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小升初科学期末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2023·温州期末)为了减缓饭菜等食物变质的速度,人们会采用“高温加热”或“冰箱冷藏”两种比较简单方法,这两种方法说明引发食物变质的微生物( )。A.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 B.生长需要营养C.无法在有食用盐的环境生长 D.生长需要水分2.(2023·温州期末)“南水北调”工程反映我国淡水资源( )的问题。A.人均水资源量极少 B.四季分布不均C.空间分布不均 D.实际可用的量极少3.(2023·温州期末)我们在制订塔台的竞标标书时,应该特别关注( )。A.塔台的承重力与美观度 B.项目的成本与美观度C.塔台的高度与项目的成本 D.塔台的成本和塔台的安全性4.(2023·温州期末)温州市在规划城市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的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距应该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 )。A.夏至日 B.秋分日 C.冬至日 D.春分日5.(2023·温州期末)学期初我们常使用如右图的小车搬运大量书籍,此时小车的主要作用是( )。A.减轻书籍的重量 B.搬运书籍时更灵活、省力C.搬运时不需要用力 D.保证书籍不损坏6.(2023·温州期末)以下方法中,可以有效检验用完的废旧电池中是否有电的是( )。A.将旧电池接入线圈,观察是否可以让小磁针发生偏转B.将旧电池接上小灯泡,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C.将旧电池接上电动机,观察电动机是否转动D.我们没有办法检验,只能丢弃7.(2023·温州期末)在种子萌发实验中,小明把9颗绿豆种子分成三组,分别用支架放在容器中的1、2、3三个位置。 (见右图)一段时间后,最有可能发芽的是( )的绿豆。A.1位置 B.2位置 C.3位置 D.不能判断8.(2023·温州期末)小明收到了一封神奇的信:看起来是白纸,但把它泡在稀碘酒溶液中,出现了很多蓝色的字。这些字最有可能是用( )写的。A.淀粉 B.酒精 C.牛奶 D.水9.(2023·温州期末)在科学活动中,应注意安全。下列行为符合安全原则的是( )。A.独自去野外采集岩石标本B.用潮湿的手接触家用电器C.闻物品气味时使用扇闻的方法,闻少量气体D.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直接用嘴吹灭10.(2023·温州期末)锅铲柄往往是用塑料或者木头制作的,这是因为塑料和木头都是( )。A.热的良导体 B.热的不良导体C.重量轻,价格便宜 D.它们可以浮在水上11.(2023·温州期末)如右图,灯泡会发光的是( )。A.甲图 B.乙图C.甲、乙都会发光 D.甲、乙都不发光12.(2023·温州期末)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 ( )电磁铁的磁性最强。( )A. B. C. D.13.(2023·温州期末)在课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有( ).①水 ②蜡油 ③黑烟 ④烧黑的烛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1)③④ D.②③④14.(2023·温州期末)建筑工人用撬棍撬石头,在三个不同位置用力撬动大石头,其中用的力最小的是( )。A.F1 B.F2C.F3 D.用的力一样大15.(2023·温州期末)下列有关银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银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系B.银河系的直径约 10 亿千米C.俯视银河系,像一个大漩涡,银河系是在高速运动的D.银河系就是宇宙16.(2023·温州期末)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被命名为( ),A.“玉兔” B.“嫦娥” C.“祝融” D.“天宫”17.(2023·温州期末)生物学家推断:寒冷地区动物躯体暴露部分更短小。如果要验证这一观点,最合适的做法是( )。A.在炎热地区考察同种动物B.在冷热程度不同的地区比较同一种动物C.在寒冷的地区考察同种动物D.在冷热程度不同的地区比较同一种动物,并且要多考察几种动物18.(2023·温州期末)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明亮的镜子C.发光的萤火虫 D.熄灭的蜡烛19.(2023·温州期末)把装有15℃冷水的试管浸入装有50℃热水的烧杯中,用温度计分别持续测量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数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水升温速度先慢后快B.热水和冷水最终的温度基本一致C.这个过程中,热量从冷水转移到热水D.热水的温度会一直下降,冷水的温度会一直上升20.(2023·温州期末)桌上有水、白醋、苏打水三瓶液体,但对应的标签不慎吹落,小科将紫甘蓝汁分别滴入三瓶液体中,1号液体变为蓝色,2号瓶液体变为红色,3号瓶液体变为紫色,由此推测1、2、3号瓶中分别装了( )。A.白醋、苏打水、水 B.苏打水、白醋、水C.水、白醋、苏打水 D.苏打水、水、白醋二、组合题:21.(2023·温州期末)利用建模的方法探索宇宙。浩瀚宇宙,无边无际,到处都是未知的秘密。为了探索宇宙,我们经常会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1)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家建立的模型一定是正确的B.运用模型可以解释一些我们难以直接观察的现象C.有了模型就不需要实际观察了D.模型可以解决所有问题22.(2023·温州期末)小科搭建了不同的地球运动模型,如下图所示,来研究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1)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分别表示“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的四种假设。请写出模型①所表示的假设。 (2)当小科保持手电筒位置不动,将地球仪原地转动,这是在验证上面模型 (填序号)的假设。(3)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运动最接近的是 。23.(2023·温州期末)下图1为小科建立的星座模型。(1)图1建立的是 模型。(2)用投影机的光照射上图1的模型,橡皮泥小球会在屏幕上投下影子,结果各组画下的星座图像有些不同,如图2所示,这是因为 。(3)上图 2 中的三个图像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到的该模型的实际形状相同的是 (填“甲” “乙”或“丙”)。(4)通过建星座模型使我们对星座有了新的认识,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构成星座的恒星距离我们远近不同B.构成星座的恒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C.构成星座的恒星大小、亮度各不相同D.构成星座的星体彼此没有联系24.(2023·温州期末)下图是小科建立的八颗行星位置关系模型。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水星 5800金星 10800地球 15000火星 22800木星 77800土星 142700天王星 287000海王星 449600(1)建立行星位置关系模型需要先处理数据,对照右表中的数据,小科处理数据的方法应该是 (2)要保证八颗行星都能在纸带上排列,要优先处理 ( )的数据。A.水星 B.地球 C.木星 D.海王星(3)通过模型中可知,八颗行星在太阳系中的分布是 (填“均匀”或“不均匀”) 的。25.(2023·温州期末)测试塔台模型。某校几个科学小组在对自己搭建的塔台模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设计方案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材料成 本统计 分工 合作 美观甲组 3分 61cm 8本书 二级 三级 9.2元 3分 3分乙组 2分 68cm 2本书 二级 一级 7.6元 3分 2分丙组 2分 52cm 5本书 三级 三级 6.7元 3分 2分(注:每一项的评分区间为1~3分)分析以上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测试塔台顶端承重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写出一点即可)甲、乙、丙三组中,顶端承重能力最好的是 。(2)为改进模型顶端承重能力,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立柱的连接处增加胶布的数量 B.侧面多使用三角形结构C.塔台底部加滚珠 D.增加顶端的牢固程度(3)甲组塔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改进方法: 。(4)甲、乙、丙三组中,抗震能力最弱的是 组,为增加塔台抗震能力,可适当增加塔台 (填“上部”或“下部”)的重量,也可以适当 (填“增加”或“减少”)塔台的高度。(5)综合考虑,这三组塔台较合理的是 组。理由是: 。26.(2023·温州期末)小科五一的时候,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在稻田里进行了生物大搜索,发现田野里除了种植水稻,还有土豆,莴笋、豌豆等植物。他仔细观察,还发现了麻雀、蝗虫、蚂蚁、青蛙等小动物。(1)关于调查水稻田的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调查活动开始前应该明确调查的目的B.在调查中,遇见不认识的小动物应该带回教室仔细研究C.在调查中要及时记录下不知名的生物的特点D.调查中遇到小鸟在稻田里飞,我们也应该记录下来(2)在对动物分类研究时,小科将蝗虫、蚂蚁分为一类,将青蛙、麻雀分为一类,他的分类标准是( )。A.按生活环境 B.按形态结构 C.按运动方式 D.按有无脊柱(3)通过观察,小科发现:豌豆花的萼片呈钟状,花瓣颜色多样;有雄蕊和雌蕊,根据豌豆花的特点,判断豌豆花属于( )。A.雄花 B.雌花 C.完全花 D.不完全花(4)根据豌豆植株高矮、种子表面是否光滑、豆荚是否饱满这3个特征,可以分成( )种不同的豌豆。A.3 B.6 C.8 D.9(5)动植物之间存在有趣的链环关系,请你根据水稻田里的生物记录,写出一条水稻田里存在的食物链 (6)稻田里有很多麻雀爱吃的粮食,为改善粮食收成,有的农户建议从外面引进麻雀的天敌对麻雀进行消灭和驱赶,你同意这样的做法吗 说明理由。 27.(2023·温州期末)从稻田回来时,小科还收集了3种不知名矿物,并对它们进行了如下研究:工具 矿物a 矿物b 矿物c手指甲 无划痕 无划痕 无划痕铜钥匙 产生划痕 无划痕 无划痕小刀 产生划痕 产生划痕 无划痕根据实验记录,我们可以判断硬度最小的矿物是 ,小科使用小刀刀尖刻划矿物是运用了小刀具有 简单机械原理。28.(2023·温州期末)小科还收集了水稻田里的水,并用显微镜观察水里的微生物。(1)以下是小科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图中A、B、C实验仪器的名称分别是 、 、 。(2)右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玻片标本视野,若使视野甲变成乙,应把玻片标本向( )移动才能达到这个要求。A.左下方 B.左上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3)小科发现水中有很多微小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我们根据什么特征来辨认出它们是生物的 29.(2023·温州期末)生命体中的变化。(1)小科吃了一小块蛋糕后,觉得心情愉悦,这是由于大脑产生了令人愉快的物质,这种物质是通过 产生的。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运动时,是将身体中的 能转化为 能。(3)以下是食物在身体内的一系列变化,其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在口腔内与唾液混合,完成初步消化B.食物通过食道被输送到胃里C.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并且产生胃酸,消化食物D.小肠对食物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30.(2023·温州期末)人的呼吸资料卡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这个过程称为呼吸作用。人体吸入的气体有氮气、氧气、少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其中的氧气和体内的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分解并产生能量的过程,也是所有动物和植物有具有的生命活动。①上图是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比较柱状图,你判断柱状图 (填“A”或“B”)表示的是呼出气体的成分,理由是 。②请你结合柱状图和资料卡来判断,人的呼吸是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我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微生物;食物的保存【解析】【分析】食物的腐烂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因此储存食物时,只要达到不让微生物有生长的环境就可以了,如人们会采用“高温加热”或“冰箱冷藏”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体现了引发食物变质的微生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2.【答案】C【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 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空间分布不均衡。3.【答案】D【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 制作塔台竞标标书包括: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塔高、塔型、实用性、安全性、假如考虑楼梯、栏杆等细节,会有助于获得好评);成本预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在制订标书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在设计中还要考虑承重、安全、抗风抗震能力等问题。(2)制订标书要合理,准确使用文字、图画、标注等多种形式表达。(3)设计中要关注塔台设计细节。(4)在设计时关注竞标的两项重要标准:项目安全性和项目成本,故D正确。4.【答案】C【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 在地球的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适中。楼群间距应该依冬至日的楼影来计算。5.【答案】B【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轮轴【解析】【分析】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在超市经常看到人们用小车搬运物品,小车的主要作用是使人们省力、快捷。6.【答案】A【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电池【解析】【分析】根据电磁现象的掌握,用完了的废电池是否有电,可以用线圈和指南针来检测一下。用电池给线圈供电,观察能否引起指南针偏转,如果发生偏转说明电池有电,否则就没有电了。7.【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在种子萌发实验中,小明把9颗绿豆种子分成三组,分别用支架放在容器中的1、2、3三个位置。通过观察图片,可以知道位置1的种子有空气,无水;位置2的种子有空气、有水;位置3的种子有水、无空气,所以一段时间后,最有可能发芽的绿豆是2位置。8.【答案】A【知识点】淀粉的检验【解析】【分析】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有遇到碘酒变蓝的特性。小明收到了一封神奇的信:看起来是白纸,但把它泡在稀碘酒溶液中,出现了很多蓝色的字。这些字是用淀粉写的,小明在纸上洒了碘酒,纸上就会出现蓝色的字。9.【答案】C【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在科学活动中,要注意安全。下列行为符合安全原则的是闻腐败的小鱼气味时使用扇闻的方法,闻少量气体,独自去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用潮湿的手接触家用电器、熄灭酒精灯用嘴吹都是很危险的。10.【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 不同材料导热快慢不同,金属等导热性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空气、水等导热性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 锅铲柄往往是用塑料或者木头制作的,这是因为塑料和木头都是热的不良导体。11.【答案】A【知识点】点亮小灯泡;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铁锈和铁相比,铁锈不导电,所以取了一块铁锈和铁进行研究,灯泡会发光的是甲图,接入铁锈的乙图因为铁锈不导电而无法点亮小灯泡。12.【答案】D【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池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电池数量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也就越大。D选项电磁铁的磁性最强。13.【答案】B【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 通过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1、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方,观察烧杯内壁产生的现象,会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有水产生。2、将一段蜡烛用铁丝系上,点燃后放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两分钟后取出,摇晃烧杯,观察石灰水的变化,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14.【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 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费力杠杆。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想要用力最小,那么动力臂就应该最长,所以力在F3的时候,动力臂最长,所以用的力最小。15.【答案】C【知识点】银河系【解析】【分析】A.银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错误;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B.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B选项说法错误;D.俯视银河系,像一个大漩涡,银河系是在高速运动的,正确;D.银河系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星系;D选项错误。16.【答案】B【知识点】人造卫星【解析】【分析】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被命名为“嫦娥”,首辆月球车被命名为“玉兔”,火星探测器叫“天问一号”,我国首辆火星车叫“祝融”。17.【答案】D【知识点】推断【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生物学家推断,寒冷地区动物躯体暴露部分更短小。如果要验证这一观点,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在冷热程度不同的地区比较同种动物,并且要多考察几种动物,有利于加大论证的准确性。18.【答案】C【知识点】光源【解析】【分析】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19.【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量传递的现象,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直到两者的温度相同,把装有15℃冷水的试管浸入装有50℃热水的烧杯中,热水的热量传向冷水,使得热水温度下降,冷水温度上升,直到两者的温度基本一致。20.【答案】B【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紫甘蓝试剂里有一种独特的物质:花色素,它遇到碱会变成绿色,遇到酸会变成红色。利用紫甘蓝和温水制成紫色的紫甘蓝试剂,它是一种能够辨别物质酸碱性的试剂,也叫做酸碱指示剂。苏打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呈碱性,显蓝色,1号瓶是苏打;白醋成分是醋酸,呈酸性,显红色,2号瓶是白醋;水呈中性,显紫色,3号瓶是水。21.【答案】(1)B【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A.科学家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解释问题,但是科学家建立的模型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尤其是针对一些探索领域,故A错误;B.运用模型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能够解释一些我们难以直接观察的现象,故B正确;C.模拟是建立在实际观察上的,有了模型,也需要实际观察来修正,故C错误;D.模型能够解释一些我们难以直接观察的现象,但模型不是万能的,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故D错误。22.【答案】(1)地心说(2)④(3)③【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1)从图中所示的四个模型,模型①所表示的是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运动。①表示的假设是地心说。(2)当小科保持手电筒位置不动,将地球仪原地转动,这是在验证模型④。(3)根据我们对太阳系的认识可知,日心说符合我们对地球运动的认识。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运动最接近的是③。23.【答案】(1)北斗七星(2)角度不同(3)甲(4)B【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夏夜,仰望天空银河是一条银色的光带。俯视银河系是漩涡状,侧视银河系形如一个扁平的盘子,更像运动员投掷的铁饼。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1)天文学上的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中七颗亮星组成的象勺子形状的星图,图1建立的是北斗七星模型。(2)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用投影机的光照射上图4的星座模型,上方的橡皮泥小球会在屏幕上投下影子,结果各组画下的星座图像不相同(见图5),这是因为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图形不同。(3)上图 2 中的三个图像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到的该模型的实际形状相同的是甲。我们所建的星座形状相同的是甲,类似一个勺子。(4)通过建星座模型使我们对星座有了新的认识,构成星座的恒星距离我们远近不同,构成星座的恒星大小,亮度各不相同,星座是天空中的视觉图像,构成星座的恒星之间不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选项B的说法是错误的。24.【答案】(1)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2)D(3)不均匀【知识点】太阳系;设计、制作模型【解析】【分析】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是太阳;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距离,依次排列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离太阳最近,海王星离太阳最远。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体积超过地球的一千倍,质量超过太阳系中其他八颗行星质量的总和。(1)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时,需要重点处理的数据是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2)要保证八颗行星都能在纸带上排列,要优先处理海王星的数据。(3)通过模型中可知,八颗行星在太阳系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25.【答案】(1)不宜选用过重或者过轻的物体;甲(2)C(3)塔台高度较低;提高塔台高度(4)下;减少(5)有较好的性能,材料成本也较低。【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承重能力;塔台【解析】【分析】 (1)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测试的标准应该是完全一样的。应该选择相同的物体进行测试,测量前要估计塔台模型的承重范围,不宜选用过重或者过轻的物体。观察实验数据可知,顶端承重能力最好的是甲组。(2)为改进模型顶端承重能力,我们可以侧面多使用三角形结构,增加顶端的牢固程度,立柱的连接处增加胶布的数量,在塔台底部加滚珠是提高塔台抗震能力。(3)观察实验数据可知,甲组塔台的注意问题是,材料成本较高,塔台高度较低,改进方法是可以提高塔台高度。(4)根据题干可知,抗震能力最弱的是乙组,可适当增加下部的重量,上轻下重的物体抗震能力强,也可以适当减少塔台高度。(5)综合考虑,这三组塔台较为合理的是丙组,有较好的性能,材料成本也较低。26.【答案】(1)B(2)D(3)C(4)C(5)水稻→蝗虫→青蛙→蛇(6)不同意;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花的种类;生物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调查校园生物【解析】【分析】(1)调查校园中的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在调查活动开始前应该明确调查的目的。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的和曾经过往的动物。调查时不能打扰小动物的正常生活,遇见不认识的小动物应该不能带回教室仔细研究。在调查中要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生物的特点,用绘画、拍照等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所以B符合题意。(2)动物根据生活环境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根据生殖方式分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鱼、老鼠、麻雀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在对动物分类研究时,小科将蝗虫、蚂蚁分为一类,将青蛙、麻雀分为一类,他的分类标准是有无脊柱。(3)完全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豌豆花的萼片呈钟状,花瓣颜色多样;有雄蕊和雌蕊,根据豌豆花的特点,判断豌豆花属于完全花。(4)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根据豌豆植株高矮、种子表面是否光滑、豆荚是否饱满这3个特征,如果每个性状表现出两种特征,3个性状可以呈现2x2x2=8种不同的豌豆。(5)在生态系统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一般都是绿色植物;直接或者间接消费生产者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所以该食物链的生产者是水稻,消费者是蝗虫、青蛙、蛇。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都可能失去平衡。(6)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因此随意引进一些外来物种驱赶麻雀的做法是错误的。27.【答案】a;斜面【知识点】斜面;矿物的硬度【解析】【分析】岩石的硬度分为四个等级:软(用指甲刻得动)、较软(用指甲刻不动铜钥匙刻得动)、较硬(用铜钥匙刻不动小刀刻得动)、硬(用小刀刻不动)。该学习小组用刻划的方法来判断这三种矿物的硬度,根据实验记录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硬度最小的是矿物a,铜钥匙就能刻划出划痕。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小科使用小刀的刀尖刻划矿物物运用了小刀具有斜面这一简单机械的原理。28.【答案】(1)滴清水;盖玻片;吸取多余水分(2)A(3)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会运动,能繁殖等。【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水中的微小生物【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为便于记忆可以简化为:“擦”、“滴”、“撕”、“展”、“盖”、“染”、“吸”。由此可知,图中的A是滴清水,B是盖玻片,C是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水分。(2)显微镜下的物体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图象在左下方,要使像移到在中央,应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3)我们用显微镜来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时,会发现水中有很多微小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线虫。我们辨认出它们是生物的根据是: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会运动,能繁殖等。29.【答案】(1)化学变化(2)化学能;动(3)B【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1)研究表明,我们吃甜食时,大脑会产生使我们愉悦的物质,这种物质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2) 人吃下食物后,食物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来维持人正常的体温,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来维持人的心跳或做跑跳等运动。(3)食物在口腔内与唾液混合,完成初步消化,这是化学变化;食物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并且产生胃酸,消化食物,这属于化学变化;小肠对食物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属于化学变化。30.【答案】A;空气中氧气含量大约21%;化学;氧气变少,二氧化碳变多【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我们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约是21%,观察图形,发现A是表示吸入的气体。观察图中信息,发现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空气,氧气的含量变少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多了,说明有物质转化,是化学变化。1 / 1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小升初科学期末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2023·温州期末)为了减缓饭菜等食物变质的速度,人们会采用“高温加热”或“冰箱冷藏”两种比较简单方法,这两种方法说明引发食物变质的微生物( )。A.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 B.生长需要营养C.无法在有食用盐的环境生长 D.生长需要水分【答案】A【知识点】微生物;食物的保存【解析】【分析】食物的腐烂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因此储存食物时,只要达到不让微生物有生长的环境就可以了,如人们会采用“高温加热”或“冰箱冷藏”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体现了引发食物变质的微生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2.(2023·温州期末)“南水北调”工程反映我国淡水资源( )的问题。A.人均水资源量极少 B.四季分布不均C.空间分布不均 D.实际可用的量极少【答案】C【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 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空间分布不均衡。3.(2023·温州期末)我们在制订塔台的竞标标书时,应该特别关注( )。A.塔台的承重力与美观度 B.项目的成本与美观度C.塔台的高度与项目的成本 D.塔台的成本和塔台的安全性【答案】D【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 制作塔台竞标标书包括: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塔高、塔型、实用性、安全性、假如考虑楼梯、栏杆等细节,会有助于获得好评);成本预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在制订标书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在设计中还要考虑承重、安全、抗风抗震能力等问题。(2)制订标书要合理,准确使用文字、图画、标注等多种形式表达。(3)设计中要关注塔台设计细节。(4)在设计时关注竞标的两项重要标准:项目安全性和项目成本,故D正确。4.(2023·温州期末)温州市在规划城市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的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距应该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 )。A.夏至日 B.秋分日 C.冬至日 D.春分日【答案】C【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 在地球的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适中。楼群间距应该依冬至日的楼影来计算。5.(2023·温州期末)学期初我们常使用如右图的小车搬运大量书籍,此时小车的主要作用是( )。A.减轻书籍的重量 B.搬运书籍时更灵活、省力C.搬运时不需要用力 D.保证书籍不损坏【答案】B【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轮轴【解析】【分析】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在超市经常看到人们用小车搬运物品,小车的主要作用是使人们省力、快捷。6.(2023·温州期末)以下方法中,可以有效检验用完的废旧电池中是否有电的是( )。A.将旧电池接入线圈,观察是否可以让小磁针发生偏转B.将旧电池接上小灯泡,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C.将旧电池接上电动机,观察电动机是否转动D.我们没有办法检验,只能丢弃【答案】A【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电池【解析】【分析】根据电磁现象的掌握,用完了的废电池是否有电,可以用线圈和指南针来检测一下。用电池给线圈供电,观察能否引起指南针偏转,如果发生偏转说明电池有电,否则就没有电了。7.(2023·温州期末)在种子萌发实验中,小明把9颗绿豆种子分成三组,分别用支架放在容器中的1、2、3三个位置。 (见右图)一段时间后,最有可能发芽的是( )的绿豆。A.1位置 B.2位置 C.3位置 D.不能判断【答案】B【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在种子萌发实验中,小明把9颗绿豆种子分成三组,分别用支架放在容器中的1、2、3三个位置。通过观察图片,可以知道位置1的种子有空气,无水;位置2的种子有空气、有水;位置3的种子有水、无空气,所以一段时间后,最有可能发芽的绿豆是2位置。8.(2023·温州期末)小明收到了一封神奇的信:看起来是白纸,但把它泡在稀碘酒溶液中,出现了很多蓝色的字。这些字最有可能是用( )写的。A.淀粉 B.酒精 C.牛奶 D.水【答案】A【知识点】淀粉的检验【解析】【分析】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有遇到碘酒变蓝的特性。小明收到了一封神奇的信:看起来是白纸,但把它泡在稀碘酒溶液中,出现了很多蓝色的字。这些字是用淀粉写的,小明在纸上洒了碘酒,纸上就会出现蓝色的字。9.(2023·温州期末)在科学活动中,应注意安全。下列行为符合安全原则的是( )。A.独自去野外采集岩石标本B.用潮湿的手接触家用电器C.闻物品气味时使用扇闻的方法,闻少量气体D.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直接用嘴吹灭【答案】C【知识点】安全常识【解析】【分析】在科学活动中,要注意安全。下列行为符合安全原则的是闻腐败的小鱼气味时使用扇闻的方法,闻少量气体,独自去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用潮湿的手接触家用电器、熄灭酒精灯用嘴吹都是很危险的。10.(2023·温州期末)锅铲柄往往是用塑料或者木头制作的,这是因为塑料和木头都是( )。A.热的良导体 B.热的不良导体C.重量轻,价格便宜 D.它们可以浮在水上【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 不同材料导热快慢不同,金属等导热性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空气、水等导热性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 锅铲柄往往是用塑料或者木头制作的,这是因为塑料和木头都是热的不良导体。11.(2023·温州期末)如右图,灯泡会发光的是( )。A.甲图 B.乙图C.甲、乙都会发光 D.甲、乙都不发光【答案】A【知识点】点亮小灯泡;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铁锈和铁相比,铁锈不导电,所以取了一块铁锈和铁进行研究,灯泡会发光的是甲图,接入铁锈的乙图因为铁锈不导电而无法点亮小灯泡。12.(2023·温州期末)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 ( )电磁铁的磁性最强。( )A. B. C. D.【答案】D【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池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电池数量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也就越大。D选项电磁铁的磁性最强。13.(2023·温州期末)在课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有( ).①水 ②蜡油 ③黑烟 ④烧黑的烛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1)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 通过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1、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方,观察烧杯内壁产生的现象,会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有水产生。2、将一段蜡烛用铁丝系上,点燃后放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两分钟后取出,摇晃烧杯,观察石灰水的变化,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14.(2023·温州期末)建筑工人用撬棍撬石头,在三个不同位置用力撬动大石头,其中用的力最小的是( )。A.F1 B.F2C.F3 D.用的力一样大【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 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费力杠杆。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想要用力最小,那么动力臂就应该最长,所以力在F3的时候,动力臂最长,所以用的力最小。15.(2023·温州期末)下列有关银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银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系B.银河系的直径约 10 亿千米C.俯视银河系,像一个大漩涡,银河系是在高速运动的D.银河系就是宇宙【答案】C【知识点】银河系【解析】【分析】A.银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错误;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B.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B选项说法错误;D.俯视银河系,像一个大漩涡,银河系是在高速运动的,正确;D.银河系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星系;D选项错误。16.(2023·温州期末)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被命名为( ),A.“玉兔” B.“嫦娥” C.“祝融” D.“天宫”【答案】B【知识点】人造卫星【解析】【分析】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被命名为“嫦娥”,首辆月球车被命名为“玉兔”,火星探测器叫“天问一号”,我国首辆火星车叫“祝融”。17.(2023·温州期末)生物学家推断:寒冷地区动物躯体暴露部分更短小。如果要验证这一观点,最合适的做法是( )。A.在炎热地区考察同种动物B.在冷热程度不同的地区比较同一种动物C.在寒冷的地区考察同种动物D.在冷热程度不同的地区比较同一种动物,并且要多考察几种动物【答案】D【知识点】推断【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生物学家推断,寒冷地区动物躯体暴露部分更短小。如果要验证这一观点,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在冷热程度不同的地区比较同种动物,并且要多考察几种动物,有利于加大论证的准确性。18.(2023·温州期末)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明亮的镜子C.发光的萤火虫 D.熄灭的蜡烛【答案】C【知识点】光源【解析】【分析】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19.(2023·温州期末)把装有15℃冷水的试管浸入装有50℃热水的烧杯中,用温度计分别持续测量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数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水升温速度先慢后快B.热水和冷水最终的温度基本一致C.这个过程中,热量从冷水转移到热水D.热水的温度会一直下降,冷水的温度会一直上升【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量传递的现象,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直到两者的温度相同,把装有15℃冷水的试管浸入装有50℃热水的烧杯中,热水的热量传向冷水,使得热水温度下降,冷水温度上升,直到两者的温度基本一致。20.(2023·温州期末)桌上有水、白醋、苏打水三瓶液体,但对应的标签不慎吹落,小科将紫甘蓝汁分别滴入三瓶液体中,1号液体变为蓝色,2号瓶液体变为红色,3号瓶液体变为紫色,由此推测1、2、3号瓶中分别装了( )。A.白醋、苏打水、水 B.苏打水、白醋、水C.水、白醋、苏打水 D.苏打水、水、白醋【答案】B【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紫甘蓝试剂里有一种独特的物质:花色素,它遇到碱会变成绿色,遇到酸会变成红色。利用紫甘蓝和温水制成紫色的紫甘蓝试剂,它是一种能够辨别物质酸碱性的试剂,也叫做酸碱指示剂。苏打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呈碱性,显蓝色,1号瓶是苏打;白醋成分是醋酸,呈酸性,显红色,2号瓶是白醋;水呈中性,显紫色,3号瓶是水。二、组合题:21.(2023·温州期末)利用建模的方法探索宇宙。浩瀚宇宙,无边无际,到处都是未知的秘密。为了探索宇宙,我们经常会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1)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家建立的模型一定是正确的B.运用模型可以解释一些我们难以直接观察的现象C.有了模型就不需要实际观察了D.模型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答案】(1)B【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A.科学家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解释问题,但是科学家建立的模型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尤其是针对一些探索领域,故A错误;B.运用模型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能够解释一些我们难以直接观察的现象,故B正确;C.模拟是建立在实际观察上的,有了模型,也需要实际观察来修正,故C错误;D.模型能够解释一些我们难以直接观察的现象,但模型不是万能的,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故D错误。22.(2023·温州期末)小科搭建了不同的地球运动模型,如下图所示,来研究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1)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分别表示“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的四种假设。请写出模型①所表示的假设。 (2)当小科保持手电筒位置不动,将地球仪原地转动,这是在验证上面模型 (填序号)的假设。(3)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运动最接近的是 。【答案】(1)地心说(2)④(3)③【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解析】【分析】(1)从图中所示的四个模型,模型①所表示的是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运动。①表示的假设是地心说。(2)当小科保持手电筒位置不动,将地球仪原地转动,这是在验证模型④。(3)根据我们对太阳系的认识可知,日心说符合我们对地球运动的认识。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运动最接近的是③。23.(2023·温州期末)下图1为小科建立的星座模型。(1)图1建立的是 模型。(2)用投影机的光照射上图1的模型,橡皮泥小球会在屏幕上投下影子,结果各组画下的星座图像有些不同,如图2所示,这是因为 。(3)上图 2 中的三个图像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到的该模型的实际形状相同的是 (填“甲” “乙”或“丙”)。(4)通过建星座模型使我们对星座有了新的认识,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构成星座的恒星距离我们远近不同B.构成星座的恒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C.构成星座的恒星大小、亮度各不相同D.构成星座的星体彼此没有联系【答案】(1)北斗七星(2)角度不同(3)甲(4)B【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夏夜,仰望天空银河是一条银色的光带。俯视银河系是漩涡状,侧视银河系形如一个扁平的盘子,更像运动员投掷的铁饼。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1)天文学上的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中七颗亮星组成的象勺子形状的星图,图1建立的是北斗七星模型。(2)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用投影机的光照射上图4的星座模型,上方的橡皮泥小球会在屏幕上投下影子,结果各组画下的星座图像不相同(见图5),这是因为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图形不同。(3)上图 2 中的三个图像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到的该模型的实际形状相同的是甲。我们所建的星座形状相同的是甲,类似一个勺子。(4)通过建星座模型使我们对星座有了新的认识,构成星座的恒星距离我们远近不同,构成星座的恒星大小,亮度各不相同,星座是天空中的视觉图像,构成星座的恒星之间不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选项B的说法是错误的。24.(2023·温州期末)下图是小科建立的八颗行星位置关系模型。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水星 5800金星 10800地球 15000火星 22800木星 77800土星 142700天王星 287000海王星 449600(1)建立行星位置关系模型需要先处理数据,对照右表中的数据,小科处理数据的方法应该是 (2)要保证八颗行星都能在纸带上排列,要优先处理 ( )的数据。A.水星 B.地球 C.木星 D.海王星(3)通过模型中可知,八颗行星在太阳系中的分布是 (填“均匀”或“不均匀”) 的。【答案】(1)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2)D(3)不均匀【知识点】太阳系;设计、制作模型【解析】【分析】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是太阳;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距离,依次排列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离太阳最近,海王星离太阳最远。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体积超过地球的一千倍,质量超过太阳系中其他八颗行星质量的总和。(1)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时,需要重点处理的数据是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2)要保证八颗行星都能在纸带上排列,要优先处理海王星的数据。(3)通过模型中可知,八颗行星在太阳系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25.(2023·温州期末)测试塔台模型。某校几个科学小组在对自己搭建的塔台模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设计方案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材料成 本统计 分工 合作 美观甲组 3分 61cm 8本书 二级 三级 9.2元 3分 3分乙组 2分 68cm 2本书 二级 一级 7.6元 3分 2分丙组 2分 52cm 5本书 三级 三级 6.7元 3分 2分(注:每一项的评分区间为1~3分)分析以上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测试塔台顶端承重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写出一点即可)甲、乙、丙三组中,顶端承重能力最好的是 。(2)为改进模型顶端承重能力,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立柱的连接处增加胶布的数量 B.侧面多使用三角形结构C.塔台底部加滚珠 D.增加顶端的牢固程度(3)甲组塔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改进方法: 。(4)甲、乙、丙三组中,抗震能力最弱的是 组,为增加塔台抗震能力,可适当增加塔台 (填“上部”或“下部”)的重量,也可以适当 (填“增加”或“减少”)塔台的高度。(5)综合考虑,这三组塔台较合理的是 组。理由是: 。【答案】(1)不宜选用过重或者过轻的物体;甲(2)C(3)塔台高度较低;提高塔台高度(4)下;减少(5)有较好的性能,材料成本也较低。【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承重能力;塔台【解析】【分析】 (1)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测试的标准应该是完全一样的。应该选择相同的物体进行测试,测量前要估计塔台模型的承重范围,不宜选用过重或者过轻的物体。观察实验数据可知,顶端承重能力最好的是甲组。(2)为改进模型顶端承重能力,我们可以侧面多使用三角形结构,增加顶端的牢固程度,立柱的连接处增加胶布的数量,在塔台底部加滚珠是提高塔台抗震能力。(3)观察实验数据可知,甲组塔台的注意问题是,材料成本较高,塔台高度较低,改进方法是可以提高塔台高度。(4)根据题干可知,抗震能力最弱的是乙组,可适当增加下部的重量,上轻下重的物体抗震能力强,也可以适当减少塔台高度。(5)综合考虑,这三组塔台较为合理的是丙组,有较好的性能,材料成本也较低。26.(2023·温州期末)小科五一的时候,用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在稻田里进行了生物大搜索,发现田野里除了种植水稻,还有土豆,莴笋、豌豆等植物。他仔细观察,还发现了麻雀、蝗虫、蚂蚁、青蛙等小动物。(1)关于调查水稻田的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调查活动开始前应该明确调查的目的B.在调查中,遇见不认识的小动物应该带回教室仔细研究C.在调查中要及时记录下不知名的生物的特点D.调查中遇到小鸟在稻田里飞,我们也应该记录下来(2)在对动物分类研究时,小科将蝗虫、蚂蚁分为一类,将青蛙、麻雀分为一类,他的分类标准是( )。A.按生活环境 B.按形态结构 C.按运动方式 D.按有无脊柱(3)通过观察,小科发现:豌豆花的萼片呈钟状,花瓣颜色多样;有雄蕊和雌蕊,根据豌豆花的特点,判断豌豆花属于( )。A.雄花 B.雌花 C.完全花 D.不完全花(4)根据豌豆植株高矮、种子表面是否光滑、豆荚是否饱满这3个特征,可以分成( )种不同的豌豆。A.3 B.6 C.8 D.9(5)动植物之间存在有趣的链环关系,请你根据水稻田里的生物记录,写出一条水稻田里存在的食物链 (6)稻田里有很多麻雀爱吃的粮食,为改善粮食收成,有的农户建议从外面引进麻雀的天敌对麻雀进行消灭和驱赶,你同意这样的做法吗 说明理由。 【答案】(1)B(2)D(3)C(4)C(5)水稻→蝗虫→青蛙→蛇(6)不同意;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花的种类;生物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调查校园生物【解析】【分析】(1)调查校园中的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在调查活动开始前应该明确调查的目的。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的和曾经过往的动物。调查时不能打扰小动物的正常生活,遇见不认识的小动物应该不能带回教室仔细研究。在调查中要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生物的特点,用绘画、拍照等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所以B符合题意。(2)动物根据生活环境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根据生殖方式分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鱼、老鼠、麻雀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在对动物分类研究时,小科将蝗虫、蚂蚁分为一类,将青蛙、麻雀分为一类,他的分类标准是有无脊柱。(3)完全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豌豆花的萼片呈钟状,花瓣颜色多样;有雄蕊和雌蕊,根据豌豆花的特点,判断豌豆花属于完全花。(4)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根据豌豆植株高矮、种子表面是否光滑、豆荚是否饱满这3个特征,如果每个性状表现出两种特征,3个性状可以呈现2x2x2=8种不同的豌豆。(5)在生态系统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一般都是绿色植物;直接或者间接消费生产者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所以该食物链的生产者是水稻,消费者是蝗虫、青蛙、蛇。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都可能失去平衡。(6)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因此随意引进一些外来物种驱赶麻雀的做法是错误的。27.(2023·温州期末)从稻田回来时,小科还收集了3种不知名矿物,并对它们进行了如下研究:工具 矿物a 矿物b 矿物c手指甲 无划痕 无划痕 无划痕铜钥匙 产生划痕 无划痕 无划痕小刀 产生划痕 产生划痕 无划痕根据实验记录,我们可以判断硬度最小的矿物是 ,小科使用小刀刀尖刻划矿物是运用了小刀具有 简单机械原理。【答案】a;斜面【知识点】斜面;矿物的硬度【解析】【分析】岩石的硬度分为四个等级:软(用指甲刻得动)、较软(用指甲刻不动铜钥匙刻得动)、较硬(用铜钥匙刻不动小刀刻得动)、硬(用小刀刻不动)。该学习小组用刻划的方法来判断这三种矿物的硬度,根据实验记录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硬度最小的是矿物a,铜钥匙就能刻划出划痕。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小科使用小刀的刀尖刻划矿物物运用了小刀具有斜面这一简单机械的原理。28.(2023·温州期末)小科还收集了水稻田里的水,并用显微镜观察水里的微生物。(1)以下是小科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图中A、B、C实验仪器的名称分别是 、 、 。(2)右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玻片标本视野,若使视野甲变成乙,应把玻片标本向( )移动才能达到这个要求。A.左下方 B.左上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3)小科发现水中有很多微小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我们根据什么特征来辨认出它们是生物的 【答案】(1)滴清水;盖玻片;吸取多余水分(2)A(3)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会运动,能繁殖等。【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水中的微小生物【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为便于记忆可以简化为:“擦”、“滴”、“撕”、“展”、“盖”、“染”、“吸”。由此可知,图中的A是滴清水,B是盖玻片,C是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水分。(2)显微镜下的物体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图象在左下方,要使像移到在中央,应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3)我们用显微镜来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时,会发现水中有很多微小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线虫。我们辨认出它们是生物的根据是: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会运动,能繁殖等。29.(2023·温州期末)生命体中的变化。(1)小科吃了一小块蛋糕后,觉得心情愉悦,这是由于大脑产生了令人愉快的物质,这种物质是通过 产生的。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运动时,是将身体中的 能转化为 能。(3)以下是食物在身体内的一系列变化,其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在口腔内与唾液混合,完成初步消化B.食物通过食道被输送到胃里C.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并且产生胃酸,消化食物D.小肠对食物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答案】(1)化学变化(2)化学能;动(3)B【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1)研究表明,我们吃甜食时,大脑会产生使我们愉悦的物质,这种物质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2) 人吃下食物后,食物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来维持人正常的体温,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来维持人的心跳或做跑跳等运动。(3)食物在口腔内与唾液混合,完成初步消化,这是化学变化;食物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并且产生胃酸,消化食物,这属于化学变化;小肠对食物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属于化学变化。30.(2023·温州期末)人的呼吸资料卡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这个过程称为呼吸作用。人体吸入的气体有氮气、氧气、少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其中的氧气和体内的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分解并产生能量的过程,也是所有动物和植物有具有的生命活动。①上图是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比较柱状图,你判断柱状图 (填“A”或“B”)表示的是呼出气体的成分,理由是 。②请你结合柱状图和资料卡来判断,人的呼吸是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我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A;空气中氧气含量大约21%;化学;氧气变少,二氧化碳变多【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我们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约是21%,观察图形,发现A是表示吸入的气体。观察图中信息,发现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空气,氧气的含量变少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多了,说明有物质转化,是化学变化。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小升初科学期末模拟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小升初科学期末模拟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