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秩序(zhì) 舷窗(xuán) 校对(jiào) 妇孺皆知(rú)B.迸溅(bèng) 亘古(gèn) 门框(kuàng) 盘虬卧龙(qiú)C.菌子(jùn) 商酌(zhuó) 别扭(bié) 悲天悯人(mǐng)D.憎恶(zèng) 污秽(huì) 滞笨(zhì) 血气方刚(xuè)2.(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下列语句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跚跚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B.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嶂。C.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D.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竦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3.(22-23七年级下·四川·期末)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如此机密的事情,他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肆无忌惮地大声讨论呢?B.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张教授旁征博引,语无伦次,赢得全场热烈掌声。C.杨利伟在《太空一日》中回忆了“神舟五号”飞船返回地球时惊心动魄的情景。D.柔弱的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看似微不足道,却以顽强的生命为世人所称道。4.(22-23七年级下·四川·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常聊天时的讲述也要注意内容合适和言语得体,避免不要引起误解。B.“自媒体”因为互动强、更新快、传播广等特点的原因,吸引了大量用户。C.“五一”期间的团结村,正是枇杷成熟的好时节,千亩枇杷挂满枝头,景色宜人。D.那些杰出的劳动者虽然岗位不同,但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令人敬佩的奉献精神。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释担而立 释:放下 B.睨之久而不去 睨:瞪眼睛C.即更刮目相待 更:另外 D.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我酌油知之 以手拂之 B.康肃笑而遣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自以为大有所益处 每字为一印7.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A.(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但只对他微微一笑。B.(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但是对他微微点头。C.(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D.(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中的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均现身说法。孙权用自身经验来劝吕蒙读书;卖油翁当场酌油,表明“惟手熟尔”。B.两文均以动作描写句结尾。甲文“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侧面表现吕蒙进步大;乙文“康肃笑而遣之”含蓄体现陈尧咨有通达爽快的一面。C.两文的对话传神。甲文“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写出吕蒙的自得与坦然;乙文“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体现卖油翁不卑不亢的沉稳性情。D.两文的详略得当。甲文详写“劝”略写“学”,乙文详写“陈尧咨射箭”略写“卖油翁酌油”,主次分明,中心突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9.(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两句作答;若三句皆答,按前两句)①造化钟神秀, 。 (杜甫《望岳》)②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将军百战死, 。 (《乐府诗集》《木兰诗》)(2)请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赵师秀的《约客》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贩夫风景钟晓阳①只要是夏天,“豆腐花”的吆喝声便一路路炽炽烈烈要断不断的,坡下喊到坡顶,然后又一跌一宕地滚回去。卖豆花的是个瘦瘦小小的中年人,每回见他,总觉得真是少见的瘦,露在短裤下的腿干巴巴的,叭叭叭像鸭子的走步。大概喊惯了,声如洪钟,如一条线直冲七重天。高亢的吆喝声中,暖烘烘盛满一碗往回端,总觉着手里捧着一朵云,它在阳光下笑得好开心。②流动雪糕车是浅鲜的绿,一汪一汪都是它耀眼的绿。车子像那种上发条的玩具,发条上满了,车子便一边行一边撒碎碎的音符,像一个流浪小孩的歌唱,唱自己的生涯,倾诉他多么欢喜地来,又多么欢喜地走。雪糕车一停,四面八方的小孩子都围拢来,这时候太阳也陪着笑,一蹦一跳地热络,于是冰淇淋一滴滴猛淌,小孩赶忙舔救,手指、掌心、臂弯……舌头伸得长长的;不知不觉中,就这么兴高采烈又狼狈不堪地舔去了童年。③棉花糖不常来,来了挨近卖冰淇淋的,没事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卖冰淇淋的聊。他非常喜欢小孩,逗得他们咯咯地笑,更叫人想起童话里的善心老艺人,在街头做木偶戏给小孩们看。买棉花糖,一支空棒子绕着轮子转,轮子嗤嗤地吐丝,绕成一个头大的球,比小孩的头还大,粉红色,又是一朵天上的云霞。但幻灭极快,咬一口,便没了,仅仅留下糖液在齿缝间。额上、鼻尖、下巴,沾得黏黏的。④糖炒栗子较远,得下好一段坡路。老远就听到炒栗子声,一铲铲尽是跳跳脱脱的冬阳,热辣辣的、香炽炽的。冬天在栗子香中竟也不冷了。卖栗子的是个年轻小伙子,通常都赤着肩膊,大北风中也只一件单衣。人老老实实的,也不和谁搭讪,要多少给多少。我反而喜欢这样的交易,不言不笑中,自有人间情味。他是个有商业道德的,我吃遍那么多摊子的栗子,终归是他的好。⑤一贩一风景,风景总和生活同在,去欣赏去体会,就会有一份感动,一份欣喜。(有改动)10.文中描绘了哪几道贩夫风景?请简要概括。(4分)11.文章第1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请简要赏析。(2分)高亢的吆喝声中,暖烘烘盛满一碗往回地,总带善手里振着一朵云,它在阳光下笑得好开心。12.文章结尾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五、作文(60分)13.(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虽有烦琐之至的礼节,阿长却让“我”屡屡收获关爱;驻足观赏,满树的藤萝让“我”收获“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虽被阿蒙森一行捷足先登,最后自己还殒命冰原,但斯科特一行让我们收获信仰的力量……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每次成长经历都会为你带来收获。请以“收获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记叙文;③表达真情实感;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22-23七年级下·四川·期末)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暮春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14.诗歌中春之“暮”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4分)15.本诗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都提到了落花,但他们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作答。(4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2分)(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鄜延①有石油。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②而出,人以雉尾挹③之入缶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屋内帷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烟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④不及也,遂大为之。并识文⑤为“延川石液”也。此物必大行于世,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⑥矣。造煤人盖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注释】①鄜fū延:鄜州、延州,在今陕西。②惘惘:涌流缓慢的样子。③挹yì:沾取。④松墨:名墨之一,用松烟制成,故称“松烟墨”。⑤识文:标上名称。⑥童:光秃秃。1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然之如麻 然:通“燃”,燃烧 B.试扫烟煤以为墨 以为:把……制成C.墨人衣 墨:墨水 D.余戏为《延州诗》云 戏:戏谑地,诙谐有趣地17.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2)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18.沈括认为石油资源的优势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4分)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19.(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在《骆驼祥子》这本书中,省钱、抠门的祥子唯有一次痛痛杜枪直心实意为别人花钱,这个人是 。除了因为同情,更重要的原因是 。(2分)20.(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海底两万里》有一章的标题是“缺氧”,有同学认为该音的标题可以拟定为“患难见真情”。请你结合该章内容,替他简述理由。(2分)(二)现代文阅读(18分)(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爷爷是个老羊倌陈美桥①我与一瓣桃花共同敲响了李老爹的院门。②这是地处龙泉山以东的成都市金堂县又新镇。红砖砌墙、铁皮屋顶的几间屋舍里,养着上百只黑山羊。头顶几朵桃花迎风飘落,其中一瓣正好撞在我叩击的铁门上。③人们自古对种植桃树情有独钟。时至今日,每年春天,桃花总是一束束、一簇簇怒放,像倒春寒里人们迫切需要的一团团璀璨的火焰,熊熊燃烧在又新镇的山野院前。④李老爹抱着一捆野草走出来,他知道我又想看那些羊。那些野草刚从山坡割回来,叶片干枯泛黄,茎端新鲜的刀口却有莹莹绿意。它们顺势躺在食槽里,羊儿们便发出绵软的叫声,斜着脑袋认真咀嚼每一根野草。野草实在太长,羊舌头努力地不停伸卷。⑤“这么长的草,吃着不容易啊。”⑥“人懒得动,会长一身泡泡肉。羊也一样,得让它们多动身子。”李老爹把羊甩在地上的草捡起来,抛回槽里。⑦大羊、小羊和种羊住在不同的羊圈,羊圈底部由木架支撑,上面又分隔成许多小圈。每个圈的角落都安装了水龙头,像输液管似的缓慢滴着自来水,供羊慢慢饮用。风从没有封口的屋顶和高墙渗进来,更添凉意。羊舍如此建造,既利于采光,也有益通风。羊圈上方,还挂着许多大型电风扇,为羊们消暑。⑧“养羊不容易,上百张嘴张口要吃的,是项大工程。”一只山羊刚刚长出直挺的犄角,李老爹摸着羊油光滑亮的皮毛,笑着说,“我有个孙女,前几年回来时,总说这是爷爷的家,不是我的家。”那笑容里分明有一丝感伤。⑨“养牲畜的味道很大,小娃娃不喜欢也正常。其实羊喜欢干净。这圈里的粪隔天我就会清理。”他拿起一根长铲戳向圈底,出来的全是一粒粒“黑弹珠”。这些羊粪是天然的有机肥,李老爹用它种植了许多有机蔬菜。⑩羊耳上的那些号牌,既是羊的编号,也是打过疫苗的标志。我正翻看号牌时,大妈从院门外端进来一盆洗好的红薯。在又新镇的村子,每隔几块田地就有一处清亮的池塘。虽说家家通了自来水,许多老人还是习惯在池塘里涮洗蔬果。为了节省梳洗时间,自从家里开始养羊后,大妈就剪了一个短发。李老爹负责喂羊、铲粪、销售,大妈负责割草种菜、烧饭洗碗。 李老爹喜欢看新闻,对政策很熟悉。前几年,他在村上建起羊舍,养起了黑山羊。从几只到十几只、上百只,从买小羊到自己培育小羊,再把羊种卖给别人,李老爹已经从简单的卖羊肉赚钱,扩展到了卖羊种赚钱。他买别人的羊种时,养着养着就死掉不少,于是翻书查资料,去牲畜公司咨询专业人员,最终通过把好每个关键环节,成功培育出了优质羊种。 李老爹的手机响了。他并不急着接电话,而是先从裤兜里掏出电话簿翻看,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电话号码、姓名和业务诉求。 “一般来说,记录过的电话号码我才会接。没法子,找我的人太多啦!” 李老爹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将一只手伸到我面前:“闻闻看,是什么味儿?” “乡村味道。”刚刚我抚摸一只小羊后,手上也残留着这种特殊的味道。 “闻惯了,就喜欢上了。”李老爹笑着说,“我觉得这种气味让人心里踏实。” 我们来到靠近山坡的最后一个羊舍,他为我打开了后门。漫山遍野的桃花如绢纱凌空,成片的绸光随着夕阳射到他黝黑的脸上。“这片桃林,是我为孙女栽的,今年终于开花了。我要让她知道农村还有满山的花香。” 李老爹留我吃晚饭。 “尝尝我们的金堂黑山羊。”李老爹将一块羊肉蘸汁后,夹到我碗里。羊肉只是简单煮过,我一尝,满口鲜香。“人啊,身体变老,心劲儿不能老。趁还能动的时候,要活出自己的志气。”李老爹这样说。 离开又新镇后的一个周末夜晚,李老爹从微信上发来两张图片。一张是他孙女在桃花下粉嫩的笑容,另一张是她孙女画的画:桃花下,老农和女孩同时抚着黑山羊的脑袋。画的右上方,端端正正写着画名:爷爷是个老羊倌。(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5日 第20版 文学副刊有删改)21.文章围绕李老爹养羊写了哪些事?请分条概括作答。(4分)2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漫山遍野的桃花如绢纱凌空,成片的绸光随着夕阳射到他黝黑的脸上。23.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6分)24.本版人民日报文学版副刊有以下栏目,本文最适合放入哪个栏目?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4分)A乡野采风 B祖孙情深 C美丽乡村四、语言运用(共12分)25.(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2023年4月22日下午,“读成都,观世界——寻找最美朗读者、最美朗读新星”活动落下帷幕。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下面是一则关于“读成都,观世界”活动的报道,请从中概括本次活动的四个特点。(4分)(每点不超过4个字)本次活动开启后,报名参加活动的不仅有热爱朗读的大学生、厨师等普通人,也有从事朗诵相关职业的专业人士。同时,活动方还邀请了曹文轩、蒋蓝、周东、陈岳等文化名人,助阵各式各样的线下诵读活动。活动共收到来自成都15个区(市)县及德阳市、阿坝州的1000余件参赛作品。本次活动为华光璀璨的成都之夜增添了一抹厚重的文化底色,为成都人民提供了一方休憩的精神家园,为书香成都建设和天府文化传播贡献了一份力量,为成都建设文化名城奠定了基础。① ②③ ④(2)阅读下面的文字,联系全文,将空缺内容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简洁,语意连贯。(4分)?据字典解释,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有感情地念出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二者是 。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的并用,使文字所描绘的景物、场景、画面等再现在读者眼前。因此,朗读既可以 ,又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朗读还讲究语气“神”与“形”的结合,既有内在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份量, 。朗读实践告诉我们:有了感情上的千变万化,才有气息上的千姿百态和声音上的姹紫嫣红。(3)学校要举办“寻找最美朗读者——经典诵读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语。(4分)(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秩序(zhì) 舷窗(xuán) 校对(jiào) 妇孺皆知(rú)B.迸溅(bèng) 亘古(gèn) 门框(kuàng) 盘虬卧龙(qiú)C.菌子(jùn) 商酌(zhuó) 别扭(bié) 悲天悯人(mǐng)D.憎恶(zèng) 污秽(huì) 滞笨(zhì) 血气方刚(xu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A.舷窗(xuán)——xián;C.别扭(bié)——biè,悲天悯人(mǐng)——mǐn;D.憎恶(zèng)——zēng;故选B。2.(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下列语句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跚跚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B.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嶂。C.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D.我似乎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竦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字形。A.跚跚来迟——姗姗来迟;B.屏嶂——屏障;D.震竦——震悚;故选C。3.(22-23七年级下·四川·期末)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如此机密的事情,他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肆无忌惮地大声讨论呢?B.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张教授旁征博引,语无伦次,赢得全场热烈掌声。C.杨利伟在《太空一日》中回忆了“神舟五号”飞船返回地球时惊心动魄的情景。D.柔弱的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看似微不足道,却以顽强的生命为世人所称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大庭广众: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使用正确;B.语无伦次:说话没有条理、层次,讲得乱七八糟。句中形容张教授的演讲精彩无比,不合语境;C.惊心动魄:原形容作品的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使用正确;D.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使用正确;故选B。4.(22-23七年级下·四川·期末)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常聊天时的讲述也要注意内容合适和言语得体,避免不要引起误解。B.“自媒体”因为互动强、更新快、传播广等特点的原因,吸引了大量用户。C.“五一”期间的团结村,正是枇杷成熟的好时节,千亩枇杷挂满枝头,景色宜人。D.那些杰出的劳动者虽然岗位不同,但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令人敬佩的奉献精神。【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否定不当,删去“不要”;B.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C.搭配不当,可删去“的团结村”;故选D。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释担而立 释:放下B.睨之久而不去 睨:瞪眼睛C.即更刮目相待 更:另外D.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我酌油知之 以手拂之B.康肃笑而遣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自以为大有所益处 每字为一印7.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A.(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但只对他微微一笑。B.(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但是对他微微点头。C.(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D.(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中的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均现身说法。孙权用自身经验来劝吕蒙读书;卖油翁当场酌油,表明“惟手熟尔”。B.两文均以动作描写句结尾。甲文“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侧面表现吕蒙进步大;乙文“康肃笑而遣之”含蓄体现陈尧咨有通达爽快的一面。C.两文的对话传神。甲文“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写出吕蒙的自得与坦然;乙文“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体现卖油翁不卑不亢的沉稳性情。D.两文的详略得当。甲文详写“劝”略写“学”,乙文详写“陈尧咨射箭”略写“卖油翁酌油”,主次分明,中心突出。【答案】5.B 6.C 7.C 8.D【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含义,还要注意理解文言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B.句意为: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故选B。6.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介词,凭借/介词,用;B.代词,指卖油翁/助词,表状语后置;C.都是连词,表转折;D.动词,认为/动词,刻;故选C。7.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基本原则是“留、替、调、补、删”。翻译句子时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语是:发,射出;中,射中;但,只,仅仅;颔,点头;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因此句意为:(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故选C。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乙】文略写“陈尧咨射箭”,而详写了“卖油翁酌油”;故选D。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乙】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他也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曾经有一次,他在家里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不在意地看着他,许久都不离开。卖油的老翁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打发他送走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9.(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两句作答;若三句皆答,按前两句)①造化钟神秀, 。 (杜甫《望岳》)②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③将军百战死, 。 (《乐府诗集》《木兰诗》)(2)请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赵师秀的《约客》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 。【答案】阴阳割昏晓 此夜曲中闻折柳 壮士十年归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解析】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晓、折、畏、遮、敲、棋”等字的写法。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贩夫风景钟晓阳①只要是夏天,“豆腐花”的吆喝声便一路路炽炽烈烈要断不断的,坡下喊到坡顶,然后又一跌一宕地滚回去。卖豆花的是个瘦瘦小小的中年人,每回见他,总觉得真是少见的瘦,露在短裤下的腿干巴巴的,叭叭叭像鸭子的走步。大概喊惯了,声如洪钟,如一条线直冲七重天。高亢的吆喝声中,暖烘烘盛满一碗往回端,总觉着手里捧着一朵云,它在阳光下笑得好开心。②流动雪糕车是浅鲜的绿,一汪一汪都是它耀眼的绿。车子像那种上发条的玩具,发条上满了,车子便一边行一边撒碎碎的音符,像一个流浪小孩的歌唱,唱自己的生涯,倾诉他多么欢喜地来,又多么欢喜地走。雪糕车一停,四面八方的小孩子都围拢来,这时候太阳也陪着笑,一蹦一跳地热络,于是冰淇淋一滴滴猛淌,小孩赶忙舔救,手指、掌心、臂弯……舌头伸得长长的;不知不觉中,就这么兴高采烈又狼狈不堪地舔去了童年。③棉花糖不常来,来了挨近卖冰淇淋的,没事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卖冰淇淋的聊。他非常喜欢小孩,逗得他们咯咯地笑,更叫人想起童话里的善心老艺人,在街头做木偶戏给小孩们看。买棉花糖,一支空棒子绕着轮子转,轮子嗤嗤地吐丝,绕成一个头大的球,比小孩的头还大,粉红色,又是一朵天上的云霞。但幻灭极快,咬一口,便没了,仅仅留下糖液在齿缝间。额上、鼻尖、下巴,沾得黏黏的。④糖炒栗子较远,得下好一段坡路。老远就听到炒栗子声,一铲铲尽是跳跳脱脱的冬阳,热辣辣的、香炽炽的。冬天在栗子香中竟也不冷了。卖栗子的是个年轻小伙子,通常都赤着肩膊,大北风中也只一件单衣。人老老实实的,也不和谁搭讪,要多少给多少。我反而喜欢这样的交易,不言不笑中,自有人间情味。他是个有商业道德的,我吃遍那么多摊子的栗子,终归是他的好。⑤一贩一风景,风景总和生活同在,去欣赏去体会,就会有一份感动,一份欣喜。(有改动)10.文中描绘了哪几道贩夫风景?请简要概括。(4分)11.文章第1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请简要赏析。(2分)高亢的吆喝声中,暖烘烘盛满一碗往回地,总带善手里振着一朵云,它在阳光下笑得好开心。12.文章结尾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10.卖豆花的中年小贩的叫卖声如洪钟。②流动雪糕车吸引小孩子买雪糕。③卖棉花糖的小贩做棉花糖的过程就像做木偶戏,很有趣。④年轻小伙子不言不笑,但卖的糖炒栗子最好。11.①把一碗豆花比作一朵云,形象地描绘出豆花的洁白和柔嫩。②写豆花在阳光下笑得开心,生动、含蓄地写出孩子们买豆花时的开心。12.①总结全文。②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希望。【解析】10.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根据①段“‘豆腐花’的吆喝声便一路路炽炽烈烈要断不断的,坡下喊到坡顶,然后又一跌一宕地滚回去。卖豆花的是个瘦瘦小小的中年人,每回见他,总觉得真是少见的瘦,露在短裤下的腿干巴巴的,叭叭叭像鸭子的走步。大概喊惯了,声如洪钟,如一条线直冲七重天”可概括为:卖豆花的中年小贩的叫卖声如洪钟。根据②段“流动雪糕车是浅鲜的绿,一汪一汪都是它耀眼的绿。车子像那种上发条的玩具,发条上满了,车子便一边行一边撒碎碎的音符,像一个流浪小孩的歌唱,唱自己的生涯,倾诉他多么欢喜地来,又多么欢喜地走。雪糕车一停,四面八方的小孩子都围拢来”可概括为:流动雪糕车吸引小孩子买雪糕。根据③段“棉花糖不常来,来了挨近卖冰淇淋的,没事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卖冰淇淋的聊。他非常喜欢小孩,逗得他们咯咯地笑,更叫人想起童话里的善心老艺人,在街头做木偶戏给小孩们看”可概括为:卖棉花糖的小贩做棉花糖的过程就像做木偶戏,很有趣。根据④段“老远就听到炒栗子声,一铲铲尽是跳跳脱脱的冬阳,热辣辣的、香炽炽的。……他是个有商业道德的,我吃遍那么多摊子的栗子,终归是他的好”可概括为:年轻小伙子不言不笑,但卖的糖炒栗子最好。11.本题考查语句赏析。根据第①段画线句“高亢的吆喝声中,暖烘烘盛满一碗往回地,总带善手里振着一朵云,它在阳光下笑得好开心”把一碗豆花比作一朵云,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豆花的洁白和柔嫩;“它在阳光下笑得好开心”将豆花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含蓄地写出孩子们买豆花时的开心。12.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内容上,⑤段“一贩一风景……就会有一份感动,一份欣喜”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希望。结构上,结合①段写卖豆花的中年小贩的叫卖声如洪钟、②段流动雪糕车吸引小孩子买雪糕、③段卖棉花糖的小贩做棉花糖的过程就像做木偶戏很有趣、④段年轻小伙子不言不笑,但卖的糖炒栗子最好等可知,“一贩一风景,风景总和生活同在”一句总结全文。五、作文(60分)13.(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虽有烦琐之至的礼节,阿长却让“我”屡屡收获关爱;驻足观赏,满树的藤萝让“我”收获“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虽被阿蒙森一行捷足先登,最后自己还殒命冰原,但斯科特一行让我们收获信仰的力量……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每次成长经历都会为你带来收获。请以“收获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记叙文;③表达真情实感;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答案】例文:收获阅读中的快乐静静的夜,月亮在窗外流连,我独自坐在椅子上,在洒满清辉的窗前,享受着阅读的喜悦,享受着学习的快乐。阅读让我心旷神怡。打开书本,走近历史的大门,千古往事一幕幕浮现在了我的眼前,让我魂牵梦萦,使我沉醉在书的海洋,书的世界。静静地汲取知识,来充实自己。阅读《论语》,使我充实大脑,并智慧地思考;阅读《史记》,使我了解了严肃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阅读《正气歌》,使我学到了奋斗的执着。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阅读使人避恶,不仅如此,阅读还会使人奋发前进。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阅读使人向善。记得上次的的一次语文考试,考卷发下来后,同学们都惊呆了,这哪里是“考试”?全都是课外知识,课内的寥寥无几,我们都十分震惊与无措。就这样,最煎熬的考试时间过去了,我们既盼下课,又担心下课,望着密密麻麻的考题,都无从下手。可想而知,这次考试的成绩……自从那次考试之后,我们都认识到了学习和阅读课外知识的重要性,两者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于是,我们皆“改头换面”,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同时,还要多阅读一些课外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大脑,让知识的营养贯穿全身,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期末考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阅读不仅仅可以使自己的学提高,还能愉悦,放松自己的身心。记得上次暑假,我哪儿也没去,只在家里待了一个假期,不过我可不是闲待的。整个暑假,我一直在知识的海洋里沉浸着,无法自拔……每每读完一本书,我的身心,就会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坦然。所以,阅读使我捡拾到了学习的快乐。阅读不但有益身心,更对我的学习有着不可或缺的帮助。记得有一次写作文,遇到一个我很熟悉但又记不起来的形容词,我百思苦想,但还是没有一丝进展。正当我想放弃时,我无意间想起了高尔基的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于,经过我努力查阅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答案。阅读让我陶醉,阅读使我奋发向上。阅读,更使我收获到了学习中无穷的快乐!【解析】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1.审题立意。以“收获 ”为题,写一篇文章。首先需要将文题补充完整。“收获”的意思是“①获得成熟的农作物。②比喻获得的成果、心得等”。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收获,也许你收获过果实,自信,亲情,友情,快乐……因此本题可以把题目补充为“我收获了快乐”“我收获了友谊”“我收获了自信”“我收获了理解”“我收获了知识”“我收获了宽容”“我收获了关心”……拟好后,就要慎重选材,要选择最能突出你所填入的词语的材料。可以叙事,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但要抓住“我收获了”这一过程来写。要写出其中的真切体验:或快乐,或感动,或孤独,或徘徊……以能够让人顿悟,催人奋进,促人成长的为最好。2.选材构思。文体要求写记叙文。在生活的道路上,你会收获什么呢?收获果实,收获成功,收获快乐,收获勇气,收获知识等等,比如:曾经因为考试失败失去信心,是谁让你知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件事让你收获了不惧失败,勇敢再战;曾经因为误会而和朋友闹翻了,最后和朋友和好如初了,这件事让你收获了包容;曾经因为努力而获得了成功,受到老师的表扬,这件事让你收获了付出才会有回报……当你在收获这些人生体会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去克服它的?身边的人帮助过你吗?他们是怎么鼓励你?怎么让你前进的呢?当你取得收获时,你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注意其表现要以小见大,其内容要具体,其主题要鲜明,其情感要真实,其布局要合理,注意详略得当,表达方式上,可以采用记叙为主,抒情、议论为辅的方式。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22-23七年级下·四川·期末)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暮春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14.诗歌中春之“暮”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4分)15.本诗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都提到了落花,但他们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作答。(4分)【答案】14.花瓣飘落、柳絮飘飞、春风将尽、子规啼叫15.本诗诗人通过写落花表达了惜春之情(或:春天逐渐离去的感伤)。龚自珍的诗,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的心志(或: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解析】1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大意:芬芳的花朵在三月开始凋落了,暮春的愁绪恐怕只有落花才知道吧。春风将尽,白色的柳絮随着春风飘飞;夕阳独木,只有杜鹃鸟的苦啼。标题“暮春”指春季的末尾阶段,据此可知,诗中花瓣飘零、柳絮纷飞、春风将尽和杜鹃啼叫均能体现出春之“暮”。15.本题考查对比阅读。“春愁惟有落花知”意为:暮春的愁绪恐怕只有落花才知道吧。作者借落花表达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无奈之情;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为: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诗人借落花表明自己虽辞官归乡但仍心系国家命运的满腔热忱。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2分)(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鄜延①有石油。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②而出,人以雉尾挹③之入缶中,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屋内帷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烟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④不及也,遂大为之。并识文⑤为“延川石液”也。此物必大行于世,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⑥矣。造煤人盖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注释】①鄜fū延:鄜州、延州,在今陕西。②惘惘:涌流缓慢的样子。③挹yì:沾取。④松墨:名墨之一,用松烟制成,故称“松烟墨”。⑤识文:标上名称。⑥童:光秃秃。1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然之如麻 然:通“燃”,燃烧B.试扫烟煤以为墨 以为:把……制成C.墨人衣 墨:墨水D.余戏为《延州诗》云 戏:戏谑地,诙谐有趣地17.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2)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18.沈括认为石油资源的优势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4分)【答案】16.C17.(1)(石油)产生在水边,与砂石和泉水混杂着,缓慢地流出。(2)(墨的)光泽像黑漆,(就是)松墨也比不上它,(我)于是就大量制造它。18.(1)取用方便/便捷;(2)制成烟墨,墨质优良;(3)储量丰富/取之不竭/取之无穷;(4)运用广泛/作用多样。【解析】1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C.“墨人衣”意思是:能染黑人的衣服。墨,名词用作使动词,使……墨,译为染黑;故选C。17.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基本原则是“留、替、调、补、删”。翻译句子时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语:(1)于,介词,在;杂,动词,混杂;出,流出。(2)及,比得上;遂,于是就;大,大量;为,制造。18.本题考查内容提炼与概括。由“试扫烟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可知,沈括认为石油资源取用方便,制成烟墨,墨质优良;由“此物必大行于世”可知,沈括认为石油资源运用广泛;由“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可知,沈括认为石油资源储量丰富,取之不竭。参考译文:鄜州、延州有一种石油。石油产生在水边,与砂石和泉水相混杂,慢慢地流出来。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上来),采集到瓦罐里。这种油很像纯漆,燃起来像烧麻杆,只是冒着很浓的烟,它所沾染过的帐篷都变黑。我猜疑这种烟可以利用,(就)试着把烟煤扫来制作成墨,墨的光泽像黑漆,(就是)松墨也比不上它,于是就大量制造它。给它标上名称,叫“延川石液”。这种墨以后一定会广泛流行在世上,因为石油特别多,在地中产生,无穷无尽,不像松木到一定时候就用完了。现在齐鲁间的松林已被伐尽了,渐渐蔓到太行、京西、江南一带,以前长满松树的山大半都已光秃秃的了。用烟尘制墨的人大概会知道石油的烟尘可以利用吧。煤烟也很大,能染黑人的衣服。我诙谐有趣地作了一首《延州诗》说:“二郎山下大雪纷纷,迅速地搭起帐篷学塞人。熏黑了白衣冬天还未尽,石油的烟啊多得像洛阳的灰尘。”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19.(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在《骆驼祥子》这本书中,省钱、抠门的祥子唯有一次痛痛杜枪直心实意为别人花钱,这个人是 。除了因为同情,更重要的原因是 。(2分)【答案】老马 在老马身上看到了未来的自己【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联系原著《骆驼祥子》第十章可知,在一个雪夜,五十五岁的老马和他的孙子小马儿一起拉车,他们又饿又冷,进了茶馆后老马立即晕倒在地。很多人见状都出手相救,祥子也是其中之一。只有祥子对老马最好,平时自己都不忍心花钱,这次却买了包子给老马吃,老马很感激他。祥子看到老马,心中也不禁感叹:“我还年轻,只会拼命拉车,等我老了,也许也会像这样了罢!”据此可知,祥子在老马身上看到了未来的自己。由此可知,第一个空应填:老马,第二个空,应填在老马身上看到了未来的自己。20.(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海底两万里》有一章的标题是“缺氧”,有同学认为该音的标题可以拟定为“患难见真情”。请你结合该章内容,替他简述理由。(2分)【答案】这次危机中,阿龙纳斯快窒息而亡时,尼德 兰和康塞尔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把仅存的空气留给阿龙纳斯,体现了大家在患难时的真情。【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请你结合相关章节内容,阐述理由。答案不唯一。这一章节主要是:鹦鹉螺号被困在了一个由冰组成的死胡同里。尼莫船长带领大家在储气舱空之前,用凿子凿开了下面的冰块,冲破冰层,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尼德 兰暂时忘了对尼莫船长的仇恨,一心一意地帮尼莫船长挖冰,换来大家的脱险。正如他所说得那样,“我不会在这种时候用尖刻的指责来烦您,我已经做好准备,为大家的脱险贡献一切”。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教授的仆人康塞尔对教授也很忠实。在危急时刻,他对主人说:“哎,要是我能够不呼吸,把空气让给先生该多好啊!”后来他在一个潜水服里发现了一点空气,作了自我牺牲的准备,把这点空气全留给了教授。而尼莫船长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完成任务以后,人人都要把救命的储气仓交给气喘吁吁的同伴规定。正如里面写道“时间一道,他就把储气仓交给别人,自己便回到舱里混住的空气中。据此总结概括即可。示例:潜艇四周都被厚厚的冰墙围着。尼德 兰暂时忘了对尼莫船长的仇恨,一心一意地帮尼莫船长凿开冻冰。尼德和康塞尔将自己储气罐仅剩一点点空气留给了阿龙纳斯。在大家团结协作,齐心协力下,工作进展得很快。这体现了“患难见真情”。(二)现代文阅读(18分)(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爷爷是个老羊倌陈美桥①我与一瓣桃花共同敲响了李老爹的院门。②这是地处龙泉山以东的成都市金堂县又新镇。红砖砌墙、铁皮屋顶的几间屋舍里,养着上百只黑山羊。头顶几朵桃花迎风飘落,其中一瓣正好撞在我叩击的铁门上。③人们自古对种植桃树情有独钟。时至今日,每年春天,桃花总是一束束、一簇簇怒放,像倒春寒里人们迫切需要的一团团璀璨的火焰,熊熊燃烧在又新镇的山野院前。④李老爹抱着一捆野草走出来,他知道我又想看那些羊。那些野草刚从山坡割回来,叶片干枯泛黄,茎端新鲜的刀口却有莹莹绿意。它们顺势躺在食槽里,羊儿们便发出绵软的叫声,斜着脑袋认真咀嚼每一根野草。野草实在太长,羊舌头努力地不停伸卷。⑤“这么长的草,吃着不容易啊。”⑥“人懒得动,会长一身泡泡肉。羊也一样,得让它们多动身子。”李老爹把羊甩在地上的草捡起来,抛回槽里。⑦大羊、小羊和种羊住在不同的羊圈,羊圈底部由木架支撑,上面又分隔成许多小圈。每个圈的角落都安装了水龙头,像输液管似的缓慢滴着自来水,供羊慢慢饮用。风从没有封口的屋顶和高墙渗进来,更添凉意。羊舍如此建造,既利于采光,也有益通风。羊圈上方,还挂着许多大型电风扇,为羊们消暑。⑧“养羊不容易,上百张嘴张口要吃的,是项大工程。”一只山羊刚刚长出直挺的犄角,李老爹摸着羊油光滑亮的皮毛,笑着说,“我有个孙女,前几年回来时,总说这是爷爷的家,不是我的家。”那笑容里分明有一丝感伤。⑨“养牲畜的味道很大,小娃娃不喜欢也正常。其实羊喜欢干净。这圈里的粪隔天我就会清理。”他拿起一根长铲戳向圈底,出来的全是一粒粒“黑弹珠”。这些羊粪是天然的有机肥,李老爹用它种植了许多有机蔬菜。⑩羊耳上的那些号牌,既是羊的编号,也是打过疫苗的标志。我正翻看号牌时,大妈从院门外端进来一盆洗好的红薯。在又新镇的村子,每隔几块田地就有一处清亮的池塘。虽说家家通了自来水,许多老人还是习惯在池塘里涮洗蔬果。为了节省梳洗时间,自从家里开始养羊后,大妈就剪了一个短发。李老爹负责喂羊、铲粪、销售,大妈负责割草种菜、烧饭洗碗。 李老爹喜欢看新闻,对政策很熟悉。前几年,他在村上建起羊舍,养起了黑山羊。从几只到十几只、上百只,从买小羊到自己培育小羊,再把羊种卖给别人,李老爹已经从简单的卖羊肉赚钱,扩展到了卖羊种赚钱。他买别人的羊种时,养着养着就死掉不少,于是翻书查资料,去牲畜公司咨询专业人员,最终通过把好每个关键环节,成功培育出了优质羊种。 李老爹的手机响了。他并不急着接电话,而是先从裤兜里掏出电话簿翻看,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电话号码、姓名和业务诉求。 “一般来说,记录过的电话号码我才会接。没法子,找我的人太多啦!” 李老爹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将一只手伸到我面前:“闻闻看,是什么味儿?” “乡村味道。”刚刚我抚摸一只小羊后,手上也残留着这种特殊的味道。 “闻惯了,就喜欢上了。”李老爹笑着说,“我觉得这种气味让人心里踏实。” 我们来到靠近山坡的最后一个羊舍,他为我打开了后门。漫山遍野的桃花如绢纱凌空,成片的绸光随着夕阳射到他黝黑的脸上。“这片桃林,是我为孙女栽的,今年终于开花了。我要让她知道农村还有满山的花香。” 李老爹留我吃晚饭。 “尝尝我们的金堂黑山羊。”李老爹将一块羊肉蘸汁后,夹到我碗里。羊肉只是简单煮过,我一尝,满口鲜香。“人啊,身体变老,心劲儿不能老。趁还能动的时候,要活出自己的志气。”李老爹这样说。 离开又新镇后的一个周末夜晚,李老爹从微信上发来两张图片。一张是他孙女在桃花下粉嫩的笑容,另一张是她孙女画的画:桃花下,老农和女孩同时抚着黑山羊的脑袋。画的右上方,端端正正写着画名:爷爷是个老羊倌。(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5日 第20版 文学副刊有删改)21.文章围绕李老爹养羊写了哪些事?请分条概括作答。(4分)2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漫山遍野的桃花如绢纱凌空,成片的绸光随着夕阳射到他黝黑的脸上。23.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6分)24.本版人民日报文学版副刊有以下栏目,本文最适合放入哪个栏目?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4分)A乡野采风 B祖孙情深 C美丽乡村【答案】21.示例:①修建科学而合理的羊舍;②培育优质羊种;③喜欢乡村的气味;④为孙女种下桃林。22.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漫山遍野的桃花比作凌空的绢纱,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的鲜妍美丽、轻盈灵动,侧面表现出李老爹对孙女的疼爱和思念。23.示例:结构上:收束全文,照应文题和前文;内容上:写出孙女对爷爷的理解和祖孙间的亲情,揭示主旨,言已尽而意无穷。24.示例:B 理由:文章先写李老爹因孙女嫌弃家中羊的味道伤感,为孙女种下漫山遍野的桃树,表现出李老爹对孙女的爱;结尾写李老爹的孙女在桃树下的笑容、孙女的画,表现出祖孙的深情;题目“爷爷是个老羊倌”是从孙女的角度对爷爷的肯定和赞美。由此可知,放在B栏目合适。【解析】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文章第⑦段“风从没有封口的屋顶和高墙渗进来,更添凉意。羊舍如此建造,既利于采光,也有益通风”可知,缓慢滴水的水龙头,为羊消暑的大风扇,没封口的屋顶等都体现了李老爹修建科学而合理的羊舍,表达了对羊群的喜爱;根据文章第 段“他买别人的羊种时,养着养着就死掉不少,于是翻书查资料,去牲畜公司咨询专业人员,最终通过把好每个关键环节,成功培育出了优质羊种”可知,李老爹喜欢钻研,自己查阅资料、咨询专业人员,培育优质羊种;根据文章第 段“‘闻惯了,就喜欢上了。’李老爹笑着说,‘我觉得这种气味让人心里踏实’”可知,李老爹从养羊渐渐爱上这种生活,说明李老爹是一个质朴纯厚的人,喜欢乡村的气味;根据文章第 段“这片桃林,是我为孙女栽的,今年终于开花了。我要让她知道农村还有满山的花香”联系第⑨段“养牲畜的味道很大,小娃娃不喜欢也正常”可知,李老爹为了让孙女能多来陪他,为孙女种下桃林掩盖养牲畜的味道。22.本题考查赏析语句。根据文章第 段“漫山遍野的桃花如绢纱凌空,成片的绸光随着夕阳射到他黝黑的脸上”可知,将漫山遍野的桃花比作凌空的绢纱,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的鲜妍美丽、轻盈灵动,根据文章第 段“这片桃林,是我为孙女栽的,今年终于开花了。我要让她知道农村还有满山的花香”可知,李老爹为孙女种下桃林掩盖养牲畜味道,希望孙女能多来陪他,侧面表现出李老爹对孙女的疼爱和思念。23.本题考查文章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构上:根据第①段“我与一瓣桃花共同敲响了李老爹的院门”,第 段“一张是他孙女在桃花下粉嫩的笑容”可知,写以与桃花敲门开始,以桃花树下拍照结束,收束全文,照应前文;根据第 段“这片桃林,是我为孙女栽的,今年终于开花了。我要让她知道农村还有满山的花香”,第 段“另一张是她孙女画的画:桃花下,老农和女孩同时抚着黑山羊的脑袋。画的右上方,端端正正写着画名:爷爷是个老羊倌”可知,李老爹的孙女看到了爷爷为她种下的桃林,回应前文李老爹种桃林希望孙女多来陪他的愿望,孙女为李老爹作画并在画上写下“爷爷是个老羊倌”照应了本文题目;内容上:根据第 段“另一张是她孙女画的画:桃花下,老农和女孩同时抚着黑山羊的脑袋。画的右上方,端端正正写着画名:爷爷是个老羊倌”可知,孙女被李老爹为自己种下的桃林感动,也理解了爷爷对农村的情感,画中“老农和女孩同时抚着黑山羊的脑袋”展现了浓厚的祖孙间亲情,揭示了主旨祖孙间亲情,以“画名:爷爷是个老羊倌”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引人深思。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第⑧段“‘我有个孙女,前几年回来时,总说这是爷爷的家,不是我的家。’那笑容里分明有一丝感伤”,第 段“这片桃林,是我为孙女栽的,今年终于开花了。我要让她知道农村还有满山的花香”可知,李老爹因孙女嫌弃家中羊的味道伤感,为孙女种下漫山遍野的桃树,表现出李老爹对孙女的爱;根据第 段“一张是他孙女在桃花下粉嫩的笑容,另一张是她孙女画的画:桃花下,老农和女孩同时抚着黑山羊的脑袋。画的右上方,端端正正写着画名:爷爷是个老羊倌”写李老爹的孙女在桃树下的笑容、孙女的画,表现出祖孙的深情;题目“爷爷是个老羊倌”是从孙女的角度对爷爷的肯定和赞美。由此可知,放在B栏目合适。四、语言运用(共12分)25.(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2023年4月22日下午,“读成都,观世界——寻找最美朗读者、最美朗读新星”活动落下帷幕。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下面是一则关于“读成都,观世界”活动的报道,请从中概括本次活动的四个特点。(4分)(每点不超过4个字)本次活动开启后,报名参加活动的不仅有热爱朗读的大学生、厨师等普通人,也有从事朗诵相关职业的专业人士。同时,活动方还邀请了曹文轩、蒋蓝、周东、陈岳等文化名人,助阵各式各样的线下诵读活动。活动共收到来自成都15个区(市)县及德阳市、阿坝州的1000余件参赛作品。本次活动为华光璀璨的成都之夜增添了一抹厚重的文化底色,为成都人民提供了一方休憩的精神家园,为书香成都建设和天府文化传播贡献了一份力量,为成都建设文化名城奠定了基础。(2)阅读下面的文字,联系全文,将空缺内容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简洁,语意连贯。(4分)?据字典解释,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有感情地念出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二者是 。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的并用,使文字所描绘的景物、场景、画面等再现在读者眼前。因此,朗读既可以 ,又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朗读还讲究语气“神”与“形”的结合,既有内在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份量, 。朗读实践告诉我们:有了感情上的千变万化,才有气息上的千姿百态和声音上的姹紫嫣红。(3)学校要举办“寻找最美朗读者——经典诵读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语。(4分)(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答案】(1)①参与面广 ②名人助阵 ②作品众多 ③影响深远(或意义重大)(2)何为“朗读”呢? 相辅相成的 读出对文章的见解和感受(促进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又有外在的快慢、高低、强弱等声音形式(3)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提炼。根据“本次活动开启后,报名参加活动的不仅有热爱朗读的大学生、厨师等普通人,也有从事朗诵相关职业的专业人士”可知,参与面广;根据“同时,活动方还邀请了曹文轩、蒋蓝、周东、陈岳等文化名人,助阵各式各样的线下诵读活动”可知,名人助阵;根据“活动共收到来自成都15个区(市)县及德阳市、阿坝州的1000余件参赛作品”可知,作品众多;根据“本次活动为华光璀璨的成都之夜增添了一抹厚重的文化底色,为成都人民提供了一方休憩的精神家园,为书香成都建设和天府文化传播贡献了一份力量,为成都建设文化名城奠定了基础”可知,影响深远(意义重大)。(2)本题考查内容衔接。后文“据字典解释,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有感情地念出来”是对“朗读”的解释,再联系横线后的问号可填写:什么是“朗读”呢。根据“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可知,朗读以理解为基础,朗读有促进理解,两者相互促进;所以可以填:相辅相成的。“因此”引出结果,联系前文“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的并用,使文字所描绘的景物、场景、画面等再现在读者眼前”,后文“又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可知,所填写的语句对应“提高理解能力”,所以可以填写: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根据提示“朗读还讲究语气‘神’与‘形’的结合,既有内在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份量”可知,所补充的内容应体现朗读的“外在表现”;再联系后文“有了感情上的千变万化,才有气息上的千姿百态和声音上的姹紫嫣红”可知,所填写语句对应“才有气息上的千姿百态和声音上的姹紫嫣红”,体现声音的变化多样;关联词要与“既有……”搭配,所以可以填写:又有外在的快慢、高低、强弱等声音形式。(3)本题考查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宣传标语要围绕主题“寻找最美朗读者——经典诵读活动”设计,可体现活动的内容或意义,注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可采用对偶等修辞手法拟写标语。示例:诵经典作品,品盛世文明。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 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 解析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