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谋求互利共赢 学案课件(4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谋求互利共赢 学案课件(43张PPT)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课时 谋求互利共赢
课标要求(2022年版) 素养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领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政治认同、责任意识:认识到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青少年要树立全球意识,关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知道人类面临着许多全球性问题,人类应该关心共同命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应对全球性问题
1.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当今世界,各国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____________。
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命运共同体
(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____________。例如,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__________、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问题关系__________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3)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__________的孤岛。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__________。
全球性问题
恐怖主义
整个人类
自我封闭
必然选择
2.各国应该怎样应对全球性问题?(各国应该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各国要采取共同行动,承担__________,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各国要努力扩大______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3)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__________,建设一个__________的世界;坚持__________,建设一个__________的世界;坚持__________,建设一个__________的世界;坚持__________,建设一个__________的世界;坚持__________,建设一个__________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共同责任
利益
对话协商
持久和平
共建共享
普遍安全
合作共赢
共同繁荣
交流互鉴
开放包容
绿色低碳
清洁美丽
3.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举措
中国积极开展__________________,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________________,弘扬______、发展、公平、______、民主、______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
正义
自由
二、关心共同命运
各国人民应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相互信任、__________和共同担当。
(2)关怀生命、______生命的价值,能够让我们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看成同我们一样的人,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______与______。
(3)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__________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__________,在为__________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守望相助
尊重
包容
合作
实际行动
心系祖国
人民利益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同。(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主导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3.坚持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融为一体。(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青少年要关心人类命运,培养国际意识,开阔国际视野。(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坚持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加强合作。
2011年以来,中东、北非的难民潮牵动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民众颠沛流离。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针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请你参与讨论,说说你赞同谁的想法并说明理由。(6分)
我赞同王柠的想法。理由: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③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心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6分)
一、选择题
1. 多年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原则基础上同太平洋岛国开展合作,共享中国发展红利。我国之所以重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因为(  )
A.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共同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B.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发展贡献最大
C.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D.合作与共赢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
2.面对全球问题,中国提出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由各国共同分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这就要求各国(  )
①践行合作理念,构建良好的国际关系
②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③强调胜者为王、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
④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3.(2024·佛山期末改编)2023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坚守初心 团结合作 携手共促亚太高质量增长》的讲话,呼吁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共同繁荣。这表明(  )
A.中国积极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之间的文化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C.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建立,符合亚太全体人民的期待
D.亚太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同等发展
A
4.下列图片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
5.(2024·湛江期末)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贫困、饥饿、疾病、社会冲突和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为此,各国必须(  )
①坚持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
②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的责任
③维护自身利益,只注重本国发展
④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各自的贡献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6.(2023·青岛中考)在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中国提出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共同发展,坚持普遍安全,坚持世代友好。下列对贯彻“四个坚持”的意义阐述最准确的是(  )
A.发挥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B.推动中国—中亚合作关系行稳致远
C.展示我国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
D.改变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
B
7.“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时指出,中南要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推动中南关系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砥砺前行。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  )
A.有利于中南两国实现互利共赢
B.是因为南非的发展高度依赖中国
C.要中国不遗余力地帮助南非发展
D.是面对全球性挑战的无奈选择
A
8.明德学校开展了以“关心共同命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下表是其中一个问题的调查统计结果。这一结果反映了(  )
青少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的做法有哪些?
选项 比例
①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 95%
②关切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 94%
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 34%
A.①说明大多数同学能够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B.②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唯一做法是关注世界发展
C.③的做法不符合实际,因此选择这种途径的同学比例低
D.上述结果说明同学们都能通过不同途径解决全球性问题
答案:A
9.日益开放的中国期盼着我们青少年的成长。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淡化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 ②提高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③具有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 ④做到心中有责和敢于担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10.以下是小李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的笔记内容,正确的是(  )
A.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创新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B.维护世界和平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和平与改革是时代的主题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
D.当今世界,只有发达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C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2023年7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强调,促进经济增长是地区国家的共同任务。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反对保护主义、单边制裁、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反对搞“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努力把互利合作“蛋糕”做大,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1)我国为什么反对搞“筑墙设垒”“脱钩断链”?(8分)
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②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③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⑤“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⑥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8分)
(2)关心人类共同命运,我们青少年应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方法,请试举三例。(6分)
①学习本国文化,积极参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活动。②在对外交流中,积极表达代表本国立场的观点和主张,态度坚定而温和。③努力学好外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了解相关国家的历史和文化。④了解外国人的礼仪习惯、交往方式、思维特点,交往时遵循相关的行为规范。⑤对生态环境、多样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形成对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积极态度。(6分)
课后强化
一、选择题
1.2023年8月24日,日本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放入海,公然向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转嫁核污染风险。针对日本此举,国际社会表示强烈质疑和反对。这是因为(   )
①国家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②当今世界是一个发展的世界 ③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 ④海洋生态遭破坏会危及全球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2.下列两则时事报道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国正全面深化改革 B.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协作是当今时代主题 D.互利共赢已成为全球共识
·2023年8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发表题为《团结协作谋发展 勇于担当促和平》的重要讲话。
·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
B
3.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并不太平。世界各国共同乘坐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只有无惧风浪、无畏挑战,同舟共济、携手应对,才能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这主要告诉我们(   )
A.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B.中国领导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
C.各国要推动文化交流互鉴
D.各国要采取共同行动实现共赢
D
4.(2024·茂名祥和中学月考)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美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形成共识,积极行动,引领中美关系积极向前发展。由此说明我国(   )
①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制定世界规则,主导国际新秩序 ③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④坚定立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5.(2024·珠海一模改编)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之际,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以全球共通的体育语言和体育精神,发出“一起向未来”的号召,为各国跨越分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最佳舞台。这说明(   )
A.人类的命运彼此相依,世界各国实现了一体化
B.借助奥运盛会,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C.中国开始主导国际事务,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D.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理念,携手各方书写新篇章
D
6.这个地球,能否和合与共?老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探究。学生小丽坚决回答“能”并列举了事例进行论证。请你找出小丽列举的事例(   )
A.事例1和事例2 B.事例3和事例4
C.事例1和事例3 D.事例2和事例4
事例1:金砖扩容增为金砖10国,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事例2:中美元首在大国关系的十字路口晤谈“正确相处之道”
事例3: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真主党目标进行了大规模打击
事例4: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空气质量恶化,污染至“危险”级别
A
7.“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从未来的挑战变成眼前的危机。”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面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这启示我们(   )
A.全球气候治理需要各个国家共担责任
B.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解决气候问题
C.全球气候治理是每个国家的中心工作
D.全球气候治理问题面临最大的危机
A
8.当前,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处在战火硝烟之中。俄乌冲突依然持续,加沙地带战火纷飞,红海地区轰炸不断。这说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形成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重道远
C.经济全球化成为一句空话
D.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发生改变
B
9.2024年全球有3亿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这一数字略低于2023年。气候变化和武装冲突是导致人员流离失所的重要原因。当前,由气候问题导致的儿童流离失所人数比冲突导致的还要多,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威胁持续蔓延
②世界各国要积极行动,为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③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携手解决全球问题
④国际关系瞬息万变,要把援助和保护作为中心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各成员国要勇于面对国际风云变幻,牢牢把握时代潮流,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要做到这一点(   )
①各国间要加强对话协商,包容互惠
②需要各国加快提升实力,独善其身
③各国人民应该守望相助,共同担当
④青少年要心系祖国,关注人类命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11.(跨学科:语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的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美德有(   )
①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 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理想 ③以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谊 ④“明礼修身,知礼明德”的礼仪之道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12.截至2023年11月7日,牵动世界目光的新一轮巴以冲突满一个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近一个月来,加沙地带的平民被围困、被杀害,家园被炸毁,得不到援助,这种情况必须停止。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呼吁(   )
①是为了提高自身形象、声誉 ②需要冲突双方趋利避害、独善其身
③是关怀生命、尊重生命价值的体现 ④需要冲突双方相互信任、共同担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材料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9月26日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白皮书说,10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目的就是回答“人类向何处去” 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为彷徨求索的世界点亮前行之路,为各国人民走向携手同心共护家园、共享繁荣的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一个美好愿景,也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国际社会应当携手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路线图,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1)请列举两例“人类社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2分)
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2分)
(2)小强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所以主要靠中国主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局限于促进世界和平,还包括很多领域。请你对小强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
小强的观点是片面的。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所以主要靠中国主宰”说法错误。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局限于促进世界和平,还包括很多领域”说法正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