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模拟练习(三)化学学科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1.在中国有端午食粽的风俗,粽即“芦叶裹米也”,主要材料有糯米、馅料,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猪肉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糯米属于糖类 B.将粽子煮熟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猪肉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D.芦叶可提供一定的维生素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离开教室随手关灯 B.加高烟囱排放废气C.提倡将垃圾就地填埋 D.大力发展燃煤发电3.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钙元素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CaO B.相对原子质量为 40.08gC.钙元素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D.自然界中的钙很难以单质形式存在4.普通胶水中含有的聚乙烯醇可以用于造血干细胞的培养液,帮助治疗白血病。聚乙烯醇的化学式为(C2H4O)n,下列关于聚乙烯醇的说法合理的是:A. 每个聚乙烯醇分子中含有 7 个原子B. 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4nC. 聚乙烯醇由碳、氢和氧 3 个元素组成D. 聚乙烯醇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5.近年来我国科技领域成果丰硕。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光纤量子通信——光纤中的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B.CO2封存海底——海底压强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致 CO2液化C.制造 AI 机器人——芯片中利用大量铜导线,主要利用铜良好的延展性D.消防服的防水层——采用的是聚四氟乙烯[(C2F4)n],属于有机合成材料6.下列制备氢气并收集测定氢气的体积实验操作中,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稀盐酸 B.量取稀盐酸 C.制备氢气 D.量取氢气体积7.兴趣小组为制作木片画,再用毛笔蘸取稀硫酸在木片上绘画,晾干、烘烤,可制得精美的木片画。制作木片画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A.烘烤过程中木片上稀硫酸浓度不变B.木片出现黑色证明木片含有碳元素C.木片出现黑色体现了硫酸的吸水性D.通常情况下用金属铁处理废硫酸8.尿素[CO(NH2)2]进入土壤,在土壤中脲酶催化作用下的反应机理如图: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四步反应机理中共涉及到四种氧化物B.脲酶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皆不变C.过程①中各微粒的数目比为 1:1:1:1,则 X 的化学式为 NH3D.过程③生成碳酸属于化合反应9.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B.比较合金和纯金 C .验证甲烷中含有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属的硬度 碳元素10.下述实践活动的解释正确的是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 用硝酸铵自制化学“冰袋” 硝酸铵溶解时吸热B 监测空气中 CO2含量 CO2属于空气污染物C 自制臭氧分子结构模型 臭氧由 3 个氧原子构成D 用盐酸除铁锈 将生锈的铁制品放足量盐酸中充分浸泡11.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测得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大于 2:1,兴趣小组同学对此异常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H2难溶于水而 O2不易溶于水,可能与不同气体溶解度有关B.石墨电极对气体有吸附性,可能是吸附的 O2比 H2多C.石墨电极与 O2反应且生成 CO2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D.若改用铂丝电极重新进行实验,将会产生更大的误差12.向盛有一定量 NaOH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下列烧杯中各量的图像表示正确的是AA B C D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共 28 分)13.(6分)科普阅读短文2我国航天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火箭推进剂对火箭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偏二甲肼(C2H8N2)—四氧化二氮(N2O4) 推进剂混合即反应,完全燃烧产物无毒,但本身有毒性和腐蚀性。煤油-液氧推进剂价格便宜,但易积碳。甲烷-液氧推进剂兼顾高性能低成本,积碳不突出,是新一代理想推进剂。液氢-液氧推进剂动力大,反应产物无污染,但氢气沸点和密度低,不易储存。储氢和释氢的原理如下图 1所示。(1)完全没有积碳(形成碳单质堆积)问题的推进剂为 (写一种)。(2)朱雀二号是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甲烷-液氧火箭,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镁纳米颗粒与 H 作用可储氢。金属 X 与镁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可制取镁纳米颗粒,金属 X 可选取 (填序号)。a.钠 b.锌 c.铁 d.铜(4)MgH2与水作用可释放 H2,反应产生的 Mg(OH) 会覆盖 MgH2,降低产氢效率,试提出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措施 。(5)不同温度下,加热等质量的 MgH 释放 H 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如上图 2 所示。则 40 min 时,温度选择 ,MgH 剩余质量最小。14.(6分)为完成“探究铁锈蚀条件”实践活动,某学习小组利用图示装置开展如下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 a的名称 。小组同学用上图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将二氧化锰水泥小球放入仪器 a中,该实验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完成实验并记录现象如下表:试管编号 药品 铁丝生锈情况1 6 cm铁丝+10 mL水+植物油 铁丝未生锈2 6 cm铁丝+6 mL水 8分 50秒,铁丝锈蚀3 6 cm铁丝+2g氯化钙干燥剂 铁丝少量生锈4 5分 10秒,铁丝明显锈蚀①对比试管 1 和 2得出铁生锈需要的条件是 。3② 试管 3内铁丝少量生锈的可能原因是 。③为得出“相同条件下,铁在氯化钠溶液中锈蚀速率更快”的结论, 4号试管中的药品是 。15.(5 分)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 C5H9NO4Na),能增加食品鲜味,温度达到 120℃以上,谷氨酸钠会分解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下列是谷氨酸钠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1)谷氨酸 (C5H9NO4))和丙氨酸(C3H7NO2)属于不同种氨基酸,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2)谷氨酸钠溶于水中形成溶液,该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步骤Ⅱ中,可利用 (填物质名称)进行脱色。(3)步骤Ⅲ中谷氨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谷氨酸钠和 (填化学式)。(4)烹饪时,添加味精的最佳时间是 。16.(6+3 分)我国古法制硝(KNO3)的主要步骤为:取土→淋硝→熬硝。步骤 I.取土采撷硝土[富含 KNO3、Ca(NO3)2和 NaCl]备用。(1)上述涉及到的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名称)。步骤Ⅱ.淋硝木桶内铺上木板和稻草,将硝土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 K2CO3)的混合物置于其上,浇入井水,于木桶下方导出“硝水”(含 KNO3和 NaCl),如图 1。(2)稻草相当于实验室过滤操作的 (填实验用品)。(3)写出草木灰主要成分与硝土中 Ca(N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Ⅲ .熬硝熬制“硝水”得到“浓硝水”;降温结晶,净化后得“火硝”(即 KNO3晶体)。(4)图 2 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欲将 180 g 硝酸钾溶液从 A 点状态转化为 B 点,合理的措施有 ,从 A 点状态转化为B点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 。(注意:若答对以下(5)(6)小题奖励 3 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40 分。)(5)设计实验验证“浓硝水”中含 Cl-: (写出具体步骤)。(6)将草木灰溶于水,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草木灰溶液呈碱性。+小红的猜想:草木灰中 K 使溶液显碱性你的猜想:草木灰中 使溶液显碱性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你的方案是 。17.(5 分)我国 2023 年制氢产量约 4000 万吨,位列世界第一。其中 15%的氢气用于合成氨气(反应原理为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当氢气消耗 300 万吨时,理论上生成 NH3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2)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原因 。4模拟练习(三)化学学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A D B C B B A B A D C13.(6 分)(1)液氢-液氧(2)CH4+2O2 点燃 CO2 + 2H20(3)a(4)加适量的酸将覆盖在 MgH2表面的 Mg(OH) 反应掉(5)300℃14.(6 分)(1)锥形瓶;2H2O2 MnO2 2H2O+O2↑(2)①需要氧气②发生装置中产生氧气水蒸气含量过高或干燥剂的量过少(其他答案合理即可)③6 cm铁丝+6 mL氯化钠溶液15.(5分)(1)谷氨酸和丙氨酸的分子构成不同,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2)Na+;活性炭(3)H2O;(4)菜肴温度低于 120℃(或菜肴出锅时、出锅后等答案合理即可)16.(6+3分)(1)硝酸钾(2)滤纸(3)K2CO3+Ca(NO3)2 = 2KNO3+CaCO3↓(4)将溶液从 50℃降温至 20℃(或降低温度至 20℃等答案合理即可 );先不变后不断减小(5)取适量浓硝水样品,往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答案合理即可)(6)CO 2+3 ;将草木灰溶于水,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滴加稀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红色褪去。(答案合理即可)17.(5分)(1)解:设理论上能生成 NH3的质量为 xN2+3H2=======2NH36 34300 万吨 x6:34=300万吨:X / 6:300万吨=34:xx=1700万吨答:理论上约能生成 1700万吨 NH3 。(2)氨气能与浓硫酸发生反应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