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基本信息:湘版音乐鉴赏高一年级,《学会聆听音乐》四课时主题名称:学会聆听音乐主题概述:音 乐欣 赏是一种 最 为普遍 的 艺术 实践 活动。 美 国音 乐 家 科 普 兰 曾 说 过,“ 欣赏音乐要全 神 贯 注 地 听、有 意 识 地 听、 用 自 己 全 部 的 智 慧 听 只 有 这 样 ,我们才 能养成 良好 的聆 听 习惯 ,加 深 对 音 乐 的 感 知、体 验 、 理 解 和 认 知 ,培 养 “ 音乐的耳朵 ”。本单元从欣赏典型音乐作品人手, 让学生学习、了解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 , 即音乐音响的感知、情感的体验、联想与想象、理解与认知 , 达到“授之以渔 ”的目的。让学生掌握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也是为后续的音乐学习做铺垫 , 并使之逐步获得音乐审美感知能力。本单元所呈现的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虽然包含四个部分 , 但 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映衬的 , 欣赏过程中既 应引导学生关注某个方面, 也要适当注意综合运用, 以便更好地理解音乐、 鉴赏音乐。1(1.我爱你,中国2.弥渡山) (音响的感知) (1.快乐的女战士2.松花江上) (情感的体验) (1.过山2.梁山伯与祝英台(小) (联想与想象) (1812序曲) (理解与认知)内容结构学 会 聆 听 音 乐2《学会聆听音乐》单元设计一、教材分析:《学会聆听音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年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 教材开篇的第一单元,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内容, 分别是“音响的感知 ”、“情 感的体验 ”、“联想与想象 ”、“理解与认知 ”。这一单元以音乐要素为切入 点,从欣赏作品入手,指导学生学习、了解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养成 良好的聆听习惯,为后续的音乐学习做铺垫,使学生逐步获得音乐审美感知能力。音响的感知, 即通过带有典型特征作品的欣赏, 让学生感知速度、力度、 节奏、节拍、音色、和声及调式等音乐要素, 获得音乐本体之美。情感的体验, 通过欣赏具有快乐、悲伤、平静等不同情感特点的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的主要情感类型,以及音乐是如何综合运用各种手法来表现这些情感的。联想与想象, 则通过欣赏不同层次的音乐,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与想象,比如从描绘性音乐或情节性音乐中产生对艺术形象和意境的联想, 从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中引发自由的想象。理解与认知, 通过欣赏《1812 序曲》这部富有人文内涵的作品, 让学生学会从音乐的创作背景、人文内涵、精神追求等全面、深人地理解音乐,提升其审美感知能力和精神境界。二、主题学情分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学习中,学生初步感知了一个丰富的音 乐世界,具备了一定的听赏能力。但是我们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很多学生所受音乐教育不够系统,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比较薄弱,虽然很多3学生热爱音乐,但是其兴趣点主要在时下的流行音乐,对经典的中外音 乐作品知之甚少, 甚至连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都不清楚。进入高中阶段, 学生的理解能力虽然逐步增强,但对音乐作品的深层次理解能力普遍缺 乏。对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学生都是比较陌生的,平时根本不会接触 这些音乐作品。比如情感与体验这课中,歌曲《松花江上》具有一定的年代感,不能直接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联想与想象这课中的《过山》的旋律色彩如果没有一定的铺垫和介绍, 学生很容易出现“听不懂音乐 ” 的情况, 尤其理解与认知这节课的作品《1812 序曲》要求学生认知的主题旋律形象比较多, 作品的时长较长, 学生聆听和理解音乐有一定困难。三、单元学习目标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20 年修订版)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 养的阐释,得出以下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审美感知的需要、音乐实践与艺术表现、音乐情感体验和音乐文化的理解。根据高中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要求,针对具体的单元学习内容,设计了以下单元学习目标;本单元分四个课时,每个课时的学习目标如下:第一课时:从感知音响开始认识音乐,让学生获得音乐的本体之美, 通过带有典型特征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感知速度、力度、节奏、节拍、 音色、和声及调式等音乐要素,知晓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 用。其对应的核心素养: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听赏活动,感知体验音乐本体美,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养成正确听赏音乐的习惯。第二课时:通过欣赏具有快乐、悲伤、平静等不同情感特点的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的主要情感类型,以及音乐是如何综合运用各种手法来4表现这些情感的。第三课时:感受音乐意境带来的美感,通过欣赏不同层次的音乐,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从音乐中产生对艺术形象和意境的联想,从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中引发自由的想象。这两课对应的核心素养是: 1.通过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的 渗透及音乐欣赏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与辨别能力、深化学 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想象与创造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与合作能力。 2.学生在听、唱、奏、动等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音乐听赏参与感,体验作品的音乐情感,加深音乐理解。第四课时:在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学生可以主动地联系已有的知 识去欣赏《1812 序曲》这部富有人文内涵的作品, 让学生学会从音乐的 创作背景、人文内涵、精神追求等全面、深入地理解音乐,提升其审美 感知能力和精神境界。其对应的核心素养:全面感知音乐,构建音乐价 值观的音乐文化知识。了解音乐的文化价值与功能;理解音乐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四、内容呈现:本单元分四个课时。(见具体课例教学设计)五、 单元学习活动问题链:1.通过对本单元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感知,你是否学会如何鉴赏音乐 作品?请举例说明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旋律、及结构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2.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你对作品的情感内涵有什么样的体验?说5说你喜欢的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内涵。3.你在平时的音乐欣赏中是如何展开联想与想象的 4.通过聆听《1812 序曲》,你是否对音乐的理解与认知有了新的感受?六、单元作业设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写一份“听后感 ”,谈谈你们对本单元不同风格、样式音乐作品的感受。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