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7.巨人的花园教学目标: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硕、允”等11个生字,会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2.能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3.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4.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5.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懂得待人不要冷漠、自私,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自己才会得到快乐与幸福的道理。教学重点:1.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2.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懂得待人不要冷漠、自私,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自己才会得到快乐与幸福的道理。第1课时课时目标: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硕、允”等11个生字,会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2.能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3.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教学过程:一、激发想象,引入课文1.引导学生想象巨人形象:《宝葫芦的秘密》中的王葆是一个普通的人,今天学习的《巨人的花园》中的主人公则是一个“巨人”。作者简介:奥斯卡·王尔德,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2.(出示巨人赶孩子们离开花园的插图)请同学们打开想象,这个巨人会是什么样子 提示1.由巨人的巨大双脚想象他的样子。提示2.由画面上孩子们吓得四散奔逃的情景说说对巨人的初步印象。3.质疑导入课文:看着这幅课文图画,你有问题要提出来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二、提炼主线,整体感知1.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巨人的花园。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2)标出自然段。2.反馈交流需要提醒的字音、字形,然后读读词语:丰硕 允许 禁止 砌墙 布告牌惩罚 踪迹 呼啸 自私 脸颊 拆除覆盖 一缕阳光 搂住3.书写指导砌、牌、啸、颊因为巨人对孩子们不同的态度,巨人的花园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课文中花园变化了几次呢 (3次)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完成作业本第3题。要点:(1)句子:②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我们在这儿多么快乐!”孩子们欢叫着。→巨人外出时(1-2),花园里充满了孩子的欢声笑语;(板书:巨人外出 可爱的花园)句子:⑦单单在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小鸟......绕着圈子用力跑。⑨可是春天始终没有来......但巨人的花园却什么也没有。→巨人回来后(3-9),赶走了孩子们。花园整日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变得凄凉。(板书:巨人归来 凄凉的花园)(3)句子: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尽情的玩耍。→巨人拆除围墙后(10-15),欢迎孩子们。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板书:巨人醒悟 孩子的乐园)5.概括主要内容这样我们就知道本文主要讲的是巨人外出时,花园里充满了孩子的欢声笑语;巨人回来后,赶走了孩子们,花园整日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变得凄凉。巨人拆除围墙后,他欢迎孩子们。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6.小结:像这样我们先掌握了各个部分的意思,再将这几个部分合并起来就能概括全文的内容。这种方法就叫做段意归并法。(段意合并法)三、想象画面,感悟奇妙1.聚焦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花园的景象。过渡:同学们,巨人外出看望朋友,一住就是七年。这七年间花园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自然段。这一段都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呢?(第一句) 板书:可爱②哪些景物体现了大花园的可爱?(青草、花朵、桃树、鲜花、小鸟)请同学们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可点拨:引导学生抓住“可爱的大花园”展开想象,青草、桃树、小鸟等是怎样的,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我们在这儿多么快乐!”在想象画面的过程中,融人快乐的情感。)③朗读体会2、聚焦人物,初识形象师:多么可爱的花园,多么热闹的场景,充满了欢叫声。(播放音频:你们在这儿做什么?)听,巨人回来了,脚步声越来越近,咚咚,咚咚,孩子们吓得四处逃窜,小鸟也迅速飞走了,巨人太可怕了。(1)出示:巨人回到家,看见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请同学们读3-6小节,边读边做好批注。(2)交流讨论:语言:①“你们在这儿做什么?”同学们想象一下,巨人此时会是什么样子的?(预设:他在大声斥责孩子们,语气很粗暴,他可能涨红了脸,瞪着溜圆的眼睛,插着腰,心想: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竟敢跑进来,真没规矩)师:这位同学真会想象,边读边想象,是我们学习童话故事的好方法,会将故事读得很有趣。巨人还自言自语——②“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这是随便什么人都懂得的。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师:请你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的人)(过渡:他还做了什么呢?)动作:③他在花园得四周砌了一道高墙,挂出一块布告牌:禁止入内,违者重罚。看到这样的布告牌,孩子们会怎么说?怎么想呢?(预设1:天哪,那以后我们去哪玩呀预设2:以后我们是不是再也不能去花园玩了预设3:肯定不能去了,要是去了,他肯定会重重惩罚我们的预设4:真是个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人)师:是啊,禁止入内,违者重罚不就禁止了欢乐嘛!此时的真是冷酷无情。巨人回来了,花园的和谐被打破了。孩子们的笑声也没了,巨人的花园会发生哪些变化?巨人会发生转变吗?孩子们还能回到花园里玩耍吗?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板书设计:巨人的花园巨人外出 可爱的大花园巨人回归 凄凉的花园巨人醒悟 孩子的乐园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体会巨人由冷漠、孤独到和善、无私的转变。2.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3.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懂得待人不要冷漠、自私,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自己才会得到快乐与幸福的道理。教学过程:复习导人,走进故事情境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英国作家王尔德《巨人的花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巨人可爱的花园,花园里有孩子们的欢笑声。五彩斑斓的花园,百花齐放,美不胜收。我们还了解到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砌起了高墙,挂出一块布告牌。将孩子们驱逐于墙外。二、比较阅读,体会人物形象1.聚焦第7-9自然段,读悟没有孩子们的花园景象。(1)砌墙后的花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预设:巨人的花园仍是冬天的景象。)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7-9自然段,花园里的景色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呢?圈一圈。(小鸟、桃树、雪、霜、北风、雹)②关于他们,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出示:这段话中,哪些语句特别有新鲜感,让你感到了童话的奇妙。划句子,写感受。师:曾经可爱的花园如今一片荒凉。只有寒冬,大家想象一下这北风呼啸,雪花飞舞的景象。之前的小鸟呢?(预设: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桃树呢?(预设:桃树也忘了开花)是呢!有位同学看到这两句描写,他非常喜欢,就在旁边做了批注。出示批注:作者将小鸟和桃树拟人化,我仿佛真看见小花在发现告示牌后吓得瑟瑟发抖的样子。雪和霜——一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另一个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北风——整天在花园里呼啸雹——在屋顶闹三个钟头,并在花园绕着圈子用力跑出示批注:将“雪”“霜”“北风”“雹”拟人化,生动形象,语言活泼自然,冬天的严寒与冬日的各种景象跃然纸上。③朗读指导:巨人的花园仍旧是冬天的景象,一片凄凉。都是这些调皮的家伙在捣蛋。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语句。(2)过渡:啊!多么凄凉!同一座花园,有孩子时生机盎然,没孩子时却寒冷衰败。对比如此鲜明,真让人觉得很奇怪。那花园的景色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课件出示:巨人自己也觉得很疑惑很苦恼,坐在窗前望着凄凉而荒芜的花园,说道,“我不懂为什么春天来得这样迟”巨人还说“我盼望天气快点儿变好。”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巨人说的这些话,体会一下巨人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伤心、难过、哀愁、盼望着春天的到来)(3)小结:这些话是巨人的语言描写。“我不懂为什么春天来得这样迟”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疑惑、苦恼。“我盼望天气快点变好”体会到他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2、对比花园前后的不同(1)春天还会来到巨人的花园里吗?(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0、11自然段,用彩色的笔画出花园发生变化的句子。预设1:一天早晨,巨人还在睡觉,忽然听见了动人的音乐.......他很久没有听见小鸟在花园里唱歌了,觉得这是全世界最动听的音乐。师:是的,其实只是一只小小的梅花雀在窗外唱歌。但在巨人的耳朵里,小鸟的歌声成了全世界最动听的音乐。除此之外,巨人的花园还发生了更奇特的变化。预设:这时,雹停止了疯闹,北风也不再吼叫,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师:你们还看到了什么?预设:孩子们从墙上的小洞爬进花园里来了。他们都坐在桃树上面,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在孩子们头上轻轻的舞动胳膊。小鸟们快乐地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小结:这的确是很可爱很奇特的景象。同一座花园,最开始是可爱的。巨人回来后,砌起了一座高墙,孩子们离开了,花园就变得凄凉了。如今孩子们从墙上的小洞爬进花园里来,花园又出现了奇特的景象,变得生机盎然。同学们,让巨人的花园重新变得生机盎然的原因是什么呢?(孩子来到了花园里,孩子们带来生机)3.聚焦巨人前后行为的改变(1)是的,在这群孩子里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他太小了,以至于够不到桃枝,而他所在的这个角落也还是冬天的景象。在课文里面还有几个描写这个小男孩的句子,请同学们读11~13自然段,用“——”画出来。(作业本P93,第2题)想一想,他的出现让巨人发生了哪些变化?找找巨人语言和行为上转变的句子吧。用()表示。出示1:他太小了,手还挨不到树枝,只好在树旁转来转去,哭得很厉害。出示2:只有这个小男孩没有跑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出示3:小男孩伸手搂住巨人,亲吻着他的脸颊。巨人的转变1:巨人看见这个情景,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巨人对自己先前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巨人的转变2: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巨人心生怜爱,,主动抱男孩)巨人的转变3:巨人对他们说:“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围墙。(巨人被男孩的童心所感动)品一品:描写巨人的言行十分细腻,哪些词句触动了你?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可以抓住“悄悄”“轻轻”等细微的动作描写谈阅读感受,体会巨人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内心原本是善良的,这种善良一旦被唤醒,给他人,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三、回归整体,理解文章上旨1.引读最后两节: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学生读);许多年过去,巨人老了——(学生读)。2.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1)出示:“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2)小组讨论:“孩子”和“美丽的花”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巨人为什么说孩子们是“最美丽的花” (3)全班讨论:预设1:花是美的象征,而孩子也是美丽、活泼、充满生机的。预设2: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预设3:要尊重孩子。巨人从“反感儿童”到“接受儿童”再到“被儿童救赎”,“自私的巨人”从“自私”走向了“博爱”,深刻认识到儿童的重要。预设4:孩子如同天使般纯真、善良、无私、充满活力。3.拓展深化。(1)童话故事不仅有趣,还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出示补充材料)引导:同学们,看完这段介绍,你对巨人“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这句话有新的想法吗?(2)学生自由表达,明白作者王尔德爱儿童,有童心,才会写出这么美的童话故事。(3)读懂童话蕴含的道理①待人不要冷漠、自私,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自己才会得到快乐与幸福。②做人不可以任性,自私、要学会用宽容的心去对事、对人。要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团结合作,学会帮助别人!四、发挥想象,填补课文空白(小练笔)1.布置任务:巨人的花园最后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他们是怎样尽情玩耍的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它写下来。提示: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可以按照四季的顺序想象巨人和孩子们在花园里玩了什么,他们是怎么玩的 也可以抓住一个玩 耍的场景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2.选做作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更多童话故事:(1)原著《自私的巨人》或王尔德的其他童话。(2)其他巨人的故事,如罗尔德·达尔的《圆梦巨人》。五、板书设计巨人的花园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