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二(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装……………………………………订…………………………………线……………………………………) 8.3 摩擦力(二)【素养目标】1.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具体问题2.经历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的过程,激发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初步形成用物理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生活实践来体会摩擦的相关知识【预习生疑】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各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和结果。老虎钳的钳口上刻有花纹: 。洗衣机传动皮带要张紧一点: 。2.写字时,手指与笔杆之间的摩擦是 (选填“有益”或“有害”,下同)摩擦;自行车在骑行时,轮轴要在轴圈中转动,它们之间的摩擦是 摩擦。3.在进行拔河比赛时,选手们都穿着底面粗糙的运动鞋,这样做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选填“增大”或“减小”,下同);同时,地面要清扫干净不能有沙子,如果地面有沙子,那么会使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探究生思】摩擦的利弊。生活中许多地方存在摩擦,摩擦对我们既有利也有害。例如,走路时,脚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有益的;而车轮旋转时,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却是有害的。应设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可以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来分析改变摩擦力的方法。减小有害摩擦可以用减小压力和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等方法,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还常常采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加润滑剂或形成气垫(使接触面分开)等方法来减小摩擦。增大摩擦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方法,如张紧拖拉机的传动皮带,在传动皮带上打蜡等。在实际事例中,要能辨别出是用何种措施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三)思考1:课本图8-27四个图,分别是增大摩擦还是减小摩擦,各采用了什么方法?思考2:阅读活动8.6 将滑动变为滚动思考3:通过阅读生活·物理·社会 ,分析古代人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减小阻力的,现代的交通工具又是怎么样来减小阻力的?古人 。现代人 。思考4:观察自行车的各个部分,分析它在哪些地方采用何种方法增大了有益摩擦,在哪些地方采用何种方法减小了有害摩擦有益摩擦有害摩擦例1:下列各种现象中,哪些是为了增加有益摩擦,哪些是为了减小有害摩擦?各自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车轮上缠绕铁链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例2: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A.如甲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B.如图乙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C.如图丙所示, 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____________两图可知: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由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租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选填 “大”或“小”);(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小丽发现:当F为3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巩固生效】1.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雪地里汽车轮上的防滑链与地面间的摩擦 B.火车启动时,车轮与钢轨间的摩擦C.自行车运动时,车轴与滚珠间的摩擦 D.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轮间的摩擦2.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现象: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之间的摩擦. 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如图所示的各种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4.上面第3题中,A选项是通过 方法来 (增大/减小)摩擦的;B选项是通过 方法来 (增大/减小)摩擦的;C选项是通过 方法来 (增大/减小)摩擦的;D选项是通过 方法来 (增大/减小)摩擦的.5.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A.F1 =F2 >F3 B.F1 >F2 >F3 C.F2 >F1 >F3 D.F1 <F2 =F36.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填序号);其中是C和 (填序号)通过方法来增加摩擦的,其余是通过 来增加摩擦的.其中G是通过 方法来减小摩擦.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车轮做成圆形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 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E、脚踏板凹凸不平 F、刹车时用力捏闸G、车轴处装有滚珠 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7.假如没有摩擦,下列哪种现象不可能发生( ).A.地面上滚动的球、行驶的车辆很难停下来 B.手拿不住写字的笔C.用吹灰之力可以推动火车沿轨道运动 D.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如飞8.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 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用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 (正确/错误),理由是 .次数 木块大小 接触面积S/cm2 摩擦力F/N1 整 块 150 1.52 三分之二块 100 1.03 三分之一块 50 0.6(4)如图铁块,和木块形状相同.小明利用上面的结论来比较它们下表面的粗糙程度,请设计实验步骤.(仿照上面用简图表示,并用F1、F2表示弹簧测力计示数.)【拓展生长】9.以“假如没有摩擦”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