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我国植物学家 (  )和他的团队共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约4000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了绵延后代的“基因”宝藏。
A.屠呦呦 B.钟扬 C.袁隆平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钟扬是一位植物学家,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带领团队在青藏高原采集了约4000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故选B。
2.(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下列图片中,最可能是刚出土一两天的凤仙花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解析】【分析】将籽粒饱满的凤仙花种子种在土壤里,提供适宜的外界条件,大约两周后就会有小芽破土而出,它是种子的胚芽发育而来的。刚出土的凤仙花会先长出一对椭圆形的子叶,然后在长出真叶,子叶脱落。故选C。
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小科学习了一句诗词“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蝴蝶等昆虫从花丛中飞过有助于(____)。
A.种子传播 B.花朵传粉 C.花朵盛开
【答案】B
【知识点】授粉
【解析】【分析】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小科学习了一句诗词“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蝴蝶等昆虫在花丛中飞舞,原本昆虫被植物的花招引来吸取花蜜的,但是昆虫在花丛中飞舞吸取花蜜的过程中,也为植物完成了传粉过程。故选B。
4.(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为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小科制作了蚕豆种植杯,用透明玻璃杯来做种子种植实验的好处主要是(  )。
A.便于吸收阳光 B.便于实验观察 C.便于浇水
【答案】B
【知识点】观察植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蚕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为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小科制作了蚕豆种植杯,用透明玻璃杯来做种子种植实验的好处主要是便于实验观察。故选B。
5.(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无籽西瓜的发育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
A.没有开花 B.没有花柱 C.胚珠没有受精
【答案】C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在自然条件下,也有不经传粉受精而结实的,这种果实没有种子或种子不育,故称无子果实如无核蜜橘、香蕉、无籽西瓜等。无籽西瓜的发育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胚珠没有受精。故选C。
6.(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对于安全用电,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
A.边充电边玩手机
B.不能用湿的手触碰开关
C.移动电器时需要切断电源
【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发生触电事故时,强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可能使心跳呼吸停止。生命只有一次,事故出于麻痹,加强用电安全意识十分重要,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懂得并遵守安全用电的原则,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如:不能用湿的手触碰开关、移动电器时需要切断电源,不能边充电边玩手机。故选A。
7.(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观察苍南四季柚花的结构,发现雌蕊的柱头很容易沾上花粉,主要是因为(  )。
A.柱头形状特殊 B.柱头上有黏液 C.花粉有黏液
【答案】B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柱头上有粘液,可以更好地粘住花粉,子房内有许多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故选B。
8.(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测量体温的耳温枪没电了,更换的新电池一端标有“+”,这端是电池的(  )。
A.南极 B.正极 C.负极
【答案】B
【知识点】电池
【解析】【分析】电池有正极和负极,铜帽的一端为正极,符号为“+”;锌壳一端为负极,符号为“-”。故选B。
9.(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柳絮是柳树的种子,轻小有绒毛,由此可以判断柳树种子是靠(  )传播的。
A.动物 B.水流 C.风力
【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不同植物的特征不同,有不同的种子传播方式,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果实的外部形态和结构有关。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主要分为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等。种子表面不沾水,生长在水边,散落种子可以漂浮水面适合水流传播,如:椰子;果实表面有钩刺或者果实鲜艳、美味、多汁适合动物传播,如:野樱桃、鬼针草;种子小而轻,有绒毛或翅适合风力传播,如:蒲公英、槭树;果实成熟时会脱落或炸裂适合弹力传播,即自体传播,如:凤仙花、绿豆。“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柳絮是柳树的种子,轻小有绒毛,由此可以判断柳树种子是靠风力传播的。故选B。
10.(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根据下列植物叶的特征,能适应高温多雨环境的植物是(  )。
A.仙人掌
B.香蕉树
C.松树
【答案】B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湿度等条件的结果。香蕉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于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分,与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形态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故选B。
11.(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诗说明生物可以(  )。
A.繁殖后代 B.适应环境 C.影响环境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植物开花后会形成果实和种子,繁殖后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诗说明生物可以繁殖后代。故选A。
12.(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右图中,蚕豆植株的②号部分是由种子的(  )发育而来的。
A.胚根 B.子叶 C.胚芽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解析】【分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故选C。
1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如右图将导线插到柠檬上就能使LED小灯泡发光,在这个实验中,柠檬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小灯泡 C.开关
【答案】A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分析】一条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将导线插到柠檬上就能使LED小灯泡发光,在这个实验中,柠檬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故选A。
14.(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下列用电器中直接靠发电站提供的电来工作的是(  )。
A.手电筒 B.洗衣机 C.空调遥控器
【答案】B
【知识点】电池
【解析】【分析】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由电源提供的,像电灯、电视机、洗衣机等是由发电厂供电;而像手电筒、石英钟、空调遥控器等则是由电池供电。日常生活中用电器使用的电是发电厂通过电网输送到各家各户的,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电器使用不当,就会有触电的风险,我们在使用电器时,不能触碰用电器的带电部分。故选B。
15.(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苍南的二月天气寒冷,凤仙花种子发芽成功率很低,为了让凤仙花种子发芽更快、更多,我们可以(  )。
A.用沸水灌溉 B.盆上外包保鲜膜 C.用真空袋包裹
【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苍南的二月天气寒冷,凤仙花种子发芽成功率很低,为了让凤仙花种子发芽更快、更多,我们可以盆上外包保鲜膜,以增加温度。故选B。
16.(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如图所示,叶子平展且茎上交叉生长,这样的分布有利于( 一)。
A.更好地接受水分 B.保持植物直立生长 C.获得更多的阳光
【答案】C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叶片的交叉生长,是为了接受更多的阳光。故选C。
17.(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观察右图中植物根的特点,该植物的根属于(  )。
A.直根系 B.须根系 C.变态根
【答案】B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根系是一株植物全部根总称。根系有两类,直根系和须根系之分。直根系主根发达、明显,极易与侧根相区别,由这种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称为直根系。大多数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具有直根系;如双子叶植物棉、蒲公英、大豆、番茄、桃等。单子叶植物的主根不发达,其根系为须根系。故选B。
18.(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植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土豆是植物的种子 B.花生是植物的根 C.苹果是植物的果实
【答案】C
【知识点】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繁殖器官。植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土豆是植物的变态茎;花生和苹果都是植物的果实。故选C。
19.(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如右图所示,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过几天观察发现,根生长的方向会(  )。
A.根全部向下生长
B.只有①豆子的根向下生长
C.只有④豆子的根向下生长
【答案】A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多数植物的根总是向地下地心生长的,我们把植物根的这种特殊性称为向地性。无论种子怎么摆放,它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故选A。
20.(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小科无意中连接了一个电路,但小灯泡一直亮着,无法控制,为了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电路中应该再安装一个(  )。
A.小灯泡 B.电池盒 C.小开关
【答案】C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分析】开关是控制电路中电流通断的电器元件。小科无意中连接了一个电路,但小灯泡一直亮着,无法控制,为了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电路中应该再安装一个小开关。故选C。
二、读图题
21.(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请在括号中写出桃花各部分结构名称。
【答案】分别为雌蕊、雄蕊、花瓣、萼片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柱头上有粘液,可以更好地粘住花粉,子房内有许多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
22.(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下图是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请你画导线连接电池和小灯泡,使小灯泡点亮,并将小灯泡各部分名称与对应序号相连。
【答案】
【知识点】小灯泡的结构;电路连接图
【解析】【分析】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组成。一条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
三、实践与探究
2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科学学习小组走进了蔬菜种植基地,了解了很多植物种植方面的知识,也在老师的带领下,种植了凤仙花,边种植边观察,发现了很多奥秘。
(1)小科轻轻地拿起一颗蔬菜,看到蔬菜干干净净的根,管道里没有土壤,只有培养液,蔬菜能在培养液中健康生长,说明了(  )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须条件。
A.土壤 B.水分 C.阳光
(2)小科发现大棚的顶部还安装了一些补光灯,补光灯的作用主要是(  )。
A.方便工作人员夜晚干活
B.补光灯防止植物冬天被冻伤
C.补光灯模拟太阳,阳光不足时给植物生长提供光照
(3)小科从植株上摘下成熟的蚕豆果荚,这是蚕豆花的(  )发育而来的。
A.雌蕊 B.雄蕊 C.花瓣
(4)走进花生种植地,小科给同学们出了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其中的“白胖子”是指花生的(  )
A.果皮 B.种皮 C.胚
(5)通过查阅资料可知,不同温度对风仙花萌发率有较大影响,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100颗种子的发芽颗数 10 20 60 85 70 45 30
分析以上数据,该种子最适合萌发的温度是   ℃
(6)播种凤仙花,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在花盆底部的出水孔周围放上一些小石头,能更好地排水
B.在土中挖一个深约100厘米的坑,放几粒种子,再用土盖上
C.种下凤仙花种子后,往花盆里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
(7)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该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3天后,观察到这片叶子(  )。
A.更绿了 B.枯黄了 C.没有变化
(8)在凤仙花的叶子套上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一天后发现塑料袋的内壁上有   ,由此推测植物的叶子具有   作用。
(9)小科观察记录了某株凤仙花茎的高度变化。
通过折线图可知,这段时间内凤仙花植株的生长速度(  )。
A.越来越快 B.时快时慢 C.先快后慢
(10)当小科发现凤仙花的植株(  )的时候,可以推测它快要开花了。
A.开始长叶 B.长高速度越来越快 C.基本不再长高
(11)为了更好地了解凤仙花的内部结构,小科摘下一朵并解剖,解剖时应遵循   、(填“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的顺序进行,需要用到的解剖工具是   (填“镊子” “放大镜” “酒精灯”)
(12)如果小科希望自己种植的凤仙花长得更高,应该在(  )给它适当施加肥料。
A.发芽时期 B.生长时期 C.成熟时期
【答案】(1)A
(2)C
(3)A
(4)C
(5)25
(6)B
(7)B
(8)小水珠;蒸腾水分
(9)C
(10)C
(11)由外到内;镊子
(12)B
【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解析】【分析】(1)植物的健康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肥料等。小科轻轻地拿起一颗蔬菜,看到蔬菜干干净净的根,管道里没有土壤,只有培养液,蔬菜能在培养液中健康生长,说明了土壤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须条件。故选A。
(2)植物的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在光照的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小科发现大棚的顶部还安装了一些补光灯,补光灯的作用主要是补光灯模拟太阳,阳光不足时给植物生长提供光照。故选C。
(3)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小科从植株上摘下成熟的蚕豆果荚,这是蚕豆花的雌蕊发育而来的。故选A。
(4)花生是植物的果实,果实主要是子房发育而来的,它由果皮和果肉种子构成,种子又包括种皮和胚。“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其中的“白胖子”是指花生的胚。
(5)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由题目表格可知,25℃时,种子发芽率最高,所以分析以上数据,该种子最适合萌发的温度是25℃.
(6)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播种凤仙花时,要注意种子埋入的深度,过深则空气条件不充分,撒在土层表面则水分条件不充分,最好是播种在离土面1厘米的深度,种子发芽的条件最好。B选项做法不合适,故选B。
(7)植物的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在光照的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该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3天后,观察到这片叶子枯黄了。故选B。
(8)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叫蒸腾作用。在凤仙花的叶子套上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一天后发现塑料袋的内壁上有小水珠,由此推测植物的叶子具有蒸腾水分的作用。
(9)凤仙花的茎在生长过程中,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前期茎的生长速度快,当出现花苞时,植物的营养大部分供应花朵,茎的生长就变慢甚至停滞了。故选C。
(10)凤仙花的茎在生长过程中,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前期茎的生长速度快,当出现花苞时,植物的营养大部分供应花朵,茎的生长就变慢甚至停滞了。当小科发现凤仙花的植株基本不再长高的时候,可以推测它快要开花了。故选C。
(11)凤仙花属于两性花,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解剖凤仙花的基本方法是用镊子小心地把最下面的萼片取下,放在一旁;再用镊子小心地把花瓣取下;用镊子小心地分离雌蕊周围的雄蕊;用镊子把雌蕊取下;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填写记录。因此,在解剖凤仙花时注意的问题是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由外到内依次观察;使用镊子方法要正确,尽量不要损坏花的结构;同时要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12)如果小科希望自己种植的凤仙花长得更高,应该在生长时期给它适当施加肥料。故选B。
24.(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为了观察植物茎的作用,小科选择带根的植物放入装有清水的试管中,然后往水面滴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再取一段新鲜植物,将植物的下端浸入水中,在水中滴入红色色素,过一段时间后横向剪开观察。
(1)在水面滴油的主要目的是(  )。
A.植物生长需要油
B.不让水晃动
C.使水不会蒸发到空气中
(2)在水面上做标记,是为了观察水面的变化,一天后,试管里的水位会(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3)通过水位的变化,说明植物的根具有   作用。
(4)实验一天后,小科发现植物的叶片变成了红色,这说明(  )。
A.该植物营养不良
B.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C.叶能分泌汁液
(5)实验一天后,小科将植物茎横切,染色后植物茎的横切面最接近的是(  )。
A. B. C.
【答案】(1)C
(2)A
(3)吸收水分
(4)B
(5)A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1)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防止水蒸发影响科学实验的准确性。故选C。
(2)植物的根会吸收水分,由茎运输到植物体中,实验时,在水面上做标记,是为了观察水面的变化,一天后,试管里的水位会下降。故选A。
(3)通过水位的变化,说明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作用。
(4)实验一天后,小科发现植物的叶片变成了红色,这说明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故选B。
(5)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繁殖器官。茎是植物体中轴部分。呈直立或匍匐状态,茎上生有分枝,分枝顶端具有分生细胞,进行顶端生长。茎一般分化成短的节和长的节间两部分。茎具有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以及支持叶、花和果实在一定空间的作用。有的茎还具有光合作用、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凤仙花的茎是直立茎,茎内有导管和筛管,用于运输水分、无机盐和养料等。实验一天后,小科将植物茎横切,染色后植物茎的横切面最接近的是A选项的圆点状。故选A。
25.(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小科在学习了《电路》单元后,对电路充满了兴趣,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1)小科组装了5个电路,小灯泡不会亮的是电路(  )和(  )。
(2)在尝试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有一瞬间小科放在电池上的手感觉到很烫,这是因为(  )。
A.电池漏电 B.电路短路 C.电路断路
(3)小科按照正确的连接方法,但小灯泡仍然没有亮,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
(4)小科排除故障后,连接了下图所示的简单电路,请在下图电路连接图中用箭头画出电流的路径。
(5)把电路中的   拆掉,就形成了电路检测器。
(6)利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电路,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从故障电路中取出电池 ②重复检测,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③电路检测器自检 ④用两个检测头接触被测元件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7)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时,为保证准确性,一般要检测(  )。
A.1次 B.2-3次 C.10次
(8)实验室中的电路检测器不能用来检测家庭电路,其原因是   .
【答案】(1)A、C
(2)B
(3)电池没电了;小灯泡坏了
(4)
(5)电源
(6)C
(7)B
(8)家里用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我们做实验的电是1.5V的直流电,人体能承受的最高电压为36V,家庭电路的电源做实验会引发触电事故。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分析】(1)一条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A、C电路不是一条完整的电路,小灯泡不会发光。
(2)当电池的正负极直接被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小灯泡不会发光,电流很强,电池、电器和线路会瞬间发热变烫,可能会引发火灾,也会引起烧烫伤。故选B。
(3)一条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小科按照正确的连接方法,但小灯泡仍然没有亮,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电池没电了、小灯泡坏了等,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
(4)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
(5)把电路中的电源拆掉,就形成了电路检测器。
(6)借助电路检测器寻找电路中的故障,正确的顺序是从故障电路中取出电池,电路检测器自检,用两个检测头接触被测元件两端,看看检测器灯泡是否发光,重复检测,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故选C。
(7)借助电路检测器寻找电路中的故障,正确的顺序是从故障电路中取出电池,电路检测器自检,用两个检测头接触被测元件两端,看看检测器灯泡是否发光,重复检测,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时,为保证准确性,一般要检测2-3次。故选B。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家里用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我们做实验的电是1.5V的直流电,人体能承受的最高电压为36V,家庭电路的电源做实验会引发触电事故,所以不能用实验室中的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家庭电路,故选C。
1 / 1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我国植物学家 (  )和他的团队共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约4000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了绵延后代的“基因”宝藏。
A.屠呦呦 B.钟扬 C.袁隆平
2.(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下列图片中,最可能是刚出土一两天的凤仙花的是(  )
A. B. C.
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小科学习了一句诗词“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蝴蝶等昆虫从花丛中飞过有助于(____)。
A.种子传播 B.花朵传粉 C.花朵盛开
4.(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为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小科制作了蚕豆种植杯,用透明玻璃杯来做种子种植实验的好处主要是(  )。
A.便于吸收阳光 B.便于实验观察 C.便于浇水
5.(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无籽西瓜的发育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
A.没有开花 B.没有花柱 C.胚珠没有受精
6.(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对于安全用电,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
A.边充电边玩手机
B.不能用湿的手触碰开关
C.移动电器时需要切断电源
7.(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观察苍南四季柚花的结构,发现雌蕊的柱头很容易沾上花粉,主要是因为(  )。
A.柱头形状特殊 B.柱头上有黏液 C.花粉有黏液
8.(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测量体温的耳温枪没电了,更换的新电池一端标有“+”,这端是电池的(  )。
A.南极 B.正极 C.负极
9.(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柳絮是柳树的种子,轻小有绒毛,由此可以判断柳树种子是靠(  )传播的。
A.动物 B.水流 C.风力
10.(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根据下列植物叶的特征,能适应高温多雨环境的植物是(  )。
A.仙人掌
B.香蕉树
C.松树
11.(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诗说明生物可以(  )。
A.繁殖后代 B.适应环境 C.影响环境
12.(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右图中,蚕豆植株的②号部分是由种子的(  )发育而来的。
A.胚根 B.子叶 C.胚芽
1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如右图将导线插到柠檬上就能使LED小灯泡发光,在这个实验中,柠檬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小灯泡 C.开关
14.(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下列用电器中直接靠发电站提供的电来工作的是(  )。
A.手电筒 B.洗衣机 C.空调遥控器
15.(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苍南的二月天气寒冷,凤仙花种子发芽成功率很低,为了让凤仙花种子发芽更快、更多,我们可以(  )。
A.用沸水灌溉 B.盆上外包保鲜膜 C.用真空袋包裹
16.(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如图所示,叶子平展且茎上交叉生长,这样的分布有利于( 一)。
A.更好地接受水分 B.保持植物直立生长 C.获得更多的阳光
17.(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观察右图中植物根的特点,该植物的根属于(  )。
A.直根系 B.须根系 C.变态根
18.(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植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土豆是植物的种子 B.花生是植物的根 C.苹果是植物的果实
19.(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如右图所示,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过几天观察发现,根生长的方向会(  )。
A.根全部向下生长
B.只有①豆子的根向下生长
C.只有④豆子的根向下生长
20.(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小科无意中连接了一个电路,但小灯泡一直亮着,无法控制,为了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电路中应该再安装一个(  )。
A.小灯泡 B.电池盒 C.小开关
二、读图题
21.(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请在括号中写出桃花各部分结构名称。
22.(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下图是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请你画导线连接电池和小灯泡,使小灯泡点亮,并将小灯泡各部分名称与对应序号相连。
三、实践与探究
2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科学学习小组走进了蔬菜种植基地,了解了很多植物种植方面的知识,也在老师的带领下,种植了凤仙花,边种植边观察,发现了很多奥秘。
(1)小科轻轻地拿起一颗蔬菜,看到蔬菜干干净净的根,管道里没有土壤,只有培养液,蔬菜能在培养液中健康生长,说明了(  )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须条件。
A.土壤 B.水分 C.阳光
(2)小科发现大棚的顶部还安装了一些补光灯,补光灯的作用主要是(  )。
A.方便工作人员夜晚干活
B.补光灯防止植物冬天被冻伤
C.补光灯模拟太阳,阳光不足时给植物生长提供光照
(3)小科从植株上摘下成熟的蚕豆果荚,这是蚕豆花的(  )发育而来的。
A.雌蕊 B.雄蕊 C.花瓣
(4)走进花生种植地,小科给同学们出了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其中的“白胖子”是指花生的(  )
A.果皮 B.种皮 C.胚
(5)通过查阅资料可知,不同温度对风仙花萌发率有较大影响,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100颗种子的发芽颗数 10 20 60 85 70 45 30
分析以上数据,该种子最适合萌发的温度是   ℃
(6)播种凤仙花,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在花盆底部的出水孔周围放上一些小石头,能更好地排水
B.在土中挖一个深约100厘米的坑,放几粒种子,再用土盖上
C.种下凤仙花种子后,往花盆里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
(7)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该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3天后,观察到这片叶子(  )。
A.更绿了 B.枯黄了 C.没有变化
(8)在凤仙花的叶子套上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一天后发现塑料袋的内壁上有   ,由此推测植物的叶子具有   作用。
(9)小科观察记录了某株凤仙花茎的高度变化。
通过折线图可知,这段时间内凤仙花植株的生长速度(  )。
A.越来越快 B.时快时慢 C.先快后慢
(10)当小科发现凤仙花的植株(  )的时候,可以推测它快要开花了。
A.开始长叶 B.长高速度越来越快 C.基本不再长高
(11)为了更好地了解凤仙花的内部结构,小科摘下一朵并解剖,解剖时应遵循   、(填“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的顺序进行,需要用到的解剖工具是   (填“镊子” “放大镜” “酒精灯”)
(12)如果小科希望自己种植的凤仙花长得更高,应该在(  )给它适当施加肥料。
A.发芽时期 B.生长时期 C.成熟时期
24.(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为了观察植物茎的作用,小科选择带根的植物放入装有清水的试管中,然后往水面滴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再取一段新鲜植物,将植物的下端浸入水中,在水中滴入红色色素,过一段时间后横向剪开观察。
(1)在水面滴油的主要目的是(  )。
A.植物生长需要油
B.不让水晃动
C.使水不会蒸发到空气中
(2)在水面上做标记,是为了观察水面的变化,一天后,试管里的水位会(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3)通过水位的变化,说明植物的根具有   作用。
(4)实验一天后,小科发现植物的叶片变成了红色,这说明(  )。
A.该植物营养不良
B.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C.叶能分泌汁液
(5)实验一天后,小科将植物茎横切,染色后植物茎的横切面最接近的是(  )。
A. B. C.
25.(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小科在学习了《电路》单元后,对电路充满了兴趣,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1)小科组装了5个电路,小灯泡不会亮的是电路(  )和(  )。
(2)在尝试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有一瞬间小科放在电池上的手感觉到很烫,这是因为(  )。
A.电池漏电 B.电路短路 C.电路断路
(3)小科按照正确的连接方法,但小灯泡仍然没有亮,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
(4)小科排除故障后,连接了下图所示的简单电路,请在下图电路连接图中用箭头画出电流的路径。
(5)把电路中的   拆掉,就形成了电路检测器。
(6)利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电路,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从故障电路中取出电池 ②重复检测,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③电路检测器自检 ④用两个检测头接触被测元件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7)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时,为保证准确性,一般要检测(  )。
A.1次 B.2-3次 C.10次
(8)实验室中的电路检测器不能用来检测家庭电路,其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钟扬是一位植物学家,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带领团队在青藏高原采集了约4000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故选B。
2.【答案】C
【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解析】【分析】将籽粒饱满的凤仙花种子种在土壤里,提供适宜的外界条件,大约两周后就会有小芽破土而出,它是种子的胚芽发育而来的。刚出土的凤仙花会先长出一对椭圆形的子叶,然后在长出真叶,子叶脱落。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授粉
【解析】【分析】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小科学习了一句诗词“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蝴蝶等昆虫在花丛中飞舞,原本昆虫被植物的花招引来吸取花蜜的,但是昆虫在花丛中飞舞吸取花蜜的过程中,也为植物完成了传粉过程。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观察植物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蚕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为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小科制作了蚕豆种植杯,用透明玻璃杯来做种子种植实验的好处主要是便于实验观察。故选B。
5.【答案】C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在自然条件下,也有不经传粉受精而结实的,这种果实没有种子或种子不育,故称无子果实如无核蜜橘、香蕉、无籽西瓜等。无籽西瓜的发育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胚珠没有受精。故选C。
6.【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发生触电事故时,强大的电流通过人体可能使心跳呼吸停止。生命只有一次,事故出于麻痹,加强用电安全意识十分重要,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懂得并遵守安全用电的原则,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如:不能用湿的手触碰开关、移动电器时需要切断电源,不能边充电边玩手机。故选A。
7.【答案】B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柱头上有粘液,可以更好地粘住花粉,子房内有许多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故选B。
8.【答案】B
【知识点】电池
【解析】【分析】电池有正极和负极,铜帽的一端为正极,符号为“+”;锌壳一端为负极,符号为“-”。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不同植物的特征不同,有不同的种子传播方式,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果实的外部形态和结构有关。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主要分为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等。种子表面不沾水,生长在水边,散落种子可以漂浮水面适合水流传播,如:椰子;果实表面有钩刺或者果实鲜艳、美味、多汁适合动物传播,如:野樱桃、鬼针草;种子小而轻,有绒毛或翅适合风力传播,如:蒲公英、槭树;果实成熟时会脱落或炸裂适合弹力传播,即自体传播,如:凤仙花、绿豆。“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柳絮是柳树的种子,轻小有绒毛,由此可以判断柳树种子是靠风力传播的。故选B。
10.【答案】B
【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湿度等条件的结果。香蕉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于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分,与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形态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故选B。
11.【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植物开花后会形成果实和种子,繁殖后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诗说明生物可以繁殖后代。故选A。
12.【答案】C
【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解析】【分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故选C。
13.【答案】A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分析】一条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将导线插到柠檬上就能使LED小灯泡发光,在这个实验中,柠檬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故选A。
14.【答案】B
【知识点】电池
【解析】【分析】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由电源提供的,像电灯、电视机、洗衣机等是由发电厂供电;而像手电筒、石英钟、空调遥控器等则是由电池供电。日常生活中用电器使用的电是发电厂通过电网输送到各家各户的,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电器使用不当,就会有触电的风险,我们在使用电器时,不能触碰用电器的带电部分。故选B。
15.【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苍南的二月天气寒冷,凤仙花种子发芽成功率很低,为了让凤仙花种子发芽更快、更多,我们可以盆上外包保鲜膜,以增加温度。故选B。
16.【答案】C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叶片的交叉生长,是为了接受更多的阳光。故选C。
17.【答案】B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根系是一株植物全部根总称。根系有两类,直根系和须根系之分。直根系主根发达、明显,极易与侧根相区别,由这种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称为直根系。大多数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具有直根系;如双子叶植物棉、蒲公英、大豆、番茄、桃等。单子叶植物的主根不发达,其根系为须根系。故选B。
18.【答案】C
【知识点】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繁殖器官。植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土豆是植物的变态茎;花生和苹果都是植物的果实。故选C。
19.【答案】A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多数植物的根总是向地下地心生长的,我们把植物根的这种特殊性称为向地性。无论种子怎么摆放,它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故选A。
20.【答案】C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分析】开关是控制电路中电流通断的电器元件。小科无意中连接了一个电路,但小灯泡一直亮着,无法控制,为了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电路中应该再安装一个小开关。故选C。
21.【答案】分别为雌蕊、雄蕊、花瓣、萼片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柱头上有粘液,可以更好地粘住花粉,子房内有许多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
22.【答案】
【知识点】小灯泡的结构;电路连接图
【解析】【分析】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组成。一条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
23.【答案】(1)A
(2)C
(3)A
(4)C
(5)25
(6)B
(7)B
(8)小水珠;蒸腾水分
(9)C
(10)C
(11)由外到内;镊子
(12)B
【知识点】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解析】【分析】(1)植物的健康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肥料等。小科轻轻地拿起一颗蔬菜,看到蔬菜干干净净的根,管道里没有土壤,只有培养液,蔬菜能在培养液中健康生长,说明了土壤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须条件。故选A。
(2)植物的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在光照的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小科发现大棚的顶部还安装了一些补光灯,补光灯的作用主要是补光灯模拟太阳,阳光不足时给植物生长提供光照。故选C。
(3)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小科从植株上摘下成熟的蚕豆果荚,这是蚕豆花的雌蕊发育而来的。故选A。
(4)花生是植物的果实,果实主要是子房发育而来的,它由果皮和果肉种子构成,种子又包括种皮和胚。“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其中的“白胖子”是指花生的胚。
(5)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由题目表格可知,25℃时,种子发芽率最高,所以分析以上数据,该种子最适合萌发的温度是25℃.
(6)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播种凤仙花时,要注意种子埋入的深度,过深则空气条件不充分,撒在土层表面则水分条件不充分,最好是播种在离土面1厘米的深度,种子发芽的条件最好。B选项做法不合适,故选B。
(7)植物的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在光照的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将该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3天后,观察到这片叶子枯黄了。故选B。
(8)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叫蒸腾作用。在凤仙花的叶子套上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一天后发现塑料袋的内壁上有小水珠,由此推测植物的叶子具有蒸腾水分的作用。
(9)凤仙花的茎在生长过程中,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前期茎的生长速度快,当出现花苞时,植物的营养大部分供应花朵,茎的生长就变慢甚至停滞了。故选C。
(10)凤仙花的茎在生长过程中,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前期茎的生长速度快,当出现花苞时,植物的营养大部分供应花朵,茎的生长就变慢甚至停滞了。当小科发现凤仙花的植株基本不再长高的时候,可以推测它快要开花了。故选C。
(11)凤仙花属于两性花,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解剖凤仙花的基本方法是用镊子小心地把最下面的萼片取下,放在一旁;再用镊子小心地把花瓣取下;用镊子小心地分离雌蕊周围的雄蕊;用镊子把雌蕊取下;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填写记录。因此,在解剖凤仙花时注意的问题是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由外到内依次观察;使用镊子方法要正确,尽量不要损坏花的结构;同时要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12)如果小科希望自己种植的凤仙花长得更高,应该在生长时期给它适当施加肥料。故选B。
24.【答案】(1)C
(2)A
(3)吸收水分
(4)B
(5)A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1)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防止水蒸发影响科学实验的准确性。故选C。
(2)植物的根会吸收水分,由茎运输到植物体中,实验时,在水面上做标记,是为了观察水面的变化,一天后,试管里的水位会下降。故选A。
(3)通过水位的变化,说明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作用。
(4)实验一天后,小科发现植物的叶片变成了红色,这说明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故选B。
(5)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繁殖器官。茎是植物体中轴部分。呈直立或匍匐状态,茎上生有分枝,分枝顶端具有分生细胞,进行顶端生长。茎一般分化成短的节和长的节间两部分。茎具有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以及支持叶、花和果实在一定空间的作用。有的茎还具有光合作用、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凤仙花的茎是直立茎,茎内有导管和筛管,用于运输水分、无机盐和养料等。实验一天后,小科将植物茎横切,染色后植物茎的横切面最接近的是A选项的圆点状。故选A。
25.【答案】(1)A、C
(2)B
(3)电池没电了;小灯泡坏了
(4)
(5)电源
(6)C
(7)B
(8)家里用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我们做实验的电是1.5V的直流电,人体能承受的最高电压为36V,家庭电路的电源做实验会引发触电事故。
【知识点】点亮小灯泡
【解析】【分析】(1)一条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A、C电路不是一条完整的电路,小灯泡不会发光。
(2)当电池的正负极直接被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小灯泡不会发光,电流很强,电池、电器和线路会瞬间发热变烫,可能会引发火灾,也会引起烧烫伤。故选B。
(3)一条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要使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小科按照正确的连接方法,但小灯泡仍然没有亮,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电池没电了、小灯泡坏了等,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
(4)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
(5)把电路中的电源拆掉,就形成了电路检测器。
(6)借助电路检测器寻找电路中的故障,正确的顺序是从故障电路中取出电池,电路检测器自检,用两个检测头接触被测元件两端,看看检测器灯泡是否发光,重复检测,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故选C。
(7)借助电路检测器寻找电路中的故障,正确的顺序是从故障电路中取出电池,电路检测器自检,用两个检测头接触被测元件两端,看看检测器灯泡是否发光,重复检测,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时,为保证准确性,一般要检测2-3次。故选B。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家里用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我们做实验的电是1.5V的直流电,人体能承受的最高电压为36V,家庭电路的电源做实验会引发触电事故,所以不能用实验室中的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家庭电路,故选C。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