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人文地理下册部分中国各族人民的家园 国土与人民 辽阔的疆域行政区划众多的人口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山川秀美 复杂多样的地形季风的影响母亲河地域差异显著 秦岭—淮河分南北交流与互补走进台湾 台湾的位置、自然环境、特色 游历台湾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北方地区 红松之乡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南方地区 水乡城镇富庶的四川盆地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西北地区 丝路明珠草原风情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青藏地区 海拔最高的牧区日光城—拉萨6.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不断变化的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我国的人口与发展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加快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发展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与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谋发展向贫困宣战区域的变化 了解并说一说周边的变化人文地理(下册) 教学目标章节 节次 教学目标第 四 单 元 中 国 各 族 人 民 的 家 园 4.1 国土与人民 4.1.1 辽阔的疆域 1.能够运用教材“中国的位置”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 2.能够利用教材“中国的疆域”图和相关数据说明我国地域辽阔的特点;4.1.2 行政区划 1.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能够运用教材“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图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位置、简称及行政中心;4.1.3 众多的人口 1.知道我国的人口数量,能够运用教材“中国人口的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4.1.4 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1.能够运用教材“中国的民族分布”图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2.感受不同民族的风情与文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观念。4.2 山川秀美 4.2.1 复杂多样的地形 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理解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4.2.2 季风的影响 1.运用相关资料,说明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理解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4.2.3 母亲河 1.了解黄河、长江的源头、长度、注入海洋、主要支流等源流状况; 2.分析黄河、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3.理解黄河、长江的开发与治理。4.3 地域差异显著 1.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理解不同区域交流与互补的原因、目的、措施及作用。探究四 走进台湾 1.结合地图等相关资料,说明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2.结合相关资料,说明台湾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特点。 3.结合相关资料,增加对台湾的了解。第 五 单 元 一 方 水 土 养 一 方 人 5.1 北方地区 5.1.1 红松之乡 1. 利用地图,说出小兴安岭在中国的位置; 2. 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红松之乡”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 3. 理解对“红松之乡”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转变的原因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 通过案例剖析,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5.1.2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 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2. 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及其区域特色; 3. 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成因和后果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5.1.3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1. 结合相关材料,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 能举例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3. 通过对北京历史文化的了解,懂得尊重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民族自尊、自信之情。5.2 南方地区 5.2.1 水乡城镇 1. 了解太湖流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理解太湖的水乡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3. 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体会太湖流域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以及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5.2.2 富庶的四川盆地 1. 利用相关地图,描述四川盆地在中国的位置; 2. 理解四川盆地自然条件和盆地文化; 3. 分析本区域的自然景观、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5.2.3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1. 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结合相关资料,说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地位及其形成原因; 3.理解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特色。5.2.4 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 1.利用地图,说出上海在中国的位置; 2.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上海自然环境的特点; 3. 理解上海成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原因、表现。5.3 西北地区 5.3.1 丝路明珠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新疆绿洲地区的地形、气候和水文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新疆作为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措施,说明绿洲农业的特点。5.3.2 草原风情 1.能够根据图文资料描述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2.通过学习,知道内蒙古草原牧民的衣食住行和风俗活动等。 3.能运用学科知识、方法,解析草原文化与自然环境、牧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因地制宜的原则。5.3.3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1.根据图文资料,说出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区位优势; 2. 列举乌鲁木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门户的主要原因和表现。5.4 青藏地区 5.4.1 海拔最高的牧区 1.从青藏高寒地区地理位置、海拔、气候入手,了解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 2.从高原牧区人们的衣食住行入手,了解草原人们的生活,体会牧民们如何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安排生产生活。5.4.2 日光城—拉萨 1.通过阅读地图,了解拉萨的地理位置;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拉萨的自然环境; 3.认识拉萨的城市特色。探究五 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5.5 社会调查—家乡 1.理解社会调查的重要性; 2.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 3.学会设计调查问卷,能够清晰展示调查成果。第 六 单 元 共 同 面 对 的 全 球 性 问 题 6.1 不断变化的人口问题 6.1.1 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 1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状以及有关的人口统计指标; 2.理解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3.理解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6.1.2 我国的人口与发展 1.结合相关资料,说明我国人口现状及其影响; 2. 了解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变化,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6.2 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6.2.1 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 1.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以及重要性; 2.结合相关资料,说明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原因以及解决办法。6.2.2 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 1.结合相关资料,说明我国的资源状况及其影响; 2.结合相关资料说明应对我国资源问题的基本国策以及相关措施。6.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6.3.1 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 1.结合相关资料,说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的分类; 2.结合相关资料,说明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理解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6.3.2 加快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1.结合相关资料,说明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对我国的影响; 2.结合相关资料,说明我国治理环境问题的举措及效果。6.4 发展的选择 6.4.1 可持续发展与新发展理念 综述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领悟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6.4.2+6.4.3 因地制宜谋发展、向贫困宣战 1.结合相关资料理解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以及发展区经济的原则; 2.结合相关资料,说明我国在脱贫实践上取得的相关策略及重大成就。探究六 区域的变化 了解并说一说周边区域的变化 1.结合相关资料,知道如何了解区域的变化; 2.结合实际生活,说出周边区域的变化。人文地理下册(中国地理)核心知识归纳辽阔的陆地疆域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地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四 至 点 最北端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东端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的汇合处最西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 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陆上领国 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广阔的海洋国土濒临海洋 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管辖面积 约30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 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全长1.8万多千米岛屿 台湾岛(第一大岛)、海南岛(第二大岛)、崇明岛等海上领国 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优越性 东部濒临海洋,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众多优良港湾,有利于与各国海上往来和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通过陆上交通可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往来三级行政区划划分原因 为了便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行政级别 三级具体划分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34个省级行政区域23个省 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东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福建省、广东省、台湾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部: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 西部: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5个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2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北京市 京 北京天津市 津 天津河北省 冀 石家庄山东省 鲁 济南江苏省 苏 南京浙江省 浙 杭州上海市 沪 上海福建省 闽 福州广东省 粤 广州台湾省 台 台北海南省 琼 海口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吉林省 吉 吉林辽宁省 辽 沈阳山西省 晋 太原河南省 豫 郑州安徽省 皖 合肥江西省 赣 南昌湖北省 鄂 武汉湖南省 湘 长沙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陕西省 陕 或 秦 西安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甘肃省 甘 或 陇 兰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青海省 青 西宁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四川省 川 或 蜀 成都重庆市 渝 重庆贵州省 贵 或 黔 贵阳云南省 云 或 滇 昆明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中国的人口人口总数 2020年人口达到14.4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 较高人口分布 很不均匀,东多西少人口分界线 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中国的民族民族数量 56个,除汉族(人口最多)外,其余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 壮族(人口最多)、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分布特点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人口遍及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民族风情 傣族——泼水节、 苗族——吊脚楼、 侗族——侗歌大会、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复杂多样的地形地形特点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山地、丘陵、比较崎岖的高原)面积广大主要地形 高原(26%)、平原(12%)、盆地(19%)、山地(33%)、丘陵(10%)山脉的骨架作用 山脉和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主要的地形区地形 地形区名称主要山脉 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南岭、台湾山脉主要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主要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主要丘陵 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地形区的分界线山脉名称 西侧地形区 东侧地形区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太行山脉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雪峰山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山脉名称 北侧地形区 南侧地形区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秦岭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祁连山脉 内蒙古高原 柴达木盆地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项目 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地势第一阶梯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地势第二阶梯 1000~2000米,局部地区低于5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地势第三阶梯 多在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中国的气候气候特点 复杂多样主要气候类型 东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高原山地气候季风含义 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类型 夏季盛行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的偏南风(夏季风),温暖湿润冬季盛行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的偏北风(冬季风),寒冷干燥影响 有利影响 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作物、树木的生长极为有利不利影响 夏季风不稳定会引发洪灾和涝灾冬季风强烈会使寒潮爆发黄河发源地 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海洋 渤海主要支流 湟水、洮河、渭河、汾河等地位 中国第二长河上、中、下游分界 河口、桃花峪形状 “几”字形贡献 塑造平原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灌溉 引黄灌溉发电 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旅游资源 壶口瀑布“地上河” 出现河段 下游形成原因 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小,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的治理 上游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游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利用水库调水冲沙长江发源地 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注入海洋 东海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地位 中国第一大河上、中、下游分界 宜昌、湖口“黄金水道” 干流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水能宝库 三峡、葛洲坝洪涝灾害 自然原因 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有的年份普降暴雨,持续时间长人为原因 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措施 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浚河道;中上游禁止砍伐树木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项目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民居 通风、防潮,屋顶坡度大 防寒、保暖,墙体厚实,窗户严密,舍内一般有取暖设备交通工具 不仅有公路和铁路,还有水运 陆路交通发达饮食习惯 米饭 面食气温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普遍高温秦岭—淮河一线与1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年降水量 降水多,800mm以上 降水少,400~800mm秦岭—淮河一线与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河流特征 河流多、水量大、冬季不结冰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主要作物 水稻等水田作物 小麦、玉米等旱地作物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耕地类型 以水田为主 以旱地为主交流与互补原因 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区域之间需要进行交流与合作措施 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优势互补、互利互赢、区域一体的发展战略走进台湾地理位置 北濒东海,南濒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范围 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众多岛屿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台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最高峰是玉山别称 “天然植物园” 树种丰富多样“水果之乡” 盛产香蕉、菠萝、柑橘等热带、亚热带水果“东方糖库” 盛产甘蔗“海上粮仓” 盛产水稻主要城市 台北 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新竹 台湾高新技术中心台南 古城高雄 最大的港口主要农作物 水稻(彰化平原)、茶(苗栗茶园)风土人情 丰年祭:台东阿美人的节日风景名胜 日月潭、阿里山、太鲁阁、淡水港、赤嵌楼、安平古堡人口、城市分布 西部沿海平原交通线 环道建设红松之乡——小兴安岭位置 黑龙江省中北部地形 山地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主要树种 红松(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木材外运 交通便利(陆运、水运)林业发展 出现的问题 长期过量开采,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对林下野生菌和药材进行毁灭性采集和挖掘,严重破坏了林区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 抚育并合理地经营与管理森林模仿森林自然发育来采伐森林新的经营方式:把树枝和木材边角料加工成雪糕棒;用锯末栽种木耳;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木材深加工沟壑纵横——黄土高原位置 我国的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地位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地表形态 沟壑纵横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降水集中在七八月,多暴雨;植被稀少;土质疏松人为原因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过度放牧,不合理采矿、修路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建梯田黄土文化 信天游、腰鼓、窑洞等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地理位置 华北平原的北部,西、北两面有太行山和燕山,东面临近渤海湾地势 西北高,东南低河流 永定河、潮白河(属海河水系,注入渤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古老首都 3000多年的建城历史,800多年的建都历史城市职能 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主要代表建筑 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中南海(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鸟巢(国家体育馆——现代元素)古老文化 胡同、四合院水乡古镇——太湖流域地理位置 长江三角洲的南缘,三面临海临江地形 一平原为主河湖 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长江、京杭大运河、太湖等城市发展 集市——店铺、街道、手工作坊——小城镇——城市城镇分布 多沿河或环湖分布,众多的河道是城镇联系外界和物资进出的通道水乡特色 水是水乡城镇的特色建筑:临河建屋(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传统交通工具食物:太湖三白(太湖银鱼、白鱼、白虾)富庶的四川盆地地理位置 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形 西面是青藏高原,南面是云贵高原,北面是大巴山、秦岭,东面是巫山,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气候 类型 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 冬暖、春早、夏热成因 四周山脉环绕,特别是北面秦岭、大巴山脉的屏障,大大削弱了冬季寒潮和冷空气的入侵程度,也使夏季热量不易扩散发展农业条件 不利条件 日照不足有利条件 气候温和、热量充沛、土壤肥沃、全面适宜耕种主要农产品 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畜禽种类多,肉猪和家禽产量很高都江堰与成都平原 程度平原——天府之国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秦国的李冰主持修建。对成都平原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项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和灌溉工程丰富的自然资源 天然气、芒硝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居中国之冠,井盐等分布广,自贡——千年盐都充足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野生动植物 大熊猫、金丝猴、雪豹、桫椤独特的巴蜀文化 川剧、川菜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 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地区,三地陆地相通、水陆相连,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主要城市 深圳——珠江口东侧——靠近香港特别行政区珠海——珠江口西侧——靠近澳门特别行政区农业发展条件 地形 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热量充足土壤 土壤肥沃水源 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市场 接近港澳,便利的交通使农产品在满足当地需求的同时,可以十分方便的运往港澳地区农业地位 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蔗糖基地、淡水鱼基地、亚热带水果基地对外开放的条件 著名的侨乡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港澳地区国家政策的支持外向型工业 生产的产品主要通过港澳贸易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廉价的劳动力、低成本的土地、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港澳地区提供大量资金、先进技术设备、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发展模式转变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与港澳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地理位置 地处东海之滨,位于长江入海口自然条件 地形 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坦荡河湖 河湖众多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地 位 最大的经济中心、重要的工业基地、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浦东开发 1990年国家实施浦东开发战略浦东已经建成为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经济中心 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浦东的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是上海的经济増长点,集中体现了上海的竞争力进入21世纪后,上海优先发展制造业,进一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航运业发达,上海港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往来,上海正向着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迈进丝路明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位置 我国西北部地形 三山夹两盆 三山: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两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旱地表景观 沙漠连绵,在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古老的灌溉工程——坎儿井 将高山雪水经过暗渠引到农田修建暗渠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农业 发展条件 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主要农产品 哈密瓜、吐鲁番葡萄、长绒棉草原风情——内蒙古自治区气候 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植被 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牧民曾经过着追水草而居的生活民族风情 衣 蒙古袍(袍身肥大)食 牛羊肉和奶制品(白食、红食、茶食)住 蒙古包(搭建和拆卸省力简单)行 骑马(便于放牧)娱 那达慕大会、赛马、摔跤、射箭、歌舞现代化的生活 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线,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畜产品进行深加工,建立了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基础的畜牧业基地,还打造了以羊绒、羊毛为基础的毛纺工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地理位置 新疆中部,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麓地理位置优越,亚洲地理中心,邻国众多城市职能 新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交通便捷 完备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立体交通网中欧班列的集结中心新亚欧大陆桥经过(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对外经贸往来及文化交流的窗口新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中亚地区重要的进出口贸易集散地近200个各类商品贸易市场民族大团结 主要的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国际大巴扎是乌鲁木齐团结、开放与繁荣的象征海拔最高的牧区地理位置 为与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降水量少植被 草场广布,牧草的营养成分含量高农业 高寒牧业(支柱产业)牧民生活 牲畜 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臧山羊衣 藏袍(适应昼夜温差大)食 牛羊肉、奶制品住 帐篷交通 牦牛、青藏铁路、公路地理位置 位于西藏的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城市职能 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日光城”的由来 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日照时间长太阳能的利用 光伏发电、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代表建筑 布达拉宫、大昭寺日光城——拉萨世界人口多的数量变化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工业革命之前 增长缓慢工业革命之后 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急剧增长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率 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来决定人口迁移 受人口迁入和迁出的影响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 带来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人口增长过缓甚至负增长 造成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我国的人口与发展人口政策 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2013年“单独二孩”2016年“全面二孩”2021年“全面三孩”人口国情 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缓国民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人口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劳动适龄人口总数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老龄化 带来的问题 劳动力短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养老负担重;国防兵源不足解决措施 完善养老体系、实施“全面三孩”政策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自然资源 含义 在大自然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分类 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水、森林等)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等)资源短缺 原因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过度;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与地区经济发展不匹配措施 “开源”与“节流”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自然资源的特征 种类齐全,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低,空间分布不均衡西气东输 含义 把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调往能源相对短缺的东部地区起止点 一线:轮南——上海二线:霍尔果斯——广州、上海意义 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还满足了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同时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开发新能源、节约资源环境问题变化特点 史前社会:人类与环境保持一种原始的平衡状态农业社会:人类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环境趋于恶化工业社会:出现温室效应、臭氧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我国的生态环境主要的生态破坏问题 荒漠化、水土流失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污染危害 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治理 把保护环境列为基本国策发展的选择可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因地制宜 四大地区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农业 以东北地区为例工业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旅游业和金融业 以海南岛和香港为例向贫困宣战 脱贫策略 发展特色产业、转移就业、异地搬迁、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