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习成果阶段展示五年级科学试题(满分5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到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8分)1.下列有关“影”的词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湖光倒影 B.形影不离 C.立竿见影2.制作一台潜望镜至少需要( )面平面镜。A.两 B.三 C.四3.在实验模拟制造“霜”的时候,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 )。A.更高 B.更低 C.不确定4.把一个燃烧的烟头放在一个离纸很近的地方,过一会儿,纸变黑,这说明热是能够( )的。A.传导 B.对流 C.辐射5.夏天开空调时,空调的风扇叶向哪个方向开,房间能更快地凉快起来?( )A.风扇叶向上开 B.风扇叶向下开 C.风扇叶放在中间6.地球上的水是循环的,( )是没有道理的。A.水在海洋、天空和陆地之间的循环永不停息B.地球上的水由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组成C.地球上的水循环往复,不缺少水资源,人们不要节约用水了7.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利用热传递的( )形式吸收能量的。 A.传导 B.对流 C.辐射8.雾和云都是( )凝成的。A.小水滴 B.水蒸气 C.雨水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夏天打开冰箱门,会看到冰箱门口往外冒“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2.夜间行车的司机不关远光灯属于光污染。( )3.自然界中的雾、霜、雨、露、雪等是水在自然界中不同的存在状态。( )4.人工降水就是让云中的小水滴加快增大,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降水。( )5.利用热水袋取暖,是热水通过热水袋把热传给了我们。( )6.在阳光的照射下,浅色物体比深色物体热得快。( )7.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在地球各处的厚度不一样。( ) 8.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那么蛋清相当于地核。( )9.煮面条时只发生热对流。( )10.雨水落地,瀑布飞流而下,都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科学家是利用 、 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探索的。2.在 的作用下,居住在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人都不会感到自己头朝下。人们把站立时 的方向叫上,把脚底的方向叫下。3.“小孔成像”说明光 。4.光污染一般分为白亮污染、 和 。5.潜水艇通过 看到海面的船只。6.彩虹形成的必要条件: 和 。7. 使地球上的水处于动态平衡。8.比较实验中测得的数值,找出数值变化的原因,得出结论,就是在 。四、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10分)1.探究热传递:如图,在金属杆上用凡士林粘了1、2、3、4、5五根火柴,用酒精灯在金属杆的一端加热。(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A.金属的热胀冷缩 B.金属和火柴的传热本领C.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2)实验中,应该用酒精灯的 加热。A.外焰 B.内焰 C.焰心(3)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第 根火柴最先掉落下来,然后依次是 。(4)这个实验说明:热可以沿着物体从 的部分传到的 的部分。这种传递方式是 。2.探究露的形成:三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A杯里加自来水、B杯是空杯子、C杯装着冰块,都放在桌子上。(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1)隔几分钟后,观察到 玻璃杯外壁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2)实验现象说明: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与 有关。(3)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从以下选择一个正确答案)A.冰块融化成水后渗到杯子外壁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凝结成小水珠C.空气自己产生的五、科学与生活。(每小题5分,共10分)1.列举人们利用光的反射服务于生活的实例,至少两个。(5分)2.为什么雨后彩虹在天空中出现的时间一般不太长?(5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1.A 2.A 3.B 4.C 5.A 6.C 7.C 8.B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地震波 磁力 2.地球引力 头顶3.沿直线传播 4.人工白昼 彩光污染(顺序可调换)5.潜望镜 6.阳光 空气中有小水滴(顺序可调换)7.水循环 8.分析数据四、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10分)1.探究热传递(1)C (2)A (3)5 4321 (4)温度高 温度低 热传导2.探究露的形成(1)C (2)温度(或 冰) (3)B五、科学与生活(每小题5分,共10分)1.照镜子(平面镜)、汽车的外后视镜(凸面镜)、 台灯的灯罩等等。(两条满分,合理即可)2.彩虹出现的时间往往很短,是因为一段时间后空中悬浮的小水滴受热逐渐蒸发了。(答案合理,意思符合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