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问:这两句名言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品鉴古语不患寡而患不均——孔子在政府事务中,公正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力量。——拿破仑这两句名言都共同说明了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不管是社会,还是对国家管理,都至关重要。导入新课8.2 公平正义的守护自主预习请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P115--119。将下列问题写到对应位置,重点词语进行圈画。1.为什么要坚守公平?/坚守公平的重要性?2.如何坚守公平?3.为什么要守护正义?/为什么要做有正义感的人4.如何守护正义?知识链接公平: 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正义: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坚守公平探究一 为什么坚守公平河北邯郸初一学生被杀案:嫌疑人被全部抓获!2024年3月10日,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对邯郸初中生遇害案的三名犯罪嫌疑人核准追诉。这起惨案不仅在当地引发了强烈震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多地司法机关为邯郸被害男孩发声。思考:为什么舆论纷纷为被害男孩发声?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思考1.为什么要坚守公平? P115(公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在广东某公司工作的女职工钟某,因为休生育奖励假,被公司以旷工为由开除。双方闹上法院后,涉案公司被判违法,应向钟某支付产假、奖励假、哺乳假工资损失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该案例启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公正待遇时要怎么做?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如何坚守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1)个人维护公平2.如何坚守公平 4月23日,有记者从北京电影学院招生办负责人处获悉,北京电影学院目前正在开展艺术类本科专业考试成绩复核工作,其间,校方发现,包括李某某在内的3名考生在表演专业复试时透露了自己的姓名,违反了《北京电影学院2024年招生专业考试表演学院复试考生须知》中“考试全程不得以任何形式透露个人姓名、准考证号码”的规定。校方决定,取消这三名考生在本校的专业考试成绩。4月29日,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该考生专业考试中透露自己姓名的行为,属于考试违纪,不构成作弊。北京电影学院:含李某某在内的3名考生违规,已取消专业成绩思考:如果真的存在“考试作弊”,会有什么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4条: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9条: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在考试现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二)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 (三)抄袭他人答案的; (四)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 (五)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考试成绩的作弊行为。 这些行为都触犯刑法(1)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处世。②遇到不公平行为,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谋求最大限度公平,努力营造公平环境。(2)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2.我们如何坚守公平?(如何实现公平的坚守?)守护正义网约车司机见义智为 助力警方破获盗窃案网约车司机老章接到一个订单,乘客是3名青年男子,3人带着一个大行李箱,还有几个纸箱子和盒子。3人说有事要去安徽芜湖,后来又说要去江苏泰州,反反复复多次更改。老章十分疑惑,仔细观察发现,这3人年龄比较小,抽的却都是高档香烟。为不让对方怀疑,老章主动与他们聊天,并看到3人抱着的纸箱里装着的都是名酒名烟。按照对方的指点,老章将车停在了泰州高港的一个小区外,3人随后转移到一辆来接他们的车上。老章悄悄记下这辆车的车牌号,并将3人的可疑行为告诉警方。根据老章提供的重要线索,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很快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破获了一起案值5万余元的烟酒被盗案件,同时串案侦破江苏、安徽多起盗窃案件。新知讲解3、我们为什么要守护正义?(P116)守护正义①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②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③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探究四:回家的路上,你看到两个小混混抢劫一位同学······对此,你会怎么做?助长邪恶势力气焰,我们可能会成为非正义行为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勇于斗争?有利于打击邪恶势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明哲保身”?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习近平守护正义,国家在行动国家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每一个群众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守护(2)司法维护正义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②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P1184、如何守护正义(P118)(1)个人守护正义:个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2)司法维护正义:a 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b 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4、怎样守护正义?思维导图本课课堂小结公平正义的守护坚守公平守护正义1、为什么要守护正义?2、如何守护正义?3、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要求1、为什么要坚守公平?2、如何坚守公平?随堂练习1.(2023江苏泰州中考)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因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于是有人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人挑,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A.改变规则,就可以实现公平B.实现公平,需要更多人参与C.规则合理,才可能实现公平D.守护公平,一定要多出主意答案 C 制度保障公平。“有人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人挑,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这启示我们规则合理,才可能实现公平。故选C。C2.(2023广东阳西期末)近年来,我们身边悄然出现了一批不平凡的“哥”:挺身而出,将肇事车辆逼停的“逼停哥”;自费创办反毒网站,誓将公益禁毒进行到底的“反毒哥”;进行网络直播,宣传反诈知识的“反诈哥”……向他们学习,守护正义,需要我们( )①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③以实际行动构建正义的大厦④杜绝社会上的非正义行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A 本题考查个人守护正义。挺身而出,将肇事车辆逼停的“逼停哥”;自费创办反毒网站,誓将公益禁毒进行到底的“反毒哥”……向他们学习,守护正义,需要我们以实际行动构建正义的大厦;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可见,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排除。故选A。A3.(2023贵州遵义期末)“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尚法治之精神。”公平从美好愿望转化为现实( )①对于司法而言,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一切利益②面对利益冲突,要站在公平的立场上,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③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④需要国家完善相关的制度,保障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D 公平从美好愿望转化为现实,从个人角度来说,需要我们在面对利益冲突时,站在公平的立场上,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从立法角度来说,在规定权利义务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从制度角度来说,需要国家完善相关的制度,保障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可见,②③④符合题意。公平从美好愿望转化为现实,从司法角度来说,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①说法错误。故选D。D4.(2023山东宁津期末)郭某在小区骑车时将一男童撞伤,却想离开现场,受到孙某阻拦,郭某因情绪激动心脏骤停死亡。郭某家属起诉孙某,要求孙某承担赔偿责任。法院认为孙某对郭某侵害儿童权益的行为进行合理阻止,属于见义勇为行为,判决孙某无须担责。法院的判决有利于( )A.引导公民培养自由的品德B.营造自由平等的社会风气C.杜绝全社会违法犯罪行为D.捍卫和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答案 D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A、B两项与题意不符,C项说法绝对。法院认为孙某对郭某侵害儿童权益的行为进行合理阻止,属于见义勇为行为,判决孙某无须担责。可见,法院的判决有利于捍卫和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故选D。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