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镇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24八下·东阳期中)下列生活物品中没有用到磁性材料的是( )A.玻璃清洁器 B.吸盘挂钩C.门吸 D.防蚊门帘2.(2024八下·东阳期中)蔡磊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电子发票的推动者,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渐冻症”患者。目前,利鲁唑()是首个用于治疗该症的药物。下列对利鲁唑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利鲁唑是氧化物B.利鲁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4克C.利鲁唑由5种元素组成D.利鲁唑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6:53.(2022九下·舟山月考)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丙分子由1个甲分子和2个乙分子构成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D.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2024八下·东阳期中)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的意义进行了讨论,甲说:“表示一种物质。”乙说:“表示一个分子。”丙说:“表示该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丁说:“表示一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下列符号中,满足上述说法的是( )A. B.Fe C. D.H5.(2024八下·东阳期中)3月25日的一场暴雨,城市内涝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小明设计了一种利用电磁继电器来自动控制抽水机工作的电路:当水位在安全位置以下时绿灯亮,抽水机不工作;当水位到达安全位置上限时红灯亮,抽水机开始工作。如图是小明还未连接完成的电路,小明接下去的电路连接应该是( )A.M接A,N接B B.M接B,N接D C.M接B,N接C D.M接A,N接D6.(2024八下·东阳期中)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发生改变B.一种物质只能作一个反应的催化剂C.一个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它们的催化效果可能不同D.一个反应只有一种催化剂7.(2024八下·东阳期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具备基本的家庭电路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出现了短路B.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C.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人移开D.家庭电路中,开关要接在火线上8.(2024八下·东阳期中)关于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将小磁针移走,该磁场消失B.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C.此实验装置原理与发电机原理相同D.实验研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9.(2024八下·东阳期中)下列有关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10.(2024八下·东阳期中)如图所示是某家庭电路,闭合开关,灯不亮。用试电笔接触c点氖管不发光,接触d点氖管发光。已知该电路有两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A.ac问开路、bd问开路 B.eb问开路、cd间短路C.ac间开路、cd间短路 D.ac间开路、eb间开路11.(2022八下·舟山月考)已知个银原子的质量为。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个碳原子的质量为,则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12.(2023八下·金华期中)科学实验要规范操作。下列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性质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点燃酒精灯C.制取氧气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13.(2024八下·东阳期中)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乙、丁不属于同一种元素C.甲、丁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甲、乙为互为同位素原子14.(2024八下·东阳期中)已知、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无法计算15.(2024八下·东阳期中)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图是反应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坐标图,其中合理的是( )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16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小题2空,每空2分,共40分)16.(2024八下·东阳期中)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或用化学符号表示:(1)3个铜原子 ;(2)中“2”的意义 ;(3)5个三氧化硫分子 ;(4)中4的意义 。17.(2024八下·东阳期中)如下图所示,某一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一直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填“不变”“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电磁铁左端是 极。18.(2024八下·东阳期中)根据对云南抚仙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告,科学家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测定年代。碳-14的核电荷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则碳-14的中子数为 。碳-14、碳-12(中子数为6,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为12)都是碳的 原子。19.(2023八下·金华期中)如表中是几种常见的元素,请回答(均填化学式):元素名称 钠 铁 铝 氢 氯 氧 硫 (1)上表元素中,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2)上表中的氢、氧元素可以组成两种氧化物,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氧化物是 。20.(2024八下·东阳期中)如上图甲所示是测电笔的结构,图乙和图丙是测电笔的使用。(1)测电笔内部对人体测试家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的是哪个元件? 。(2)图乙、丙中测电笔的使用正确的是图 (填“乙”或“丙”)。21.(2024八下·东阳期中)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3种小球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有 ;表示化合物的有 。22.(2024八下·东阳期中)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观结构。如图乙是某原子结构模型,它表示了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 在核外空间高速运动;(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如图乙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模型,磁体周围的磁场强弱是通过 来描述的。23.(2024八下·东阳期中)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气体发生及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收集气体;④加热;⑤停止加热;⑥移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④③⑥⑤24.(2024八下·东阳期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 在刻度15cm处。实验时只要将适量水加入到烧杯中即可开始(已知白磷的着火点约为40℃,整个实验过程活塞都未离开玻璃管)。(1)针筒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结束恢复到常温后,预期活塞将停在约 cm处。25.(2023八下·金华期中)如图是简易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弹簧甲连接在A、B两绝缘板之间,B板固定,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与A板相连,并可随A板一起运动。弹簧乙下端挂有一永磁体,永磁体正下方有一电磁铁,R0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电路接通后,电压表示数为U1,弹簧乙的总长度为L1;当用力F向下压弹簧甲后,电压表示数为U2,弹簧乙的总长度为L2,则U1 U2,L1 L2(均填“>”、“<”或“=”)。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空2分,共38分)26.(2024八下·东阳期中)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模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A属于 元素(填元素种类);(2)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4)F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A.原子序数Z>YB.核外电子数:X=YC.Y和Z的化学性质相似27.(2024八下·东阳期中)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利用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细铁钉、指针(带刻度)、电磁铁(用漆包线制作的一个六抽头电磁铁,每20匝抽出一个接线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图甲实验中小明是根据 来判断磁性的强弱的。(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 。(3)小明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当线圈匝数从20匝换成100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28.(2024八下·东阳期中)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Ⅰ.将与均匀混合加热;Ⅱ.将与1.0gCuO均匀混合加热;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的快慢。在甲实验的Ⅱ中x的值应为 。(2)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的质量Ⅰ 50.0g 1% 0.1g 9mLⅡ 50.0g 2% 0.1g 16mLⅢ 50.0g 4% 0.1g 31mL上表中横线上需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本实验中,测量体积的装置是下图中的 (填编号)。(3)该实验结论是: 。29.(2024八下·东阳期中)小阳对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感到好奇。查阅资料后得知:充电时充电器内的发射线图产生磁场,手机内的接收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给电池充电,结构如图甲。学过相关知识的小阳提出质疑,手机和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都不动,并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为何会产生感应电流?对此,他设计了图乙实验进行验证。(1)由上述内容可知,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是 。(2)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并没有发生偏转。小阳认为,可能是P线圈中的电流过小,于是他将滑片向左移,他的这一操作是基于什么猜想? 。(3)滑片左移后,仍未观察到指针偏转,但在断开开关、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时灵敏电流计指针有明显偏转。请教老师后得知当闭合电路围成的平面内,磁感线数量发生改变时,电路中能产生感应电流。请根据上述事实,解释在图丙实验中若导体ab上下运动时,则闭合电路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 。(4)小阳发现不同情况下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同。他猜测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有关,于是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如下表所示。小浩认为小阳的猜测并不正确,请判断小浩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合理选择表格中的两次实验说明理由 。操作序号 开关及滑动变阻器状态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1 开关由断开变为闭合 向左2 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 向右3 开关闭合时,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4 开关闭合时,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5 开关闭合后,滑片不移动 不偏转6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7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30.(2024八下·东阳期中)最近各地厂房频发的大火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小东想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1)图甲是探究燃烧需要 ;(2)如图乙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观察到蜡烛熄灭,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竖直插入热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丙所示),结果观察到了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水火相容”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4)下列为小柯提出的火灾应急方案(灭火和自救措施),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当火较小时,可以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B.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C.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发生森林大火时,可以砍掉周围的一些树木,防止火势蔓延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31题6分,35小题7分,其余每题各8分,共37分)31.(2024八下·东阳期中)如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XX品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 每支口服液含锌8mg XX制药厂(1)葡萄糖酸锌中C、H、O、Z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2)葡萄糖酸锌中Z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写出解题过程)(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要服用 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32.(2024八下·东阳期中)近几年各大城市老小区改造,不少多层楼房安装了电梯。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由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在工作电路中,当电梯没有超载时,触点K与触点A接触,闭合开关S,电动机正常工作;当电梯超载时,触点K与触点B接触,电铃发出报警铃声,闭合开关s,电动机不工作。在控制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保护电阻,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底架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1)控制电路电磁铁上端为 极(填“N”或“S”),当人进入电梯后,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F将增大,其阻值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若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15mA时,衔铁刚好被吸住,电铃发出警报声。请你设定该电梯最多乘坐几人?(以每人50kg计算,且g取10N/kg)33.(2023九上·海曙期中)某同学在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数据(已知Fe+SFeS):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硫粉的质量/g 16 32 32铁粉的质量/g 28 28 56硫化亚铁(FeS)的质量/g 44 44 88(1)第 次实验,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2)通过实验说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从如表可知,参加反应的铁和硫的质量比是 。(3)若该同学要进行第四次实验,如果要将48克硫粉完全反应,则需要铁粉多少克 能生成硫化亚铁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34.(2024八下·东阳期中)在做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某同学误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加入反应,反应前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2.96g,加热混合物到质量不再减少,反应后混合物的质量为8.8g,将反应后的固体溶入水中,过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87g。(1)求制取氧气的质量。(2)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3)求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35.(2024八下·东阳期中)小阳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试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00mL,氧气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1)实验开始时,用酒精灯加热粗铜丝,其目的是 。(2)反应开始到止水夹打开前,集气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小阳同学提出“倒吸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除以200mL等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据图乙分析,此说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A.玻璃清洁器利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控制外面的玻璃擦一起移动,故A不合题意;B.吸盘挂钩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故B符合题意;C.门吸利用磁体的吸引力工作,故C不合题意;D.防蚊门帘利用磁力将两片门帘结合,故D不合题意。故选B。2.【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C、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解答】A、 利鲁唑由六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B、 利鲁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4 ,单位为“1”不是“g”,不符合题意;C、 利鲁唑由6种元素组成 ,不符合题意;D、 利鲁唑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8):5=96:5 ,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D【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解析】【分析】由各物质的分子构成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结合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解答。【解答】A、由丙的分子构成可知, 1个丙分子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不符合题意;B、甲和丙都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只有乙为单质,不符合题意;C、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C【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各选项所给符号含义分析。【解答】A、 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B、 Fe且示一个铁原子,不能表示分子,不符合题意;C、 表示氧气,一个氧分子,物质由氧元素组成,一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符合题意;D、H不有表示物质和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C。5.【答案】B【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红灯与绿灯并联连接,各自独立工作;用电器工作必须电路是闭合电路,据此分析解答【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两灯并联连接,要使得电路工作必须电路为闭合电路,故连接如图所示:由此可知M接B,N接D符合要求,故B正确。故选B。6.【答案】C【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解析】【分析】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的特点,一个反应可以由多种催化剂分析。【解答】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不符合题意;B、 一种物质可作多个反应的催化剂 ,不符合题意;C、 一个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它们的催化效果可能不同 ,符合题意;D、一个反应可有多种催化剂,不符合题意;故选C。7.【答案】D【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判断。【解答】A.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出现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故A错误;B.家庭电路中用电器并联,则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故B错误;C.发现有人触电时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故C错误;D.家庭电路中,开关要接在火线上,从而保证断开时用电器不再带电,故D正确。故选D。8.【答案】B【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A.根据磁场的客观存在性判断;B.根据安培定则判断;C.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D.根据图片分析包含的物理原理。【解答】A.磁场是客观存在的,小磁针可以反映磁场的方向,但是不能影响磁场的有无,故A错误;B.闭合开关后,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则右端为N极,故B正确;C.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C错误;D.闭合开关后,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此时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D错误。故选B。9.【答案】B【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解析】【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C、根据红磷燃烧现象分析;D、根据生成物名称描述属于结论不是现象分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不符合题意;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符合题意;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结论,不是现象 ,不符合题意;故选B。10.【答案】D【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发光,接触零线时不发光,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测电笔接触d点时发光,说明d点通过灯泡与火线相连,即a与火线部分正常。a、c相连,但是c点不发光,说明ac之间断路。接触d点时氖管发光,说明bd部分正常连接,而灯泡没有发光,说明它与零线之间断开,即eb段断开。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1.【答案】A【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解答】已知n个银原子的质量为mkg,那么一个银原子的质量:;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个碳原子的质量为b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则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选A。12.【答案】A【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制取及其相关性质。【解答】A.检查气密性时,用手捂住试管,若在右侧烧杯中出现水泡,且在松手后有一段水柱出现,则表明气密性良好;B.图中所用方法点燃易火灾;C.应将试管斜下放置,避免冷凝水回流;D.细铁丝在集气瓶中燃烧时会火星四射,应在瓶底放上沙子。故答案为:A13.【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同位素【解析】【分析】根据四种原子构成分析,由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分析。【解答】A、 甲、丙的原子中都有1个质子和1个电子,核电荷数相同 ,不符合题意;B、 乙、丁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 ,不符合题意;C、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甲、丁相对原子质量都是3 ,符合题意;D、 甲、乙质子数不同,不是互为同位素原子 ,不符合题意;故选C。14.【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中硫和氧元素质量比相等,由此确定混合物中硫和氧元素质量比,再由铁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出硫和氧元素质量分数之和,由比值计算硫元素质量分数分析。【解答】、中硫和氧元素质量比都是32:64=1:2,所以混合物中硫和氧元素质量比也是1:2,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和氧元素质量分数为1-a%,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B。15.【答案】C【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生成物质量随反应发生增加,至反应结束保持不变分析。【解答】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反应方程式可知2KClO3 2KCl + 3O2↑245 149 96氯化钾和氧气随反应的发生不断增加,且氯化钾质量大于氧气质量,当氯酸钾分解完全后两物质质量同时保持不变、故选C。16.【答案】(1)3Cu(2)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3)(4)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1) 3个铜原子表示为 3Cu 。(2)中“2”表示 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3) 5个三氧化硫分子表示为5SO3。(4)中4表示为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故答案为:(1) 3Cu ;(2) 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3)5SO3;(4)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17.【答案】逐渐变大;N【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根据滑片移动确定电流大小变化,确定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变化,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条形磁铁受到摩擦力的变化;(2)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解答】(1) 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时, 变阻器的阻值变小而电流变大,那么电磁铁的磁场变强,因此条形磁铁受到的磁力变大。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变大。(2)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则电磁铁左端为N极。18.【答案】8;同位素【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同位素【解析】【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由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确定中子数,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分析。【解答】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碳-14的核电荷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则碳-14的中子数为14-6=8. 碳-14、碳-1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都是碳的同位素原子。故答案为:8;同位素。19.【答案】(1)Al2O3(2)H2O2【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中相关元素的含量。【解答】(1)地壳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故为 Al2O3 ;(2)H一般显+1价,若氧显-1价,则该化学式为 H2O2 。故答案为:(1) Al2O3 ;(2) H2O220.【答案】(1)电阻(2)丙【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1)使用测电笔时,人接触尾部的金属体,此时氖管发光,其实是人和测电笔串联构成通路所致。有电流经过人体但是没有触电,说明电流很小而测电阻的电阻很大,即其中的保护电阻起到保护作用;(2)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解答】(1)测电笔内部对人体测试家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的是电阻。(2)使用测电笔时,人体必须与尾部的金属体接触,则图乙、丙中测电笔的使用正确的是图丙。21.【答案】C、D;B【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所给分子的构成,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为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分析。【解答】A由同种分子构成,且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B由同种分子构成,且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C和D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CD;B。22.【答案】(1)核外电子(2)磁感线疏密【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的结构的知识解答;(2)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特点,磁感线越密集,说明磁场越强,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观结构。如图乙是某原子结构模型,它表示了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高速运动;(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如图乙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模型,磁体周围的磁场强弱是通过磁感线疏密来描述的。23.【答案】(1)A、C或A、E(2)D【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由气体密度或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操作步骤分析。【解答】(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A,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为C或E。(2)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步骤为: 先②检查装置气密性,再①装入药品,再④加热,③收集气体,最后先⑥移出导气管,再⑤停止加热,故选D。故答案为:(1)AC或AE;(2)D。24.【答案】(1)(2)12【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根据与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2)根据磷燃烧消耗装置内氧气,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分析。【解答】(1) 针筒内发生的是磷与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方程式为 。(2) 磷燃烧消耗装置内氧气,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实验结束恢复到常温后,活塞移动补充减少氧气体积,预期活塞将停在约12cm处。故答案为:(1) ;(2)12.25.【答案】<;>【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弹力;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电磁铁的相关知识,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等因素有关。【解答】用力F向下时,使p向下移动,滑动变阻器介入电路阻值变大,根据串联电路中的分压原则(电阻越大,两端电压越大),可知其两端电压变大;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磁铁上方为S极,电路中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时,电磁铁与上方条形磁铁间的引力减小,故弹簧变短。故答案为: < ; >26.【答案】(1)非金属(2)(3)(4)A【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1)根据名称带“石”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分析;(2)根据氯化镁化学式书写分析;(3)根据钠离子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及钠离子符号书写分析;(4)根据元素周期表排列规律分析,同一行的元素为同一周期,同一周期中从左向右原子序数递增,同一列为同一族,同一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解答】(1)A为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2)B元素为镁元素,D为氯元素,二者形成化合物化学式为 。(3) 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质子数为11,为钠离子,符号为 。(4)由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序数递增的排列规律可知,原子序数Z>Y,A正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则核外电子数X>Y,B错误;Y和Z在同一周期不同族,化学性质不相似,C错误。故答案为:(1)非金属;(2) ;(3) ;(4)A。27.【答案】(1)吸引小铁钉的数目多少(2)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3)将滑片向左移至电流表示数与20匝时相同【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的数量越多,则说明电磁铁的磁场越强;(2)在甲图中,当电磁铁的强弱变化较小时,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就相差不大,因此不易观察到磁场的强弱变化。而乙图中,电磁铁的磁场微弱变化,都会引起指针的大幅度变化,因此现象更明显。(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流大小相同,只改变线圈匝数,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图甲实验中小明是根据吸引小铁钉的数目多少来判断磁性的强弱的。(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3)小明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当线圈匝数从20匝换成100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滑片向左移至电流表示数与20匝时相同。28.【答案】(1)3.0(2)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c(3)其余条件一定时,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其分解速度越快【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分析;(2)根据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收集气体体积或比较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时间判断反应速率分析;(3)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分析。【解答】(1)由变量的唯一性可知,甲实验的Ⅱ中x的值应为3.0.(2)要探究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收集气体体积或比较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时间完成,则表中需记录的实验数据是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 , 本实验中,是利用测定所排出水的体积来测量体积,应选择c装置。(3)由表中数据可得出, 其余条件一定时,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其分解速度越快 。故答案为:(1)3.0;(2) 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 ;c;(3) 其余条件一定时,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其分解速度越快 。29.【答案】(1)电磁感应现象(2)Q线圈中的电流越大,P线圈中的电流也越大(磁场强度越大,P线圈中感应电流越大,意思表述正确即可)(3)该闭合电路中的磁感线数量没有发生改变(4)不正确,比较3、6(或4、7)可知,其余条件不变,只改变电流方向,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改变,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无关【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2)根据实验操作分析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据此确定实验猜想;(3)根据丙图可知,当导体ab上下运动时,它始终没有切割磁感线,即通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数量不变,因此不会产生感应电流;(4)要探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否会影响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改变电流方向。【解答】(1)由上述内容可知,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2)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并没有发生偏转。小阳认为,可能是P线圈中的电流过小,于是他将滑片向左移,他的这一操作是基于猜想:Q线圈中的电流越大,P线圈中的电流也越大(磁场强度越大,P线圈中感应电流越大)。(3)小科向老师请教,得知当闭合电路围成的平面内,磁感线数量发生改变时,电路中就能产生感应电流。请根据上述事实,课本实验中导体ab上下运动时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图丙)是该闭合电路内磁感线数量未发生改变。(4)小浩的说法不正确,理由是: 比较3、6(或4、7)可知,其余条件不变,只改变电流方向,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改变,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无关 。30.【答案】(1)可燃物(2)需要充足的氧气(3)空气/氧气(4)B【知识点】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1)根据燃烧需可燃物分析;(2)根据燃烧需充足氧气分析;(3)根据燃烧需氧气或空气分析;(4)根据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火灾现象的自救措施分析。【解答】(1)甲中小石头不燃烧,小木块燃烧,由此对比可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2) 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观察到蜡烛熄灭,蜡烛熄灭是由于烧杯内氧气耗尽,由此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充足的氧气。(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竖直插入热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结果观察到了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水火相容”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能支持燃烧的氧气。(4) 当火较小时,可以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 ,A不符合题意; 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会促进空气流通。加大火势,B符合题意;火灾发生时分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或烟尘,且随温度升高密度变小而上升, 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不符合题意; 发生森林大火时,可以砍掉周围的一些树木,以撤离可燃物使火熄灭,防止火势蔓延,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可燃物;(2) 需要充足的氧气 ;(3)空气/氧气;(4)B。31.【答案】(1)(2)(3)10【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3)根据所需锌元素及一支口服液中含锌元素质量分析。【解答】(1) 葡萄糖酸锌中C、H、O、Z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22:(16×14):65=144:22:224:65.(2) 葡萄糖酸锌中Z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 若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要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104mg×75%÷8mg/支10支。故答案为:(1)144:22:224:65;(2)14.3%;(3)10.32.【答案】(1)N;减小(2)电铃报警时,控制电路的电流为15毫安,,所以压敏电阻由图乙可得;所以最多可搭乘人数答:该电梯最多乘坐16人。【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①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②根据乙图确定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规律。(2)首先根据计算此时的总电阻,然后根据R2=R-R1计算压敏电阻的阻值,接下来根据乙图确定受到的压力,最后根据计算搭乘人数。【解答】(1)①根据甲图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右。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时大拇指指向上端,则上端为N极;②根据乙图可知, 当人进入电梯后,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F将增大,其阻值减小。33.【答案】(1)一(2)8:7(3)解:设需铁粉质量为x,生成硫化亚铁质量为yFe+ S FeS56 32 88x 48g y56:32=x:48g 32:88=48g:yx=84g y=132g答:需铁粉质量为84g,生成硫化亚铁质量为132g。【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确定恰好完全反应的各物质质量分析;(2)由恰好完全反应的物质质量确定反应物质量比分析;(3)根据反应的硫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Fe 和FeS 的质量分析。【解答】(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实验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2)由恰好反应的数据可知,参加反应的铁和硫的质量比为32:28=8:7.故答案为:(1)一;(2)8:7;(3)84g;132g。34.【答案】(1)(2)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为X,生成氧气质量为Y316 87 32X 0.87g Y3分答: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3.16g。(3)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Z149 96Z4分答: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67.7%。【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后减少质量即为生成氧气质量分析;(2)根据生成二氧化锰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高锰酸钾质量分析;(3)根据生成二氧化锰质量计算出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质量,由氧气总质量计算出氯酸钾生成氧气质量,再利用氧气质量和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氯化钾质量分析。35.【答案】(1)引燃白磷(2)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3)错误;由图乙可得,反应结束后瓶中仍有氧气剩余(氧气体积分数为8.6%),说明瓶中氧气未耗尽,会使测量值偏小。【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1)根据铜的导热性及燃烧条件分析;(2)根据白磷燃烧现象分析;(3)根据图示确定反应结束后氧气有剩余分析。【解答】(1)实验开始时用酒精灯加热粗铜丝, 是利用铜的导热性引燃白磷。(2) 反应开始到止水夹打开前,集气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3) 由图乙可得,反应结束后瓶中仍有氧气剩余(氧气体积分数为8.6%),说明瓶中氧气未耗尽,所以“倒吸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除以200mL等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引燃白磷;(2)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3)错误; 由图乙可得,反应结束后瓶中仍有氧气剩余(氧气体积分数为8.6%),说明瓶中氧气未耗尽,会使测量值偏小。1 / 1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镇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24八下·东阳期中)下列生活物品中没有用到磁性材料的是( )A.玻璃清洁器 B.吸盘挂钩C.门吸 D.防蚊门帘【答案】B【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A.玻璃清洁器利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控制外面的玻璃擦一起移动,故A不合题意;B.吸盘挂钩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故B符合题意;C.门吸利用磁体的吸引力工作,故C不合题意;D.防蚊门帘利用磁力将两片门帘结合,故D不合题意。故选B。2.(2024八下·东阳期中)蔡磊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电子发票的推动者,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渐冻症”患者。目前,利鲁唑()是首个用于治疗该症的药物。下列对利鲁唑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利鲁唑是氧化物B.利鲁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4克C.利鲁唑由5种元素组成D.利鲁唑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6:5【答案】D【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C、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解答】A、 利鲁唑由六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B、 利鲁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4 ,单位为“1”不是“g”,不符合题意;C、 利鲁唑由6种元素组成 ,不符合题意;D、 利鲁唑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8):5=96:5 ,符合题意;故选D。3.(2022九下·舟山月考)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丙分子由1个甲分子和2个乙分子构成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D.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答案】D【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解析】【分析】由各物质的分子构成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结合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解答。【解答】A、由丙的分子构成可知, 1个丙分子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不符合题意;B、甲和丙都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只有乙为单质,不符合题意;C、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4.(2024八下·东阳期中)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的意义进行了讨论,甲说:“表示一种物质。”乙说:“表示一个分子。”丙说:“表示该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丁说:“表示一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下列符号中,满足上述说法的是( )A. B.Fe C. D.H【答案】C【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各选项所给符号含义分析。【解答】A、 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B、 Fe且示一个铁原子,不能表示分子,不符合题意;C、 表示氧气,一个氧分子,物质由氧元素组成,一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符合题意;D、H不有表示物质和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C。5.(2024八下·东阳期中)3月25日的一场暴雨,城市内涝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小明设计了一种利用电磁继电器来自动控制抽水机工作的电路:当水位在安全位置以下时绿灯亮,抽水机不工作;当水位到达安全位置上限时红灯亮,抽水机开始工作。如图是小明还未连接完成的电路,小明接下去的电路连接应该是( )A.M接A,N接B B.M接B,N接D C.M接B,N接C D.M接A,N接D【答案】B【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红灯与绿灯并联连接,各自独立工作;用电器工作必须电路是闭合电路,据此分析解答【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两灯并联连接,要使得电路工作必须电路为闭合电路,故连接如图所示:由此可知M接B,N接D符合要求,故B正确。故选B。6.(2024八下·东阳期中)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发生改变B.一种物质只能作一个反应的催化剂C.一个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它们的催化效果可能不同D.一个反应只有一种催化剂【答案】C【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解析】【分析】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的特点,一个反应可以由多种催化剂分析。【解答】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不符合题意;B、 一种物质可作多个反应的催化剂 ,不符合题意;C、 一个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它们的催化效果可能不同 ,符合题意;D、一个反应可有多种催化剂,不符合题意;故选C。7.(2024八下·东阳期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具备基本的家庭电路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出现了短路B.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C.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人移开D.家庭电路中,开关要接在火线上【答案】D【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根据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判断。【解答】A.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出现了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故A错误;B.家庭电路中用电器并联,则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故B错误;C.发现有人触电时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故C错误;D.家庭电路中,开关要接在火线上,从而保证断开时用电器不再带电,故D正确。故选D。8.(2024八下·东阳期中)关于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将小磁针移走,该磁场消失B.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C.此实验装置原理与发电机原理相同D.实验研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答案】B【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A.根据磁场的客观存在性判断;B.根据安培定则判断;C.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D.根据图片分析包含的物理原理。【解答】A.磁场是客观存在的,小磁针可以反映磁场的方向,但是不能影响磁场的有无,故A错误;B.闭合开关后,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则右端为N极,故B正确;C.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C错误;D.闭合开关后,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此时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D错误。故选B。9.(2024八下·东阳期中)下列有关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答案】B【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解析】【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C、根据红磷燃烧现象分析;D、根据生成物名称描述属于结论不是现象分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不符合题意;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符合题意;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结论,不是现象 ,不符合题意;故选B。10.(2024八下·东阳期中)如图所示是某家庭电路,闭合开关,灯不亮。用试电笔接触c点氖管不发光,接触d点氖管发光。已知该电路有两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A.ac问开路、bd问开路 B.eb问开路、cd间短路C.ac间开路、cd间短路 D.ac间开路、eb间开路【答案】D【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发光,接触零线时不发光,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测电笔接触d点时发光,说明d点通过灯泡与火线相连,即a与火线部分正常。a、c相连,但是c点不发光,说明ac之间断路。接触d点时氖管发光,说明bd部分正常连接,而灯泡没有发光,说明它与零线之间断开,即eb段断开。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1.(2022八下·舟山月考)已知个银原子的质量为。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个碳原子的质量为,则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答案】A【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分析】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解答】已知n个银原子的质量为mkg,那么一个银原子的质量:;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个碳原子的质量为b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则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选A。12.(2023八下·金华期中)科学实验要规范操作。下列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性质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点燃酒精灯C.制取氧气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答案】A【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制取及其相关性质。【解答】A.检查气密性时,用手捂住试管,若在右侧烧杯中出现水泡,且在松手后有一段水柱出现,则表明气密性良好;B.图中所用方法点燃易火灾;C.应将试管斜下放置,避免冷凝水回流;D.细铁丝在集气瓶中燃烧时会火星四射,应在瓶底放上沙子。故答案为:A13.(2024八下·东阳期中)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乙、丁不属于同一种元素C.甲、丁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甲、乙为互为同位素原子【答案】C【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同位素【解析】【分析】根据四种原子构成分析,由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分析。【解答】A、 甲、丙的原子中都有1个质子和1个电子,核电荷数相同 ,不符合题意;B、 乙、丁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 ,不符合题意;C、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甲、丁相对原子质量都是3 ,符合题意;D、 甲、乙质子数不同,不是互为同位素原子 ,不符合题意;故选C。14.(2024八下·东阳期中)已知、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无法计算【答案】B【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根据、中硫和氧元素质量比相等,由此确定混合物中硫和氧元素质量比,再由铁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出硫和氧元素质量分数之和,由比值计算硫元素质量分数分析。【解答】、中硫和氧元素质量比都是32:64=1:2,所以混合物中硫和氧元素质量比也是1:2,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和氧元素质量分数为1-a%,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B。15.(2024八下·东阳期中)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图是反应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坐标图,其中合理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生成物质量随反应发生增加,至反应结束保持不变分析。【解答】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反应方程式可知2KClO3 2KCl + 3O2↑245 149 96氯化钾和氧气随反应的发生不断增加,且氯化钾质量大于氧气质量,当氯酸钾分解完全后两物质质量同时保持不变、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16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小题2空,每空2分,共40分)16.(2024八下·东阳期中)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或用化学符号表示:(1)3个铜原子 ;(2)中“2”的意义 ;(3)5个三氧化硫分子 ;(4)中4的意义 。【答案】(1)3Cu(2)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3)(4)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1) 3个铜原子表示为 3Cu 。(2)中“2”表示 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3) 5个三氧化硫分子表示为5SO3。(4)中4表示为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故答案为:(1) 3Cu ;(2) 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3)5SO3;(4)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17.(2024八下·东阳期中)如下图所示,某一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一直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填“不变”“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电磁铁左端是 极。【答案】逐渐变大;N【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根据滑片移动确定电流大小变化,确定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变化,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条形磁铁受到摩擦力的变化;(2)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解答】(1) 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时, 变阻器的阻值变小而电流变大,那么电磁铁的磁场变强,因此条形磁铁受到的磁力变大。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变大。(2)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上,此时大拇指指向左端,则电磁铁左端为N极。18.(2024八下·东阳期中)根据对云南抚仙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告,科学家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测定年代。碳-14的核电荷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则碳-14的中子数为 。碳-14、碳-12(中子数为6,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为12)都是碳的 原子。【答案】8;同位素【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同位素【解析】【分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由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确定中子数,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分析。【解答】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碳-14的核电荷数为6,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则碳-14的中子数为14-6=8. 碳-14、碳-12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都是碳的同位素原子。故答案为:8;同位素。19.(2023八下·金华期中)如表中是几种常见的元素,请回答(均填化学式):元素名称 钠 铁 铝 氢 氯 氧 硫 (1)上表元素中,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2)上表中的氢、氧元素可以组成两种氧化物,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氧化物是 。【答案】(1)Al2O3(2)H2O2【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中相关元素的含量。【解答】(1)地壳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故为 Al2O3 ;(2)H一般显+1价,若氧显-1价,则该化学式为 H2O2 。故答案为:(1) Al2O3 ;(2) H2O220.(2024八下·东阳期中)如上图甲所示是测电笔的结构,图乙和图丙是测电笔的使用。(1)测电笔内部对人体测试家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的是哪个元件? 。(2)图乙、丙中测电笔的使用正确的是图 (填“乙”或“丙”)。【答案】(1)电阻(2)丙【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解析】【分析】(1)使用测电笔时,人接触尾部的金属体,此时氖管发光,其实是人和测电笔串联构成通路所致。有电流经过人体但是没有触电,说明电流很小而测电阻的电阻很大,即其中的保护电阻起到保护作用;(2)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解答】(1)测电笔内部对人体测试家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的是电阻。(2)使用测电笔时,人体必须与尾部的金属体接触,则图乙、丙中测电笔的使用正确的是图丙。21.(2024八下·东阳期中)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3种小球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有 ;表示化合物的有 。【答案】C、D;B【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根据所给分子的构成,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为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分析。【解答】A由同种分子构成,且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B由同种分子构成,且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C和D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CD;B。22.(2024八下·东阳期中)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观结构。如图乙是某原子结构模型,它表示了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 在核外空间高速运动;(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如图乙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模型,磁体周围的磁场强弱是通过 来描述的。【答案】(1)核外电子(2)磁感线疏密【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的结构的知识解答;(2)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特点,磁感线越密集,说明磁场越强,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观结构。如图乙是某原子结构模型,它表示了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高速运动;(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如图乙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模型,磁体周围的磁场强弱是通过磁感线疏密来描述的。23.(2024八下·东阳期中)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气体发生及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收集气体;④加热;⑤停止加热;⑥移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④③⑥⑤【答案】(1)A、C或A、E(2)D【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由气体密度或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操作步骤分析。【解答】(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A,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为C或E。(2)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步骤为: 先②检查装置气密性,再①装入药品,再④加热,③收集气体,最后先⑥移出导气管,再⑤停止加热,故选D。故答案为:(1)AC或AE;(2)D。24.(2024八下·东阳期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 在刻度15cm处。实验时只要将适量水加入到烧杯中即可开始(已知白磷的着火点约为40℃,整个实验过程活塞都未离开玻璃管)。(1)针筒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结束恢复到常温后,预期活塞将停在约 cm处。【答案】(1)(2)12【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1)根据与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2)根据磷燃烧消耗装置内氧气,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分析。【解答】(1) 针筒内发生的是磷与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方程式为 。(2) 磷燃烧消耗装置内氧气,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实验结束恢复到常温后,活塞移动补充减少氧气体积,预期活塞将停在约12cm处。故答案为:(1) ;(2)12.25.(2023八下·金华期中)如图是简易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弹簧甲连接在A、B两绝缘板之间,B板固定,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与A板相连,并可随A板一起运动。弹簧乙下端挂有一永磁体,永磁体正下方有一电磁铁,R0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电路接通后,电压表示数为U1,弹簧乙的总长度为L1;当用力F向下压弹簧甲后,电压表示数为U2,弹簧乙的总长度为L2,则U1 U2,L1 L2(均填“>”、“<”或“=”)。【答案】<;>【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弹力;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电磁铁的相关知识,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等因素有关。【解答】用力F向下时,使p向下移动,滑动变阻器介入电路阻值变大,根据串联电路中的分压原则(电阻越大,两端电压越大),可知其两端电压变大;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磁铁上方为S极,电路中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时,电磁铁与上方条形磁铁间的引力减小,故弹簧变短。故答案为: <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空2分,共38分)26.(2024八下·东阳期中)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模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A属于 元素(填元素种类);(2)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4)F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A.原子序数Z>YB.核外电子数:X=YC.Y和Z的化学性质相似【答案】(1)非金属(2)(3)(4)A【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1)根据名称带“石”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分析;(2)根据氯化镁化学式书写分析;(3)根据钠离子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及钠离子符号书写分析;(4)根据元素周期表排列规律分析,同一行的元素为同一周期,同一周期中从左向右原子序数递增,同一列为同一族,同一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解答】(1)A为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2)B元素为镁元素,D为氯元素,二者形成化合物化学式为 。(3) 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质子数为11,为钠离子,符号为 。(4)由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序数递增的排列规律可知,原子序数Z>Y,A正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则核外电子数X>Y,B错误;Y和Z在同一周期不同族,化学性质不相似,C错误。故答案为:(1)非金属;(2) ;(3) ;(4)A。27.(2024八下·东阳期中)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利用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细铁钉、指针(带刻度)、电磁铁(用漆包线制作的一个六抽头电磁铁,每20匝抽出一个接线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图甲实验中小明是根据 来判断磁性的强弱的。(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 。(3)小明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当线圈匝数从20匝换成100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答案】(1)吸引小铁钉的数目多少(2)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3)将滑片向左移至电流表示数与20匝时相同【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电磁铁吸引的小铁钉的数量越多,则说明电磁铁的磁场越强;(2)在甲图中,当电磁铁的强弱变化较小时,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就相差不大,因此不易观察到磁场的强弱变化。而乙图中,电磁铁的磁场微弱变化,都会引起指针的大幅度变化,因此现象更明显。(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流大小相同,只改变线圈匝数,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图甲实验中小明是根据吸引小铁钉的数目多少来判断磁性的强弱的。(2)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当电流变化较小时也能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3)小明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当线圈匝数从20匝换成100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滑片向左移至电流表示数与20匝时相同。28.(2024八下·东阳期中)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Ⅰ.将与均匀混合加热;Ⅱ.将与1.0gCuO均匀混合加热;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的快慢。在甲实验的Ⅱ中x的值应为 。(2)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的质量Ⅰ 50.0g 1% 0.1g 9mLⅡ 50.0g 2% 0.1g 16mLⅢ 50.0g 4% 0.1g 31mL上表中横线上需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本实验中,测量体积的装置是下图中的 (填编号)。(3)该实验结论是: 。【答案】(1)3.0(2)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c(3)其余条件一定时,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其分解速度越快【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分析;(2)根据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收集气体体积或比较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时间判断反应速率分析;(3)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分析。【解答】(1)由变量的唯一性可知,甲实验的Ⅱ中x的值应为3.0.(2)要探究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收集气体体积或比较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时间完成,则表中需记录的实验数据是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 , 本实验中,是利用测定所排出水的体积来测量体积,应选择c装置。(3)由表中数据可得出, 其余条件一定时,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其分解速度越快 。故答案为:(1)3.0;(2) 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 ;c;(3) 其余条件一定时,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其分解速度越快 。29.(2024八下·东阳期中)小阳对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感到好奇。查阅资料后得知:充电时充电器内的发射线图产生磁场,手机内的接收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给电池充电,结构如图甲。学过相关知识的小阳提出质疑,手机和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都不动,并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为何会产生感应电流?对此,他设计了图乙实验进行验证。(1)由上述内容可知,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是 。(2)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并没有发生偏转。小阳认为,可能是P线圈中的电流过小,于是他将滑片向左移,他的这一操作是基于什么猜想? 。(3)滑片左移后,仍未观察到指针偏转,但在断开开关、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时灵敏电流计指针有明显偏转。请教老师后得知当闭合电路围成的平面内,磁感线数量发生改变时,电路中能产生感应电流。请根据上述事实,解释在图丙实验中若导体ab上下运动时,则闭合电路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 。(4)小阳发现不同情况下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同。他猜测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有关,于是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如下表所示。小浩认为小阳的猜测并不正确,请判断小浩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合理选择表格中的两次实验说明理由 。操作序号 开关及滑动变阻器状态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1 开关由断开变为闭合 向左2 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 向右3 开关闭合时,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4 开关闭合时,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5 开关闭合后,滑片不移动 不偏转6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7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答案】(1)电磁感应现象(2)Q线圈中的电流越大,P线圈中的电流也越大(磁场强度越大,P线圈中感应电流越大,意思表述正确即可)(3)该闭合电路中的磁感线数量没有发生改变(4)不正确,比较3、6(或4、7)可知,其余条件不变,只改变电流方向,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改变,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无关【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2)根据实验操作分析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据此确定实验猜想;(3)根据丙图可知,当导体ab上下运动时,它始终没有切割磁感线,即通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数量不变,因此不会产生感应电流;(4)要探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否会影响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改变电流方向。【解答】(1)由上述内容可知,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2)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并没有发生偏转。小阳认为,可能是P线圈中的电流过小,于是他将滑片向左移,他的这一操作是基于猜想:Q线圈中的电流越大,P线圈中的电流也越大(磁场强度越大,P线圈中感应电流越大)。(3)小科向老师请教,得知当闭合电路围成的平面内,磁感线数量发生改变时,电路中就能产生感应电流。请根据上述事实,课本实验中导体ab上下运动时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图丙)是该闭合电路内磁感线数量未发生改变。(4)小浩的说法不正确,理由是: 比较3、6(或4、7)可知,其余条件不变,只改变电流方向,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改变,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无关 。30.(2024八下·东阳期中)最近各地厂房频发的大火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小东想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1)图甲是探究燃烧需要 ;(2)如图乙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观察到蜡烛熄灭,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竖直插入热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丙所示),结果观察到了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水火相容”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4)下列为小柯提出的火灾应急方案(灭火和自救措施),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当火较小时,可以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B.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C.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发生森林大火时,可以砍掉周围的一些树木,防止火势蔓延【答案】(1)可燃物(2)需要充足的氧气(3)空气/氧气(4)B【知识点】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1)根据燃烧需可燃物分析;(2)根据燃烧需充足氧气分析;(3)根据燃烧需氧气或空气分析;(4)根据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火灾现象的自救措施分析。【解答】(1)甲中小石头不燃烧,小木块燃烧,由此对比可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2) 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观察到蜡烛熄灭,蜡烛熄灭是由于烧杯内氧气耗尽,由此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充足的氧气。(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竖直插入热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结果观察到了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水火相容”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能支持燃烧的氧气。(4) 当火较小时,可以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 ,A不符合题意; 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会促进空气流通。加大火势,B符合题意;火灾发生时分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或烟尘,且随温度升高密度变小而上升, 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不符合题意; 发生森林大火时,可以砍掉周围的一些树木,以撤离可燃物使火熄灭,防止火势蔓延,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可燃物;(2) 需要充足的氧气 ;(3)空气/氧气;(4)B。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31题6分,35小题7分,其余每题各8分,共37分)31.(2024八下·东阳期中)如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XX品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 每支口服液含锌8mg XX制药厂(1)葡萄糖酸锌中C、H、O、Z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2)葡萄糖酸锌中Z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写出解题过程)(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要服用 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答案】(1)(2)(3)10【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3)根据所需锌元素及一支口服液中含锌元素质量分析。【解答】(1) 葡萄糖酸锌中C、H、O、Z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22:(16×14):65=144:22:224:65.(2) 葡萄糖酸锌中Z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 若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要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104mg×75%÷8mg/支10支。故答案为:(1)144:22:224:65;(2)14.3%;(3)10.32.(2024八下·东阳期中)近几年各大城市老小区改造,不少多层楼房安装了电梯。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路由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在工作电路中,当电梯没有超载时,触点K与触点A接触,闭合开关S,电动机正常工作;当电梯超载时,触点K与触点B接触,电铃发出报警铃声,闭合开关s,电动机不工作。在控制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保护电阻,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底架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1)控制电路电磁铁上端为 极(填“N”或“S”),当人进入电梯后,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F将增大,其阻值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若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15mA时,衔铁刚好被吸住,电铃发出警报声。请你设定该电梯最多乘坐几人?(以每人50kg计算,且g取10N/kg)【答案】(1)N;减小(2)电铃报警时,控制电路的电流为15毫安,,所以压敏电阻由图乙可得;所以最多可搭乘人数答:该电梯最多乘坐16人。【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①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②根据乙图确定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规律。(2)首先根据计算此时的总电阻,然后根据R2=R-R1计算压敏电阻的阻值,接下来根据乙图确定受到的压力,最后根据计算搭乘人数。【解答】(1)①根据甲图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右。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时大拇指指向上端,则上端为N极;②根据乙图可知, 当人进入电梯后,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F将增大,其阻值减小。33.(2023九上·海曙期中)某同学在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如下数据(已知Fe+SFeS):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硫粉的质量/g 16 32 32铁粉的质量/g 28 28 56硫化亚铁(FeS)的质量/g 44 44 88(1)第 次实验,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2)通过实验说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从如表可知,参加反应的铁和硫的质量比是 。(3)若该同学要进行第四次实验,如果要将48克硫粉完全反应,则需要铁粉多少克 能生成硫化亚铁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一(2)8:7(3)解:设需铁粉质量为x,生成硫化亚铁质量为yFe+ S FeS56 32 88x 48g y56:32=x:48g 32:88=48g:yx=84g y=132g答:需铁粉质量为84g,生成硫化亚铁质量为132g。【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确定恰好完全反应的各物质质量分析;(2)由恰好完全反应的物质质量确定反应物质量比分析;(3)根据反应的硫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Fe 和FeS 的质量分析。【解答】(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实验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2)由恰好反应的数据可知,参加反应的铁和硫的质量比为32:28=8:7.故答案为:(1)一;(2)8:7;(3)84g;132g。34.(2024八下·东阳期中)在做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某同学误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加入反应,反应前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2.96g,加热混合物到质量不再减少,反应后混合物的质量为8.8g,将反应后的固体溶入水中,过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87g。(1)求制取氧气的质量。(2)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3)求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答案】(1)(2)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为X,生成氧气质量为Y316 87 32X 0.87g Y3分答: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3.16g。(3)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Z149 96Z4分答: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67.7%。【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后减少质量即为生成氧气质量分析;(2)根据生成二氧化锰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高锰酸钾质量分析;(3)根据生成二氧化锰质量计算出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质量,由氧气总质量计算出氯酸钾生成氧气质量,再利用氧气质量和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氯化钾质量分析。35.(2024八下·东阳期中)小阳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试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00mL,氧气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1)实验开始时,用酒精灯加热粗铜丝,其目的是 。(2)反应开始到止水夹打开前,集气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小阳同学提出“倒吸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除以200mL等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据图乙分析,此说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答案】(1)引燃白磷(2)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3)错误;由图乙可得,反应结束后瓶中仍有氧气剩余(氧气体积分数为8.6%),说明瓶中氧气未耗尽,会使测量值偏小。【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1)根据铜的导热性及燃烧条件分析;(2)根据白磷燃烧现象分析;(3)根据图示确定反应结束后氧气有剩余分析。【解答】(1)实验开始时用酒精灯加热粗铜丝, 是利用铜的导热性引燃白磷。(2) 反应开始到止水夹打开前,集气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3) 由图乙可得,反应结束后瓶中仍有氧气剩余(氧气体积分数为8.6%),说明瓶中氧气未耗尽,所以“倒吸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除以200mL等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引燃白磷;(2)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3)错误; 由图乙可得,反应结束后瓶中仍有氧气剩余(氧气体积分数为8.6%),说明瓶中氧气未耗尽,会使测量值偏小。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镇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镇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