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二)20.(1)(2)科学答题卡缺考填涂标记(3)准考证号学校:21.(1)名:班级:00□000□0□0□0□1口口 考场:座位号:2□2(2)2□2233□3□3□33331、主观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4444口4口4口22.(1)(2)2、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5□5□5 55□5□5 5□意事项3不得在打分框内书写、涂抹。6 6 6 6□6 6□6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23.(1)(2)8□8□8□8□8□8□正确填涂■错误填涂 口 O。9g999□9□9 9□选择题1A口BTCD□6ABCD11AB□CD□2A口BID□7ABCD12A□B□CD□三、实验探究题3ABCD□8AB□C□D□13AB□C□D□4A口B□CD9AOB□CID14ADB C□D□24.(1)5A□B□CD10A□B□CD15A B□CD□二、填空题(2)(3)16.(1)(2)(3)25.(1)17.(1)(2)(2)(3)(3)(4)18.(1)(2)26.(1)(3)(2)(3)19.(1)(2)(4)27.(1)(2)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第1页(共4页)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第2页(共4页)七下·科学(3)(4)28.(1)(2)(3)(4)四、解答题33.(1)29F30°(2)30.(1)(2)31.(1)(2)(3)(3)32.(1)(2)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第3页(共4页)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第4页(共4页)七下·科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保密★启用前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二)科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B B D A C D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B C C A 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第16、17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16.(1)半规管 (2)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3)大脑17.(1)3 (2)沿直线传播 (3)大气18.(1)传粉和受精 (2)早 (3)③;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19.(1)C (2)0.620.(1)体内 (2)A→B→C (3)生殖21.(1)色散或折射;红外线 (2)倒立;变大22.(1)0 (2)水平向左23.(1)等于 (2)480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4.(1)分裂; 抑菌圈的直径(2)防止其他细菌进入,形响实验效果(3)甘草酒精浸出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先增大,后保持基本稳定25.(1)玻璃板太厚,蜡烛根据玻璃板前后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不重人侮听测具的具放后射面和后成像之间的距离(2)C(3)FO(4)纸板未与镜面垂直26.(1)使木块所受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2)1、4、5(3)2.3(4)C27.(1)北回归线(或北纬 23.5 度)(2)图2(3)小于(4)南28.(1)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光屏上没有成清晰像时就测量像距或者不同的人对等大的像判断不同(3)1(4)上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35分,第29题3分,第30、32题6分,第31、33题10分)29.(1) 3分30.(1)D (2分) (2)满月(2分) ;南半球(2分)31.(1)无性生殖(营养生殖) (2分);孢子(2分)(2)3×105(2分)(3)乙(2分);凹透镜(2分)32.(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没有介质不能传播声音(2分)(2)答题要点:(4分)①白天教室外的光线比室内强;②通过玻璃折射进来光线比同学身上射到玻璃反射到眼睛的光线强;③人眼对强光较为敏感④晚上灯光使同学身上反射出强光,射向玻璃后反射到小周眼睛里便成像⑤第一层玻璃不仅反射还折射⑥折射后的光线射到第二层发生反射满分示例:白天教室外的光线比室内强,通过玻璃折射进来光线比同学身上射到玻璃反射到眼睛的光线强,而人眼对强光较为敏感,因此很难看到同学的像。(1分)晚上,室外几乎没有光线折射进来,而灯光使同学身上反射出强光,射向玻璃后反射到小周眼睛里便成像。(1分)另外教室玻璃为双层玻璃,而同学身上反射出强光在第一层玻璃不仅反射还折射,(1分)折射后的光线射到第二层发生反射,又经第一层玻璃折射到眼睛便成第二个像(1分)33.【答案】(1)解:S=vt=25km/h×(30/60)h=12.5km (2分)(2)解:G总=m总g=(m人+m车)g=1000N (2分)F车=f=0.08G总=0.08×1000N=80N(2分)(3)解:s=25cm2×2=50cm2=5×10-2m2(1分)F=G总=1000N(1分)P=F/S=1000N/(5×10-2m2)=2×104Pa(2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二)科学试题注意事项:1.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为 160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2. 本试卷由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两大题。卷Ⅰ的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3. 本卷g取10 N/kg。卷 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图所示,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往往在人行道上铺设具有凹凸花纹的盲道。盲人行走依靠的感觉是( )A.痛觉 B.嗅觉C.触觉 D.味觉【答案】C【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此题考察的是人的各种感觉;【解答】人有多种感觉,如痛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 人行道上铺设具有凹凸花纹的盲道 。盲人行走依靠的感觉是触觉;故答案为:C.2.“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这一规定得到我市市民的一片叫好,它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还给了市民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 )A.从人耳处减弱噪声B.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C.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以上三种减弱噪声的方法都用了【答案】C【知识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C。3.如图是哺乳动物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的扩散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脐带中的血管 B.②表示胎盘C.②表示母体中的血管 D.④可以代表氧气【答案】B【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把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给母体排出体外;【解答】营养从血管①到血管③,说明血管①是母体的血管;②是胎盘;③是脐带中的血管,④是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故答案为:B4.2023年4月20日,罕见的日全环食在天幕上演,这是一次全食、环食、偏食三合一的混合日食现象。日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日食是地球月球太阳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发生的现象。【解答】A.日地月不在同一直线,不会发生日食现象,故A错误;B.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中间,会发生日食现象,故B正确;C.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上,且地球在中间,会发生月食现象,故C错误;D.日地月不在同一直线,不会发生日食现象,故D错误;故答案为:B。5.猴面小龙兰因长着猴脸被形象地称之为“猴脸兰花”。能够在任何季节开花,培育可采用播种、分株等繁殖方式,也可以选择嫩芽在营养液中进行组织培养。下列有关猴面小龙兰的生殖描述错误的是( )A.猴脸兰花属于生殖器官 B.播种繁殖属于有性生殖C.分株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D.组织培养不易保持品种的性状【答案】D【知识点】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 无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细胞,不需要经过受精过程,直接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营养体繁殖等多种形式。【解答】A. 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所以猴脸兰花属于生殖器官,A正确;B. 播种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种子是胚珠发育而来的,种子中的胚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卵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B正确;C. 分株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正确;D.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易保持品种的性状,且繁殖速度快,D错误;故答案为:D6.框架图是梳理、归纳科学概念的好方法,下列各框架图不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解析】【分析】首先对选项中概念或规律的内容进行回忆,明确包含的范围,然后确定错误的选项。【解答】A.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故A错误;B.根据太阳大气的结构可知,太阳大气从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故B正确;C.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丝、花药;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故C正确;D.外耳分为耳廓和外耳道.故D正确;故选A。7.如图所示是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C.以战斗机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答案】C【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改变就是运动的,如果不变就是静止的。【解答】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A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C、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C错误。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答案为:C。8.如图,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上所成的烛焰像是虚像B.烛焰像的大小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无关C.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大小不变D.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答案】D【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凸透镜成实像时,若蜡烛、光屏的位置不变,改变凸透镜的位置,光屏上能两次成像。【解答】A、手和透镜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变小,故A错误。BC、由题意可知,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像大小与蜡烛距透镜的距离(物距)有关,故BC错误。D、图中,蜡烛经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u>2f,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在f<u<2f还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故D正确。故答案为:D。9.图是杂技表演独轮车在某一时刻停止在地面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人受到的重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独轮车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独轮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人对独轮车的压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别【解析】【分析】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解答】人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平衡力,故A正确,B错误;人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人对独轮车的压力也是竖直向下的,二者方向相同,肯定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人对独轮车的压力作用在独轮车上,而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作用在人身上,没有在同一物体上,肯定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10.为了说明骑电动车要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将两个相似的鸡蛋甲,乙分别放在纸简上,在鸡蛋甲上方放一个轻质瓶盖,拿一根筷子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如图所示。结果鸡蛋甲完好无损,鸡蛋乙立即破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放上瓶盖可以增大受力面积B.敲击时鸡蛋甲上部受到的压强比乙大C.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D.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答案】B【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AB.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C.根据多次实验的目的判断;D.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的知识判断。【解答】 AB.放上瓶盖后,鸡蛋上方的受力面积增大了,根据 可知,在压力一定时,鸡蛋受到的压强减小了,所以敲击时鸡蛋上部受到的压强甲比乙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C.为了使实验更具有普遍性,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来寻找普遍规律,所以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故C正确不合题意;D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1.下列针对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幼苗是由图丁中的①②③④发育而来的B.图甲中②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③和②发育而来的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D.与玉米种子相比,丁图中结构④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解析】【分析】图甲是种子的萌发形成的幼苗①叶、②茎、③根;图乙是花的结构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图丙是果实的结构①果皮、②种子;图丁是种子的结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解答】A、胚可以发育成幼苗,图丁中的①②③④属于种子的胚,A不符合题意;B、图甲中②属于植物的茎,它是由②胚芽发育而来的,③是根,③胚根发育成根,B符合题意;C、图丙中的①果实和②种子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子房和⑥胚珠发育而来的,C不符合题意;D、丁图中结构④为子叶,它是大豆种子,有两片子叶,而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胚乳,因此玉米种子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2.如图所示是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B.图乙: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乒乓球,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图丙: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推断真空中不能传声D.图丁: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与振幅有关;(2)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判断;(3)根据声音传播的知识判断;(4)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振动的频率大小有关。【解答】A.图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故A错误;B.图乙: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乒乓球,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故B错误;C.图丙: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推断真空中不能传声,故C正确;D.图丁: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C。13.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示意图,选取饱满且有活力的6颗大豆种子,将A烧杯放在20℃的恒温箱中,B烧杯放入5℃的冰箱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6 颗实验的种子中只有②号种子有可能萌发B.该实验设计的缺陷是所用的种子数量太少C.①与③对照可以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D.②与⑤对照主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萌发【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是种子颗粒饱满,种子有完整的胚,种子不处在休眠期;【解答】A. 6 颗实验的种子中只有②号种子有可能萌发 ,正确;B. 该实验设计的缺陷是所用的种子数量太少,使得实验的结果存在偶然性,正确;C. ①与③对照,存在水分和空气两个变量,不可以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错误;D. ②与⑤对照主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正确;故答案为:C.14.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而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拉物体,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空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牛B.t=3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牛C.2~4秒内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4~6秒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18米【答案】A【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A.根据丙图确定t=1s时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B.根据丙图找到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段,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C.根据丙图确定2-4s内物体的运动状态;D.根据s=vt计算4-6s内物体通过的距离。【解答】A.根据丙图可知,t=1s时物体的速度为0,即保持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即f=F=2N,故A正确;B.根据丙图可知,在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即f'=F'=4N。当t=3s时物体做加速运动,但是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摩擦力还是4N,故B错误;C.根据丙图可知,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D.4-6s内物体的速度为3m/s,则这段时间通过距离s=vt=3m/s×2s=6m,故D错误。故选A。15.2021年5月,我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地球和火星的比较如表所示,太阳系中部分星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 距日距离 /108 km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自转周期 (h) 卫星数地球 1.496 1 1 23.9 1火星 2.279 0.11 0.15 24.5 2A. 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与地球有相近的卫星数B.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与地球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C.图中的②是火星,属于银河系D.图中的③是火星,属于地月系【答案】C【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及其卫星【解析】【分析】④金星,①地球,②火星,③是木星;【解答】A. 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与地球有相近的卫星数,有无生命存在的条件与卫星数无关,A错误;B. 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与地球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是错误的,从表格数据看火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不相同,B错误;C. ②是火星,③是木星,他们都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所以C正确;D. 图中的③是木星,属于太阳系,不属于地月系,所以D错误;故答案为:C.卷 Ⅱ二、填空题16.请根据耳的基本结构回答:(1)有些人晕车,与耳的前庭、 有关。(2)当飞机降落时,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咽鼓管张开,使 ,防止胀痛。(3)听觉形成的部位在 。【答案】(1)半规管(2)鼓膜内外气压平衡(3)大脑【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外耳包括①耳廓和②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收集声波并传至鼓膜.中耳包括⑨鼓膜、⑦鼓室和⑧听小骨,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内耳包括③半规管、④前庭和⑤耳蜗,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通常说的晕车、晕船.⑤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解答】(1)、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所以晕车与其有关。(2)、外耳道收集声波并传至鼓膜.中耳包括⑨鼓膜、⑦鼓室。当飞机降落时,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防止胀痛。(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故答案为:(1) 半规管 ;(2) 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3) 大脑17.如图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1)月球在图中1位置时的月相是新月。中秋节月球出现在图中 位置。(填相应数字)(2)月球在1位置时,地球上有的区域在白天可能会发生看不到太阳的现象,这是由于光 ,月球挡住了太阳光。(3)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答案】(1)3(2)沿直线传播(3)大气【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月球的概况;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解析】【分析】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命,昼夜温差大,月球的引力系数是地球的1/6,月球上有许多的环形山;【解答】(1)①是新月,此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满月是3位置,此时日地月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2)月球在1位置时,地球上有的区域在白天可能会发生看不到太阳的现象,这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月球挡住了太阳光。(3)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所以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故答案为:(1)3(2) 沿直线传播 (3) 大气18.如图所示,图甲为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体积的变化曲线,图乙为某地男女生身高增长曲线,图丙为脑部、生殖器官和全身相对生长速率的比较曲线,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图甲中曲线a与曲线b相比,果实体积能够不断增加是因为花开放以后进行了 两个重要生理过程。(2)分析图乙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女生比男生进入青春期 (填“早”或“晚”)。(3)图丙中曲线 表示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这说明青春期发育的最突出特征是 。【答案】(1)传粉和受精(2)早(3)③;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花的结构;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分析图标的能力;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包括了开花-传粉-受精-结果;丙中①是脑部,②是全身,③是生殖器官;【解答】(1)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包括了开花-传粉-受精-结果,所以果实体积能够不断增加是因为花开放以后进行了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2)分析图乙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女生比男生进入青春期早;(3)生殖器官的发育起先发育缓慢,在青春期迅速发育,逐渐接近成年水平,所以③符合;这说明青春期发育的最突出特征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故答案为:(1)传粉和受精(2)早(3)③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1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的荷尖上,一条大鱼准备跃出水面捕捉蜻蜓,如图是水中大鱼看到蜻蜓所在的位置。请回答:(1)大鱼应该选择图中 (填“A”、“B”或“C”)路线跃起才有机会捕获蜻蜓。(2)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m。【答案】(1)C(2)0.6【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物像等距”规律分析解答。【解答】(1)蜻蜓发出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折射光线射入大鱼的眼睛后,它反向看回去,会看到成在实际位置上方的蜻蜓的虚像,即真正的蜻蜓在看到位置的下方,故选C。(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物像等距”规律可知,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则蜻蜓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蜻蜓到水面的距离,也就是0.6m。20.红火蚁(如图甲)是蚂蚁的一种,每年的生殖期许多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发育与家蚕相似。(1)红火蚁这种受精方式属于 受精(填“体内”或“体外”)。(2)图乙是昆虫发育模型图。若D表示红火蚁的受精卵,则红火蚁的发育过程为D→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3)红火蚁和其它昆虫一样,一生需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 、死亡等时期。【答案】(1)体内(2)A→B→C(3)生殖【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解析】【分析】D是受精卵,A是幼虫,B是蛹期,C是成虫;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一般是需要经历一个受精卵期、幼虫期、蛹期以及成虫期四个阶段,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话则是需要经过卵、幼虫到成虫三个阶段。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者之间的形态结构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形态结构和不完全发育的幼虫和成虫形态是完全不一样的,两者之间是有着本质性的区别的,对于完全变态发育它们的发育过程也不一样,之间差距蛮大,但是对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话则是没有那么大的变化,所以这也是两者之间的一个区别。【解答】(1) 红火蚁这种受精方式属于体内受精,每年的生殖期许多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精子和卵细胞是在蚁后的体内发育形成受精卵的;(2)它的发育与家蚕相似。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有蛹期,所以红火蚁的发育过程为D→A→B→C(3)红火蚁和其它昆虫一样,一生需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时期。故答案为:(1)体内(2) A→B→C (3)生殖21.双彩虹是在原彩虹的外围出现一条直径稍大、颜色反转的同心彩虹现象。(1)”人工彩虹”: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如图甲所示),在校镜后可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光线射到白屏上后发现①处的温度升高比较明显,因为 具有热效应。(2)如图乙所示,用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蜡烛的烛焰时,半透膜上可看到一个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向右拉动内筒,半透膜上烛焰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色散或折射;红外线(2)倒立;变大【知识点】光的色散;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解析】【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红色光之外称为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解答】(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出现可不同的色光,这是光的色散,①处是红外线,光线射到白屏上后发现①处的温度升高比较明显,因为红外线具有热效应;(2) 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向右拉动内筒,像距变大,像变大。22.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拉力F水平向左,不计弹簧测力计重,所用弹簧测力计已调零,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F=10N时,物体A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 N;(2)当F=20N时,物体A水平向左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且保持不变,此时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答案】(1)0(2)水平向左【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存在【解析】【分析】(1)摩擦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产生压力;③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2)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确定摩擦力的方向。【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B对A产生压力且二者接触,但是二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B受到的摩擦力为0。B受到的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2)当A水平向左运动时,B保持静止状态,则它受到的摩擦力与测力计的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23.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35厘米2,瓶盖面积为7厘米2,并将瓶子装满600毫升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ρ水=1.0×103kg/m3。(1)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则p1 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 毫升水。【答案】(1)等于(2)480【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将瓶子竖直倒置,水的密度、水的深度 h 不变,所以液体压强大小不变。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先求正放时的压强大小,再根据压强求出倒放时的压力大小,则可知倒放时水的重力,与原来的重力相减,即为应倒出水的重力,根据G=mg计算质量。【解答】(1)瓶中装满水,将瓶子竖直倒置,水的密度、水的深度h不变,由液体压强公式p=pgh可知,瓶子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相等,(2)V=600mL=6×10-4m3这瓶水的质量为:m=V=1×103kg/m3×6×10-4m3=0.6kg。这瓶水重为: G=mg=0.6kg×10N/kg=6N。瓶子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为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倒放时水的重力G=F'=pS=1.7×103PaX7×10-4m2=1.2N倒出的水的重力△G=G-G'=6N-1.2N=4.8N,三、实验探究题24.甘草是中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资料显示甘草的酒精没出液对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①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再加入酒精,室温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没出液,并配制浓度分别为1%,2%,4%,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②取5个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先放入相同体积的106个/毫升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再在培养皿中滴入0.1毫升的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结果记录如下。培养编号 1 2 3 4 5甘草酒精浸出液的浓度 0 1% 2% 4% 8%抑菌圈直径(mm) 0 2.88 6.08 5.96 6.06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1)大肠杆菌进行 生殖,繁殖速度快。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说明甘草的抑菌作用。(2)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3)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答案】(1)分裂;抑菌圈的直径(2)防止其他细菌进入,形响实验效果(3)甘草酒精浸出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先增大,后保持基本稳定【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细菌【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解答】 (1)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本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抑菌圈的直径的大小,来说明不同甘草甘草酒精浸出液的浓度抑菌作用。(2)实验中为防止细菌进入,影响实验效果,盛有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3)通过比较各培养皿中的记录结果:浓度1%时抑菌圈直径为2.88mm,浓度2%时抑菌圈直径为6.08mm,浓度4%时抑菌圈直径为5.96mm,浓度8%时抑菌圈直径为6.08mm,可以得出结论:甘草酒精浸出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先增大,后保持基本稳定。25.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后,对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下表是该小组为了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利用同一组蜡烛和三块玻璃板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玻璃板厚度/mm 5 5 5 10 10 10 15 15 15像距/cm 3.00 5.80 8.70 3.95 6.50 9.35 3.18 5.40 7.85物距/cm 2.65 5.50 8.35 3.30 5.95 8.72 2.05 4.30 6.90像距与物距的差值/cm 0.35 0.30 0.35 0.65 0.55 0.63 1.13 1.10 0.95请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兴趣小组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像距总是大于物距,其原因是 。(2)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用不透明的物体将玻璃杯MN以下部分遮挡,则蜡烛所成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A.完整,位置上移 B.半个像,位置不变C.完整,位置不变 D.不能成像(3)如图所示是该小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一块硬纸板,纸板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若使一束光贴着沿EO射到O点,则经镜面反射后的光将沿OF射出。若接下来要证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则该小组应沿着 方向射入一束光。(4)实验时,该小组先使E、F两部分位于同一平面内,再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但是在纸板F上没有看到反射光的径迹,原因可能是 。【答案】(1)玻璃板太厚,蜡烛根据玻璃板前后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不重人侮听测具的具放后射面和后成像之间的距离(2)C(3)FO(4)纸板未与镜面垂直【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则物体会在前后两个面上发生反射从而形成两个像。如果玻璃板太厚,那么这两个像的距离会比较大,从而导致像的位置测量误差较大。(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判断。(3)根据图片可知,当入射光与原来的反射光线OF重合时,此时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EO重合,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4)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平面与镜面垂直。如果纸板与镜面不垂直,那么反射光线就不会呈现在纸板上,自然看不到它的存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兴趣小组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像距总是大于物距,其原因是:玻璃板太厚,蜡烛根据玻璃板前后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不重人侮听测具的具放后射面和后成像之间的距离。(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则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用不透明的物体将玻璃杯MN以下部分遮挡,所成的像依然是完整的。由于平面镜和物体的位置不变,因此成像的位置保持不变,故选C。(3)若使一束光贴着沿EO射到O点,则经镜面反射后的光将沿OF射出。若接下来要证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则该小组应沿着FO方向射入一束光。(4)实验时,该小组先使E、F两部分位于同一平面内,再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但是在纸板F上没有看到反射光的径迹,原因可能是纸板未与镜面垂直。26.小金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平放的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不同木板表面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实验时,小金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1 平放 木板 6 1.22 平放 木板 8 1.63 平放 木板 10 2.0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1)实验时,小金将木块放在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2)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小金在实验时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3)分析图乙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4)图乙所示实验中,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一定静止 B.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1)使木块所受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2)1、4、5(3)2.3(4)C【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1)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到的力为平衡力;(2)物体与接触面发生相对运动所收到的力为滑动摩擦力;(3)所施加的外力大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才可以拉动物体;(4)静止时拉力大小等于静摩擦力的大小。【解答】(1)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使木块所受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选择粗糙程度不同的三组1,4,5即可;(3) 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所施加的外力大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故为2.3N;(4) 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 ,可能等于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7.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太阳能光伏发电。 细心的小科发现南方、北方居民的太阳能电池板(如图甲)倾斜角度不同。小科联系了北方的朋友,于 6月22日正午,利用1米长的木杆、卷尺和绘图工具,同时开展了测量太阳高度的实践活动:(1)当日,太阳直射点在 附近;(2)图乙是他们的测绘结果,则 (填“图1”或”图2”)是南方小科测绘的;(3)查阅资料: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H之和等于90°时(如图丙) ,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为了获得更大的太阳能利用率,南方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 (填”大于”或”小于”)北方;(4)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时,还要考虑太阳方位。若在丽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最佳朝向是朝 (填”南”或”北”)。【答案】(1)北回归线(或北纬 23.5 度)(2)图2(3)小于(4)南【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解析】【分析】(1)春分:3月20/21日,太阳直射点:赤道;夏至:6月21/22日,太阳直射点:北回归线;秋分:9月23/24日,太阳直射点:赤道;冬至:12月21/22日,太阳直射点:南回归线。(2)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时,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则太阳高度角越大;(3)对于北半球而言,北方比南方的太阳高度角大,故H,南方大于北方,为了获得更大的太阳能利用率,则南方小于北方;(4)丽水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天空,阳光射向北方。【解答】(1)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故填北回归线;(2)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时,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则太阳高度角越大,故填图2;(3)对于北半球而言,北方比南方的太阳高度角大,故H,南方大于北方,为了获得更大的太阳能利用率,则南方小于北方,故填小于;(4)丽水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天空,阳光射向北方,故最佳朝向为朝南。28.同学们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验证实验,选择的器材有蜡烛、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光屏和光具座等(1)如图甲,小明先调节蜡烛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以及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2)做验证“等大实像”的实验,当每组物距均为20cm时,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cm和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除了测量误差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3)为了呈现更稳定、更清晰的像,可以用新型发光屏代替蜡烛。开启发光屏上相应开关显示字母(如图乙),开启开关“1”显示“F”,开启开关“2”显示“T”。为了更好地判断像的性质,应选择开启开关 ;(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逐渐变短,像就不在光屏的中央了,为了使像仍然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移动。【答案】(1)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光屏上没有成清晰像时就测量像距或者不同的人对等大的像判断不同(3)1(4)上【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1)当蜡烛火焰、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时,像才能成在光屏中央;(2)在实验过程中,蜡烛的位置是准确的,即物距的测量是准确的,而像的位置是依靠感觉确定的,因此像距的测量会产生较大的误差;(3)(4)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倒立性”分析。【解答】(1)如图甲,小明先调节蜡烛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以及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做验证“等大实像”的实验,当每组物距均为20cm时,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cm和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除了测量误差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光屏上没有成清晰像时就测量像距或者不同的人对等大的像判断不同。(3)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像是倒立的,即上下和左右都是颠倒的。为了判断像和物体的形状变化,因此物体不能是对称的,故选F,即选1.(4)蜡烛逐渐变短,相当于火焰向下运动,根据“倒立性”可知,像的移动方向与它相反,即像向上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上移动。四、解答题29.根据要求完成作图:(1)如图乙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答案】(1)【知识点】物质科学(一);波;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透镜的光路图【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的特殊光线,结合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作图;【解答】①与主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经过另一侧的焦点;②通过入射点作垂直镜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片可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为60°。30.第19届亚运会将在今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1)9月23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这一天位于如图地球绕日公转中的 位置。(2)亚运期间,9月29日(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们传统佳节”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是 (选填“新月”、“上弦月”、”满月”或”下弦月”)。10月1日又是我国的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选填 “北半球”、”南半球” 或”赤道”)。【答案】(1)D(2)满月;南半球【知识点】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解析】【分析】(1)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了四季的交替;(2)月相的形成与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变化有关,不同位置关系时出现不同的月相。【解答】(1) 秋分 此时直射点在赤道上,故为于D位置;(2) 农历八月十五)为满月,国庆节在秋分和冬至之间,故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31.2022年12月,杭州“新冠”疫情的再次肆虐。请回答相关问题:(1)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小科一家进行居家隔离,在家把一个番薯放在带有水的盘子上,过了几天长出新的叶子。这种生殖方式在科学上属于 生殖。妈妈从冰箱里取出了香菇,它通过产生的 方式进行繁殖的。(2)在管控隔离期间,人们通过手机和网络进行沟通交流。手机信号和网络信号均属于电磁波,它们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同,即 千米/秒。(3)在疫情期间,由于长时间看电脑,导致某同学的视力下降。图中表示近视的是图 (选填“甲”或“乙”),她应佩戴 镜进行矫正。【答案】(1)无性生殖(营养生殖);孢子(2)3×105(3)乙;凹透镜【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利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后代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解答】(1) 在家把一个番薯放在带有水的盘子上,过了几天长出新的叶子。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利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后代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香菇属于食用菌,是真菌的一种,他是通过孢子繁殖的;(2)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近似于光在这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千米/秒。(3)近视是指成像在视网膜前面,所以是乙图;应佩戴凹透镜;故答案为:(1)无性生殖(营养生殖)、孢子(2) 3×105 (3)乙、凹透镜32.通过学面镜成像后,爱思考的小娜发现这样现象:白天在教室里对着窗户的玻璃看,很难看到同学的像,而晚自修教室里灯光通明却很容易看到同学在窗户的玻璃所成的像,仔细观察还能发现每位同学成两个像。资料1:当强光和弱光同时射入眼睛时,人的眼睛对强光较为敏感。资料2:为了隔音效果,教室里窗户上为双层玻璃(每层厚度不计,如下图是玻璃截面示意图)。回答:(1)通过分析玻璃截面示意图,双层玻璃能有效隔音原因是 。(2)根据已学的知识和以上资料,解释小娜同学发现的现象。【答案】(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没有介质不能传播声音(2)答题要点:①白天教室外的光线比室内强;②通过玻璃折射进来光线比同学身上射到玻璃反射到眼睛的光线强;③人眼对强光较为敏感④晚上灯光使同学身上反射出强光,射向玻璃后反射到小娜眼睛里便成像⑤第一层玻璃不仅反射还折射⑥折射后的光线射到第二层发生反射满分示例:白天教室外的光线比室内强,通过玻璃折射进来光线比同学身上射到玻璃反射到眼睛的光线强,而人眼对强光较为敏感,因此很难看到同学的像。晚上,室外几乎没有光线折射进来,而灯光使同学身上反射出强光,射向玻璃后反射到小娜眼睛里便成像。另外教室玻璃为双层玻璃,而同学身上反射出强光在第一层玻璃不仅反射还折射,折射后的光线射到第二层发生反射,又经第一层玻璃折射到眼睛便成第二个像【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声音传播的条件分析解答;(2)①白天教室外的光线比室内强;②通过玻璃折射进来光线比同学身上射到玻璃反射到眼睛的光线强;③人眼对强光较为敏感;④晚上灯光使同学身上反射出强光,射向玻璃后反射到小娜眼睛里便成像;⑤第一层玻璃不仅反射还折射⑥折射后的光线射到第二层发生反射,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通过分析玻璃截面示意图,双层玻璃能有效隔音原因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没有介质不能传播声音。33.小明买了一辆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如图所示),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已知小明的质量为60千克,假定电动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08倍.(g取10N/Kg)项目 参数最高车速(25千米/小时) 25整车质量(千克) 40(1)小明骑着电动车以最高车速在水平地面上匀速骑行30分,在这段时间内电动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2)匀速骑行时,电动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3)若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cm2,则小明骑行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少?【答案】(1)解:S=vt=25km/h×(30/60)h=12.5km(2)解:G总=m总g=(m人+m车)g=1000NF车=f=0.08G总=0.08×1000N=80N(3)解:s=25cm2×2=50cm2=5×10-2m2F=G总=1000NP=F/S=1000N/(5×10-2m2)=2×104Pa【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由表可知:该电动车的最高车速是25千米/小时。骑行时间30分钟,单位化统一后直接根据 S=vt求。(2) 电动车 匀速骑行时,水平方向上受平衡力作用,所以牵引力大小等于阻力,结合题中“电动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08倍 ”这一条件,可得 F车=f=0.08G总(3)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cm2 ,电动车共两个车轮,所以S= 25cm2×2 ,压力F=G,单位化统一后根据可求。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3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二)科学试题注意事项:1.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2. 本试卷由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两大题。卷Ⅰ的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3. 本卷 g 取 10 N/kg。卷 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如图所示,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往往在人行道上铺设具有凹凸花纹的盲道。盲人行走依靠的感觉是( )A.痛觉 B.嗅觉C.触觉 D.味觉2.“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这一规定得到我市市民的一片叫好,它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还给了市民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 )A.从人耳处减弱噪声B.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C.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以上三种减弱噪声的方法都用了3.如图是哺乳动物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的扩散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脐带中的血管 B.②表示胎盘C.②表示母体中的血管 D.④可以代表氧气4.2023 年 4 月 20 日,罕见的日全环食在天幕上演,这是一次全食、环食、偏食三合一的混合日食现象。日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A. B. C. D.5.猴面小龙兰因长着猴脸被形象地称之为“猴脸兰花”。能够在任何季节开花,培育可采用播种、分株等繁殖方式,也可以选择嫩芽在营养液中进行组织培养。下列有关猴面小龙兰的生殖描述错误的是( )A.猴脸兰花属于生殖器官 B.播种繁殖属于有性生殖C.分株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D.组织培养不易保持品种的性状6.框架图是梳理、归纳科学概念的好方法,下列各框架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7.如图所示是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C.以战斗机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8.如图,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上所成的烛焰像是虚像B.烛焰像的大小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无关C.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大小不变D.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9.图是杂技表演独轮车在某一时刻停止在地面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人受到的重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独轮车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独轮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人对独轮车的压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0.为了说明骑电动车要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将两个相似的鸡蛋甲,乙分别放在纸简上,在鸡蛋甲上方放一个轻质瓶盖,拿一根筷子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如图所示。结果鸡蛋甲完好无损,鸡蛋乙立即破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放上瓶盖可以增大受力面积B.敲击时鸡蛋甲上部受到的压强比乙大C.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D.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11.下列针对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幼苗是由图丁中的①②③④发育而来的B.图甲中②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③和②发育而来的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D.与玉米种子相比,丁图中结构④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12.如图所示是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B.图乙: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乒乓球,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图丙: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推断真空中不能传声D.图丁: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3.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示意图,选取饱满且有活力的 6 颗大豆种子,将 A 烧杯放在 20℃的恒温箱中,B 烧杯放入 5℃的冰箱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6 颗实验的种子中只有②号种子有可能萌发B.该实验设计的缺陷是所用的种子数量太少C.①与③对照可以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D.②与⑤对照主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14.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而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 F 向右拉物体,拉力 F的大小随时间的空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 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2 牛 B.t=3 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6 牛C.2~4 秒内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4~6 秒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18 米15.随着我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地球和火星的比较如表所示,太阳系中部分星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 距日距离/108 km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自转周期(h) 卫星数地球 1.496 1 1 23.9 1火星 2.279 0.11 0.15 24.5 2A.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与地球有相近的卫星数B.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与地球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C.图中的②是火星,属于银河系D.图中的③是火星,属于地月系卷 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8 小题,第 16、17 题每空 1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 40 分)16.请根据耳的基本结构回答:(1)有些人晕车,与耳的前庭、 有关。(2)当飞机降落时,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咽鼓管张开,使 ,防止胀痛。(3)听觉形成的部位在 。17.如图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1)月球在图中 1 位置时的月相是新月。中秋节月球出现在图中 位置。(填相应数字)(2)月球在 1 位置时,地球上有的区域在白天可能会发生看不到太阳的现象,这是由于光 ,月球挡住了太阳光。(3)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18.如图所示,图甲为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体积的变化曲线,图乙为某地男女生身高增长曲线,图丙为脑部、生殖器官和全身相对生长速率的比较曲线,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图甲中曲线 a 与曲线 b 相比,果实体积能够不断增加是因为花开放以后进行了两个重要生理过程。(2)分析图乙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女生比男生进入青春期 (填“早”或“晚”)。(3)图丙中曲线 表示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这说明青春期发育的最突出特征是 。1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的荷尖上,一条大鱼准备跃出水面捕捉蜻蜓,如图是水中大鱼看到蜻蜓所在的位置。请回答:(1)大鱼应该选择图中 (填“A”、“B”或“C”)路线跃起才有机会捕获蜻蜓。(2)蜻蜓立于距水面 0.6m 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 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m。第 19 题图 第 20 题图20.红火蚁(如图甲)是蚂蚁的一种,每年的生殖期许多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发育与家蚕相似。(1)红火蚁这种受精方式属于 受精(填“体内”或“体外”)。(2)图乙是昆虫发育模型图。若 D 表示红火蚁的受精卵,则红火蚁的发育过程为 D→(用字母和箭头表示)。(3)红火蚁和其它昆虫一样,一生需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 、死亡等时期。21.双彩虹是在原彩虹的外围出现一条直径稍大、颜色反转的同心彩虹现象。(1)“人工彩虹”: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如图甲所示),在校镜后可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光线射到白屏上后发现①处的温度升高比较明显,因为 具有热效应。(2)如图乙所示,用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蜡烛的烛焰时,半透膜上可看到一个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向右拉动内筒,半透膜上烛焰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小周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物体 B 所受的摩擦力,拉力 F 水平向左,不计弹簧测力计重,所用弹簧测力计已调零,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 F=10N 时,物体 A 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 N;(2)当 F=20N 时,物体 A 水平向左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3N 且保持不变,此时 B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23.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 35cm2,瓶盖面积为 7cm2,并将瓶子装满 600ml 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ρ =1.0×103水 kg/m3。(1)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 p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 p2,则 p1 p(2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 ml 水。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 5 小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24.甘草是中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资料显示甘草的酒精没出液对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①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再加入酒精,室温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没出液,并配制浓度分别为 1%,2%,4%,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②取 5 个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先放入相同体积的 106个/毫升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再在培养皿中滴入 0.1 毫升的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 37℃的恒温箱中培养 24 小时。结果记录如下。培养编号 1 2 3 4 5甘草酒精浸出液的浓度 0 1% 2% 4% 8%抑菌圈直径(mm) 0 2.88 6.08 5.96 6.06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1)大肠杆菌进行 生殖,繁殖速度快。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说明甘草的抑菌作用。(2)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3)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5.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后,对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下表是该小组为了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利用同一组蜡烛和三块玻璃板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玻璃板厚度/mm 5 5 5 10 10 10 15 15 15像距/cm 3.00 5.80 8.70 3.95 6.50 9.35 3.18 5.40 7.85物距/cm 2.65 5.50 8.35 3.30 5.95 8.72 2.05 4.30 6.90像距与物距的差值/cm 0.35 0.30 0.35 0.65 0.55 0.63 1.13 1.10 0.95请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兴趣小组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像距总是大于物距,其原因是 。(2)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用不透明的物体将玻璃杯 MN 以下部分遮挡,则蜡烛所成的像_______。A.完整,位置上移 B.半个像,位置不变C.完整,位置不变 D.不能成像(3)如图所示是该小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一块硬纸板,纸板可以绕ON 转折的 E、F 两部分组成。若使一束光贴着沿 EO 射到 O 点,则经镜面反射后的光将沿 OF 射出。若接下来要证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则该小组应沿着 方向射入一束光。(4)实验时,该小组先使 E、F 两部分位于同一平面内,再让一束光贴着纸板 E 射到平面镜上,但是在纸板 F 上没有看到反射光的径迹,原因可能是 。26.小金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平放的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不同木板表面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实验时,小金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1 平放 木板 6 1.22 平放 木板 8 1.63 平放 木板 10 2.0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1)实验时,小金将木块放在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2)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小金在实验时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 F-t 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 F-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 0~4s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3)分析图乙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 的水平拉力拉木块;(4)图乙所示实验中,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 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A.一定静止 B.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7.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太阳能光伏发电。 细心的小科发现南方、北方居民的太阳能电池板(如图甲)倾斜角度不同。小科联系了北方的朋友,于 6 月 22 日正午,利用 1 米长的木杆、卷尺和绘图工具,同时开展了测量太阳高度的实践活动:(1)当日,太阳直射点在 附近;(2)图乙是他们的测绘结果,则 (填“图 1”或“图 2”)是南方小科测绘的;(3)查阅资料: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H 之和等于 90°时(如图丙) ,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为了获得更大的太阳能利用率,南方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 (填“大于”或“小于”)北方;(4)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时,我们还要考虑太阳方位。若在丽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最佳朝向是朝 (填“南”或“北”)。28.同学们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验证实验,选择的器材有蜡烛、焦距为 10 厘米的凸透镜、光屏和光具座等(1)如图甲,小明先调节蜡烛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以及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2)做验证“等大实像”的实验,当每组物距均为 20cm 时,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 17cm和 22cm,与理论像距 20cm 相比偏差较大。除了测量误差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3)为了呈现更稳定、更清晰的像,可以用新型发光屏代替蜡烛。开启发光屏上相应开关显示字母(如图乙),开启开关“1”显示“F”,开启开关“2”显示“T”。为了更好地判断像的性质,应选择开启开关 ;(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逐渐变短,像就不在光屏的中央了,为了使像仍然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移动。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5 小题,共 35 分,第 29 题 3 分,第 30、32 题 6 分,第 31、33题 10 分)29.根据要求完成作图: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30.第 19 届亚运会将在今年 9 月 23 日至 10 月 8 日在浙江杭州举行。(1)9月 23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这一天位于如图地球绕日公转中的 位置。(2)亚运期间,9 月 29 日(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们传统佳节“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是(选填“新月”、“上弦月”、“满月”或“下弦月”)。10 月 1 日又是我国的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选填 “北半球”、“南半球” 或“赤道”)。31.2023 年 11 月,浙江省各地迎来甲流高发期,多地班级停课。请回答相关问题:(1)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小科一家进行居家隔离,在家把一个番薯放在带有水的盘子上,过了几天长出新的叶子。这种生殖方式在科学上属于 生殖。妈妈从冰箱里取出了香菇,它通过产生的 方式进行繁殖的。(2)在管控隔离期间,人们通过手机和网络进行沟通交流。手机信号和网络信号均属于电磁波,它们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同,即 千米/秒。(3)在疫情期间,由于长时间看电脑,导致某同学的视力下降。图中表示近视的是图 (选填“甲”或“乙”),她应佩戴 镜进行矫正。32.通过学面镜成像后,爱思考的小周发现这样现象:白天在教室里对着窗户的玻璃看,很难看到同学的像,而晚自修教室里灯光通明却很容易看到同学在窗户的玻璃所成的像,仔细观察还能发现每位同学成两个像。资料 1:当强光和弱光同时射入眼睛时,人的眼睛对强光较为敏感。资料 2:为了隔音效果,教室里窗户上为双层玻璃(每层厚度不计,如下图是玻璃截面示意图)。回答:(1)通过分析玻璃截面示意图,双层玻璃能有效隔音原因是 。(2)根据已学的知识和以上资料,解释小周同学发现的现象。 ▲ 。33.小明买了一辆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如图所示),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已知小明的质量为 60 千克,假定电动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 0.08 倍。(g 取 10 N/kg)项目 参数最高车速(25 千米/小时) 25整车质量(千克) 40(1)小明骑着电动车以最高车速在水平地面上匀速骑行 30 分,在这段时间内电动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2)匀速骑行时,电动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3)若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5cm2,则小明骑行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二)科学试题注意事项:1.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为 160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2. 本试卷由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两大题。卷Ⅰ的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3. 本卷g取10 N/kg。卷 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图所示,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往往在人行道上铺设具有凹凸花纹的盲道。盲人行走依靠的感觉是( )A.痛觉 B.嗅觉C.触觉 D.味觉2.“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这一规定得到我市市民的一片叫好,它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还给了市民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 )A.从人耳处减弱噪声B.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C.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以上三种减弱噪声的方法都用了3.如图是哺乳动物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的扩散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脐带中的血管 B.②表示胎盘C.②表示母体中的血管 D.④可以代表氧气4.2023年4月20日,罕见的日全环食在天幕上演,这是一次全食、环食、偏食三合一的混合日食现象。日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A. B. C. D.5.猴面小龙兰因长着猴脸被形象地称之为“猴脸兰花”。能够在任何季节开花,培育可采用播种、分株等繁殖方式,也可以选择嫩芽在营养液中进行组织培养。下列有关猴面小龙兰的生殖描述错误的是( )A.猴脸兰花属于生殖器官 B.播种繁殖属于有性生殖C.分株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D.组织培养不易保持品种的性状6.框架图是梳理、归纳科学概念的好方法,下列各框架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7.如图所示是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C.以战斗机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8.如图,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上所成的烛焰像是虚像B.烛焰像的大小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无关C.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大小不变D.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9.图是杂技表演独轮车在某一时刻停止在地面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人受到的重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独轮车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独轮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人对独轮车的压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0.为了说明骑电动车要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将两个相似的鸡蛋甲,乙分别放在纸简上,在鸡蛋甲上方放一个轻质瓶盖,拿一根筷子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如图所示。结果鸡蛋甲完好无损,鸡蛋乙立即破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放上瓶盖可以增大受力面积B.敲击时鸡蛋甲上部受到的压强比乙大C.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D.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11.下列针对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幼苗是由图丁中的①②③④发育而来的B.图甲中②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③和②发育而来的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D.与玉米种子相比,丁图中结构④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12.如图所示是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B.图乙: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靠近乒乓球,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图丙: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推断真空中不能传声D.图丁: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3.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示意图,选取饱满且有活力的6颗大豆种子,将A烧杯放在20℃的恒温箱中,B烧杯放入5℃的冰箱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6 颗实验的种子中只有②号种子有可能萌发B.该实验设计的缺陷是所用的种子数量太少C.①与③对照可以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D.②与⑤对照主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14.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而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拉物体,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空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牛 B.t=3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牛C.2~4秒内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4~6秒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18米15.随着我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地球和火星的比较如表所示,太阳系中部分星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 距日距离/108 km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自转周期(h) 卫星数地球 1.496 1 1 23.9 1火星 2.279 0.11 0.15 24.5 2A.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与地球有相近的卫星数B.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它与地球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C.图中的②是火星,属于银河系D.图中的③是火星,属于地月系卷 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第16、17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16.请根据耳的基本结构回答:(1)有些人晕车,与耳的前庭、 有关。(2)当飞机降落时,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咽鼓管张开,使 ,防止胀痛。(3)听觉形成的部位在 。17.如图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1)月球在图中1位置时的月相是新月。中秋节月球出现在图中 位置。(填相应数字)(2)月球在1位置时,地球上有的区域在白天可能会发生看不到太阳的现象,这是由于光 ,月球挡住了太阳光。(3)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18.如图所示,图甲为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体积的变化曲线,图乙为某地男女生身高增长曲线,图丙为脑部、生殖器官和全身相对生长速率的比较曲线,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图甲中曲线a与曲线b相比,果实体积能够不断增加是因为花开放以后进行了 两个重要生理过程。(2)分析图乙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女生比男生进入青春期 (填“早”或“晚”)。(3)图丙中曲线 表示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这说明青春期发育的最突出特征是 。1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的荷尖上,一条大鱼准备跃出水面捕捉蜻蜓,如图是水中大鱼看到蜻蜓所在的位置。请回答:(1)大鱼应该选择图中 (填“A”、“B”或“C”)路线跃起才有机会捕获蜻蜓。(2)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m。第19题图 第20题图20.红火蚁(如图甲)是蚂蚁的一种,每年的生殖期许多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发育与家蚕相似。(1)红火蚁这种受精方式属于 受精(填“体内”或“体外”)。(2)图乙是昆虫发育模型图。若D表示红火蚁的受精卵,则红火蚁的发育过程为D→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3)红火蚁和其它昆虫一样,一生需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 、死亡等时期。21.双彩虹是在原彩虹的外围出现一条直径稍大、颜色反转的同心彩虹现象。(1)“人工彩虹”: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如图甲所示),在校镜后可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光线射到白屏上后发现①处的温度升高比较明显,因为 具有热效应。(2)如图乙所示,用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蜡烛的烛焰时,半透膜上可看到一个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向右拉动内筒,半透膜上烛焰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小周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拉力F水平向左,不计弹簧测力计重,所用弹簧测力计已调零,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F=10N时,物体A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 N;(2)当F=20N时,物体A水平向左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且保持不变,此时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23.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35cm2,瓶盖面积为7cm2,并将瓶子装满600ml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ρ水=1.0×103kg/m3。(1)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则p1 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 ml水。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4.甘草是中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资料显示甘草的酒精没出液对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①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再加入酒精,室温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没出液,并配制浓度分别为1%,2%,4%,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②取5个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先放入相同体积的106个/毫升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再在培养皿中滴入0.1毫升的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结果记录如下。培养编号 1 2 3 4 5甘草酒精浸出液的浓度 0 1% 2% 4% 8%抑菌圈直径(mm) 0 2.88 6.08 5.96 6.06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1)大肠杆菌进行 生殖,繁殖速度快。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说明甘草的抑菌作用。(2)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的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3)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5.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后,对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下表是该小组为了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利用同一组蜡烛和三块玻璃板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玻璃板厚度/mm 5 5 5 10 10 10 15 15 15像距/cm 3.00 5.80 8.70 3.95 6.50 9.35 3.18 5.40 7.85物距/cm 2.65 5.50 8.35 3.30 5.95 8.72 2.05 4.30 6.90像距与物距的差值/cm 0.35 0.30 0.35 0.65 0.55 0.63 1.13 1.10 0.95请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兴趣小组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像距总是大于物距,其原因是 。(2)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用不透明的物体将玻璃杯MN以下部分遮挡,则蜡烛所成的像_______。A.完整,位置上移 B.半个像,位置不变C.完整,位置不变 D.不能成像(3)如图所示是该小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一块硬纸板,纸板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若使一束光贴着沿EO射到O点,则经镜面反射后的光将沿OF射出。若接下来要证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则该小组应沿着 方向射入一束光。(4)实验时,该小组先使E、F两部分位于同一平面内,再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但是在纸板F上没有看到反射光的径迹,原因可能是 。26.小金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平放的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不同木板表面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实验时,小金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1 平放 木板 6 1.22 平放 木板 8 1.63 平放 木板 10 2.0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1)实验时,小金将木块放在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2)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小金在实验时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3)分析图乙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4)图乙所示实验中,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A.一定静止 B.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7.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太阳能光伏发电。 细心的小科发现南方、北方居民的太阳能电池板(如图甲)倾斜角度不同。小科联系了北方的朋友,于 6月22日正午,利用1米长的木杆、卷尺和绘图工具,同时开展了测量太阳高度的实践活动:(1)当日,太阳直射点在 附近;(2)图乙是他们的测绘结果,则 (填“图1”或“图2”)是南方小科测绘的;(3)查阅资料: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H之和等于90°时(如图丙) ,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为了获得更大的太阳能利用率,南方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 (填“大于”或“小于”)北方;(4)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时,我们还要考虑太阳方位。若在丽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最佳朝向是朝 (填“南”或“北”)。28.同学们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验证实验,选择的器材有蜡烛、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光屏和光具座等(1)如图甲,小明先调节蜡烛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以及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2)做验证“等大实像”的实验,当每组物距均为20cm时,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cm和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除了测量误差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3)为了呈现更稳定、更清晰的像,可以用新型发光屏代替蜡烛。开启发光屏上相应开关显示字母(如图乙),开启开关“1”显示“F”,开启开关“2”显示“T”。为了更好地判断像的性质,应选择开启开关 ;(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逐渐变短,像就不在光屏的中央了,为了使像仍然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移动。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35分,第29题3分,第30、32题6分,第31、33题10分)29.根据要求完成作图: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30.第19届亚运会将在今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1)9月23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这一天位于如图地球绕日公转中的 位置。(2)亚运期间,9月29日(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们传统佳节“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是 (选填“新月”、“上弦月”、“满月”或“下弦月”)。10月1日又是我国的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选填 “北半球”、“南半球” 或“赤道”)。31.2023年11月,浙江省各地迎来甲流高发期,多地班级停课。请回答相关问题:(1)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小科一家进行居家隔离,在家把一个番薯放在带有水的盘子上,过了几天长出新的叶子。这种生殖方式在科学上属于 生殖。妈妈从冰箱里取出了香菇,它通过产生的 方式进行繁殖的。(2)在管控隔离期间,人们通过手机和网络进行沟通交流。手机信号和网络信号均属于电磁波,它们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同,即 千米/秒。(3)在疫情期间,由于长时间看电脑,导致某同学的视力下降。图中表示近视的是图 (选填“甲”或“乙”),她应佩戴 镜进行矫正。32.通过学面镜成像后,爱思考的小周发现这样现象:白天在教室里对着窗户的玻璃看,很难看到同学的像,而晚自修教室里灯光通明却很容易看到同学在窗户的玻璃所成的像,仔细观察还能发现每位同学成两个像。资料1:当强光和弱光同时射入眼睛时,人的眼睛对强光较为敏感。资料2:为了隔音效果,教室里窗户上为双层玻璃(每层厚度不计,如下图是玻璃截面示意图)。回答:(1)通过分析玻璃截面示意图,双层玻璃能有效隔音原因是 。(2)根据已学的知识和以上资料,解释小周同学发现的现象。 ▲ 。33.小明买了一辆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如图所示),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已知小明的质量为60千克,假定电动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08倍。(g取10 N/kg)项目 参数最高车速(25千米/小时) 25整车质量(千克) 40(1)小明骑着电动车以最高车速在水平地面上匀速骑行30分,在这段时间内电动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2)匀速骑行时,电动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3)若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cm2,则小明骑行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少?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二)科学【参考答案】.docx 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二)科学【答题卡】.pdf 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二)科学【考试版】.pdf 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二)科学【解析版】.docx 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二)科学【试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