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3学年八年级下科学期中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3学年八年级下科学期中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3学年八年级下科学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5题共45分)
1.(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
A.使用绝缘层已破损的充电线充电
B.用湿润的手指触摸开关
C.用手触握测电笔分辨火线和零线
D.用力拉扯电线拔下插头
【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安全用电需要注意不接触低压电,原理高压电。
【解答】A.绝缘层破损的导线容易使人接触低压电,错误。
B.湿润的手容易导致水与开关带电体接触而使人触电,错误。
C.测电笔使用时,需要用手触握测电笔后端的金属,使测电笔与人体接通电路形成回路,测电笔内有非常大的电阻,会使回路电流远小于让人触电的电流,同时测电笔氖管能发光,故正确。
D.用力拉扯电线容易导致绝缘层破裂,使人容易触电,错误。
故答:C
2.(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是固定房门的“门吸”。金属块能被磁铁吸引,是因为其制作材料中可能含有(  )
A.铁 B.铜 C.铝 D.锌
【答案】A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
【解析】【分析】磁性是吸引铁钴镍的性质。
【解答】上述物品中只有铁是磁性材料,能被磁铁吸引;铝、铜、锌不能被磁铁吸引,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节水标志
C.甲烷分子结构 D.足球烯结构
【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符号是一个标志,模型可以反应事物某些方面的特征,符号一般没这功能。
【解答】A、图中是原子结构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选项错误;
B、图中是节约用水的标识,不属于模型,选项正确;
C、图中是甲烷分子结构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选项错误;
D、图中是足球烯结构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选项错误,故选B。
故答案为:B。
4.(2024八下·长兴期中)折叠屏手机已渐渐进入人们视野,化学物质吡唑啉(C3H6N2)是生产折叠手机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吡唑啉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吡唑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g
D.吡唑啉有11个原子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
【解答】A、 吡唑啉(C3H6N2) 这种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吡唑啉分子是微观的概念,由 碳、氢、氮三种原子构成。A错误
B、吡唑啉(C3H6N2)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4×2=70,其中C元素质量分数为12×3/70,三种元素中最大,故B正确
C、吡唑啉(C3H6N2)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4×2=70,单位为1,不是g,C错误
D、一个吡唑啉(C3H6N2)分子由11个原子构成,吡唑啉是一种物质,是宏观的概念,不能说有11个原子,D错误。
故答:B
5.(2024八下·长兴期中)用“”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解答】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原子构成。
故答案为:C。
6.(2024八下·长兴期中)磁悬浮列车是现代高科技的应用,悬浮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列车底部、下方轨道间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列车悬浮
B.使列车悬浮的不是电磁铁,而是磁性超强的磁石
C.由于列车在悬浮状态下行驶,因而车体与轨道间阻力小
D.列车悬浮行驶时,无震动,运行平稳
【答案】B
【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使列车悬浮的是下方电磁铁和上方磁铁的相互作用。
【解答】A.列车的悬浮是利用列车底部和下方轨道间的同名磁极互相排斥,达到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可以提高车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列车悬浮的是电磁铁,而不是磁性超强的磁石,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列车在悬浮状态下行驶,车体与轨道分离,因而车体与轨道间阻力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列车的悬浮,即车轮与车轨间的摩擦力完全消失,所以车体与轨道间无阻力、无震动,运动平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2024八下·长兴期中)碘酸钾(KIO3)主要用作食盐加碘剂。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3 C.+5 D.+7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碘酸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碘元素化合价为+5价;
故答案为:C。
8.(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给直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磁针的b端为N极
B.d处磁场强度强于c处
C.直导线的磁场形状为三个同心圆
D.移去小磁针后,直导线周围磁场消失
【答案】A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磁感线方向,小磁针北极指向与磁感线切线方向一致。
【解答】A.根据右手定则可知小磁针的a端的磁极与磁感线的方向相反,故为小磁针的S极;b端的磁极与磁感线的方向相反同,故为小磁针的N极;故A正确;
B.处比处磁感线密,故处磁场强度强于处磁场强度,故B错误;
C.磁感线只是用来形象的描述直导线的磁场存在的,此图中只画出了三条,还有许多磁感线未画出来,故C错误;
D.该磁场由电流产生,移去小磁针后,直导线周围仍然有磁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9.(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是甲烷燃烧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单质的模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的化学式为CH4,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错误;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的化学式为O2,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正确;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丙的化学式是C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错误;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丁的化学式是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错误。
故答案为:B。
10.(2024八下·长兴期中)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回到地球。月壤中蕴含He-3,它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物质之一。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He-4形式存在,He-4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e-3原子核中有2个中子 B.He-3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C.He-3和He-4是同位素原子 D.He-3和He-4的原子质量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
【解析】【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
(4)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时,原子的实际质量才相同,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 He-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质子数为2,则原子核中有中子数为:3-2=1,故A错误;
B. He-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可知,核外电子数为3,故B错误;
C. He-3和He-4的质子数都是2,但是中子数不同,二者为同位素原子,故C正确;
D. He-3和He-4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则它们的实际质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11.(2024八下·长兴期中)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相同的装置是(  )
A.电风扇 B.电磁起重机 C.扬声器 D.动圈式话筒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感应;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闭合开关,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此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是电磁感应现象,此时导体ab相当于电源;cd相当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体,故cd受力运动;实验装置左侧运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装置右侧运用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解答】A.电风扇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它是通电能转动的机器,即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扬声器,原理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相同,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甲,圆纸盒里藏着一个条形磁铁,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端为N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甲所示,则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即为该点的磁场方向(或磁感线方向)。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
【解答】根据磁感线方向的规定,从北极出来回到南极。而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为磁场的方向,从而确定磁体的南北极。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会变
D.原子构成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一定比分子小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物质由分子原子或者离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解答】A、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A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分别由原子和离子保持其化学性质,B错误。
C、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拆散重新组和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化学变化中,原子个数与种类不变,C正确。
D、分子比构成其的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打,但是如果是其他原子,就不一定能够,比如氢原子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构成的氢分子比比较大的原子比如钾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小,D错误。
故答C.
14.(2024八下·长兴期中)2021 年 5月 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探测。资料显示火星表面大气成分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火星大气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气 氢气 其它气体
体积分数 95.30% 2.70% 1.60% 0.40%
A.火星大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火星大气中的氮气所占比例高于地球空气中的
C.宇航员要在火星上出舱勘查,须佩戴供氧装置
D.若条件允许,可以利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制取氧气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空气的利用;氧气的性质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火星大气主要含量为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的氮气和氢气机其他气体,不含氧气。
【解答】A、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地球空气氮气体积分数为78%,比火星体积比2.7%高,错误,符合题意。
C、火星气体不含氧气, 宇航员要在火星上出舱勘查,须佩戴供氧装置,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可以被植物在光合作用时,和水一起作为原料生成氧气,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B。
15.(2024八下·长兴期中)小宁利用紫外光敏电阻对紫外线较灵敏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当户外紫外线增强到设定值时,S2闭合,电动机转动,遮阳棚防紫外线的遮阳布展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紫外线的增强而增大
B.进户线a为火线,b为零线
C.若要降低遮阳布启动时的紫外线强度,可将 R1的滑片向左滑
D.当S2闭合时,弹簧处于收缩状态
【答案】B
【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当户外紫外线增强到设定值时,S2闭合说明光敏电阻随着紫外线的增强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
【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紫外线的增强,衔铁被吸下来,开关S2闭合,电动机转动,遮阳棚防紫外线的遮阳布展开,所以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的,故A错误;
B.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所以进户线a为火线,b为零线,故B正确;
C.若要降低遮阳布启动时的紫外线强度,将R1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R1的滑片向右滑,故C错误;
D.根据杠杆原理可知,当S2闭合时,衔铁被吸下来,即右边下来,左边上去,因此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16题第(1)题1分, 其余每空2分共35分)
16.(2024八下·长兴期中)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作为燃料使用。用“”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甲烷分子可表示为
(1)甲烷的化学式为   
(2)每个甲烷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3)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答案】(1)CH4
(2)5
(3)-4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根据图中甲烷模型进行分析。
【解答】(1)由图可知,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甲烷的化学式写为CH4。
(2)由图可知,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即每个甲烷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
(3)甲烷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17.(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A、B是小红家照明电路的进户线。
(1)当小红用测电笔接触插座的右孔时,氖管发光。则进户线中的   (填“A”或“B”)线是火线。
(2)当闭合开关S 时,灯 L 在亮后瞬间熄灭,而室内其他用电器仍正常工作,则灯 L 处电路   (填“断路”或“短路”)。
【答案】(1)A
(2)断路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测电笔直接或间接碰到火线会发光,灯L在亮的瞬间熄灭,而室内其它用电器仍正常工作,不可能是短路,如果短路,整个电路都不会工作。
【解答】(1)用测电笔接触插座的右孔时,氖管发光,因此右孔与电源的火线相连,故A线为火线。
(2)因为闭合开关S,灯L在亮的瞬间熄灭,而室内其它用电器仍正常工作,因此可以说明是灯泡所在的支路出现故障,如果短路,整个电路都不会工作,因此是灯泡发生断路。
18.(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变化中: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②硫在氧气中燃烧;③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1)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填编号,下同);
(2)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
【答案】(1)②
(2)③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剧烈产生大量的白烟。
【解答】(1)发出蓝紫色火焰的为硫,故答:②
(2) 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红磷,故答:③
19.(2024八下·长兴期中)用化学符号填空。
(1) 氦气   ;
(2)已知铜有+1价与+2价,请写出+1价铜与氧形成的化合物   。
【答案】(1)He
(2)Cu2O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该位置化学式。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1)氦气属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故直接写元素符号,故答: He 。
(2)氧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往往是负二价,所以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原子为1个,1可以省略不写,铜原子为2个,脚标写2,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写在右边,故答: Cu2O
20.(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电磁铁上方有一盛水的烧杯,烧杯中水面上浮着一个空心小铁球,闭合开关S。
(1)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滑,小铁球将上浮一些。
【答案】(1)大于
(2)右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由滑片的移动推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由此判断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变化,从而可知小铁球所受磁场力的变化,再结合平衡关系可知小铁球所受浮力的变化。
【解答】(1)根据受力分析可知,空心小铁球受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三个力平衡,浮力=重力+电磁铁作用力,所以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大于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
(2)小铁球上浮一些,浮力减小,重力不变,浮力=重力+电磁铁作用力,则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减小,应减小电路中的电流,所以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
21.(2024八下·长兴期中)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1)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天然气)制得的H2中含有 CO,因为H2的沸点比CO的沸点要   ,因此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氢气。
(2)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其中物理储氢一般可用石墨烯。石墨烯可通过物理方法从石墨中剥离获得,据此可知,石墨烯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答案】(1)低
(2)单质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使常温下的气体物质液化,需要降低温度至其沸点。单质是指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1)根据题意,利用液氮降低温度,可以将CO液化后就可以分离CO和 H2 ,可知温度降低时,先达到CO的沸点,所以 H2的沸点比CO的沸点更低。故答:低
(2)石墨烯是由物理方法从石墨中剥离获得,而石墨中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那么可知石墨烯是由单质的石墨经过物理变化而来,也属于单质,故答 :单质
22.(2024八下·长兴期中)“①2NH3②SO2③Mg2+④H2O ⑤SO42-”中“2”的含义:
(1)能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
(2)能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
(3)能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答案】(1)③⑤
(2)②④
(3)①
【知识点】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 元素符号四周的数字各有意义不同,左边表示化学式个数,左上表示该原子质量数,右下表示该原子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右上离子表示带电荷数,右下代表化学式中该原子个数,正上方表示该元素在化学式中化合价。
【解答】(1) Mg2+ 和SO42-都属于离子,右上角的数字2表示带电荷数,故答: ③⑤
(2) SO2 和H2O中的2在元素右下角,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故答: ②④
(3) 2NH3 中2在化学式左边,表示化学式个数, NH3为分子,即表示2个分子,故答:①
23.(2024八下·长兴期中)动车组列车到站时,减速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250千米/小时减至90千米/小时,列车仅凭惯性继续前行,电机线圈被带动而产生感应电流,获得的电能自动输入电网;第二阶段从90千米/小时开始进行机械刹车至停止。
(1)下列实验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一致的是   。
(2)图B中小磁针的作用是   。
【答案】(1)A
(2)检验磁场的存在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电磁感应;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第一阶段从250千米/小时减至90千米/小时,列车仅凭惯性继续前行,电机线圈被带动而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1)A.该装置探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电能,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一致,故A符合题意;
B.奥斯特实验,是电流的磁效应,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不一致,故B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探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不一致,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图B奥斯特实验,是电流的磁效应,验证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的作用是检验磁场的存在。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6小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35分)
24.(2024八下·长兴期中)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科学家不断的探索。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请分析现象3的原因:   。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象(如图)。其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   (用字母表示)点。
(3)下列是根据卢瑟福核式原子结构构建的原子模型,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   。
【答案】(1)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
(2)A
(3)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 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部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是由于原子核和粒子之间的排斥力, 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原子核质量相对很大。
【解答】(1)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碰到了比它质量大得多的物质,即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即α粒子偏转角度为0,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图乙中A点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3)同一类原子中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A、B、C、D中的质子数分别为1、1、1、2,故选项中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D。
25.(2024八下·长兴期中)为了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小实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橡皮管体积忽略不计。他将少量红磷装入容积为40毫升的试管中,注射器活塞初始置于10毫升刻度处。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火焰熄灭后,待到合适时间,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注射器不会弹出)。实验后,小实换用食品脱氧剂去代替红磷测量氧气体积分数,得到结果如图乙。
(1)实验中待到“合适时间”指得是   。
(2)根据实验结果,小实用红磷做实验时,注射器活塞将从10毫升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毫升刻度处才停止。
(3)根据图乙结果,若要测定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你会选择哪种药品,并说明理由:   。
【答案】(1)待装置冷却至室温
(2)3
(3)食品脱氧剂;食品脱氧剂消耗氧气更彻底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两种方法测量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各有千秋,食品脱氧剂能够充分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测量结果更准确,红磷与氧气的反应速度较快,能较快测量氧气体积分数。
【解答】(1)红磷燃烧放热,使气体受热膨胀,所以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将先向右移动,等试管冷却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活塞再向左移动;
(2)在弹簧夹是夹紧的情况下,红磷燃烧消耗的是试管中的氧气,试管中空气体积为40mL,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消耗氧气的体积为8mL,弹簧夹打开,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注射器向试管中注入8mL的空气,所以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8mL=2mL,故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2mL刻度处才停止;
(3)根据图乙实验结果,用图甲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①我会选择食品脱氧剂,因为能够充分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较准确测量氧气体积分数;②我会选择红磷,因为红磷与氧气的反应速度较快,能较快测量氧气体积分数。
26.(2024八下·长兴期中)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小明用绝缘细线将电磁铁M悬挂在铁架台上,并保持它与软铁块P 的距离不变。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
①断开开关S,按图组装实验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用已调零的电子测力计测出软铁块P 对测力计的压力F0并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 1 2 3
I/A 0.34 0.40 0.44
F0/N 0.9 0.9 0.9
F/N 0.84 0.82 0.81
②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 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并将I、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仿照步骤②再进行两次实验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
(2)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   的作用。
【答案】(1)电子测力计示数;
(2)在线圈匝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3)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 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 采用控制变量法,根据相关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子测力计示数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电子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2)根据表格数据可在,当电流增大时,电子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这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那么得到结论: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来改变电流大小的作用。
27.(2024八下·长兴期中)发光二极管(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如右图,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 灯会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不发光。小金想用LED灯来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将两个相同的 LED 灯反向并联后接到线路中,与线圈构成闭合电路,并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操作:
组别 磁体方向 磁体运动方向 观察现象
图乙 S上N下 向下运动 A灯发光, B灯不发光
图丙 S上N下 向上运动 A灯不发光, B灯发光
(1)实验中,将两个 LED灯反向并联的目的是   。
(2)在该实验中,小金探究的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有关”。
(3)若要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在完成上述实验后,还应补做的实验是   。
【答案】(1)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2)导体切割磁感线
(3)将磁体方向改为N上S下,将磁体向下运动,与乙组对照/将磁体向上运动,与丙组对照
【知识点】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解析】【分析】 发光二极管(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控制变量法,注意单一变量原则,根据变量的不同,结果不同,得到最终结论。
【解答】(1)实验中,将两个LED灯反向并联,根据发光二极管(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便于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2)在该实验中,磁体方向不变,磁体运动方向改变,所以小金探究的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有关”。
(3)若要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要控制磁体运动方向不变,故在完成上述实验后,将磁体方向改为N上S下,将磁体向下运动,与乙组对照;将磁体向上运动,与丙组对照,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28.(2024八下·长兴期中)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图 1),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2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如图1,通电前静止的小磁针南北指向。现要在小磁针上方拉一根直导线,使通电时小磁针会发生明显的偏转,直导线所指的方向应为   (选填“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或“任意方向”)。
(2)图2的实验表明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若此时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3)安培发现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 的大小可能跟两根导线中的电流I1,I2, 导线之间的距离r有关,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I1/A I2/A r/m F/N
1 0.2 0.2 0.1 1.0×10-7
2 0.1 0.2 0.1 0.5×10-7
3 0.2 0.2 0.05 2.0×10-7
4 0.2 0.4 0.1 2.0×10-7
分析表格实验数据,可获得的结论是   。
【答案】(1)南北
(2)两根导线会相互排斥
(3)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与I1、I2成正比, 与r成反比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 (1) 由于小磁针静止时要指南北方向,在验证电流周围有磁场时,一般也把直 导线南北放置,这样在直导线下方的磁场向是东西方向的:
(2)电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据此进行分析:
(3)由表中数据可知,研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力的作用与导线长度,电流大小、导线之间的距离的关系,研究与其中-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的因素不变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1)由于小磁针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要指南北方向,为了观察到明显的偏转现象,应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为东西方向,故应使把直导线南北方向放置。
(2)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是由电流的方向决定的,当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它产生的磁场方向也会发生改变;而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另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不变,但磁场的方向变化了,它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就会改变,所以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产生的实验现象是两根导线将会相互排斥。
(3)①分析1、2实验可知:在两个导线中电流大小和导线之间的距离r相同时,导线越长,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越大,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大小F与电流成正比;②分析1、3实验可知:在两个导线的长度和导线之间的距离r相同时,电流越大,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越大,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大小F与导线的长度成正比;③分析1、4实验可知:在导线长度和两个导线中电流大小相同时,导线之间的距离r越小,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越大,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大小F与导线之间的距离r成反比。
29.(2024八下·长兴期中)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中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 80%左右的原因有____。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3)该实验是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从上图中选择所需的发生装置   。
【答案】(1)气泡从瓶口冒出/瓶中水排尽;
(2)A;C;D
(3)A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或瓶中水排尽则氧气收集满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
【解答】(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或瓶中水排尽为氧气集满的标准,故填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或瓶中水排尽。
(2)A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瓶中空气不可能完全被排出瓶外,选项正确;
B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至生成氧气一种气体,氧气的浓度不可能在80%左右,选项错误;
C 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说明集气瓶中氧气的浓度较大,不能判断集气瓶内没有空气,选项正确;
D 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使得氧气的浓度不纯,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CD。
(3)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即装置A。
四、解答题 (本大题共有6小题,共45分)
30.(2024八下·长兴期中)新能源汽车中常使用锂电池,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锂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已知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氧化锂,其化学式为   。
【答案】(1)金属
(2)7
(3)Li2O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锂元素的名称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写出化学式。
【解答】(1)锂元素的名称带有金字旁,所以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
(2)元素信息图中,最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故填6.941。
(3)化合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则锂元素的化合价也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锂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氧化锂,其化学式为Li2O,故填Li2O。
31.(2024八下·长兴期中) 读图, 回答问题
(1)请标出图1中磁感线的方向及磁极。
(2)请标出图2中A、B导线的电流方向。
(3)如图3所示,将磁钢M固定在铁块C上。用手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竖立在磁钢上端,如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将   (选填“合拢”或“分开”)。这是因为硬币被磁化,且两个硬币的上端为   (填“异”或“同”)名磁极。
【答案】(1)
(2)
(3)分开;同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根据安培定则以及磁极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1)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的方向是指向乙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所以乙的这一端是S极,根据磁感线的排布可知,甲、乙两块磁铁是排斥的,所以甲的这一端也是S极,磁感线朝向甲。
(2)据小磁针的左边是N极,所以靠近它的螺线管的右边是S极,左边是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B端是正极,A端是负极,电流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
32.(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一束电子自右向左从狭缝里射出,穿过磁场时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向纸面内偏转
(1)如将两个磁极对调后,电子束将   (选填“向纸面内”或“向纸面外”)偏转。
(2)如磁极不变,而把电子束换成带正电的粒子束,则此粒子束将   (选填“向纸面内”或“向纸面外”)偏转。
(3)若换成不带电的粒子束,则此粒子束将   偏转(选填“发生”或“不发生”)。
【答案】(1)向纸面外
(2)向纸面外
(3)不发生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通电导体受磁场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解答】(1)已知一束电子自右向左从狭缝里射出,穿过磁场时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向纸面内偏转;当磁极对调后,电流方向没有改变,而磁场方向与原来相反,所以此电子束偏转方向与原来相反,即向纸面外偏转。
(2)若磁极不变,磁场方向不变,而把电子束(带负电)换成带正电的粒子束,电流的方向改变了,所以此粒子束偏转方向与原来相反,粒子束将向纸面外偏转。
(3)若换成不带电的粒子束,可理解为无电流通过磁场,故此粒子束不发生偏转。
33.(2024八下·长兴期中)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甲是   。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3)图2表示甲、乙、丙三种微粒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三种微粒表示   种元素。
(4)三种微粒中质量最大的是    (填“甲”、“乙”或“丙”)。
【答案】(1)原子
(2)Na+与Cl-
(3)2
(4)甲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可以形成离子,元素的本质不同是质子数不同。
【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甲可以构成分子,可以形成离子,故甲是原子;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离子和钠离子,离子符号分别为:Na+、Cl-;
(3)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甲、乙、丙三种微粒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三种微粒共有2种质子数,共表示两种元素;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与中子上,甲粒子中含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乙粒子中含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丙粒子中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所以甲的质量最大。
34.(2024八下·长兴期中)清明节吃“青团”是湖州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侧柏莲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计算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5.84 克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的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葡萄糖(C6H12O6)中的碳元素质量相同。
【答案】(1)60:5:8
(2)C10H10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0+10+16=146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0/146 × 100%=82.2%
(3)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质量=5.84g×120/146=4.8g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6×12/6×12+12+6×16=40%葡萄糖的质量=4.8g/40%=12g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侧柏莲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10):(1×10):16=60:5:8
(2)元素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
(3)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该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守恒列式进行计算。
35.(2024八下·长兴期中)小强利用压力传感器、电磁继电器、阻值可调的电阻R等元件,设计了一个汽车超载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他了解到这种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越大时,输出的电压就越大,二者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当继电器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 时,衔铁被吸合。已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即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线圈的电阻为20Ω。
(1)车辆不超载时,工作电路中绿灯亮;当传感器所受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红灯亮,说明汽车超载。请你判断灯   (填“L1”或“L2”) 是红灯。
(2)某水平公路桥禁止质量大于或等于 20t的车辆通行,要用小强设计的装置为此桥报警,R的阻值应调节为多少? (g取10N/Kg)
(3)在水平路面上,要使该装置报警,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为多少?
【答案】(1)L2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20×103kg×10N/kg=2×105N;
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的输出电压U=1V;
电路总电阻:;
电阻R的阻值:R=R总-R线圈=50Ω -20 Ω =30Ω;
(3)使电磁继电器衔铁闭合的最小电流I=20mA=0.02A,继电器线圈的电阻R线=20Ω要使该装置报警,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最小值为:
U0=IR线圈=0.02A×20Ω=0.4V,
由图象可知,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F'=0.8×105N;
那么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G=F'=0.8×105N。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根据电路结构分析答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由图象求出压力传感器的阻值,然后由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R阻值.当R为零时,由欧姆定律求出线圈两端电压,然后由图象求出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即车轮的最小重力。
【解答】(1)由图示可知,车辆不超载时,衔铁接上端,L1亮,车辆超载时,衔铁接下端,L2亮,由题意知,L2是红灯,L1是绿灯。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20×103kg×10N/kg=2×105N由图象可知,此时的输出电压U=1V,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阻
电阻R的阻值R=R总-R线圈=50Ω-20Ω=30Ω
(3)使电磁继电器衔铁闭合的最小电流I=20mA=0.02A
继电器线圈的电阻R线=20Ω,要使该装置报警,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最小值为
U0=IR线=0.02A×20Ω=0.4V
由图象可知,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即车轮的最小重力F'=0.8×105N=8×104N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3学年八年级下科学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5题共45分)
1.(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
A.使用绝缘层已破损的充电线充电
B.用湿润的手指触摸开关
C.用手触握测电笔分辨火线和零线
D.用力拉扯电线拔下插头
2.(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是固定房门的“门吸”。金属块能被磁铁吸引,是因为其制作材料中可能含有(  )
A.铁 B.铜 C.铝 D.锌
3.(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节水标志
C.甲烷分子结构 D.足球烯结构
4.(2024八下·长兴期中)折叠屏手机已渐渐进入人们视野,化学物质吡唑啉(C3H6N2)是生产折叠手机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吡唑啉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吡唑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g
D.吡唑啉有11个原子
5.(2024八下·长兴期中)用“”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6.(2024八下·长兴期中)磁悬浮列车是现代高科技的应用,悬浮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列车底部、下方轨道间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列车悬浮
B.使列车悬浮的不是电磁铁,而是磁性超强的磁石
C.由于列车在悬浮状态下行驶,因而车体与轨道间阻力小
D.列车悬浮行驶时,无震动,运行平稳
7.(2024八下·长兴期中)碘酸钾(KIO3)主要用作食盐加碘剂。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3 C.+5 D.+7
8.(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给直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磁针的b端为N极
B.d处磁场强度强于c处
C.直导线的磁场形状为三个同心圆
D.移去小磁针后,直导线周围磁场消失
9.(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是甲烷燃烧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单质的模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2024八下·长兴期中)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回到地球。月壤中蕴含He-3,它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物质之一。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He-4形式存在,He-4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e-3原子核中有2个中子 B.He-3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C.He-3和He-4是同位素原子 D.He-3和He-4的原子质量相同
11.(2024八下·长兴期中)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相同的装置是(  )
A.电风扇 B.电磁起重机 C.扬声器 D.动圈式话筒
12.(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甲,圆纸盒里藏着一个条形磁铁,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端为N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甲所示,则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的是(  )
A. B.
C. D.
13.(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会变
D.原子构成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一定比分子小
14.(2024八下·长兴期中)2021 年 5月 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探测。资料显示火星表面大气成分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火星大气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气 氢气 其它气体
体积分数 95.30% 2.70% 1.60% 0.40%
A.火星大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火星大气中的氮气所占比例高于地球空气中的
C.宇航员要在火星上出舱勘查,须佩戴供氧装置
D.若条件允许,可以利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制取氧气
15.(2024八下·长兴期中)小宁利用紫外光敏电阻对紫外线较灵敏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当户外紫外线增强到设定值时,S2闭合,电动机转动,遮阳棚防紫外线的遮阳布展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紫外线的增强而增大
B.进户线a为火线,b为零线
C.若要降低遮阳布启动时的紫外线强度,可将 R1的滑片向左滑
D.当S2闭合时,弹簧处于收缩状态
二、填空题(16题第(1)题1分, 其余每空2分共35分)
16.(2024八下·长兴期中)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作为燃料使用。用“”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甲烷分子可表示为
(1)甲烷的化学式为   
(2)每个甲烷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3)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17.(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A、B是小红家照明电路的进户线。
(1)当小红用测电笔接触插座的右孔时,氖管发光。则进户线中的   (填“A”或“B”)线是火线。
(2)当闭合开关S 时,灯 L 在亮后瞬间熄灭,而室内其他用电器仍正常工作,则灯 L 处电路   (填“断路”或“短路”)。
18.(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变化中: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②硫在氧气中燃烧;③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1)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填编号,下同);
(2)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
19.(2024八下·长兴期中)用化学符号填空。
(1) 氦气   ;
(2)已知铜有+1价与+2价,请写出+1价铜与氧形成的化合物   。
20.(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电磁铁上方有一盛水的烧杯,烧杯中水面上浮着一个空心小铁球,闭合开关S。
(1)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滑,小铁球将上浮一些。
21.(2024八下·长兴期中)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1)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天然气)制得的H2中含有 CO,因为H2的沸点比CO的沸点要   ,因此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氢气。
(2)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其中物理储氢一般可用石墨烯。石墨烯可通过物理方法从石墨中剥离获得,据此可知,石墨烯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22.(2024八下·长兴期中)“①2NH3②SO2③Mg2+④H2O ⑤SO42-”中“2”的含义:
(1)能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
(2)能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
(3)能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23.(2024八下·长兴期中)动车组列车到站时,减速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250千米/小时减至90千米/小时,列车仅凭惯性继续前行,电机线圈被带动而产生感应电流,获得的电能自动输入电网;第二阶段从90千米/小时开始进行机械刹车至停止。
(1)下列实验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一致的是   。
(2)图B中小磁针的作用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6小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35分)
24.(2024八下·长兴期中)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科学家不断的探索。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请分析现象3的原因:   。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象(如图)。其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   (用字母表示)点。
(3)下列是根据卢瑟福核式原子结构构建的原子模型,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   。
25.(2024八下·长兴期中)为了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小实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橡皮管体积忽略不计。他将少量红磷装入容积为40毫升的试管中,注射器活塞初始置于10毫升刻度处。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火焰熄灭后,待到合适时间,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注射器不会弹出)。实验后,小实换用食品脱氧剂去代替红磷测量氧气体积分数,得到结果如图乙。
(1)实验中待到“合适时间”指得是   。
(2)根据实验结果,小实用红磷做实验时,注射器活塞将从10毫升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毫升刻度处才停止。
(3)根据图乙结果,若要测定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你会选择哪种药品,并说明理由:   。
26.(2024八下·长兴期中)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小明用绝缘细线将电磁铁M悬挂在铁架台上,并保持它与软铁块P 的距离不变。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
①断开开关S,按图组装实验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用已调零的电子测力计测出软铁块P 对测力计的压力F0并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次数 1 2 3
I/A 0.34 0.40 0.44
F0/N 0.9 0.9 0.9
F/N 0.84 0.82 0.81
②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 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并将I、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仿照步骤②再进行两次实验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
(2)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   的作用。
27.(2024八下·长兴期中)发光二极管(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如右图,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 灯会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不发光。小金想用LED灯来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将两个相同的 LED 灯反向并联后接到线路中,与线圈构成闭合电路,并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操作:
组别 磁体方向 磁体运动方向 观察现象
图乙 S上N下 向下运动 A灯发光, B灯不发光
图丙 S上N下 向上运动 A灯不发光, B灯发光
(1)实验中,将两个 LED灯反向并联的目的是   。
(2)在该实验中,小金探究的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有关”。
(3)若要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在完成上述实验后,还应补做的实验是   。
28.(2024八下·长兴期中)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图 1),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2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如图1,通电前静止的小磁针南北指向。现要在小磁针上方拉一根直导线,使通电时小磁针会发生明显的偏转,直导线所指的方向应为   (选填“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或“任意方向”)。
(2)图2的实验表明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若此时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3)安培发现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 的大小可能跟两根导线中的电流I1,I2, 导线之间的距离r有关,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I1/A I2/A r/m F/N
1 0.2 0.2 0.1 1.0×10-7
2 0.1 0.2 0.1 0.5×10-7
3 0.2 0.2 0.05 2.0×10-7
4 0.2 0.4 0.1 2.0×10-7
分析表格实验数据,可获得的结论是   。
29.(2024八下·长兴期中)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中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 80%左右的原因有____。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3)该实验是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从上图中选择所需的发生装置   。
四、解答题 (本大题共有6小题,共45分)
30.(2024八下·长兴期中)新能源汽车中常使用锂电池,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锂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已知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氧化锂,其化学式为   。
31.(2024八下·长兴期中) 读图, 回答问题
(1)请标出图1中磁感线的方向及磁极。
(2)请标出图2中A、B导线的电流方向。
(3)如图3所示,将磁钢M固定在铁块C上。用手将一元硬币B1、B2叠在一起,竖立在磁钢上端,如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将   (选填“合拢”或“分开”)。这是因为硬币被磁化,且两个硬币的上端为   (填“异”或“同”)名磁极。
32.(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一束电子自右向左从狭缝里射出,穿过磁场时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向纸面内偏转
(1)如将两个磁极对调后,电子束将   (选填“向纸面内”或“向纸面外”)偏转。
(2)如磁极不变,而把电子束换成带正电的粒子束,则此粒子束将   (选填“向纸面内”或“向纸面外”)偏转。
(3)若换成不带电的粒子束,则此粒子束将   偏转(选填“发生”或“不发生”)。
33.(2024八下·长兴期中)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甲是   。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3)图2表示甲、乙、丙三种微粒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三种微粒表示   种元素。
(4)三种微粒中质量最大的是    (填“甲”、“乙”或“丙”)。
34.(2024八下·长兴期中)清明节吃“青团”是湖州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侧柏莲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计算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5.84 克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的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葡萄糖(C6H12O6)中的碳元素质量相同。
35.(2024八下·长兴期中)小强利用压力传感器、电磁继电器、阻值可调的电阻R等元件,设计了一个汽车超载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他了解到这种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越大时,输出的电压就越大,二者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当继电器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 时,衔铁被吸合。已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即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线圈的电阻为20Ω。
(1)车辆不超载时,工作电路中绿灯亮;当传感器所受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红灯亮,说明汽车超载。请你判断灯   (填“L1”或“L2”) 是红灯。
(2)某水平公路桥禁止质量大于或等于 20t的车辆通行,要用小强设计的装置为此桥报警,R的阻值应调节为多少? (g取10N/Kg)
(3)在水平路面上,要使该装置报警,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安全用电需要注意不接触低压电,原理高压电。
【解答】A.绝缘层破损的导线容易使人接触低压电,错误。
B.湿润的手容易导致水与开关带电体接触而使人触电,错误。
C.测电笔使用时,需要用手触握测电笔后端的金属,使测电笔与人体接通电路形成回路,测电笔内有非常大的电阻,会使回路电流远小于让人触电的电流,同时测电笔氖管能发光,故正确。
D.用力拉扯电线容易导致绝缘层破裂,使人容易触电,错误。
故答:C
2.【答案】A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
【解析】【分析】磁性是吸引铁钴镍的性质。
【解答】上述物品中只有铁是磁性材料,能被磁铁吸引;铝、铜、锌不能被磁铁吸引,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符号是一个标志,模型可以反应事物某些方面的特征,符号一般没这功能。
【解答】A、图中是原子结构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选项错误;
B、图中是节约用水的标识,不属于模型,选项正确;
C、图中是甲烷分子结构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选项错误;
D、图中是足球烯结构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选项错误,故选B。
故答案为:B。
4.【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
【解答】A、 吡唑啉(C3H6N2) 这种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吡唑啉分子是微观的概念,由 碳、氢、氮三种原子构成。A错误
B、吡唑啉(C3H6N2)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4×2=70,其中C元素质量分数为12×3/70,三种元素中最大,故B正确
C、吡唑啉(C3H6N2)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4×2=70,单位为1,不是g,C错误
D、一个吡唑啉(C3H6N2)分子由11个原子构成,吡唑啉是一种物质,是宏观的概念,不能说有11个原子,D错误。
故答:B
5.【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解答】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原子构成。
故答案为:C。
6.【答案】B
【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使列车悬浮的是下方电磁铁和上方磁铁的相互作用。
【解答】A.列车的悬浮是利用列车底部和下方轨道间的同名磁极互相排斥,达到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可以提高车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列车悬浮的是电磁铁,而不是磁性超强的磁石,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列车在悬浮状态下行驶,车体与轨道分离,因而车体与轨道间阻力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列车的悬浮,即车轮与车轨间的摩擦力完全消失,所以车体与轨道间无阻力、无震动,运动平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碘酸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碘元素化合价为+5价;
故答案为:C。
8.【答案】A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磁感线方向,小磁针北极指向与磁感线切线方向一致。
【解答】A.根据右手定则可知小磁针的a端的磁极与磁感线的方向相反,故为小磁针的S极;b端的磁极与磁感线的方向相反同,故为小磁针的N极;故A正确;
B.处比处磁感线密,故处磁场强度强于处磁场强度,故B错误;
C.磁感线只是用来形象的描述直导线的磁场存在的,此图中只画出了三条,还有许多磁感线未画出来,故C错误;
D.该磁场由电流产生,移去小磁针后,直导线周围仍然有磁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9.【答案】B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的化学式为CH4,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错误;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的化学式为O2,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正确;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丙的化学式是C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错误;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丁的化学式是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
【解析】【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
(4)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时,原子的实际质量才相同,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 He-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质子数为2,则原子核中有中子数为:3-2=1,故A错误;
B. He-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可知,核外电子数为3,故B错误;
C. He-3和He-4的质子数都是2,但是中子数不同,二者为同位素原子,故C正确;
D. He-3和He-4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则它们的实际质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知识点】电磁感应;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闭合开关,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此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是电磁感应现象,此时导体ab相当于电源;cd相当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体,故cd受力运动;实验装置左侧运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装置右侧运用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解答】A.电风扇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它是通电能转动的机器,即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扬声器,原理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相同,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答案】C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即为该点的磁场方向(或磁感线方向)。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
【解答】根据磁感线方向的规定,从北极出来回到南极。而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为磁场的方向,从而确定磁体的南北极。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物质由分子原子或者离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解答】A、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A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分别由原子和离子保持其化学性质,B错误。
C、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拆散重新组和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化学变化中,原子个数与种类不变,C正确。
D、分子比构成其的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打,但是如果是其他原子,就不一定能够,比如氢原子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构成的氢分子比比较大的原子比如钾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小,D错误。
故答C.
14.【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空气的利用;氧气的性质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火星大气主要含量为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的氮气和氢气机其他气体,不含氧气。
【解答】A、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地球空气氮气体积分数为78%,比火星体积比2.7%高,错误,符合题意。
C、火星气体不含氧气, 宇航员要在火星上出舱勘查,须佩戴供氧装置,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可以被植物在光合作用时,和水一起作为原料生成氧气,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B。
15.【答案】B
【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当户外紫外线增强到设定值时,S2闭合说明光敏电阻随着紫外线的增强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
【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紫外线的增强,衔铁被吸下来,开关S2闭合,电动机转动,遮阳棚防紫外线的遮阳布展开,所以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的,故A错误;
B.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所以进户线a为火线,b为零线,故B正确;
C.若要降低遮阳布启动时的紫外线强度,将R1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R1的滑片向右滑,故C错误;
D.根据杠杆原理可知,当S2闭合时,衔铁被吸下来,即右边下来,左边上去,因此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6.【答案】(1)CH4
(2)5
(3)-4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根据图中甲烷模型进行分析。
【解答】(1)由图可知,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甲烷的化学式写为CH4。
(2)由图可知,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即每个甲烷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
(3)甲烷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17.【答案】(1)A
(2)断路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测电笔直接或间接碰到火线会发光,灯L在亮的瞬间熄灭,而室内其它用电器仍正常工作,不可能是短路,如果短路,整个电路都不会工作。
【解答】(1)用测电笔接触插座的右孔时,氖管发光,因此右孔与电源的火线相连,故A线为火线。
(2)因为闭合开关S,灯L在亮的瞬间熄灭,而室内其它用电器仍正常工作,因此可以说明是灯泡所在的支路出现故障,如果短路,整个电路都不会工作,因此是灯泡发生断路。
18.【答案】(1)②
(2)③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剧烈产生大量的白烟。
【解答】(1)发出蓝紫色火焰的为硫,故答:②
(2) 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红磷,故答:③
19.【答案】(1)He
(2)Cu2O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该位置化学式。化学式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1)氦气属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故直接写元素符号,故答: He 。
(2)氧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往往是负二价,所以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原子为1个,1可以省略不写,铜原子为2个,脚标写2,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写在右边,故答: Cu2O
20.【答案】(1)大于
(2)右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由滑片的移动推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由此判断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变化,从而可知小铁球所受磁场力的变化,再结合平衡关系可知小铁球所受浮力的变化。
【解答】(1)根据受力分析可知,空心小铁球受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三个力平衡,浮力=重力+电磁铁作用力,所以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大于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
(2)小铁球上浮一些,浮力减小,重力不变,浮力=重力+电磁铁作用力,则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减小,应减小电路中的电流,所以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
21.【答案】(1)低
(2)单质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使常温下的气体物质液化,需要降低温度至其沸点。单质是指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1)根据题意,利用液氮降低温度,可以将CO液化后就可以分离CO和 H2 ,可知温度降低时,先达到CO的沸点,所以 H2的沸点比CO的沸点更低。故答:低
(2)石墨烯是由物理方法从石墨中剥离获得,而石墨中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那么可知石墨烯是由单质的石墨经过物理变化而来,也属于单质,故答 :单质
22.【答案】(1)③⑤
(2)②④
(3)①
【知识点】离子的书写与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 元素符号四周的数字各有意义不同,左边表示化学式个数,左上表示该原子质量数,右下表示该原子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右上离子表示带电荷数,右下代表化学式中该原子个数,正上方表示该元素在化学式中化合价。
【解答】(1) Mg2+ 和SO42-都属于离子,右上角的数字2表示带电荷数,故答: ③⑤
(2) SO2 和H2O中的2在元素右下角,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故答: ②④
(3) 2NH3 中2在化学式左边,表示化学式个数, NH3为分子,即表示2个分子,故答:①
23.【答案】(1)A
(2)检验磁场的存在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电磁感应;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第一阶段从250千米/小时减至90千米/小时,列车仅凭惯性继续前行,电机线圈被带动而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1)A.该装置探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电能,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一致,故A符合题意;
B.奥斯特实验,是电流的磁效应,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不一致,故B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探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不一致,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图B奥斯特实验,是电流的磁效应,验证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的作用是检验磁场的存在。
24.【答案】(1)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
(2)A
(3)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 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部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是由于原子核和粒子之间的排斥力, 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原子核质量相对很大。
【解答】(1)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碰到了比它质量大得多的物质,即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即α粒子偏转角度为0,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图乙中A点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3)同一类原子中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A、B、C、D中的质子数分别为1、1、1、2,故选项中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D。
25.【答案】(1)待装置冷却至室温
(2)3
(3)食品脱氧剂;食品脱氧剂消耗氧气更彻底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两种方法测量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各有千秋,食品脱氧剂能够充分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测量结果更准确,红磷与氧气的反应速度较快,能较快测量氧气体积分数。
【解答】(1)红磷燃烧放热,使气体受热膨胀,所以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将先向右移动,等试管冷却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活塞再向左移动;
(2)在弹簧夹是夹紧的情况下,红磷燃烧消耗的是试管中的氧气,试管中空气体积为40mL,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消耗氧气的体积为8mL,弹簧夹打开,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注射器向试管中注入8mL的空气,所以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8mL=2mL,故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2mL刻度处才停止;
(3)根据图乙实验结果,用图甲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①我会选择食品脱氧剂,因为能够充分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较准确测量氧气体积分数;②我会选择红磷,因为红磷与氧气的反应速度较快,能较快测量氧气体积分数。
26.【答案】(1)电子测力计示数;
(2)在线圈匝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3)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 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 采用控制变量法,根据相关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子测力计示数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电子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2)根据表格数据可在,当电流增大时,电子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这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那么得到结论: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来改变电流大小的作用。
27.【答案】(1)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2)导体切割磁感线
(3)将磁体方向改为N上S下,将磁体向下运动,与乙组对照/将磁体向上运动,与丙组对照
【知识点】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解析】【分析】 发光二极管(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控制变量法,注意单一变量原则,根据变量的不同,结果不同,得到最终结论。
【解答】(1)实验中,将两个LED灯反向并联,根据发光二极管(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便于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2)在该实验中,磁体方向不变,磁体运动方向改变,所以小金探究的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有关”。
(3)若要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要控制磁体运动方向不变,故在完成上述实验后,将磁体方向改为N上S下,将磁体向下运动,与乙组对照;将磁体向上运动,与丙组对照,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28.【答案】(1)南北
(2)两根导线会相互排斥
(3)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与I1、I2成正比, 与r成反比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 (1) 由于小磁针静止时要指南北方向,在验证电流周围有磁场时,一般也把直 导线南北放置,这样在直导线下方的磁场向是东西方向的:
(2)电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据此进行分析:
(3)由表中数据可知,研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力的作用与导线长度,电流大小、导线之间的距离的关系,研究与其中-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的因素不变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1)由于小磁针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要指南北方向,为了观察到明显的偏转现象,应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为东西方向,故应使把直导线南北方向放置。
(2)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是由电流的方向决定的,当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它产生的磁场方向也会发生改变;而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另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不变,但磁场的方向变化了,它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就会改变,所以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产生的实验现象是两根导线将会相互排斥。
(3)①分析1、2实验可知:在两个导线中电流大小和导线之间的距离r相同时,导线越长,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越大,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大小F与电流成正比;②分析1、3实验可知:在两个导线的长度和导线之间的距离r相同时,电流越大,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越大,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大小F与导线的长度成正比;③分析1、4实验可知:在导线长度和两个导线中电流大小相同时,导线之间的距离r越小,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越大,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大小F与导线之间的距离r成反比。
29.【答案】(1)气泡从瓶口冒出/瓶中水排尽;
(2)A;C;D
(3)A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或瓶中水排尽则氧气收集满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
【解答】(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或瓶中水排尽为氧气集满的标准,故填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或瓶中水排尽。
(2)A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瓶中空气不可能完全被排出瓶外,选项正确;
B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至生成氧气一种气体,氧气的浓度不可能在80%左右,选项错误;
C 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说明集气瓶中氧气的浓度较大,不能判断集气瓶内没有空气,选项正确;
D 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使得氧气的浓度不纯,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CD。
(3)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即装置A。
30.【答案】(1)金属
(2)7
(3)Li2O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锂元素的名称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写出化学式。
【解答】(1)锂元素的名称带有金字旁,所以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
(2)元素信息图中,最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故填6.941。
(3)化合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则锂元素的化合价也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锂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氧化锂,其化学式为Li2O,故填Li2O。
31.【答案】(1)
(2)
(3)分开;同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根据安培定则以及磁极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1)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的方向是指向乙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所以乙的这一端是S极,根据磁感线的排布可知,甲、乙两块磁铁是排斥的,所以甲的这一端也是S极,磁感线朝向甲。
(2)据小磁针的左边是N极,所以靠近它的螺线管的右边是S极,左边是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B端是正极,A端是负极,电流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
32.【答案】(1)向纸面外
(2)向纸面外
(3)不发生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通电导体受磁场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解答】(1)已知一束电子自右向左从狭缝里射出,穿过磁场时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向纸面内偏转;当磁极对调后,电流方向没有改变,而磁场方向与原来相反,所以此电子束偏转方向与原来相反,即向纸面外偏转。
(2)若磁极不变,磁场方向不变,而把电子束(带负电)换成带正电的粒子束,电流的方向改变了,所以此粒子束偏转方向与原来相反,粒子束将向纸面外偏转。
(3)若换成不带电的粒子束,可理解为无电流通过磁场,故此粒子束不发生偏转。
33.【答案】(1)原子
(2)Na+与Cl-
(3)2
(4)甲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可以形成离子,元素的本质不同是质子数不同。
【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甲可以构成分子,可以形成离子,故甲是原子;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离子和钠离子,离子符号分别为:Na+、Cl-;
(3)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甲、乙、丙三种微粒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三种微粒共有2种质子数,共表示两种元素;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与中子上,甲粒子中含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乙粒子中含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丙粒子中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所以甲的质量最大。
34.【答案】(1)60:5:8
(2)C10H10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0+10+16=146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0/146 × 100%=82.2%
(3)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质量=5.84g×120/146=4.8g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6×12/6×12+12+6×16=40%葡萄糖的质量=4.8g/40%=12g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侧柏莲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10):(1×10):16=60:5:8
(2)元素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值;
(3)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该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守恒列式进行计算。
35.【答案】(1)L2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20×103kg×10N/kg=2×105N;
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的输出电压U=1V;
电路总电阻:;
电阻R的阻值:R=R总-R线圈=50Ω -20 Ω =30Ω;
(3)使电磁继电器衔铁闭合的最小电流I=20mA=0.02A,继电器线圈的电阻R线=20Ω要使该装置报警,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最小值为:
U0=IR线圈=0.02A×20Ω=0.4V,
由图象可知,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F'=0.8×105N;
那么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G=F'=0.8×105N。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根据电路结构分析答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由图象求出压力传感器的阻值,然后由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R阻值.当R为零时,由欧姆定律求出线圈两端电压,然后由图象求出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即车轮的最小重力。
【解答】(1)由图示可知,车辆不超载时,衔铁接上端,L1亮,车辆超载时,衔铁接下端,L2亮,由题意知,L2是红灯,L1是绿灯。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20×103kg×10N/kg=2×105N由图象可知,此时的输出电压U=1V,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阻
电阻R的阻值R=R总-R线圈=50Ω-20Ω=30Ω
(3)使电磁继电器衔铁闭合的最小电流I=20mA=0.02A
继电器线圈的电阻R线=20Ω,要使该装置报警,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最小值为
U0=IR线=0.02A×20Ω=0.4V
由图象可知,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即车轮的最小重力F'=0.8×105N=8×104N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