取甲、乙两个相同形状的船,甲船用平的一端做船首,乙船用尖的一端做船首。将两个小船放入水中,然后用相同质量的钩码牵引它们,可以发现( )。A.甲船运动得更快B.乙船运动得更快C.两个船运动得一样快【答案】B【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取两个相同形状的船,一个用平的一端做船首,另一个用尖的一端做船首。在水中运动得更快的是船首尖的小船。船首尖的小船运动时受到阻力较小,速度快。船首平的小船运动时受到阻力较大,速度慢,所以B符合题意。6.(2024五下·岑巩期中)用螺母测试竹筏的载重量,若放到第9个螺母时,螺母开始被没湿,这说明竹筏的载重量为( )。A.8个螺母 B.9个螺母 C.10个螺母【答案】A【知识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竹筏能稳定地浮在水面,牢固、不散架。实验测试:用螺母(或钩码)测试竹筏的载重量,观察能装载几个螺母。注意不能让水浸湿螺母。用螺母测试竹筏的载重量,若放到第9个螺母时螺母开始被浸湿,说明竹筏的载重量为8个母,所以A符合题意。7.(2024五下·岑巩期中)下列做法不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是( )。A.做成空心形状 B.做成碗的形状 C.减少一半的橡皮泥【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解析】【分析】橡皮泥在水中会沉,但将橡皮泥做成空心状态的船或者碗状时,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会发生改变,会在水中漂浮。选项C符合题意。8.(2024五下·岑巩期中)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伪装成一条鱼,避免被海洋中的动物攻击B.伪装成一条鱼,避免被其他潜艇发现C.减少潜艇在行驶中受到的水的阻力【答案】C【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流线型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象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小潜艇行驶中所受到的水的阻力。9.(2024五下·岑巩期中)设计制作小船的第一步是( )。A.明确任务 B.实施方案 C.查找资料【答案】A【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明确任务一制订方案一制作一测试一评估与改进。设计制作小船的第一步是明确任务,所以A符合题意。10.(2024五下·岑巩期中)设计制作小船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测试小船之后要根据测试结果及时改进不足B.制订方案时要多交流讨论,使方案更完善C.为了让小船行驶得更远,可以不考虑成本费用【答案】C【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A.测试之后要根据测试结果及时改进不足之处,正确;B.制订方案时要多交流讨论,使方案更加完善,正确;C.设计制作小船的过程中,为了让小船行驶得更远,我们可以不断的改进,计算所需的费用,需要考虑制作成本,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1.(2024五下·岑巩期中)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答案】正确【知识点】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我们熟悉的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当然,也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12.(2024五下·岑巩期中)因为植物生长需要水分,所以家里养花的时候需要不停地浇水。 ( )【答案】错误【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小葱的生长需要的水分较多,勤浇水的花盆中的小葱长得快,但是不喜水的植物不能不停地浇水,如:仙人掌不能不停地浇水。13.(2024五下·岑巩期中)大雨过后,我们经常能够在大白天看到小区的水泥路上出现蚯蚓,这说明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 ( )【答案】错误【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蚯蚓是动物,是需要呼吸的,因此一场暴风雨过后,土壤中水分太多,缺少空气,蚯蚓会爬出地面透气。14.(2024五下·岑巩期中)冬天到了,青蛙藏在洞中,使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以适应冬季寒冷的环境,这种行为称为冬眠。 ( )【答案】正确【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冬眠是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冬眠使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引起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冬眠时动物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消耗也大大减少。15.(2023五下·富县期末)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 )【答案】正确【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动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来源于所摄取的食物,所以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食肉动物,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16.(2024五下·岑巩期中)外来物种可能破坏当地的食物网,不要随意释放或者丢弃它们。 ( )【答案】正确【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解析】【分析】由于外来物种往往因缺乏天敌而迅速发展,会给当地原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未经批准,擅自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责令限期捕回、找回释放或者丢弃的外来物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17.(2024五下·岑巩期中)如果将状态良好的生态瓶中的水倒掉一半,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 )【答案】错误【知识点】制作生态瓶;生态瓶的应用【解析】【分析】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所以当生态瓶里水的含量类发生变化时,生态瓶里生物的生活会受到影响。18.(2024五下·岑巩期中)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借助它在水面上自由、方便地行驶,还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 ( )【答案】正确【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19.(2024五下·岑巩期中)独木舟比帆船更稳定。 ( )【答案】错误【知识点】帆船【解析】【分析】根据对船的认识可知,独木船的稳定性没有帆船的好,题目说法错误。20.(2024五下·岑巩期中)制作竹筏模型时,要先画出设计图,制作出的模型要能稳定地浮在水面。 ( )【答案】正确【知识点】气垫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我们制作竹筏时,要先根据需要,画出设计图,然后再根据设计图进行制作模型,用制作出来的模型进行测试。制作出来的模型要能稳定浮在水面上。21.(2024五下·岑巩期中)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也能造船。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 )【答案】正确【知识点】物体的沉浮;船的历史【解析】【分析】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沉的材料也能用来造船,比如钢铁制造的轮船就能在水中航行。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22.(2024五下·岑巩期中)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我们可以用增加船底宽度的方法增加船的稳定性。( )【答案】正确【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23.(2024五下·岑巩期中)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逐渐过渡到依靠自然界的力量和机械动力。 ( )【答案】正确【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逐渐过渡到自然界的力量和机械动力。船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动力到机械动力的转变稳定性、载重量、动力性能等不断完善和优化,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24.(2024五下·岑巩期中)设计制作小船时,只需要考虑船的大小、形状和船体材料即可。 ( )【答案】错误【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25.(2023五下·富县期末)现代轮船有骨架、船舱等结构设计,可以增加船的牢固程度,能更好地利用空间。( )【答案】正确【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现代轮船有骨架、船舱等结构设计,可以增加船的牢固程度,能更好地利用空间。船舱还可以阻止船体漏水后向其他地方蔓延,预防沉船。船底的龙骨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不但能使船更加坚固,而且使其抗御风浪的能力大大增强,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填空题。26.(2022五下·红塔期末)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 。【答案】食物链【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考查食物链的定义,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捕食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27.(2024五下·岑巩期中)最早的独木舟是人们利用可以 的树干造出来的。【答案】漂浮【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28.(2024五下·岑巩期中)如果船在行驶的过程中不能走直线,那么可以考虑增加 。【答案】船舵【知识点】制作小船【解析】【分析】船的行进方向由船能方向决定,操纵船舵的方向与船行驶的方向一致,船舵左偏,会导致船的偏转方向是向左,所以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现小船不能直线行驶,可以建议他安装一个船舵来控制船的航行方向。29.(2024五下·岑巩期中)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填“干燥”或“潮湿”)【答案】潮湿【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蚯蚓身体表面是潮湿的;蚯蚓身体的外形特征是圆筒形,表面一环一环的,靠近环带的那一侧是蚯蚓的头部。四、看图选择。30.(2024五下·岑巩期中)为下列船选择其所对应的名称,只选序号A.独木舟 B.帆船 C.蒸汽船 D.潜艇【答案】C、A、D、B【知识点】船的历史【解析】【分析】船是能航行或停泊在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独木舟、帆船、蒸汽船、潜艇。图中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肺部是蒸汽船、独木舟、潜艇、帆船。五、实验探究题。31.(2024五下·岑巩期中)小米准备了6个不漏水的盒子,分别标上1、2、3、4、5、6组,在每个盒子里垫上纸巾,在纸巾上各放上10粒选好的绿豆种子,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培养:组别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1 不加水,置温暖处 不发芽2 加少量水,置温暖处 发芽3 加过量水,置温暖处 不发芽4 加少量水,置寒冷处 不发芽5 加少量水,用透明杯罩住 发芽6 加少量水,用黑色杯罩住 (1)第4组不发芽的原因是 。(2)比较1组和2组,是为了验证种子发芽和( )之间的关系。A.光照 B.水分 C.温度(3)要研究种子发芽和空气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 两组来进行实验(填组别序号),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需要 。(4)在第2组中,还有2粒种子没有发芽,下列关于原因的说法,可能性不大的是( )。A.种子被虫子咬了B.种子已经腐烂了C.有一些种子在有水的情况下是不会发芽的(5)在这个实验中,这位同学种10粒绿豆种子的目的是 。(6)因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所以第6组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答案】(1)温度低(2)B(3)2、3;空气(4)C(5)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的发生,使实验更科学准确(6)发芽【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比实验【解析】【分析】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第4组不发芽的原因是温度过低。(2)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1和2组唯一的变量是水,所以研究的是验证种子发芽和水之间的关系。(3)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种子发芽和空气的关系,唯一的变量是空气,所以应该选择2和3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需要空气。(4)在第2组中,还有2粒种子没有发芽,下列关于原因的说法,可能性不大的是有一些种子在有水的情况下是不会发芽的,因为种子发芽需要水分。(5)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这样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科学,避免偶然性,同理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时,用至少10粒种子做实验是为了避免种子自身不能发芽的可能性,减少实验偶然性的发生,可以让实验更严谨。(6)因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所以6组的种子的发芽环境符合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所以实验结果应该是发芽。32.(2024五下·岑巩期中)某科学实验小组,用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了 3艘小船,甲、乙、丙分别是3艘小船的设计图。(单位:厘米)。(1)根据设计图,可以计算出船的体积。①甲船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②乙船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③丙船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2)本实验研究的是( )对船载重量的影响。A.船的形状 B.船的体积 C.船的高度(3)小组成员用垫圈模拟货物,比较哪一艘船的载重量大。如下图表格是他们得到的实验数据,由此可知( )的载重量最大。(2分)船只编号 所承载的垫圈个数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甲 18 18 18乙 14 15 14丙 9 8 9A.甲 B.乙 C.丙(4)综上所示,可得出结论:船的 ,载重量越大。(2分)(5)小组成员用弹珠模拟货物时,发现弹珠会滚动,导致船容易侧翻,他们可以将船舱进行( ),提高船的稳定性。(2分)A.加高 B.增大 C.分格【答案】(1)128;108;64(2)B(3)A(4)体积越大(5)C【知识点】制作小船;船的载重量【解析】【分析】(1)甲船体积=8×8×2=128(立方厘米),乙船体积=6×6×3=108(立方厘米),丙船体积=4×4×4=64(立方厘米)。(2)用完全相同的正方形(边长为14厘米)铝箔做了三个铝箱船,船的底面积不同,使得船的体积不同,本实验研究的是船的体积大小对船载重量的影响。(3)观察表中数据,发现甲船能够承载18个垫圈,比其他船的多,所以甲船的载重量大。(4)综上所示,可得出结论:船的体积,载重量越大。(5)实验中用弹珠模拟货物时,弹珠会滚动,很容易导致船侧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可以限制弹珠滚动,从而来保持船的平稳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第二小学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第二小学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