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下学期
课题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科书 书 名:中外历史纲要(下)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教学目标
1.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以及概括总结的能力。 2.识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感悟航海家的精神。 3.了解其他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4.对郑和和西方航海家的航海活动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命运的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内容
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与条件 2.教学难点:全球航路开辟的过程、全球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 在开始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两张图片——15世纪和16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我们发现16世纪的世界地图出现了整个非洲大陆的轮廓和南北美洲。这是由于新航路开辟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航路的开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新课讲授】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与条件 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合作探究1】 材料一: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其所属岛屿有金,金多无量……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459座岛…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三: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亚欧传统商路的枢纽,土耳其的横征暴敛加之长期的战争使正常的商业秩序被破坏,从此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数量急剧减少,价格猛涨。——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四:弘扬和传播基督福音于全世界,是西欧民族国家支持哥伦布西航“前往中国”的重要原因。哥伦布就是个狂热的督基教徒,他自认为“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他在探寻新航路的始终,都渗透着浓厚的宗教情绪。 根据课本知识并结合材料,试阐述如果你身为西欧的航海家,你如何说服当时的统治者,支持你去进行海外探险、开辟新航路? 这个部分,我将展示4则材料,让学生们以分组讨论的方式,合作探究完成新航路开辟动因的分析,学生展示答案后,我将做出总结: ①经济根源: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对金银的渴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激起各个阶层到东方和未知的海外实现发财梦(寻金热);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扩张的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商路不畅造成商业危机;④思想根源、精神动力: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传播基督教。 接下来,用漫画的形式引发学生们思考,新航路开辟不是游泳游着去开辟的,还得具备一些列条件:①客观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地圆说的提出,航海经验和地理知识丰富;②政治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 新航路的开辟 这个子目的内容相对简单,我录制了一个微课,让学生们观看微课,自主学习。微课学习完成后,提问学生回答两个问题:①葡萄牙支持的两位航海家分别是谁,他们的航路是什么?②西班牙支持的两位航海家分别是谁,他们的航路是什么?通过这两个题,检测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先教师讲解其他航路开辟的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和南半球其他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 这个子目,先是让学生们结合导学案设计的表格,阅读教材,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用多媒体演示其他航路开辟的路线。 1、北线: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通往亚洲的航路 时间国家航海家航海活动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纽芬兰16世纪法国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16世纪荷兰巴伦支三次航行至北冰洋地区17世纪初哈得逊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2、南线: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 时间国家航海家航海活动1578年英国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合恩角164-1643年荷兰塔斯曼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合作探究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有何不同 (目的、性质、影响) 材料一: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材料二:哥伦布被任命为发现地的统帅,可以获得发现地所得一切财富和商品的十分之一并一概免税;对于以后驶往这一属地的船只,哥伦布可以收取其利润的八分之一。 ——哥伦布同王室签订的合 这一部分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结合上述材料,从目的、性质、影响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两者的不同以及对世界历史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课堂小结】 本课结束后,用知识结构图的方式,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以此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结语】 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将“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 【板书设计】 6、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二、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