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导入新课交通混乱不堪“交通井然有序”两幅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9.2 法律保障生活Law is a system of rules that exerts coercive power and regulates individual behavior.第九课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自主学习要求:1. 大字精读,小字通读2. 围绕目标思考题找出答案3.圈注关键字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教师进行指正。1.法律.道德.纪律等行为规范的共同点(联系)是什么?(P90)2.★法律的特征?(P91-P92)3.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P92)4.★法律的作用?(P92-P93)法律的特征思考一:观察三幅漫画,分析漫画中的行为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来约束和规范?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无故迟到、旷课,是违反校规的。无证驾驶、后悔呀!一、法律的特征道德校规法律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法律道德校纪校规国家制定或认可自然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国家强制力自觉、社会舆论行政手段全体社会成员社会自然人在校师生1.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点?2.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一、法律的特征1.法律与道德、纪律等规范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①联系:法律与道德、纪律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②区别:法律、道德、纪律等行为规范在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等方面存在区别。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习近平2023年3月1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草案。2023年,4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将审议《反间谍法》修订草案。阅读以上两条法律,由此总结我国法律的产生方式?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的特征有哪些?2.法律的特征国家制定法律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我国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程序:提出议案—审议草案—通过草案—公布法律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认可社会上已经存在的道德规范根据实际需要,《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列入其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常回家看看”列入修改法律条文中。2.法律的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P92说一说:国家制定和认可法律之后,是不是所有人都自觉遵守呢?他们不遵守怎么办?2.法律的特征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三十条:违反本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的,由广播电视、网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国家强制力:军队追捕犯罪嫌疑人警察抓捕犯罪嫌疑人法庭审理犯罪嫌疑人监狱监禁罪犯警察、法庭、监狱、军队等观看视频思考,在反腐败斗争中,国家“老虎”“苍蝇”一起打体现了什么道理?从薄熙来,到徐才厚,再到周永康,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力度前所未有,不断打破惯例,有坚定性和标准统一性,不论官高到什么位置,退下来多少年,只要有腐败行为,绝不会姑息。2.法律的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一、法律的特征2.法律的特征有哪些?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国家立法机关是全国人代会及其常委会。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国家强制力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普遍约束力一、法律的特征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每个公民都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权利平等、义务平等)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适用平等)法律的作用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三十条:违反本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的,由广播电视、网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1.如果法律不制止食品浪费行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2.反食品浪费法的制定有什么现实意义?4.法律的作用:P92-94总述: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的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对比两幅图片,你认为法律的作用?第四十三条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第四十四条 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法律的规范作用:上述法律规定说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2022年2月23日,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人民法院公布3名学生冒充多位明星进行诈骗的刑事判决书。孙某、李某、刘某通过冒充知名演员肖某、杨某等举办虚假返利活动进行诈骗,违法所得30余万元。3名被告被判处四年至二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缴纳罚金。讨论:孙某等3名学生被判刑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2)法律的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总述: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们向善。(规范作用)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作用)4.法律的作用:P92-94知识小结法律保障生活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①总述:规范行为,保护生活,创造良好环境②规范作用(规定权利、义务,引人向善)③保护作用(维护合法权益)为什么能怎么能本课小测提示:题干体现了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C正确;AD错误,“只”“只对”说法太绝对;B排除,材料未涉及到犯罪分子的内容。故选C。C1.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株洲市区公安机关5月份共处置中心城区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警情22起,对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这体现( )A.法律只服务于当前的生活B.法律对犯罪分子毫不留情C.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D.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本课小测提示:③④错误,说法太绝对。故选A。A3.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之一。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法律( )①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②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③只对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人具有约束力④能让公民不再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侵害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本课小测提示:②排除,材料未体现;④错误,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故选A。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国事”,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这部法律的实施( )①体现了法律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②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有利于促进父母承担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责任④表明该法律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