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议题式教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议题式教学
2.教学年级和班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第一节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 政治认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自由与平等的重要性,认同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法治意识: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认识到法律在保障公民自由与平等权利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4. 公共参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由与平等的内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让学生认识到自由与平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具体体现。
2. 难点:如何正确处理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关系。
解决办法:通过情境模拟、课堂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正确处理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黑板、粉笔等。
2. 课程平台: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学课件等。
3. 信息化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新闻报道等视频资料。
4. 教学手段: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境模拟、课堂辩论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 理论介绍:介绍自由与平等的基本概念,强调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由与平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重点难点解析:解析自由与平等的关系,通过举例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
三、实践活动
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由与平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实验操作: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由与平等的重要性。
3.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学生小组讨论
1. 讨论主题:围绕自由与平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2. 引导与启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成果分享: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回顾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由与平等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 《世界人权宣言》的相关内容。
- 《联合国宪章》中关于自由和平等的阐述。
- 国内外关于自由与平等的经典案例分析。
- 有关自由与平等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 国内外知名学者关于自由与平等的演讲和著作。
2. 拓展建议:
- 组织学生开展关于自由与平等的课题研究,深入探讨其在不同领域和层面的表现和影响。
-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如《自由的边界》、《平等的追求》等,加深对自由与平等的理解。
- 观看有关自由与平等的纪录片和电影,如《无声的抗争》、《平等的梦想》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专业的视角。
- 组织学生参加有关自由与平等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识。
- 鼓励学生参与有关自由与平等的辩论赛和征文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 利用网络资源,如教育平台、学术论坛等,引导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和交流,拓宽知识面。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由与平等的真谛,了解了自由与平等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我们深入理解了自由与平等的内涵,并学会了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正确处理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还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当堂检测:
1. 请简述自由与平等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请列举一个关于自由与平等的具体案例,并分析其意义。
3. 请谈谈你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学到的关于自由与平等的知识。
4. 请谈谈你对自由与平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看法。
5. 请举例说明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正确处理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关系。
6. 请谈谈你对自由与平等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自由与平等的理念。
7. 请谈谈你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关于自由与平等的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 请谈谈你对自由与平等的认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自由与平等的原则。
9. 请举例说明自由与平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谈谈你的看法。
10. 请谈谈你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关于自由与平等的知识,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板书设计
1. 自由与平等的概念
2. 自由与平等的重要性
3. 自由与平等的案例分析
4. 自由与平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自由与平等的处理方法
6. 自由与平等的实践操作
7. 自由与平等的总结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教学过程,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我提出的问题可能过于宽泛,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的思考。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提出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在讲授新课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自由与平等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用更多的实例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此外,在组织实践活动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活动设计不够有趣和吸引人。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设计更多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最后,在课堂小结和当堂检测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自由与平等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讨论和思考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1:请分析以下案例,阐述我国在保障公民自由与平等方面的做法及成效。
答案:我国在保障公民自由与平等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保证人民民主专政,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公民的言论、新闻、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其次,我国实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此外,我国还通过完善教育制度,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促进公民自由与平等权利的实现。
2. 例题2: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谈你对自由与平等关系的理解。
答案:在我国,自由与平等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我国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使每个人都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另一方面,我国实行男女平等、民族平等、宗教信仰平等等基本国策,保障每个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既要珍惜自己的自由,也要尊重他人的自由,同时要努力实现平等,消除歧视和偏见。
3. 例题3:请分析以下案例,谈谈我国在保障公民自由与平等方面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答案:在保障公民自由与平等方面,我国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一些地区和领域,男女平等、民族平等、宗教信仰平等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和偏见。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权利。此外,还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消除歧视和偏见。
4. 例题4: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谈谈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践行自由与平等理念的。
答案: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践行自由与平等的理念。首先,我尊重他人的自由,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其次,我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我还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消除对他人和社会的歧视和偏见,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5. 例题5:请谈谈你对自由与平等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自由与平等。
答案:自由与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在实践中实现自由与平等,首先要尊重他人的自由,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其次,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消除对他人和社会的歧视和偏见,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