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学科竞赛科学学科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共四大题,有33个小题。满分120分。2.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试题卷Ⅰ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第1题图)2.如图为利用注射器进行电解水的创新实验,电极插入注射器筒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小C.实验成功时,左边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约是右边的2倍D.两个注射器内的原始液面、电极长度要保持一致 (第2题图)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这一过程中糖的温度变化的是( )A. B. C. D.4.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的示意图,关于水循环和水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工河引入江水,此举属于改变水循环的环节⑤B.从咸水变成淡水主要发生在途中的环节③C.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经D.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分布都不均匀,南多北少、夏多冬少 (第4题图)5.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6.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室温时,将5g生石灰加入100g饱和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B.反应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D.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第6题图)7.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某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其中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表和图中信息指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M是表中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第7题图)B.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小的物质是氯化钠C.从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溶液中提纯氯化钠,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D.如果将表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全部画出,在0~40℃范围内会有3个两线交点8.实验桌上放置了一个带胶塞的体积为1L的烧瓶。①第一位同学说烧瓶内没有东西;②第二位同学说烧瓶内有东西,但是只能凭想象,不能用实验证明;③第三位同学说把它放在天平上称量出来的质量正好是1L空气的质量;④第四位同学说将烧瓶倒置在水槽中,水不能进去,略倾斜,则水进入瓶内,形成一串气泡,说明瓶内有东西。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 B.②③ C.③④ D.④9.小刚买了一瓶果酱,可是怎么也拧不开玻璃瓶上的铁皮盖。爸爸让小刚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再一拧瓶盖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 )A.增大瓶盖的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B.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C.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D.由于撬了盖的一边,而增大了盖另一边的压力10.如图所示是学校旗杆的影子在白天一段时间内的长度变化示意图,这段时间最有可能的是( )A.6:00~10:00B.10:00~14:00C.11:00~15:00D.13:00~17:00 (第10题图)11.如图所示为某个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的相互变化关系,甲、乙、丙三种生物之间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推测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最可能是( ) (第11题图)A.丙 B.甲 C.乙 D.甲和乙12.如图所示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每天固定的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m左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呈减小趋势,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B.在近海水域水深10m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C.生活在水深100m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只有分解者D.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海水盐度等,这与陆地生态系统有差异 (第12题图)13.下列选项中:①一个池塘中所有的蝌蚪;②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鸟;③一块农田中所有的野草;④一个城市中所有的人;⑤一片桔林中所有的柑橘树。可以称为种群的有( )A.⑤ B.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14.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所示的部分内容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此图表示蝉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D→A→B→CB.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C.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第14题图)D.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15.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形成两性生殖器官B.身高突增,心肺功能增强C.大脑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D.女孩乳房发育、男孩喉结突起等第二性征出现16.如图表示人体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卵巢内进行的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子宫内完成的C.胎盘是母体和胚胎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D.胎儿和婴儿都用肺进行呼吸17.达尔文曾有过下列描述: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根据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阳光→三叶草→土蜂 B.三叶草→牛C.土蜂→田鼠→猫 D.土蜂→三叶草→牛18.小金用图示甲、乙两装置进行实验。已知:氢氧化钠(NaOH)溶液可吸收硫粉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硫。①关闭止水夹K,打开装置甲的橡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橡胶塞;②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氢氧化钠(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③打开止水夹K,观察装置乙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瓶内气压减小B.步骤②中,装置甲内的气压减小,直至与大气压相等C.步骤③中,装置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水倒流进入甲D.步骤③中,装置甲内的气压增大,直至与大气压相等 (第18题图)19.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污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气体中的每一种均属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氮、氯化氢、二氧化碳C.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D.氯化氢、氮气、氢气20.某小组使用数据采集器探究“铁丝在O2中的燃烧”,如图甲所示,集气瓶内O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B.瓶中放少量水,用于吸收有毒物质C.开始采集数据时,瓶内是纯净的O2 D.铁丝停止燃烧时,瓶内O2未耗尽21.某实验小组设计了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如图所示),取三通U型管连接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的导气管上,并点燃高低错落的小蜡烛,做实验①,然后拔下三通U型管,并夹紧上端,做实验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①和②都是低处蜡烛先熄灭B.实验①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C.实验②中得到启示是: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门外 (第21题图)D. 实验②中U型管内壁可能会变黑22.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以下几种说法:①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③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23.为保护个人隐私可以给手机贴上防窥膜。如图是其表面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与百叶窗相似,只有正对着屏幕的使用者能看清屏幕,与屏幕成一定角度的旁观者看起来则是一片漆黑。下列与防窥膜涉及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A.雨后彩虹 B.水中倒影C.树下光斑 D.海市蜃楼 (第23题图)24.如图,用自制的针孔照相机观察蜡烛,有以下四种说法:①薄膜上出现蜡烛的像是倒立的;②薄膜上蜡烛的像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③保持小孔和蜡烛的距离不变,向右拉动内筒,蜡烛的像变大;④保持小孔和蜡烛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蜡烛的像更明亮。这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24题图)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25.在白光照射下,小乐看见图卡中蓝色、红色、绿色、白色部分的面积分别为8cm2,4cm2,2cm2,2cm2,如图所示。若小乐用某种光照射图卡,看见其黑色部分的面积为10cm2,则该种光最可能是( )A.蓝光B.红光C.绿光 (第25题图)D.白光试题卷Ⅱ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8分)26.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挡光板的夹缝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用光屏接收从三棱镜的另一侧射出的光线。(1)光屏上A、B是彩色光带边缘,其中A为__________光。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我们发现__________(填“A区外侧”,“AB之间”或“B区外侧”) (第26题图)(3)我们平时看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请根据要求对下列动物进行归类:①蝗虫;②蝴蝶;③蟒蛇;④鲸;⑤青蛙;⑥麻雀;⑦金丝猴。其中生殖时采用体外受精的是__________;胎生的是__________;生长过程中经历蛹期的是__________。28.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1)空气的用途: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氧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2)空气成分: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结合图乙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2时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空气的保护:图丙是某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C.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29.“月宫一号”是我国建立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综合实验装置。在“月宫一号”内,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1)图甲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物质流动。图中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2)某同学认为“月宫一号”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引入以黄粉虫为食的生物。请你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评价此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月宫一号”里的植物能为人提供氧气、水和食物。光照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之一。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图乙所示装置研究不同色光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图丙所示)。据图分析,“月宫一号”内给植物照射的最佳两种色光为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8分)30.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甲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查阅资料】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②氢氧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③排水法是收集气体的一种常用方法。当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时,可用此方法。【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抽取适量气体,注入澄清石灰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罩内含有二氧化碳【实验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方法1: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从a中抽取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前要对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小结设计了一种方法,请你帮他完成:打开止水夹,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用热毛巾捂住集气瓶,若导管末端__________(选填“出现气泡”或“不出现气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2)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满150mL的集气瓶,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3)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0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_____。方法2: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测量从a中抽去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1)抽取150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为_____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_____。【实验反思】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方法1与方法2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方法1”或“方法2”),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现需要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①②③ C.④⑤②①③ D.④①⑤②③(2)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____g,量取所用的水最好选用__________规格的量筒(已知:1mL体积的水的质量为1g)A.100mL B.50mL C.10mL(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盘,应__________。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砝码(4)溶解时,将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5)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并贴上标签。小明同学贴标签有不妥之处,如右图所示,请在右侧的空白标签上填写正确内容。(6)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往烧杯中倾倒量取好的蒸馏水时,少量水溅出C.所用氯化钠晶体未充分干燥D.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撒落在烧杯外四、解答题(共2小题,其中32题6分,33题8分,共14分)32.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能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共生效应。装置原理如图所示,由养殖区、种植区、转化槽组成,转化槽中的细菌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整个装置通过水泵实现系统内的水循环。(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转化槽中的细菌属于__________。(2)图中所有动物、植物与微生物不能称作一个生态系统,是因为还缺少__________。 (第32题图)(3)减少草鱼的投放量有利于黑鱼的生长,请利用生态系统的知识解释其原因。33.如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温度/℃ 0 10 20 30 40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1)1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__g。(2)10℃时,将10g硝酸钾加入4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如图是30℃时硝酸钾溶液的变化情况,请通过计算写出两种可行的操作方法。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学科竞赛科学学科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B D B B B D D B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C B C A C B D A D21 22 23 24 25A B C A B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8分)26.(1)红 光的色散 (2)A区外侧 (3)树叶只反射绿光,吸收其他色光27.⑤ ④⑦ ②28.(1)C (2)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容器内气压增大;同时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容器内气压减小;前者的影响超过了后者 打开止水夹 (3)C29.(1)2 (2)观点错误,引入的生物会消耗能量,使得流入人体的能量减少(或“观点正确,增加生物种类,给人类提供更丰富的营养”) (3)蓝光和红光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8分)30.【实验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二】方法1:(1)出现气泡 (3)80% 方法2:(2)氧气 50%【实验反思】方法2 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满150mL的集气瓶31.(1)B (2)12.8 A (3)A (4)加速溶解 (5) (6)CD四、解答题(共2小题,其中32题6分,33题8分,共14分)32.(1)分解者 (2)非生物成分 (3)减少草鱼的投放量,能让更多的能量流入黑鱼33.(1)20.9 (2)17.3% (3)方法1:加入20g硝酸钾,方法2:蒸发掉60g水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