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班会】龙舟开飙,龙腾端午一、背景分析: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近期,广佛各地正式进入“龙舟季”,起龙、训练、龙舟竞渡……今年端午节恰逢甲辰龙年,端午氛围早早已被点燃。本班有3/4的孩子从小在广佛地区长大,有浓厚的“龙舟”情怀。本校屹立于珠江河畔,校旁的珠江水系在“龙舟季”也会开展龙舟训练,每年端午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赛事”。孩子们长期浸润于浓浓的“龙舟”氛围中,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本节班会以“龙舟”为载体,立足乡情,开展探秘龙舟之旅,让孩子们感受端午“龙舟”的文化内涵--团结奋进、情系家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信。二、班会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端午赛龙舟的由来和风俗习惯,了解本土龙舟习俗。2.情感目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三、班会准备主题教育课件、视频、“说龙舟”活动任务单、小鼓、纸板船桨、龙舟拼图。四、班会过程根据道德认知“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本次班会设计分为三个环节:识龙舟、悟龙舟、龙的传人。(一)识龙舟——家乡龙舟我来说课前,让学生借助“赛龙舟活动任务单”查找资料,既锻炼孩子们查找资料能力,也加深孩子们对当地龙舟文化内涵的了解。与学生一起整合资料:说“赛龙舟”的别称,播放视频“赛龙舟的故事/传说”、讲龙舟特点、“龙舟季”其他习俗、形态演变。龙舟特点+“龙舟季”的其他习俗(以盐步老龙为例)讨论:通过“赛龙舟活动任务单”深入了解了“赛龙舟”(尤其是独具佛山特色的“盐步老龙”、“叠滘龙舟漂移赛”),你的感受是什么?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从“赛龙舟任务单”的不同面谈感受。【设计意图】承上启下,深研龙舟。通过学生自主查阅龙舟知识、老师绘声绘色的拓展、结合视频、课件的精彩展示,让孩子们多元、深入地感受当地端午习俗--“赛龙舟”的文化内涵,激发孩子们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二)悟龙舟——龙舟精神我来论1.观看“2023年大沥锦龙盛会”视频无龙舟,不端午。扒龙舟是大沥的传统习俗,大沥锦龙盛会作为南海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群众喜欢的民俗盛事之一。讨论:赛龙舟需要几个人?龙舟上的人要怎样分工才能使船桨不相互碰撞,划得又稳又快呢?(师小结:赛龙舟的国际标准是23人,“2023黄岐锦龙盛会”一艘船容纳60-80人左右。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进行的比赛。人们在划龙舟时分工合作,一人当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桡手,随着鼓声有节奏地前后用力划步调一致,这样龙舟就可以飞快地前进了。)2.播放龙舟队成员的训练视频(日训、夜训,南海龙舟在端午来临之际,再次登上全国性舞台)讨论:“扒龙舟”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体现出的是什么?师小结龙舟精神:同舟共济、击水中流、团结协作、力争上游,传递和谐、包容、进取的文化价值。3.“我击你桨”游戏活动(1)游戏规则:分小组,每组6-10人,一人击鼓,其他同学一起做划桨的动作,哪一组最整齐为胜出。(2)游戏开始前,组员探讨怎样合作。进行五分钟的划桨练习后,游戏开始。(3)评出最整齐的小组,并请该小组分享经验。教师点拨:在玩这个游戏时,我们一定要听同一个鼓声,从一个方向开始划桨,大家的速度、动作都要一致,这样才能合作完成划龙舟。你们看到的划龙舟速度很快,都是队员们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齐心,才这么出色。【设计意图】采用合作划一划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跟着鼓手的节奏划龙舟,让孩子们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也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划龙舟”的合作不易,理解团结拼搏的龙舟精神的可贵。(三)龙的传人--龙舟代言我参与1.播放“叠滘龙舟文创”视频思考1:龙舟文创要还原现实龙舟的上千种工艺,还要体现龙舟神韵,凭借的是什么?--工艺者扎实的雕刻技术、反复观察、改进。思考2:视频作者--“二十四坊文创社”创办三年,一直秉承的信念是什么?--弘扬家乡文化,传承龙舟精神--宁可煲烂,不可扒慢(宁可快到撞船,也不能划慢)。让我们也来体验龙舟文创之旅。3.借助学校、社区活动将孩子们的龙舟拼图进行展示。在展示活动中进行龙舟知识竞赛、并抽取幸运者赠送工艺品。让小手拉大手,带动本土龙舟文化的传播。【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合作拼龙舟的过程中感受喜悦,对本土的文化模型产生兴趣。并通过孩子们的文创传播,达到“代言龙舟文化”的深层作用。六、课后延伸--家乡龙舟我传承:“龙舟赛”如火如荼举行、龙舟精神被广泛认同的同时,也折射出龙舟面临的困境:一因很多河涌污染严重,年轻人不愿意到黑臭河涌里扒龙船;二因扒龙船很费体力,新手训练一周容易发烧,更别提肌肉酸痛等原因。所以龙船队基本上都遇到“青黄不接”的难题,最多只能坚守和维系,很难做到传承和发扬。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划龙舟”,走下看台,切切实实体会龙舟精神?(一)开展“龙舟讲解员”活动:结合寒暑假劳动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访龙舟工艺师、“龙舟歌”传唱人等,通过讲解、学习制作等多种方式,让“龙舟”走进千家万户。(二)龙舟教练进课堂:邀请有划龙舟经验的家长和龙舟基地的教练,为大家带来一节别开生面的“家长课堂”。(三)户外划龙舟体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与社区、家校结合,利用研学契机,带孩子们到龙舟基地体验“划龙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