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1公平正义的价值(3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1公平正义的价值(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8.1 公平正义的价值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政治认同:
法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保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道德修养:
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平感、正义感,树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
法制观念:
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
责任意识:
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努力做有正义感、尊纪守法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 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树立公平正义观念,以实际行动追求公平和正义。
核心素养目标
新课导入
2024年新高考模式有何意义?
2024年新高考模式是“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1”为在物理、历史中选择一门,“2”为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选择两门。选科组合更多,有利于高复考生扬长避短,选择优势科目。在降低语文、数学计分份额的同时,实现取长补短、提升总分。这一模式是对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的一次尝试,旨在优化高校选考科目,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公平的含义、内涵及具体要求是什么?
2、公平的重要性(价值、意义、作用)?
3、什么是正义行为?
4、正义的要求有哪些?
5、正义的重要性(价值、意义、作用)?
自学指导: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自主学习
第一目 认识公平
探究与分享:
古时候,一位父亲临终前要把四锭等重的黄金分给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中,大儿子精明能干,为赚取这四锭黄金出力最多;二儿子能力一般,但很有孝心,父亲生病时端茶送药,最得父亲喜欢;三儿子身残体弱,为人善良,父亲最担心他以后的生计。怎么分呢?父亲陷入了纠结中。
如果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么分配?
大儿子多一锭
小儿子多一锭
平均分享
独立
平均分享
共赢
分配情况
传统美德:关照弱势
多劳多得:贡献大
两权分离:
股份经营
法律规定:
人人平等
结合“分黄金”的故事,谈谈什么是公平?
1.公平的含义:
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 ——清何启
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
——淮南子
注意:平等不等于公平,公平就是每个人都能在良好的合作中得到应得的利益,公平要帮助和扶持弱势群体。
思维碰撞
平等和公平的区别
平等:指法律上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内,一视同仁。如尊老爱幼(让座)、同工同酬、男女平等
公平:不考虑特殊人群,在规则、机会等面前不偏袒任何一方。如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公正审判、违法处罚、同一起跑线等
公平不等于平均,不同的人付出的劳动不同,往往得到不同的待遇或回报,公平是一种有差别的利益配置。
2.公平的内涵及要求
人们常说高考是人生最公平的一次竞争
时政链接:《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强调大力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核定的本科招生计划,不得随意更改;认真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严厉打击“高考移民”。
下面我们从三个角度分析:为什么高考是相对公平的竞争?
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贵,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平等享有受教育权。
权利公平
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站在同一起跑线,都有同等的机会。
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适用统一的规则和标准,没有因人而异,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
机会公平
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规则公平
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3.公平的重要性(价值)
公开信息
教育公平
医疗公平
公平竞争
公开招聘
公正审判
结合以上图片,谈谈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探究问题:
上海市教委公布上海初升高录取政策改革新政。从2022年起,上海的高中录取方式有三种:自主招生、统一招生、名额分配。
重点就是补充了“名额分配”,即把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根据科学、均衡的分配方法,分配到上海每一所不挑生源的初中,而不仅仅是以考试成绩择优录取。这就意味着,在一个不难“好”的初中,即便应试能力低于“好”初中的学生,由于名额分配到校,也可以进入优质高中。
此次上海新政,意味着初中学校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给更多普通初中的学生上重点高中的机会。
思考一:上海初升高录取政策改革新政体现了什么?
权利公平、机会公平
思考二:该项改革对普通初中的学生有何意义?
提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该项改革给更多普通初中的学生上重点高中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其潜能,促进他们以后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到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公平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麻小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乡镇教育的硬件设施,以更好的硬件设施教学设备来支撑美育的实施落地,使优质的教学资源不仅仅被城区的孩子所享受,也能够让乡镇的孩子享受到,这个是最重要的。
全国人大代表李静:建议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2024年全国两会,关于教育的建议,值得社会组织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刘万鸣:建议国家和地方财政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地乡镇村镇小学的专项资金支持与投入,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百分百覆盖,使广大相对落后地区的学子们更快更好地接触到丰富的知识和讯息,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同时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村镇小学,从硬件到软件多方面给予帮扶。
探究与分享
王斌余,一个普通的甘肃农民工, 因为父亲腿被砸断急需要用钱,多次向老板讨要工钱未果。 王斌余后来找劳动部门都无济于事。
王斌余的父亲到看守所看儿子。
走投无路的王斌余折回包工头家讨薪,却遭打骂……极度绝望和愤怒的王斌余连杀四人,重伤一人,之后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王斌余犯罪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结合王斌余事件的发展,思考公平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人们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
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甚至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和谐稳定。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笔记:公平的重要性
⑴、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对个人)
⑵、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对社会)
第二目 正义的力量
1.正义的含义
思考:漫画中行为,哪些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遵纪守法
助人为乐
尊老爱幼
……
正义行为
违法乱纪
弄虚作假
恃强凌弱
……
非正义行为
探究与分享
以下哪些行为是正义的行为?
生活中的正义或非正义行为的例子。
范围 常见的正义行为 常见的非正义行为
家庭 生活
学校 生活
社会 生活
孝敬父母,勤俭节约,邻里和睦……
勤奋好学,尊敬师长,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凌弱恃强,结伙打架,不尊敬老师,不团结同学,不遵守校纪校规,逃学逃课
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扶弱助残,爱护环境,诚信正直,见义勇为……
家庭暴力,赌博酗酒, 男尊女卑,不孝敬老人
小偷小摸,不遵守公共秩序,损毁公共设施,不遵守交通规则
2.正义的要求是什么?
桂某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为了治病;他花光了积蓄;家庭也几乎被拖垮。当地政府了解桂某的情况后;不但为他办理大病救助;报销70%的医疗费用;而且将其纳入低保。在社区干部的帮扶下;桂某和妻子开了一家商店;生活状况得到改善。
上述事例对你理解正义有什么启示
①保护弱者,是正义的行为,维护正义需要保护弱者的正当利益,给予弱者必要的扶助。
②正义要求人们为弱者撑起一把“保护伞”,对弱者给予必需的福利权和救助权,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③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2.正义的要求是什么?
案例一:被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加工企业湖南锦瑞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锦瑞食品”),采购食品原料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的事实持续时间达两年以上、涉案金额1112.81万元,数额巨大,性质恶劣,并被央视“3.15”晚会曝光,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依据有关规定,决定对锦瑞食品相关生产经营负责人从重处罚:处法定代表人杨立才上一年度在公司所获收入10倍罚款人民币100万元,处生产厂长孙志勇上一年度在公司所获收入10倍罚款人民币100万元。
案例二:桂某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为了治病,他花光了积蓄,家庭也几乎被拖垮。当地政府为其申请了大病救助,社区干部帮扶桂某开了一家商店。
要求人们分辨是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违法者受到惩罚
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正义作为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它要求:
对当事人
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
对社会
对弱者
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①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十分崇高的价值目标。
②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
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④司法活动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
3.追求正义的意义
“科技精英杀妻分尸,超过200人为他求情”
徐建平,浙江绍兴人,其将妻子残忍杀害,一审被判处死刑。他在上诉状中写下万言书,提出自己拥有10项国家发明专利,想用为国家、社会做贡献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过错,据此请求二审法院从轻审判。徐建平日常为人亲和、孝敬父母,有超过200人为他上书请愿。
如果你是二审法官,会如何裁决?
(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张桂梅颁奖。以表彰她在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正义之举。
罪刑法定是我国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意味着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的种类、幅度,均由法律规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思考:罪刑法定体现正义有什么意义?
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民法典关于见义勇为的行为免责的规定体现了什么?
(2)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探究分享
国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什么意义?
①国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利于保障正义。
②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最大效用也在于保障正义。
③制度是维护和实现正义的基本保障。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3)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医疗方面:我国编织了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养老方面:全国大部分省份建立了80周岁以上高龄老师津贴制度。
文化教育方面: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实现免费开放。
(4)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为什么说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①国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有利于营造协调、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归纳:追求正义的意义
(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2)正义作为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
(3)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4)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公平正义的价值
认识公平
正义的力量
公平的含义和内涵
公平的意义
正义的含义
正义的要求
对个人
对社会
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正义的意义
是社会文明的尺度
课堂小结
链接中考
1.(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我国政府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奋斗有公平发展的机会,把公平贯彻到社会最底层。我国政府如此重视公平,因为公平是( )
①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②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③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④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管好路灯,就是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为所有人照路”。下列对公平理解错误的是( )
①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②每个人要努力追求绝对的社会公平
③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④公平让所有人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D
A
3.(2023·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下列名言哲语体现了正义感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C.以德治国,以文化人 D.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4.(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正义行为的是( )
A.扶危济困 B.见义“智”为 C.遵纪守法 D.恃强凌弱
A
D
5.(2023·山西·中考真题)针对下边漫画中主考官的考题,大象会对主考官说( )
A.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需要这样的考试
B.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不当这“出头象”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此考试,实则不公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C
6.(2023·浙江杭州·中考真题)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下列事件符合坚守公平要求的是( )
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乘客不听劝阻大声打电话
②某些网络平台流量至上,通过刷单虚构交易数据
③我国实行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④大学生开设公益培训,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