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2024年秋季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3.2 氧气的制取第1课时 高锰酸钾制氧气新课导入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取。实验室常用某些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得氧气。例如,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这一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推进新课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加热(KMnO4) (K2MnO4) (MnO2) (O2)目的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3-4】·提出问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是怎么样的?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操作?学生实验探究>>>·设计实验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组成。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应该选用下图装置中的哪种安装方式?说说你的理由。发生装置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防止加热过程中冷凝水流至热的试管底部而造成试管炸裂。下图的收集装置中能用于收集氧气的是哪个?为什么?收集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请设计氧气的制取装置,画出装置图。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实验装置实验开始前,先来学习仪器的简单连接操作操作指引>>>②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对准胶塞的孔稍用力转动插入。③手拿容器(切勿抵桌面)将胶塞慢慢转动旋进容器口。①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稍用力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仪器的连接·进行实验请按照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准备好实验用品和仪器,并组装装置。完成组装后,按照步骤实施实验。边实验边思考,边观察边记录。(1)将导管伸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水中导管口的现象。a.检查气密性这种检查气密性的根据是什么?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一段时间,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热胀冷缩的原理(2)在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在试管口放入一团棉花,塞上胶塞b.装试剂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盛满水的集气瓶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内,要求瓶内没有气泡。垫高酒精灯至适当位置,将导管伸入水槽中。c.固定装置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成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3)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盛满水的集气瓶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内,要求瓶内没有气泡。垫高酒精灯至适当位置,将导管伸入水槽中。c.固定装置因为装置内有空气,如果直接把导管伸入集气瓶,刚开始收集到的是空气,从而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导气管为什么不直接插入集气瓶?(4)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用酒精灯的外焰集中加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中集气。集满后,在水中盖好玻璃片,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d.加热试管,收集气体开始加热时,观察到水槽中__________,加热片刻后,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集气瓶中氧气已经集满。有气泡放出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由于试管中的空气受热会膨胀逸出,若刚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为什么要先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酒精灯火焰,并用外焰加热?先让试管预热,以防局部高温试管爆炸。外焰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高。为什么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易立即收集?(5)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e.撤离导管,停止加热能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移出吗?不能,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就会被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6)用坩埚钳夹一小块木炭,先在空气中加热至红热,再伸入所收集的氧气瓶中,观察。f.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木炭在空气中加热,观察到_________,伸入氧气瓶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炭红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7)试剂归位,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台。g.整理归位·反思评价1.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判断气体是否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图示操作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反思评价2.如果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步骤有何不同 如果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氧气集满后,直接盖好玻璃片,熄灭酒精灯即可。3.实验结束后,反思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后的清洁卫生情况。·分析与讨论1.装试剂后,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2.若收集到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①集气瓶内预先没有装满水;②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放出就收集气体。3.若在实验过程中出现试管炸裂,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①固定装置时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②未预热试管就直接集中加热;③实验结束后,未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就熄灭酒精灯等。·实验反思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它们的组装顺序是从下到上、从左往右。请问拆卸装置的顺序是怎样的 从上到下、从右往左·实验反思2.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排水集气操作等方面,归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①试剂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以均匀受热。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试管炸裂。③试管内的导管稍露出胶塞即可,过长则不利于气体导出。④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以防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造成导管堵塞。⑤收集气体时,应等气泡连续且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随堂练习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验证氧气已集满 D.硫在氧气中燃烧A B C D2. 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制取气体时,先装试剂,然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移出水面导管口开始放出气泡时,立即用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气体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反应时试剂进入导管D课堂小结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加热(KMnO4) (K2MnO4) (MnO2) (O2)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课后习题;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课时 高锰酸钾制氧气.pptx 高猛酸钾制氧气.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