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一、我会填写。1.(2024五上·巴中期末) 能自身发光或者正在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为光源 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量。2.(2024五上·巴中期末) 量体温、烤烙饼、热敷,它们的传热方式都是 。3.(2024五上·巴中期末)地球的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陆地地形有:丘陵、 、平原等。4.(2024五上·巴中期末)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飘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是 。5.(2024五上·巴中期末) 在应急救援、空投物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我会判断。6.(2024五上·巴中期末)表面是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效果要好。 ( )7.(2024五上·巴中期末)铜、铁、铝、钢、塑料都是热的良导体。 ( )8.(2024五上·巴中期末)我们巴州区沙漠的面积远远多于森林面积。 ( )9.(2024五上·巴中期末)天气逐渐转凉,太阳一落山,气温就很快下降,这是秋天的特征。( )10.(2024五上·巴中期末)脊髓一般不会受损,可以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运动。( )11.(2024五上·巴中期末)我们在交流实验得失时,应该谦虚地听取大家提出的建议。 ( )12.(2024五上·巴中期末)物体发光,不需要能量。 ( )13.(2024五上·巴中期末)海底地震一般会引发海啸,极具破坏力。 ( )14.(2024五上·巴中期末)温度、水、风,不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形状。 ( )15.(2024五上·巴中期末)大脑具有记忆、情绪、语言、书写、运动、认知等功能。 ( )三、我会选择。16.(2024五上·巴中期末)( ) 不是人造光源。A.开启的电灯 B.点燃的煤灶 C.天空的恒星17.(2024五上·巴中期末)热在水中传热方式是:(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18.(2024五上·巴中期末)( ) 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A.亚马孙河 B.黑龙江 C.长江19.(2024五上·巴中期末)( )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A.春分 B.清明 C.立春20.(2024五上·巴中期末)人的起跑时间有快有慢,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反应时间通常在( )秒A.0.1-0.2 B.0.2-0.3 C.0.3-0.4四、我会回答。21.(2024五上·巴中期末)简要作答。大脑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非常重要。请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保护大脑 22.(2024五上·巴中期末)探究分析。你一定体验过光脚站在棉被、地面、瓷砖上的感觉,请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太阳【知识点】太阳能【解析】【分析】 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量。2.【答案】热传导【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所以量体温、烤烙饼、热敷,它们的传热方式都是热传导。3.【答案】高原【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它们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是内力与外力作用的共同结果。4.【答案】雾【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高空中,形成了雾,在高空形成云。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雾和云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雾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而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5.【答案】降落伞【知识点】降落伞【解析】【分析】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降落伞由伞面、伞绳和下坠物三部分组成,主要功能是通过增大阻力来减缓人体降落的速度。降落伞在应急救援、空投物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答案】正确【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本领不同。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弱,浅色物体反光能力强。所以表面是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效果要好。7.【答案】错误【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铜、铁、铝、钢属于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好;塑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能差。8.【答案】错误【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巴州市的森林覆盖面积达到58%,所以我们巴州区森林面积远远多于沙漠的面积。9.【答案】正确【知识点】四季的特征【解析】【分析】一年有四个季节,不同的季节有各自的特点,对生物的影响是不同的。秋季是一年四季的第三季,是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秋天天气逐渐转凉,太阳一落山,气温就很快下降。10.【答案】错误【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脊髓既是大脑和躯干的联系通道,又可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脊髓被脊椎骨和软骨包围,但还是有可能受到伤害,脊髓受损,轻则身体麻木,重则瘫痪,要保护脊髓,所以不可以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运动。11.【答案】正确【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我们在交流实验得失时,应该谦虚地听取大家提出的建议。12.【答案】错误【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没有能量,我们无法生活,无法学习,无法工作。没有能量,植物不会生长,雨水不会降落,太阳也不会发光。所以物体发光是需要能量的。13.【答案】正确【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运动的结果,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均具有重大的影响。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铁路变形,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海底地震一般会引发海啸,极具破坏力。14.【答案】错误【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解析】【分析】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表形态的变化是由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造成的。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包括火山、地震等。外力作用:包括流水、风、冰川、海浪、植物等,人类活动也会造成局部地区地表变化。所以温度、水、风等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形状。15.【答案】错误【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大脑没有书写功能。16.【答案】C【知识点】光源【解析】【分析】人们把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根据来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人为制造发光的是人造光源,自然界中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自然光源。天空的恒星等属于自然光源,开启的电灯、点燃的煤灶等属于人造光源。17.【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称为热对流。加热烧杯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18.【答案】C【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长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沿途有鄱阳湖、洞庭湖等众多湖泊,流经多个省份,为沿岸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19.【答案】C【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制定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所以立春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20.【答案】A【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解析】【分析】反应时间的长度与刺激的强度、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人对刺激的熟悉程度及动作反应的次数等因素有关系。人的起跑反应时间有快有慢,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反应时间通常在0.2~0.3 秒;而一个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反应时间通常在0.1~0.2 秒。21.【答案】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保护大脑的方法有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改正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熬夜玩手机等。22.【答案】相同的温度下,瓷砖的导热性能好,人触摸上去后身体的热量马上就被传导开了,而棉被的导热能力较差,人触摸上去后身体的热量传递速度较慢,所以人会感觉站在瓷砖上比地面和棉被上要冷得多。【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相同的温度下,瓷砖的导热性能好,人触摸上去后身体的热量马上就被传导开了,而棉被的导热能力较差,人触摸上去后身体的热量传递速度较慢,所以人会感觉站在瓷砖上比地面和棉被上要冷得多。1 / 1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一、我会填写。1.(2024五上·巴中期末) 能自身发光或者正在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为光源 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量。【答案】太阳【知识点】太阳能【解析】【分析】 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量。2.(2024五上·巴中期末) 量体温、烤烙饼、热敷,它们的传热方式都是 。【答案】热传导【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所以量体温、烤烙饼、热敷,它们的传热方式都是热传导。3.(2024五上·巴中期末)地球的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陆地地形有:丘陵、 、平原等。【答案】高原【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它们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是内力与外力作用的共同结果。4.(2024五上·巴中期末)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飘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是 。【答案】雾【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解析】【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高空中,形成了雾,在高空形成云。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雾和云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雾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而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5.(2024五上·巴中期末) 在应急救援、空投物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答案】降落伞【知识点】降落伞【解析】【分析】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降落伞由伞面、伞绳和下坠物三部分组成,主要功能是通过增大阻力来减缓人体降落的速度。降落伞在应急救援、空投物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我会判断。6.(2024五上·巴中期末)表面是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效果要好。 ( )【答案】正确【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本领不同。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弱,浅色物体反光能力强。所以表面是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效果要好。7.(2024五上·巴中期末)铜、铁、铝、钢、塑料都是热的良导体。 ( )【答案】错误【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铜、铁、铝、钢属于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好;塑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能差。8.(2024五上·巴中期末)我们巴州区沙漠的面积远远多于森林面积。 ( )【答案】错误【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巴州市的森林覆盖面积达到58%,所以我们巴州区森林面积远远多于沙漠的面积。9.(2024五上·巴中期末)天气逐渐转凉,太阳一落山,气温就很快下降,这是秋天的特征。( )【答案】正确【知识点】四季的特征【解析】【分析】一年有四个季节,不同的季节有各自的特点,对生物的影响是不同的。秋季是一年四季的第三季,是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秋天天气逐渐转凉,太阳一落山,气温就很快下降。10.(2024五上·巴中期末)脊髓一般不会受损,可以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运动。( )【答案】错误【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脊髓既是大脑和躯干的联系通道,又可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脊髓被脊椎骨和软骨包围,但还是有可能受到伤害,脊髓受损,轻则身体麻木,重则瘫痪,要保护脊髓,所以不可以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运动。11.(2024五上·巴中期末)我们在交流实验得失时,应该谦虚地听取大家提出的建议。 ( )【答案】正确【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我们在交流实验得失时,应该谦虚地听取大家提出的建议。12.(2024五上·巴中期末)物体发光,不需要能量。 ( )【答案】错误【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没有能量,我们无法生活,无法学习,无法工作。没有能量,植物不会生长,雨水不会降落,太阳也不会发光。所以物体发光是需要能量的。13.(2024五上·巴中期末)海底地震一般会引发海啸,极具破坏力。 ( )【答案】正确【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运动的结果,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均具有重大的影响。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铁路变形,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海底地震一般会引发海啸,极具破坏力。14.(2024五上·巴中期末)温度、水、风,不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形状。 ( )【答案】错误【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解析】【分析】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表形态的变化是由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造成的。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包括火山、地震等。外力作用:包括流水、风、冰川、海浪、植物等,人类活动也会造成局部地区地表变化。所以温度、水、风等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形状。15.(2024五上·巴中期末)大脑具有记忆、情绪、语言、书写、运动、认知等功能。 ( )【答案】错误【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大脑没有书写功能。三、我会选择。16.(2024五上·巴中期末)( ) 不是人造光源。A.开启的电灯 B.点燃的煤灶 C.天空的恒星【答案】C【知识点】光源【解析】【分析】人们把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根据来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人为制造发光的是人造光源,自然界中能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自然光源。天空的恒星等属于自然光源,开启的电灯、点燃的煤灶等属于人造光源。17.(2024五上·巴中期末)热在水中传热方式是:(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称为热对流。加热烧杯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18.(2024五上·巴中期末)( ) 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A.亚马孙河 B.黑龙江 C.长江【答案】C【知识点】地球上的水【解析】【分析】长江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沿途有鄱阳湖、洞庭湖等众多湖泊,流经多个省份,为沿岸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19.(2024五上·巴中期末)( )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A.春分 B.清明 C.立春【答案】C【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制定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所以立春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20.(2024五上·巴中期末)人的起跑时间有快有慢,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反应时间通常在( )秒A.0.1-0.2 B.0.2-0.3 C.0.3-0.4【答案】A【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解析】【分析】反应时间的长度与刺激的强度、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人对刺激的熟悉程度及动作反应的次数等因素有关系。人的起跑反应时间有快有慢,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反应时间通常在0.2~0.3 秒;而一个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反应时间通常在0.1~0.2 秒。四、我会回答。21.(2024五上·巴中期末)简要作答。大脑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非常重要。请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保护大脑 【答案】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解析】【分析】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保护大脑的方法有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改正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熬夜玩手机等。22.(2024五上·巴中期末)探究分析。你一定体验过光脚站在棉被、地面、瓷砖上的感觉,请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 【答案】相同的温度下,瓷砖的导热性能好,人触摸上去后身体的热量马上就被传导开了,而棉被的导热能力较差,人触摸上去后身体的热量传递速度较慢,所以人会感觉站在瓷砖上比地面和棉被上要冷得多。【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相同的温度下,瓷砖的导热性能好,人触摸上去后身体的热量马上就被传导开了,而棉被的导热能力较差,人触摸上去后身体的热量传递速度较慢,所以人会感觉站在瓷砖上比地面和棉被上要冷得多。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