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复习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复习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复习课
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素养导航
学习宪法:
要了解自己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要依法行使并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把履行公民义务视为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重点问题
第一部分·思维导图
第二部分·知识回顾
第三部分·真题演练
第一部分
思维导图
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思维导图
依法行使权利
(如何做)
公民基本义务
(是什么)
依法履行义务
(如何做)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有界限
守程序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公民基本权利
公民基本义务
公民基本权利
(是什么)
理解权利义务
第二部分
知识回顾
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与
文化教育权利
其他权利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权
政治权利
劳动权、财产权、物质帮助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受教育权、文化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政治权利的 内容 内容 意义
选举权与
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条件: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中国公民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的权利。
是公民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考点1: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 主要内容 侵权表现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非法拘禁、非法逮捕、非法搜查
侮辱、诽谤、诬告陷害
非法搜查、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私自获取通信内容等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查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考点2:人身自由
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
社会经济权利 财产权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文化教育权利 受教育权
文化权利
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
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考点3: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
捐款属于处分权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考点4:其他权利
情境探究一
市民张某在五环路开了一家外卖店,自2024年2月24日起,他连续收到十条差评。评论者李某以维权为借口通过恶意差评的方式要求赵某支付1800元赔偿金,赵某多次与李某沟通无果后报警求助,最终李某被依法拘留10天。
思考:李某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1.行使权利有界限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维护权利守程序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3.维护权利的方式: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④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考点5: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考点6:维护权利的方式
和解 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 式
调解 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 人民调解【村委会居委会】
行政调解【行政机关】
司法调解【人民法院】
仲裁 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诉讼 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自诉
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四课 公民义务
公民基本义

遵守宪法法律
维护国家利益
依法服兵役
其他义务
依法纳税
遵守宪法和法律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国家利益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其他义务 劳动、受教育、计划生育、抚养、赡养
考点1:公民基本义务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例如:劳动和受教育。
考点2: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关系
做法
含 义
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具有强制性。
特 点
①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要 求
①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②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违反表现
①民事违法承担民事责任 ②行政违法承担行政责任
③刑事违法承担刑事责任
违反后果
考点3:法定义务
第三部分
真题演练
八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1.(2024上·河南郑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下列体现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A.小云的妈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B.小乐的爷爷每月能领到养老金C.小治每天开开心心去学校上学
D.爸爸每月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依法纳税的义务
2.(2024上·江苏扬州·九年级校联考期末)法治宣传周活动中,同学准备以“我国公民依法履行的义务”为主题,拍摄一组微视频。以下素材与这一主题相符合的是( )①市民老张对税务部门工作提建议
②中学生小佳为甘肃地震灾区捐款③网络主播小董拒绝推销无证商品
④大学生小海心系祖国,应征入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监督权
道德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依法服兵役义务
3.(2024上·河南郑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物质帮助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国家为保障这项权利的实现,不断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下列属于享有这项权利的是( )
A.大学生李铭在校期间因家庭贫困,申请获得国家助学金
B.全国各地兴办希望小学,保障偏远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权
C.我国各地政府采取措施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D.北京、宁夏、上海等地表示将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D
4.(2022·广东东莞·东莞市常平中学初中部校考二模)下列四个案件的违法性质及维权途径正确的是( )①邻居收养流浪狗,每晚不停叫,影响大家休息——行政违法,给法院打电话②某商家沿街促销,围观群众占道导致交通阻塞——行政违法,向城管部门举报③赵某与贾某因占座发生矛盾,将贾某打成重伤——刑事违法,向公安局报警④某培训机构未经高考状元同意将其照片作宣传——民事违法,向检察院起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派出所
C
法 院
5.(2024上·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权利义务辨识”环节,同学们对列举的人物行为进行“辨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李某积极浏览新闻并留下自己的精彩“留言”——李某合理利用网络,积极行使监督权B.看到当地的征兵信息,不愿学习的中学生小刚瞒着父母主动报名——依法履行服兵役义务,瞒着父母不利于家庭和谐C.村民强子因为车祸重残开始领取政府所发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依法享受了物质帮助权,其收入方式属于按劳分配D.发现有人通过网络传递有关军事机密文件,小孙立马拨打12339举报——依法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D
言论自由
年满十八
社会保障
6.(2023·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某小区车位紧张,经常有人将小汽车停放在单元外的非机动车出入口,某业主多次向物业等相关部门反映无果。一天由于其父亲生病需骑摩托车紧急送往医院,但由于小汽车堵塞无法出行,于是用随身钥匙将该车车身划了许多伤痕,事后反被车主以侵害他人财产罪起诉。人民法院调查了解后进行了调解,被告赔偿了车主相关修车费用。
结合情境运用权利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处理结果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这一处理结果是合法合理的。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④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7.(2023·江苏泰州·八年级期末)进入寒假,中学生小明开启了他一天的快乐生活:早上,他认真完成自己早已计划好的“每日寒期作业”,用行动不断完善自己;午饭后,他主动洗碗、拖地板、洗衣服,用行动减轻父母的劳累;下午,他拿到了文学创作稿费,并把扣除税费后的稿费
捐给了老年公寓,用行动温暖社会。
当妈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说:“权利就像手上捧着的一颗珍珠,它体现着当家作主的荣耀;义务就像手里握着的一把锄头(一种农具),它意味着要付出辛劳的汗水。我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
(1)小明行使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
(2)请运用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说说小明的快乐生活带来哪些启示?
(1)权利:受教育权;文化权利;财产权;
义务:受教育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
(2)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例如:劳动和受教育。
④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