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科学贵州省兴仁市黔龙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四年级期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科学贵州省兴仁市黔龙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四年级期中

资源简介

科学贵州省兴仁市黔龙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四年级期中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
1.(2024四下·兴仁期中)世界地图上大片的蓝色代表(  )。
A.陆地 B.海洋 C.平原
2.(2024四下·兴仁期中)变色蜥蜴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  )避免受到伤害
A.发出警告 B.变换皮肤 C.断掉尾巴
3.(2024四下·兴仁期中)小仓鼠喜欢在(  )环境中睡觉。
A.黑暗 B.比较明亮下 C.阳光下
4.(2024四下·兴仁期中)人类在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 (  )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A.不会影响 B.不能破坏 C.不用考虑
5.(2024四下·兴仁期中)热带气候高温多雨,根据环境特点, (  )更适合在这里生长。
A.榆树 B.仙人掌 C.芭蕉树
6.(2024四下·兴仁期中)下列因素中,不是影子形成的必备条件的是(  )。
A.影子 B.遮挡物 C.光源
7.(2024四下·兴仁期中)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8.(2023四下·盘州期中)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  )。
A.沿海地带 B.沿河地带 C.高原地区
9.(2023五下·成武期中)夏天,生活在草地里的蚱蜢,体色往往是(  )的。
A.灰色 B.黄色 C.绿色
10.(2024四下·兴仁期中)冬天的蔬菜大棚里会长出夏天的蔬菜,主要改变的条件是(  )。
A.空气 B.温度 C.土壤
11.(2024四下·兴仁期中)小明担心小仓鼠会跑掉,睡觉前把它放在一个玻璃瓶中,并用一个不透气的盖子盖上。第二天早上,小明发现小仓鼠死在了玻璃瓶中。这说明小仓鼠的生存离不开(  )。
A.水 B.阳光 C.空气
12.(2024四下·兴仁期中)一天之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A.从短变长再变短 B.从长变短再变长 C.一直再变短
13.(2024四下·兴仁期中)13.2003 年 10 月 15 日,杨利伟在外太空拍下地球的照片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他乘坐的载人飞船是 (  )
A.“神舟”5号 B.“东方红”1号 C.“嫦娥”1号
14.(2024四下·兴仁期中)为了使手电筒照射下的物体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选择的做法不包括(  )。
A.改变手电筒的照射角度
B.改变物体的摆放
C.关闭手电筒
15.(2024四下·兴仁期中)地球上能够真正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  )。
A.21% B.2.5% C.0.26%
二、填空题
16.(2024四下·兴仁期中) 降落伞是由   、   、   三个部位构成。
17.(2024四下·兴仁期中)动物通过   、   、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并用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18.(2024四下·兴仁期中)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观察月食时,发现月球表面上的地影是圆的,证明地球是个   。
19.(2024四下·兴仁期中)为了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1993 年联合国大会确定特每年的 3 月 22 日 定为 ”    ” 。
20.(2024四下·兴仁期中)动物维持生命需要   、   、   、和适宜的温度。
三、判断题(请在答题卡上涂上你的答案,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
21.(2024四下·兴仁期中)人类喝水、做饭、洗衣服要用淡水。(  )
22.(2024四下·兴仁期中)在不影响卫生的情况下尽量少更换碗碟,减少洗刷用水。 (  )
23.(2024四下·兴仁期中)养鱼的水、淘米水可以用来浇花或冲厕所。(  )
24.(2024四下·兴仁期中)砍伐森林影响了植物的生存,对动物没有造成影响。(  )
25.(2024四下·兴仁期中)月相上半夜右边亮,下半夜左边亮。(  )
26.(2024四下·兴仁期中)小仓鼠和小狗都是动物,喂养的方法完全一样。(  )
27.(2021四下·兴仁期中)长江哺育了中华文明,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28.(2021四下·兴仁期中)洗碗时把水龙头开到最大,一直冲洗。
29.(2021四下·兴仁期中)我们的影子会动,所以影子有生命。
30.(2024四下·兴仁期中)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方向也随之发生改变。(  )
四、连线题(将对应的用线连起来)
31.(2024四下·兴仁期中)连一连
中华文明 尼罗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黄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文明 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
五、简答题
32.(2024四下·兴仁期中)小仓鼠在哪些情况下可能会咬人
33.(2024四下·兴仁期中)在生活中,我们有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
34.(2024四下·兴仁期中)植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什么
35.(2024四下·兴仁期中)写出地球上四大洋的名称。
六、实验探究题
36.(2024四下·兴仁期中)奇奇、妙妙两位同学用樟脑丸和粉笔研究蚂蚁对环境的感知能力。
(1)实验前,奇奇先对樟脑丸和粉笔进行研究,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A.看颜色和形状 B.闻气味(扇闻) C.尝味道(少量)
(2)奇奇用粉笔在蚂蚁周围画上一个圈,蚂蚁   (填“能”或“不能”)迅速迷出包围圈。
(3)妙妙用樟脑丸在蚂蚊周围画上一个圈,蚂蚁   (填“能”或“不能”)迅速迷出包围圈。
(4)产生这种实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樟脑丸和粉笔的   (填“颜色”或“气味”)不同,实验说明蚂蚊具有   的能力。
(5)妙妙继续用樟脑丸在蚂蚁周围画多个圈,而且圈越来越小,最终蚂蚁会   ,这说明蚂蚁具有   的能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地图
【解析】【分析】地图是按一定的比例运用线条、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状况的图形。地形图是用符号和颜色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在地形图或地球仪上,大片的蓝色代表海洋。
2.【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的防身术有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等方式,不同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是不一样的。变色蜥蜴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变换皮肤避免受到伤害
3.【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仓鼠喜欢阴暗、无阳光照射的地方。
4.【答案】B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建筑、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所以人类在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不能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5.【答案】C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热带气候高温多雨,根据环境特点, 芭蕉树更适合在这里生长,因为芭蕉扇的叶片巨大,能够快速蒸发水分。榆树生活在温带地区;仙人掌是沙漠植物。
6.【答案】A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7.【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意大利人伽利略是世界第一个使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
8.【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都出现在大河流域,沿海地带,因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9.【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的防身术有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等方式,不同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夏天,生活在草地里的蚱蜢,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这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10.【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大多数植物的生存需要适量的水分、阳光、空气、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等。冬天的蔬菜大棚里会长出夏天的蔬菜,主要改变的条件是温度。
11.【答案】C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动物和人一样,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小明担心小仓鼠会跑掉,睡觉前把它放在一个玻璃瓶中,并用一个不透气的盖子盖上。瓶中的氧气被小仓鼠消耗完了,没有氧气,第二天早上小仓鼠死在了玻璃瓶中。
12.【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13.【答案】A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登上太空,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
14.【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 A:改变手电筒的照射角度,正确;
B:改变物体的摆放,正确;
C:关闭手电筒,错误;失去了光源,就无法产生影子了。
15.【答案】C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约97.5%都是咸水(海洋、咸水湖),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2.5%左右,约3500万立方千米。淡水中近70%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永冻积雪和大部分不易利用的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所以地球的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
16.【答案】伞面;伞绳;下坠物
【知识点】降落伞
【解析】【分析】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降落伞由伞面、伞绳和下坠物三部分组成,主要功能是通过增大阻力来减缓人体降落的速度。
17.【答案】皮肤;四肢
【知识点】动物的感官
【解析】【分析】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并用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如当蚊子撞向蜘蛛网时,蜘蛛的肢体能感觉到蜘蛛网的震动;变色蜥蜴的皮肤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变颜色;蜗牛可以用它的触角来感知环境;鱼能通过感觉到水流的变化,通过鳃感觉到水温的变化。
18.【答案】球体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的事实,做出了“地球是个球体”的推测。
19.【答案】世界水日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取之不尽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世界水日即每年的3月22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
20.【答案】阳光;空气;食物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生物的生存因素: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动物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营养的吸收、废物的排泄都离不开水。日常生活中,饮用、做饭、灌溉农田、洗衣服都需要用到淡水。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比如在不影响卫生的情况下尽量少更换碗碟,减少洗刷用水。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要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如养鱼的水、淘米水可以用来浇花或冲厕所。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砍伐森林影响了植物的生存,也影响了动物的生存,比如减少了动物的栖息地、食物等。
25.【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公转运行而变化,月亮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上半月月亮右边亮,农历下半月月亮左边亮。
26.【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小仓鼠是杂食动物,薏仁米,小米,玉米片,糙米,大麦等,都可以作为仓鼠的主食,没有粮食蔬菜也可以,比如大头菜,白菜,生菜,胡萝;小狗也是杂食动物,小狗能吃肉、馒头、玉米面做成的窝头等,小狗不吃生菜;小狗和小仓鼠喂养的方法不能完全一样。
27.【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考查中国河流的常识,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中国人称黄河为母亲河。
28.【答案】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考查节约用水的常识, 洗碗时把水龙头开到最大,一直冲洗,是浪费水的表现。
29.【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生命都需要新陈代谢,影子无法进行新陈代谢,所以影子不是生命。
30.【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一天中影子方向和长度与太阳的方向和位置有关。同一物体,决定其影子长短的是太阳的高度,决定影子方向的是太阳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31.【答案】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中华文明起源于长江、黄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
32.【答案】小仓鼠视力不太好,在吃东西时,误以为手指是食物会咬人的,睡觉被打搅时,以为受到威胁,也会咬人;仓鼠受到惊吓时也会咬人的;生病的小仓鼠情绪不稳定,容易咬人,要格外注意。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小仓鼠虽然可爱,但是仓鼠是会咬人的,和小仓鼠相处,一定要小心。小仓鼠视力不太好,在吃东西时,误以为手指是食物会咬人的,睡觉被打搅时,以为受到威胁,也会咬人;仓鼠受到惊吓时也会咬人的;生病的小仓鼠情绪不稳定,容易咬人,要格外注意。
33.【答案】随手关水龙头,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洗衣、洗菜、洗澡水再次利用,矿泉水要喝完等。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要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如随手关水龙头,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洗衣、洗菜、洗澡水再次利用,矿泉水要喝完等。
34.【答案】适量的水分、阳光、空气、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等。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大多数植物的生存需要适量的水分、阳光、空气、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等。
35.【答案】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匀,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陆地占29%,因此人们称地球是一个“水球”。地球有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
36.【答案】(1)C
(2)能
(3)不能
(4)气味;气味
(5)比较轻松地冲出其他圈;适应环境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1)人的感官一般说有五个,即眼、耳、鼻、舌、皮肤。实验前,奇奇先对樟脑丸和粉笔进行研究,我们不可能用嘴尝味道,樟脑球和粉笔对人体都有害。
(2)奇奇用粉笔在蚂蚁周围画上一个圈,粉笔无法干扰蚂蚁奇奇用粉笔在蚂蚁周围画上一个圈,蚂蚁不会失去方向感,蚂蚁能迅速逃出包围圈。
(3)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如果用樟脑球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最终不确定是否能逃出画的包围圈。
(4)产生这种实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樟脑丸和粉笔的气味不同,说明蚂蚁具有感知气味的能力。
(5)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为了生存,动物也有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妙妙继续增加蚂蚁周围樟脑丸的圈数,而且里面的圈越来越小。当圈很小时,蚂蚁就没有办法了,只能冲出第一圈,当蚂蚁冲出第一圈后比较轻松地冲出其他圈,这是因为蚂蚁适应了樟脑丸的气味,说明蚂蚁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1 / 1科学贵州省兴仁市黔龙学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四年级期中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
1.(2024四下·兴仁期中)世界地图上大片的蓝色代表(  )。
A.陆地 B.海洋 C.平原
【答案】B
【知识点】地图
【解析】【分析】地图是按一定的比例运用线条、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状况的图形。地形图是用符号和颜色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在地形图或地球仪上,大片的蓝色代表海洋。
2.(2024四下·兴仁期中)变色蜥蜴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  )避免受到伤害
A.发出警告 B.变换皮肤 C.断掉尾巴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的防身术有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等方式,不同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是不一样的。变色蜥蜴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变换皮肤避免受到伤害
3.(2024四下·兴仁期中)小仓鼠喜欢在(  )环境中睡觉。
A.黑暗 B.比较明亮下 C.阳光下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仓鼠喜欢阴暗、无阳光照射的地方。
4.(2024四下·兴仁期中)人类在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 (  )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A.不会影响 B.不能破坏 C.不用考虑
【答案】B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建筑、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所以人类在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不能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5.(2024四下·兴仁期中)热带气候高温多雨,根据环境特点, (  )更适合在这里生长。
A.榆树 B.仙人掌 C.芭蕉树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热带气候高温多雨,根据环境特点, 芭蕉树更适合在这里生长,因为芭蕉扇的叶片巨大,能够快速蒸发水分。榆树生活在温带地区;仙人掌是沙漠植物。
6.(2024四下·兴仁期中)下列因素中,不是影子形成的必备条件的是(  )。
A.影子 B.遮挡物 C.光源
【答案】A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7.(2024四下·兴仁期中)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意大利人伽利略是世界第一个使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
8.(2023四下·盘州期中)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  )。
A.沿海地带 B.沿河地带 C.高原地区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都出现在大河流域,沿海地带,因为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9.(2023五下·成武期中)夏天,生活在草地里的蚱蜢,体色往往是(  )的。
A.灰色 B.黄色 C.绿色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的防身术有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等方式,不同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夏天,生活在草地里的蚱蜢,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这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10.(2024四下·兴仁期中)冬天的蔬菜大棚里会长出夏天的蔬菜,主要改变的条件是(  )。
A.空气 B.温度 C.土壤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大多数植物的生存需要适量的水分、阳光、空气、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等。冬天的蔬菜大棚里会长出夏天的蔬菜,主要改变的条件是温度。
11.(2024四下·兴仁期中)小明担心小仓鼠会跑掉,睡觉前把它放在一个玻璃瓶中,并用一个不透气的盖子盖上。第二天早上,小明发现小仓鼠死在了玻璃瓶中。这说明小仓鼠的生存离不开(  )。
A.水 B.阳光 C.空气
【答案】C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动物和人一样,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小明担心小仓鼠会跑掉,睡觉前把它放在一个玻璃瓶中,并用一个不透气的盖子盖上。瓶中的氧气被小仓鼠消耗完了,没有氧气,第二天早上小仓鼠死在了玻璃瓶中。
12.(2024四下·兴仁期中)一天之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A.从短变长再变短 B.从长变短再变长 C.一直再变短
【答案】B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13.(2024四下·兴仁期中)13.2003 年 10 月 15 日,杨利伟在外太空拍下地球的照片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他乘坐的载人飞船是 (  )
A.“神舟”5号 B.“东方红”1号 C.“嫦娥”1号
【答案】A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登上太空,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
14.(2024四下·兴仁期中)为了使手电筒照射下的物体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选择的做法不包括(  )。
A.改变手电筒的照射角度
B.改变物体的摆放
C.关闭手电筒
【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 A:改变手电筒的照射角度,正确;
B:改变物体的摆放,正确;
C:关闭手电筒,错误;失去了光源,就无法产生影子了。
15.(2024四下·兴仁期中)地球上能够真正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  )。
A.21% B.2.5% C.0.26%
【答案】C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约97.5%都是咸水(海洋、咸水湖),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2.5%左右,约3500万立方千米。淡水中近70%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永冻积雪和大部分不易利用的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所以地球的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
二、填空题
16.(2024四下·兴仁期中) 降落伞是由   、   、   三个部位构成。
【答案】伞面;伞绳;下坠物
【知识点】降落伞
【解析】【分析】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降落伞由伞面、伞绳和下坠物三部分组成,主要功能是通过增大阻力来减缓人体降落的速度。
17.(2024四下·兴仁期中)动物通过   、   、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并用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答案】皮肤;四肢
【知识点】动物的感官
【解析】【分析】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并用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如当蚊子撞向蜘蛛网时,蜘蛛的肢体能感觉到蜘蛛网的震动;变色蜥蜴的皮肤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变颜色;蜗牛可以用它的触角来感知环境;鱼能通过感觉到水流的变化,通过鳃感觉到水温的变化。
18.(2024四下·兴仁期中)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观察月食时,发现月球表面上的地影是圆的,证明地球是个   。
【答案】球体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的事实,做出了“地球是个球体”的推测。
19.(2024四下·兴仁期中)为了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1993 年联合国大会确定特每年的 3 月 22 日 定为 ”    ” 。
【答案】世界水日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取之不尽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世界水日即每年的3月22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
20.(2024四下·兴仁期中)动物维持生命需要   、   、   、和适宜的温度。
【答案】阳光;空气;食物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生物的生存因素: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动物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
三、判断题(请在答题卡上涂上你的答案,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
21.(2024四下·兴仁期中)人类喝水、做饭、洗衣服要用淡水。(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营养的吸收、废物的排泄都离不开水。日常生活中,饮用、做饭、灌溉农田、洗衣服都需要用到淡水。
22.(2024四下·兴仁期中)在不影响卫生的情况下尽量少更换碗碟,减少洗刷用水。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比如在不影响卫生的情况下尽量少更换碗碟,减少洗刷用水。
23.(2024四下·兴仁期中)养鱼的水、淘米水可以用来浇花或冲厕所。(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要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如养鱼的水、淘米水可以用来浇花或冲厕所。
24.(2024四下·兴仁期中)砍伐森林影响了植物的生存,对动物没有造成影响。(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砍伐森林影响了植物的生存,也影响了动物的生存,比如减少了动物的栖息地、食物等。
25.(2024四下·兴仁期中)月相上半夜右边亮,下半夜左边亮。(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公转运行而变化,月亮被照亮的部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上半月月亮右边亮,农历下半月月亮左边亮。
26.(2024四下·兴仁期中)小仓鼠和小狗都是动物,喂养的方法完全一样。(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小仓鼠是杂食动物,薏仁米,小米,玉米片,糙米,大麦等,都可以作为仓鼠的主食,没有粮食蔬菜也可以,比如大头菜,白菜,生菜,胡萝;小狗也是杂食动物,小狗能吃肉、馒头、玉米面做成的窝头等,小狗不吃生菜;小狗和小仓鼠喂养的方法不能完全一样。
27.(2021四下·兴仁期中)长江哺育了中华文明,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考查中国河流的常识,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中国人称黄河为母亲河。
28.(2021四下·兴仁期中)洗碗时把水龙头开到最大,一直冲洗。
【答案】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考查节约用水的常识, 洗碗时把水龙头开到最大,一直冲洗,是浪费水的表现。
29.(2021四下·兴仁期中)我们的影子会动,所以影子有生命。
【答案】错误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生命都需要新陈代谢,影子无法进行新陈代谢,所以影子不是生命。
30.(2024四下·兴仁期中)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方向也随之发生改变。(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一天中影子方向和长度与太阳的方向和位置有关。同一物体,决定其影子长短的是太阳的高度,决定影子方向的是太阳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四、连线题(将对应的用线连起来)
31.(2024四下·兴仁期中)连一连
中华文明 尼罗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黄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文明 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
【答案】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中华文明起源于长江、黄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
五、简答题
32.(2024四下·兴仁期中)小仓鼠在哪些情况下可能会咬人
【答案】小仓鼠视力不太好,在吃东西时,误以为手指是食物会咬人的,睡觉被打搅时,以为受到威胁,也会咬人;仓鼠受到惊吓时也会咬人的;生病的小仓鼠情绪不稳定,容易咬人,要格外注意。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小仓鼠虽然可爱,但是仓鼠是会咬人的,和小仓鼠相处,一定要小心。小仓鼠视力不太好,在吃东西时,误以为手指是食物会咬人的,睡觉被打搅时,以为受到威胁,也会咬人;仓鼠受到惊吓时也会咬人的;生病的小仓鼠情绪不稳定,容易咬人,要格外注意。
33.(2024四下·兴仁期中)在生活中,我们有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
【答案】随手关水龙头,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洗衣、洗菜、洗澡水再次利用,矿泉水要喝完等。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要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如随手关水龙头,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洗衣、洗菜、洗澡水再次利用,矿泉水要喝完等。
34.(2024四下·兴仁期中)植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适量的水分、阳光、空气、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等。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大多数植物的生存需要适量的水分、阳光、空气、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等。
35.(2024四下·兴仁期中)写出地球上四大洋的名称。
【答案】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匀,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陆地占29%,因此人们称地球是一个“水球”。地球有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
六、实验探究题
36.(2024四下·兴仁期中)奇奇、妙妙两位同学用樟脑丸和粉笔研究蚂蚁对环境的感知能力。
(1)实验前,奇奇先对樟脑丸和粉笔进行研究,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A.看颜色和形状 B.闻气味(扇闻) C.尝味道(少量)
(2)奇奇用粉笔在蚂蚁周围画上一个圈,蚂蚁   (填“能”或“不能”)迅速迷出包围圈。
(3)妙妙用樟脑丸在蚂蚊周围画上一个圈,蚂蚁   (填“能”或“不能”)迅速迷出包围圈。
(4)产生这种实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樟脑丸和粉笔的   (填“颜色”或“气味”)不同,实验说明蚂蚊具有   的能力。
(5)妙妙继续用樟脑丸在蚂蚁周围画多个圈,而且圈越来越小,最终蚂蚁会   ,这说明蚂蚁具有   的能力。
【答案】(1)C
(2)能
(3)不能
(4)气味;气味
(5)比较轻松地冲出其他圈;适应环境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1)人的感官一般说有五个,即眼、耳、鼻、舌、皮肤。实验前,奇奇先对樟脑丸和粉笔进行研究,我们不可能用嘴尝味道,樟脑球和粉笔对人体都有害。
(2)奇奇用粉笔在蚂蚁周围画上一个圈,粉笔无法干扰蚂蚁奇奇用粉笔在蚂蚁周围画上一个圈,蚂蚁不会失去方向感,蚂蚁能迅速逃出包围圈。
(3)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如果用樟脑球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最终不确定是否能逃出画的包围圈。
(4)产生这种实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樟脑丸和粉笔的气味不同,说明蚂蚁具有感知气味的能力。
(5)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为了生存,动物也有应对环境变化的行为。妙妙继续增加蚂蚁周围樟脑丸的圈数,而且里面的圈越来越小。当圈很小时,蚂蚁就没有办法了,只能冲出第一圈,当蚂蚁冲出第一圈后比较轻松地冲出其他圈,这是因为蚂蚁适应了樟脑丸的气味,说明蚂蚁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