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公平正义的守护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公平正义的守护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8.2 公平正义的守护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1.政治认同:知道公平的表现,认识到公平的重要作用。能分辨正义和非正义行为,认识正义的作用,感悟正义的力量。
2.道德修养: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增强公民意识。
3.法治观念:体会到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努力做尊纪守法的好公民。
4.责任意识:树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平感、正义感,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坚守公平,守护正义。
教学难点:制度保障公平,司法维护正义。
新课导入
1995年4月25日,河北省鹿泉县人聂树斌因故意杀人等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年4月27日被执行死刑。
2005年,河北省邯郸广平县公安局副局长郑成月任。在办案中发现疑似“聂树斌案”真凶王书金。“一案两凶”!
此后十余年,郑成月历尽艰辛后,终于拿到了这一案件的相关卷宗。查探之下,郑成月认为,当年聂树斌被判死刑一事,纯属冤案,此案的真正凶手应该是王书金。为此,郑成月致力推动聂树斌案复查。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聂树斌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
人民警察郑成月推进司法正义
思考:人民警察郑成月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启示?
1、为什么要坚守公平?
2、个人维护公平的做法有那些?
3、国家怎样利用制度保障公平?
4、为什么要追求正义?
5、个人怎样守护正义?
6、如何理解司法正义?
7、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是什么?
自学指导: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自主学习
第一目 坚守公平
1、为什么要坚守公平
小调查:同学们遇见的不公平的事有哪些?
食堂打饭被插队
有人通过作弊得高分,
还获得老师的表扬!
妈妈给弟弟买的礼物
比我的贵
我生来记性比别人差,
老天不公平!
收入差距
运用特权破坏机会公平
考试作弊
服用兴奋剂破坏规则公平
插队“加塞”
缺斤少两
当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该怎么办?
合作探究
河北邯郸初一学生被杀案:嫌疑人被全部抓获!
2024年3月10日,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对邯郸初中生遇害案的三名犯罪嫌疑人核准追诉。这起惨案不仅在当地引发了强烈震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多地司法机关为邯郸被害男孩发声。
思考:舆论纷纷为被害男孩发声,体现了什么?
①人们总是渴望公平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的形成。
②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1、为什么要坚守公平
2、如何坚守公平?
(1)个人维护公平
清朝康熙时,安徽桐城出了个叫张英的,当上了宰相。邻居吴氏欲侵占他的宅边地,家人驰书北京,要张英凭官威压一压吴氏气焰。
谁知张英却回诗一首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退让。家人得诗,主动退让三尺。
吴氏闻之,非常感动也后撤三尺,三加三等于六,才成了“六尺巷”。
“六尺巷”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当我们面对利益冲突时,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女大学生郭某在应聘时,因“岗位限男性”为由遭拒,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她向法院提起了诉讼,通过法律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该案例启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公正待遇时要怎么做?
在一场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中,英语考试铃响以后,老师按照规定进行收卷,张三答题卡没有填涂完,于是哭着哀求老师再给他一分钟时间。
思考:如果老师收卷时没有发现该学生未停笔,你会怎么做?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②遇到不公平行为,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谋求最大限度公平,努力营造公平环境。
2、如何坚守公平?
(2) 制度保障公平
《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宪法》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立法公平
(1)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
立法通常是指特定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法律的活动。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如果考试作弊或者组织作弊等,会有何后果?
第七十九条 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在考试现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二)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
(三)抄袭他人答案的;
(四)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
(五)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考试成绩的作弊行为。
司法公平
这些行为都触犯刑法!
(2)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指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聂树斌(1974年11月6日-1995年4月27日),男,汉族,河北省人,鹿泉县冶金机械厂工人。1994年,聂树斌因被石家庄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民警怀疑为一起强奸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被逮捕,1995年4月经过二审终审被判处并执行死刑。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
公正司法
笔记:如何坚守公平?
①个人维护公平
A.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B.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②制度保障公平
A.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科学立法)
B.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公正司法)
个人
国家
第二目 守护正义
1. 为什么要守护正义?
马丁神父忏悔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
——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保持沉默
——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保持沉默
——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
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说一说:马丁神父的忏悔对你有什么启发?
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②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青少年守护公平正义要做到:
①树立公平意识和正义感。
②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如果正义遭人诽谤,而我一息尚存有口能辩,却袖手旁观不上来帮助,这对我来说,恐怕是一种罪恶,是奇耻。看起来,我挺身而保卫正义才是上策。——柏拉图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习近平
2.如何守护正义?
某日傍晚,某商场职工小孙和小王在外环路上散步,当他们行至某路口时,发现前面有三个歹徒正将一高呼“救命”的青年往路边的树林中拖,欲行抢劫。小孙本想挺身而出保护该青年,但想到对方有凶器,而距电话亭又有500米远,等到报完警公安人员赶到时,歹徒或许早已逃走了。小孙急中生智,让小王跑步到电话亭拨打“110”报警,自己上前装着劝架稳住歹徒。不一会儿警车赶到,两人协助民警将歹徒抓获,使该青年获救。
思考:材料中哪些行为是正义行为,哪些行为是非正义行为?如何认识小孙的“急中生智”?
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②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个人)
(1)个人守护正义
当非正义行为在身边发生时,当看见别人身处险境需要帮助时,当自身遭遇困难时……你是否想到拨打电话来维护公平正义?
类型 号码 类型 号码 类型 号码
报警 法律咨询 环保投诉举报
火警 铁路客服 城市管理服务
急救 市民服务 食品药品投诉举报
交警 质量技术监督 消费者投诉举报
110
12348
12369
119
12306
12319
120
12345
12331
122
12365
12315
方法与技能
图中的审判员需要回避吗?为什么?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了三种情况可作为回避事由: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的。
(2)司法维护正义
我申请审判员回避,因为他是被告的叔叔。
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②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国家)
积极推进司法改革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坚定不移推进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司法体制改革,与时俱进、深化落实……深化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改革,进一步做实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做优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最高人民法院”。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
A、(个人)个人守护正义: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②从点滴小事做起,像正义榜样、英雄人物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正义感。
归纳:如何守护正义?
B、(国家)司法维护正义:①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②国家积极推进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课堂小结
坚守公平
个人维护公平
制度保障公平
守护正义
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重要主题
个人守护正义
司法维护正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的守护
链接中考
1.(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人人有责。我们青少年应该( )
A.公正司法 B.依法制裁违法犯罪分子
C.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D.奋不顾身地见义勇为
2.(2023·湖南怀化·中考真题)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下列事件符合公平要求的是( )
A.某些网络平台流量至上,通过刷单虚拟交易数据
B.我国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力度,提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
C.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乘客不听劝阻大声打电话
D.王某以市场价从商场买到质量有问题的家电
C
B
3.(2023·四川甘孜·中考真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下列漫画内容直接体现教育公平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3·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成果,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这( )
①践行了平等原则 ②限制了学校的招生自由
③促进了教育公平 ④保障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C
5.(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这有利于( )
①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③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④彻底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2022年12月9日,湖南省发布首例房地产开发商侵犯购房人个人信息案。业主陈某将泄露其个人信息的房地产开发商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处被告房地产开发公司赔偿原告陈某经济损失2000元,并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向陈某公开赔礼道歉。陈某成功维权的案例说明( )
①面对非正义行为,要敢于并善于斗争,依法维权 ②司法维护公平正义
③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④法律是公平正义的唯一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
A
7.(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2022年6月 10日凌晨,河北省唐山市某烧烤店发生一起寻衅滋事、暴力殴打他人事件,造成恶劣影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9月23日,广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主犯陈某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24年。这说明( )
①司法捍卫公平正义,实现公平正义只是司法部门的责任
②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秩序
③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④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