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逻辑”的多种含义一、单选题1.列宁说:“黑格尔要求这样的逻辑: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下列关于“逻辑”的认识符合黑格尔观点的是( )21教育网①形式逻辑把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②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③任何思维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④只有形式结构正确,才能推出真结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文化发展以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为中心,需要创作者更多地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需要让人民更多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只有更多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的逻辑。这句话中的“逻辑”一词的涵义是( )A.真实的面目 B.客观的规律 C.生活的感受 D.思维的规则3.如果我们在网上搜索“逻辑”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会出现很多与“逻辑”有关的词语:逻辑学、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归纳逻辑、科学逻辑、经济逻辑、法律逻辑、语言逻辑等。正像“逻辑”有不同用法一样,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下列关于狭义的“逻辑学”判断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A.把所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都称为狭义逻辑学B.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称为狭义逻辑学C.人们把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统称为狭义的逻辑学D.狭义的“逻辑学”研究思维中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规则4.事实上,学科逻辑就是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知识所反映的事物演化的逻辑。物理学的逻辑就是从宇宙大爆炸之初基本粒子的形成到使光线弯曲的天体引力的演化的逻辑,生物学的逻辑就是从早期单细胞微生物的起源到人类生命演化的逻辑……可见,学科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 )。A.客观规律 B.逻辑规律与规则 C.思维方法 D.理论、观点5.下列说法中的“逻辑”,属于逻辑学研究对象的有( )①我们只有遵循大自然的逻辑,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②部分国家对台湾问题“双标”的逻辑是十分错误的③小王在学习中十分注重对自己的逻辑思维训练④认识与把握新中国70多年社会主义探索的内在逻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列宁曾说:“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形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③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超前的认识④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在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7.狭义的逻辑学指研究推理的科学,即只研究如何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科学。这表明( )①狭义的逻辑学特别关注推理的问题②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决定思想的形式结构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④狭义的逻辑学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一位中学老师给学生讲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代史,在课堂上向某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是怎样认识孙中山的?”这位学生居然回答说:“我根本不认识孙中山。”全班同学听了这个回答哄堂大笑,老师也被弄得哭笑不得。这位同学的错误在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违反了逻辑规则B.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9.下列说法中的“逻辑”,所表达意思一致的是( )①《墨经》是第一个集中反映中国逻辑史上完整逻辑体系的文本②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不合逻辑的③“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驱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我国全面发展④经济发展中要合理运用市场逻辑,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逻辑学”这门学问包含的研究对象有( )①人们的思维风格 ②逻辑的规律与规则③思维能力 ④逻辑思维方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填空题11.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1)含义: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律的 视为狭义的逻辑学,而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 视为广义的逻辑学。(2)推理可靠性的决定性因素: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 。(3)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 。(4)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遵循形式逻辑的 。12.逻辑的研究对象:“ ”以及 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13.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律”意义上的“ ”。14.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1)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 作为结论的理由。(2)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 。2·1·c·n·j·y(3)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 。(4)在日常思维中,人们常常运用推理进行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证和论辩。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 ”。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 ”。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 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www-2-1-cnjy-com15.形式逻辑(1)推理结构;是由 和 构成的,由 推导 ,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2)思维形式结构: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 推出 ,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的形式结构。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3)核心任务:要把握从 推导出 规律和规则。三、判断题16.逻辑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17.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充分必要条件。( )18.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础。( )19.形式逻辑一般不研究前提的真实性,只研究推理结构的正确性。( )20.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四、主观题21.运用排中律分析下述论断:三个孩子在玩耍时不小心碰碎了窗玻璃,老师问他们:“是谁碰碎的?”甲:“不是我。”乙:“不是我。”丙:“是甲碰碎的。”假设这里只有一个孩子说了真话,窗玻璃是谁碰碎的?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延安作整风报告时,批评了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他指出,在学校的教育中,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www.21-cn-jy.com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批 ( http: / / www.21cnjy.com )驳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的诬蔑时,指出,……但是国民党人却说:“共产党破坏抗战,危客国家。”唯一的证据,就是共产党联合了各界人民创造了英勇抗日的中国解放区。这些国民党人的逻辑,和中国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相同,无怪乎很多问题都讲不通了。1958年,毛泽东同志号召广大干部要学点逻辑;在1964年春节谈话中,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中学生要学一点逻辑。毛泽东在不同场合提到的“逻辑”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毛泽东说“中学生要学一点逻辑”?23.材料一 1941年,毛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同志在延安作整风报告时,批评了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他指出,在学校的教育中,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批驳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的诬蔑时,指出,……但是国民党人却说:“共产党破坏抗战,危害国家。”唯一的证据,就是共产党联合了各界人民创造了英勇抗日的中国解放区。这些国民党人的逻辑,和中国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相同,无怪乎很多问题都讲不通了。1958年,毛泽东同志号召广大干部要学点逻辑;在1964年春节谈话中,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中学生要学一点逻辑。材料二 小张对逻辑学有着浓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趣。他善于独立思考,很有钻研精神。有一次,他碰到了一个疑难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为此,他去请教李老师。小张告诉李老师,他发现了一个推理,前提是真实的,推理结构是正确的,但结论却是虚假的。李老师笑了笑,很自信地说,这是不可能的。李老师说正确的逻辑思维的功能,就在于从真前提一定能得出真结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整个逻辑学就要垮台。(1)材料一中毛泽东在不同场合提到的“逻辑”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毛泽东说“中学生要学一点逻辑”?(2)结合材料,运用教材知识谈谈你对推理的认识。参考答案:1.C【详解】①:列宁的话中更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在强调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单独强调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因此,这个选 项虽然正确,但并不符合列宁的论述。故 ①不选。②: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强调了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与列宁的话中提到的“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相呼应,故②正确。③:任何思维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现了列宁的话中的核心思想,即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离的,是统一的, 故③正确。 2-1-c-n-j-yw④:前提真实,推理结构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能推出真结论。因此,只有形式结构正确,才能从真前提中推出真结论;且该选项更多地是在强调形式结构的重要性,但列宁的话中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一点,而是强调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故④不选。故本题选C。2.B【详解】ABCD:“只有更多地深入实际、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逻辑”说明的是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才能认识到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因此这里的“逻辑”指的是客观的规律,而不是指“真实的面目”、“生活的感受”、“思维的规则”,ACD排除,B正确。故本题选B。3.B【详解】AB: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逻辑学,A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C:人们把形式逻辑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C说法错误。D:研究思维中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规则与思维方法的是辩证逻辑,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4.A【详解】A:依题意知,学科逻 ( http: / / www.21cnjy.com )辑就是学科知识所反映的事物演化的逻辑。“物理学的逻辑就是从宇宙大爆炸之初基本粒子的形成到使光线弯曲的天体引力的演化的逻辑”,这里的逻辑是指客观规律,A正确。BC:“逻辑规律与规则、思维方法”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学科逻辑中的“逻辑”,BC不选。D:学科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客观规律,而不是带有主观性的“理论、观点”,D排除。故本题选A。5.B【详解】②③:“逻辑规律与规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部分国家对台湾问题‘双标’的逻辑是十分错误的”中的“逻辑”指思维方法;“小王在学习中十分注重对自己的逻辑思维训练”中的“逻辑”指逻辑规律与规则,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我们只有遵循大自然的逻辑,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逻辑”指的是规律;“认识与把握新中国70多年社会主义探索的内在逻辑”中的“逻辑”是指规律,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6.C【详解】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说明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①正确。21·cn·jy·com②:正确地认识事物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制约,②错误。③: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不能说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超前的认识,③错误。【版权所有:21教育】④:“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说明形式逻辑是人们在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④正确。故本题选C。7.B【详解】①④:狭义的逻辑学指研究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的科学,研究如何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的科学,这表明狭义的逻辑学特别关注推理的问题,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①④符合题意;②: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不是决定思想的形式结构,②错误;③:材料指出狭义的逻辑学是什么,没有强调人们常常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8.D【详解】D: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维。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与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题中两个“认识”意思不同,该同学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D符合题意。21*cnjy*comA:违反了逻辑规则范围过大,没有明确违反哪一条规则,A不合题意。B: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维。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材料没有体现违反矛盾律的要求,B不合题意。C: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逻辑思维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错误,也要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这就要遵循排中律的要求。材料没有体现违法排中律的要求,C不合题意。【来源:21cnj*y.co*m】故本题选D。9.C【详解】①:该项中的逻辑指逻辑学。②:该项中的逻辑指规律。③:该项中的逻辑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④:该项中的逻辑指规律。②④项所表达的意思一致。故本题选C。10.C【详解】①②③④:“逻辑学”这门学问包含的研究对象有逻辑的规律与规则以及逻辑思维方法,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排除。【来源:21·世纪·教育·网】故本题选C。11.(1)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2)形式结构(3)规律和规则(4)规律和规则【详解】(1)本题属于填空题,考生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2)本题属于填空题,考生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3)本题属于填空题,考生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4)本题属于填空题,考生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详解略。12. 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方法【详解】本题为填空题,根据课本知识作答即可,详解略。13.逻辑【详解】(略)14. 前提 形式结构 规律和规则 论证 论辩 推理【详解】略。15.(1) 前提 结论 前提 结论(2) 真前提 真结论(3) 真前提 真结论【详解】(1)本题为纯教材知识填空题,可根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详解略。(2)本题为纯教材知识填空题,可根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详解略。(3)本题为纯教材知识填空题,可根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详解略。16.错误【详解】“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故题中说法错误。17.错误【详解】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故题中观点错误。18.错误【详解】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故本题说法错误。19.正确【详解】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因此形式逻辑一般不研究前提的真实性,只研究推理结构的正确性。故题干中说法正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0.正确【详解】根据教材可知,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故本观点正确。21.依据排中律,可以推断:甲和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是矛盾关系的论断,他们不可能都不成立,甲和丙两人其中必有一真。由于只有一个孩子说了真话,所以,乙的话一定是假的。由此推出:窗玻璃是乙碰碎的。21cnjy.com【分析】本题以三个孩子在玩耍时不小心碰碎了窗玻璃为背景材料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cnjy*com【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对排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律的理解和运用。在同一时间,从不同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根据材料“甲:‘不是我’;丙:‘是甲碰碎的’”,可知甲和丙的话是矛盾关系的论断,他们不可能都不成立,甲和丙两人其中必有一真;根据这里只有一个孩子说了真话的条件,可知乙的话一定是假的,由此推出:窗玻璃是乙碰碎的。【点睛】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22.①材料中“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中的“逻 ( http: / / www.21cnjy.com )辑”,指的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国民党人的逻辑”和“中国人民的逻辑”中的“逻辑”都指某种理论、观点或说法。“要学点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狭义逻辑学(形式逻辑)。②学习形式逻辑,有利于学会科学思维,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质量。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获取新知识;提高表达能力,正确地表达思想,增强说话、写文章的条理性;提高论证能力,学会论辩,善于说理。【分析】背景素材:逻辑案例考点考查:逻辑的多种含义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本题考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范围是逻辑,设问指向是毛泽东在不同场合提到的“逻辑”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毛泽东说“中学生要学一点逻辑”。本题有两小问,第一小问属于体现类,第二小问属于原因类试题,需要调用“逻辑的多种含义”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述内容。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第一小问:关键词①: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可联系“逻辑”指的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关键词②:国民党人的逻辑和中国人民的逻辑→可联系“逻辑”指某种理论、观点或说法。关键词③:要学点逻辑→可联系“逻辑”指的是狭义逻辑学。第二小问:关键词:1958年,毛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同志号召广大干部要学点逻辑;在1964年春节谈话中,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中学生要学一点逻辑→可联系有利于学会科学思维,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质量;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获取新知识;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正确地表达思想,增强说话、写文章的条理性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的结合。23.(1)①材料一中“研究中国革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国民党人的逻辑和中国人民的逻辑”中的“逻辑”都指某种理论、观点或说法。“要学点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狭义逻辑学(形式逻辑)。②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中学生学习形式逻辑,第一,有利于学会科学思维,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质量。第二,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获取新知识;提高表达能力,正确地表达思想,增强说话、写文章的条理性;提高论证能力,学会论辩,善于说理。(2)①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因此,如果推理前提真实、推理结构正确,结论不可能是虚假的。②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分析】背景素材:逻辑案例;考点考查:逻辑的多种含义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详解】(1)第一步:审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毛泽东”, 需要调用“逻辑的多种含义”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述内容。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在学校的教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可联系“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国民党人的逻辑和中国人民的逻辑”中的“逻辑”都指某种理论、观点或说法。“要学点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狭义逻辑学;有效信息②:1958年,毛泽东同志号召广大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要学点逻辑;在1964年春节谈话中,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中学生要学一点逻辑→联系中学生学习形式逻辑,有利于学会科学思维,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获取新知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得分点②:“国民党人的逻辑和中国人民的逻辑”中的“逻辑”都指某种理论、观点或说法。。得分点③:“要学点逻辑”中的“逻辑”指的是狭义逻辑学。得分点④:中学生学习形式逻辑,有利于学会科学思维,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获取新知识。21·世纪*教育网(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小张”, 需要调用“逻辑的多种含义”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述内容。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发现了一个推理,前提是真实的,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结构是正确的,但结论却是虚假的→可联系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因此,如果推理前提真实、推理结构正确,结论不可能是虚假的;有效信息②:李老师说正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逻辑思维的功能,就在于从真前提一定能得出真结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整个逻辑学就要垮台→联系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得分点②: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