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三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1.(6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稍微(shāo shào) 撒谎(sǎ sā) 闲散(sǎn sàn)匀称(chèn chēng) 切开(qiē qiè) 鹰爪(zhuǎ zhǎo)2.(8分)根据语境写字词。 春天,大地苏醒了,shì放出无限的活力。百花盛开,散发出阵阵清香;水鸟高飞,ǒu ěr有一两片花瓣被微风吹落,在空中轻轻飘荡,mì fēng好像听到了春姑娘的召唤,也赶集似的jù集起来,xīn shǎng着春天的景色。3.(6分)比一比,再组词。佛 检 何 拂 验 阿 4.(8分)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填空。无( )无虑 滥竽充( ) 画蛇添( )( )底之蛙 源源不( ) 相提并( )(1)画“ ”的是ABAC式词语,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2)画“ ”的是AABC式词语,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5.(2分)下面句子横线上填入哪组关联词语最恰当?( ) 信鸽有很强的方向辨别能力,_____飞到哪里,_____可以回到原处。A.因为……所以…… B.不管……总是……C.不但……而且…… D.不是……而是……6.(2分)下列属于“雅人四好”的是( )A.笔墨纸砚 B.梅兰竹菊 C.琴棋书画 D.望闻问切7.(2分)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赵州桥的特点是雄伟、坚固、美观,它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B.《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诗人惠崇为苏轼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C.《鹿角和鹿腿》和《北风和太阳》都是选自《伊索寓言》。D.《花钟》提出有的植物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密切关系。8.(8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补充句子)“不用你管!”小明 ,摔门离去。(2)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仿写句子)青蛙跳到碧绿的荷叶上,告诉我 。 ,告诉我 ……(3)请围绕下面给出的开头写一段话。下课了,操场上热闹极了: (4)妈妈送了我美丽的一条红裙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9.(6分)根据积累的内容填空。(1)宋人有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守株待兔》)(2)迟日江山丽, 。(杜甫《绝句》)(3)诗中有节日,“ ,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的是清明节;诗中有美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描写的是生机盎然的春景;诗中有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 ”表达的是深切的思乡之情。10.(4分)口语交际。新学期开始了,三年级(1)班针对生活委员要不要定期轮换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浩浩认为生活委员应该由德才兼备的学生长期担任,文文认为生活委员要定期轮换。你同意哪种观点呢?请写一写理由。我同意 的观点,因为 11.(10分)课内阅读。花钟(节选)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 (留心 当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 (伸展 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1)在选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画“√”。(2)选文按照 顺序介绍了不同花的开放时间。A.时间B.地点C.事情发展(3)选文一共写了 种花的开放,每种花的开放作者都用了不同的说法来表达,这种修辞手法主要是 。(4)请你仿照选文试着说说下面几种花的开放吧!凌晨四点,向日葵 ;早上七点,蝴蝶兰 。12.(13分)课外阅读。民艺一绝——南阳烙画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1)从短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①听到一百次也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 ②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烙画,是 (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烙花”“ ”“ ”,需要用 摄氏度之间的铁笔烙烫。(3)阅读第三段,写一写烙画的制作过程。 → →有序上色(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①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②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③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13.(25分)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一个节日,写一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一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内容完整,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250字。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三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shāo sā sǎnchèn qiē zhǎo【解答】稍:读“shāo”时,意思是副词、逐渐进行;表示数量不多。读“shào”时。命令从立正姿势变为休息姿势。撒:读“sǎ”时,意思是播撒;散落,意思是张开;排泄。故“撒谎”的“撒”读“sā”。散:读“sǎn”时,意思是没有约束。读“sàn”时,分给。称:读“chēng”时,意思是叫。读“chèng”时,量轻重的器具,意为适合。故“匀称”的“称”读“chèn”。切:读“qiē”时,意思是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意思是贴近。爪:读“zhu ”时,意思是鸟兽的脚(多用于口语)。读“zh o”时;指甲或趾甲。故“鹰爪”的“爪”读“zh o”。故答案为:shāo sāchèn qiē2.【答案】释 偶尔 蜜蜂 聚 欣赏【解答】故答案为:释 偶尔 蜜蜂 聚 欣赏3.【答案】仿佛 检查 何时吹拂 实验 阿姨【解答】例如:“拂”与“佛”,形近,义不同。可组词:吹拂。可组词:仿佛。故答案为:仿佛 检查吹拂 实验4.【答案】忧 数 足井 断 论(1)无时无刻;(2)恋恋不舍。【解答】无忧无虑 滥竽充数井底之蛙 源源不断(1)“无忧无虑”是ABAC式词语,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无时无刻。(2)“源源不断”的是AABC式词语,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恋恋不舍。故答案为:忧 数井 断(1)无时无刻;(2)恋恋不舍。5.【答案】B【解答】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不管……总是……”相连。故选:B。6.【答案】C【解答】雅人四好也叫文人四友,指的是琴棋书画,棋,专指围棋,画是说国画。故选:C。7.【答案】B【解答】A、C、D正确。B.有误。《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故选:B。8.【答案】(1)生气地大吼;(2)清晨的露水格外香甜 蝴蝶飞到荷花上 花粉的味道很香甜;(3)同学们有的打篮球,有的踢足球,有的跳皮筋。(4)妈妈送了我一条美丽的红裙子。【解答】(1)原句是写出了人物的神情和动作,仿写时结合句子语境。(2)结合例句仿写句子,要围绕给定的中心来写。(3)围绕给出的开头写话。结合句子“下课了。如:同学们有的打篮球,有的跳皮筋。(4)语序颠倒,“一条”应写于“美丽的”前面。故答案为:(1)生气地大吼;(2)清晨的露水格外香甜 蝴蝶飞到荷花上 ;(3)同学们有的打篮球,有的踢足球。(4)妈妈送了我一条美丽的红裙子。9.【答案】(1)耕者 折颈而死;(2)春风花草香;(3)清明时节雨纷纷 春江水暖鸭先知 每逢佳节倍思亲。【解答】(1)出自《守株待兔》。(2)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3)分别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故答案为:(1)耕者 折颈而死;(2)春风花草香;(3)清明时节雨纷纷 春江水暖鸭先知 。10.【答案】我认为生活委员应该定期轮换,这样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给更多优秀的同学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解答】写出自己的观点及理由即可。故答案为:文文 这样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11.【答案】(1)留心 舒展;(2)A;(3)9 拟人;(4)绽放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睁开了朦胧的睡眼。【解答】(1)考查选字词填空。句中“留心”意思为注意。解释“用心”指注意力集中。也做解释居心。根据语境。“舒展”动词;不皱,(身心)安适。“伸展”是指向一定方向延长或扩展。(2)本题考查写作顺序。根据短文中“凌晨四点;五点左右;七点;中午十二点左右;下午三点;五点;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可知。故选:A。(3)考查语段阅读。短篇共有九个分句,它们都是并列关系、拟人的修辞手法。“绽开了笑脸”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人如见其花。“含笑一现”一词。故修辞手法主要是拟人。(4)考查扩展写话。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写“向日葵”“蝴蝶兰”,我们可以适当借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调用自己的语言储备。故答案为:(1)留心 舒展;(2)A;(3)9 拟人;(4)绽放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睁开了朦胧的睡眼。12.【答案】(1)①百闻不如一见 ②行云流水;(2)河南南阳 烫花 火针刺绣 三百至八百;(3)设计图样 勾烙线条;(4)①×;②×;③√。【解答】(1)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①结合文章内容第三自然段“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可知,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相对应的词语是:百闻不如一见;②结合文章内容第三自然段“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与“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文章内容第一自然段“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有‘三宝’——烙画、《出师表》”和第二自然段“烙画、烫花。它是利用碳化原理,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可知,是河南南阳(地方)的特色,需要用三百至八百摄氏度之间的铁笔烙烫。(3)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文章内容第三自然段“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并擦掉铅笔的痕迹,遵循一定顺序”可知。(4)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①有误。结合文章内容第三自然段“有的以烙为主,在竹木,“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宣纸;②有误。结合文章内容第三自然段“根据作品需要,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白、灰来烘色,套彩为辅”可知,只有素描的黑、白;③正确。结合文章内容第一自然段“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有‘三宝’——烙画、《出师表》,蜚声海内外”和第四自然段“是啊、妙思、延续着”可知,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表述正确。故答案为:(1)①百闻不如一见 ②行云流水;(2)河南南阳 烫花 三百至八百;(3)设计图样 勾烙线条;(4)①×;②×;③√。13.【答案】春节的味道在中华传统节日中,我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也喜欢热闹非凡的元宵节,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合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春节。除夕之夜,家人都在厨房里忙着包饺子,我也凑热闹。我看见妈妈在擀皮、奶奶在包饺子,看着看着我的心里就痒痒了,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也会包。于是,我便拿起饺子皮,照着奶奶的样子包起来,可是,包出的饺子不仅丑而且还露馅。奶奶看见我包的饺子就笑了说;“大孙子不会包饺子啊,让奶奶来教你。”我看着奶奶的样子,心中不由得升起了敬意,然后我又照着奶奶的样子包了起来,包出的饺子果然变的好看些了。这时,我又看见爸爸再往饺子放一块钱的硬币,我问爸爸:“为什么要往饺子里放钱呢?”爸爸说:“假如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能够在吃饺子的时候吃到钱,那么这一年里就会发大财,假如吃到糖,那么这一年的日子就甜甜蜜蜜。”我一听,觉的挺有意思。接着妈妈又把饺子放入了锅里,我就问妈妈:“饺子何时好啊?”妈妈笑吟吟地说:“一会就好了。”过了一会,饺子出锅了,我吃了两个也没有吃到钱,正着急的时候,就听见爷爷说:“我吃到钱了!”我这下子真的急了,又吃了五六个,正当心灰意冷地吃下最后一个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我吃到了糖!我高兴的大喊:“我这一年里要发大财了!”爷爷奶奶听了,哈哈大笑。每年过年都过的特别有意思,明年过年我希望我们全家人到大连一起去旅游过年,那就可以领略更多的过年风俗习惯了!【解答】范文:春节的味道在中华传统节日中,也喜欢热闹非凡的元宵节。除夕之夜,我也凑热闹、奶奶在包饺子,心想:这有什么难的。于是,照着奶奶的样子包起来,包出的饺子不仅丑而且还露馅;“大孙子不会包饺子啊。”我看着奶奶的样子,然后我又照着奶奶的样子包了起来。这时,我问爸爸:“为什么要往饺子里放钱呢,能够在吃饺子的时候吃到钱,假如吃到糖。”我一听。接着妈妈又把饺子放入了锅里?”妈妈笑吟吟地说:“一会就好了,饺子出锅了,正着急的时候!”我这下子真的急了,正当心灰意冷地吃下最后一个的时候,我吃到了糖!”爷爷奶奶听了。每年过年都过的特别有意思,那就可以领略更多的过年风俗习惯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