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分题型复习:填空题三(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分题型复习:填空题三(含解析)

资源简介

期末分题型复习:填空题三
、填空题
阳春三月,丽水各地正值赏花好时节。如图为桃花结构图:
(1)桃花有鲜艳的色彩和香甜的气味,属于    (填“虫媒花”或”风媒花”);
(2)解剖桃花子房时,看到的白色小颗粒是   ;
(3)桃花受精后最终发育成桃子,其中桃子可食用部分(果皮)由图中    (填序号)发育而来。
请根据顶端优势的原理,回答下列对作物处理的有关问题:
(1)种植用材林的时候,为了促进主干长得又高又直,就不要损伤主干上的   ,任它自由生长并除去   。
(2)种植果树时,在幼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时要剪去   ,使   萌发,然后再根据需要,对新生   加以取舍,就可以形成一定形状的树冠。
(3)种植棉花、番茄时,为了促使多生侧枝,在侧枝上多开花结果,要适时地摘除主干上的   ,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如图分别为匍枝根霉和青霉的形态图,观察后完成下列问题.
(1)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⑤是   ;⑥是   .
(2)匍枝根霉的菌丝内   横隔,依靠   吸收有机养料,   的顶端膨大成球状,里面生有   .
(3)青霉的菌丝内   横隔,直立菌丝的顶端分枝,外形像   状,上面长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是   色的.
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
(3)此实验说明了   。
如图是十字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   (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到车内的人,但是车的外表却很清晰,是因为车内的人   ,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   。
农业上果农经常采用营养繁殖的方式进行花卉和果树的栽培,嫁接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请回答:
(1)嫁接这种繁殖技术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接穗和砧木两部分的 紧密结合。如果将桂味荔枝的枝条嫁接到妃子笑的砧木上,那么长出的荔枝是 (填序号)。
A.桂味荔枝 B.妃子笑荔枝 C.杂交品种
(2)果树通常不采用种子进行繁殖而采用营养繁殖栽培,请你写出一条该种繁殖方式的优点   。
如图所示,小明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另一端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小明开始试验时,眼睛从右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小孔扎成了三角形
B.小孔扎成了正方形
C.小孔太大
D.小孔太小
(2)换了易拉罐,重新按正确方法制作并操作后,小明看到了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实验中观察到烛焰的像偏小,为了增大烛焰的像,在不更换原有易拉罐的情况下可采取的办法是    。
(3)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
人或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处于其听觉频率范围   (填“之内”或“之外”),且听觉范围要广得多,频率分布的这种特点便于同类交流并与环境互动。同时播放宋祖英和降央卓玛演唱的歌曲《映山红》,人们仍能分辨出他们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测量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时,作用在木块上的水平拉力F大小随时间t变化情况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运动速度v随时间t变化情况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以上情况可知,木块在    时间段内速度减小,木块在第15s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N。
根据图中汽车中乘客的反应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现在的运动状态时    (选填“突然开动”或“突然刹车”或“匀速行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乘客具有    ,导致身体向前倾.
如图是一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秒,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厘米,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速度是   米/秒,该水滴下落过程是   (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F=k△x)。下表记录了某根弹簧弹性限度内所受拉力和伸长量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表中空格处应填   ,该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为k=   N/cm。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弹力F/N 0 0.3 0.6 0.9 1.2 1.5
弹簧伸长量△r/cm 0 1.2 2.4 3.6   6.0
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太阳的直射点是变化的,夏至日,太阳直射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在一年中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   。冬至日,太阳直射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在一年中   。
2020年4月15日(农历三月二十三)黎明时分,月亮先后与木星、土星、火星“约会”,上演“三星伴月”的精彩戏码。
(1)这一天晚上能观察到的月相是   (填“上弦月”或“下弦月”);
(2)木星、土星、火星属于 (填字母)。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2,该日地球位于图1所示公转轨道中的   (填序号)位置,这一天太阳直射    ,图中A地将迎来    (填“黎明”或“黄昏”)。
(2)如图3,厦门(24.5°N,118°E)湖滨中学科学兴趣小组观测发现,在正午阳光照射下,树影朝向偏   (填“北”或“南”)。
(3)一年中当正午树影最长时,厦门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且比 A点的白昼时间   (填“长”或“短”)。
读地球运动的演示实验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
(2)图中示意太阳直射在   (纬线),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
(3)A点的经度是   ;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期末分题型复习:填空题三答案解析
、填空题
(1)虫媒花
(2)胚珠
(3)③
【解析】(1)虫媒花的特点:花冠大,颜色鲜艳,有香味,花的基部有蜜腺;风媒花种子的特点:轻、小、多;
(2)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柱头接受花粉,花柱支持柱头,子房内生胚珠;
(3)
(1)桃花花冠颜色鲜艳,有香味,故桃花属于虫媒花;
(2)桃花子房内生胚珠,故解剖桃花子房使,看到的白色小颗粒是胚珠;
(3)桃子可食用部分是果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故填 ③ 。
(1)顶芽;侧芽
(2)顶芽;侧芽;侧芽
(3)顶芽
【解析】顶端生长占优势的现象叫顶端优势,顶端优势是指一个枝条上,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它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好顶芽,维持顶端优势,如用材林;一是打破顶端优势,如果树。
(1)有分析可知,种植用材林的时候,为了促进主干长得又高又直,就不要损伤主干上的顶芽,任它自由生长并除去侧芽。
(2)种植果树时,在幼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时要剪去顶芽,使侧芽萌发,然后再根据需要,对新生侧芽加以取舍,就可以形成一定形状的树冠。
(3)顶端优势的原理在果树整枝修剪上应用极为普遍,人工切除顶芽,就可以促进侧芽生产,增加分枝数。种植棉花、番茄时,为了促使多生侧枝,在侧枝上多开花结果,就要适时地摘除主干上的顶芽,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1)孢子囊;直立菌丝;营养菌丝;孢子;直立菌丝;营养菌丝
(2)无;营养菌丝;直立菌丝;孢子
(3)有;扫帚;青绿
【解析】匍枝根霉亦称黑面包霉,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由土壤或空气中都很容易分离得到.这种真菌的特征是具有细长菌丝,不分隔,孢子囊在直立菌丝顶端成球状,孢子成熟时呈黑色.营养方式为腐生;靠孢子来繁殖后代.
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其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所以青霉显出绿的颜色;
解:(1)图中①孢子囊,②直立菌丝,③营养菌丝,④孢子,⑤直立菌丝,⑥营养菌丝.(2)匍枝根霉亦称黑面包霉,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由土壤或空气中都很容易分离得到.这种真菌的特征是具有细长菌丝,不分隔,孢子囊在直立菌丝顶端成球状,孢子成熟时呈黑色.营养方式为腐生;靠孢子来繁殖后代.(3)青霉的直立菌丝内有横隔,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其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
(1)声音越来越小
(2)声音越来越大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空气越来越稀薄,所以声音越来越小;(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稠密,所以声音越来越大;(3)此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凸透;靠近;反射的光很弱;关闭
【解析】(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①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
②2f>U>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投影仪和幻灯机.
③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2)当光线很暗时,凸透镜无法成像;(3)知道在夜晚行车时,为了防止车前的玻璃形成平面镜成像,夜晚,车内不应开灯,这样车内的光线较暗,更有利于看清外边的交通状况.
【解答】解:(1)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同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甲、乙,可知汽车的像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汽车是靠近摄像头.(2)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是因为车内的人反射的光很弱,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3)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关闭,车内较暗,使车内不能形成平面镜成像,便于看清路况,
故答案为:凸透;靠近;反射的光很弱;关闭.
(1)A
(2)繁殖速度快或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解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可见嫁接属于人工营养繁殖,是无性繁殖。
(1) 嫁接时,使两个伤面的形成层靠近并扎紧在一起,结果因细胞增生,彼此愈合成为维管组织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所以嫁接这种繁殖技术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接穗和砧木两部分的 形成层紧密结合。嫁接成功后的植物的枝条部分是由接穗的品种决定的,题中接穗品种是桂味荔枝,所以长出的荔枝应是桂味荔枝,A选项正确。
故选A.
(2) 果树通常不采用种子进行繁殖而采用营养繁殖栽培,请你写出一条该种繁殖方式的优点 :繁殖速度快或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
【解析】
解:(1)小孔太大时,烛焰不能通过小孔成像,所以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是小孔太大,故C正确;
(2)在小孔到光屏距离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采取的办法是使蜡烛与小孔距离近一些;
(3)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树叶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同。
故答案为:(1)C;(2)使蜡烛与小孔距离近一些;(3)树叶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同。
之内;音色
【解析】只有发声频率处于其听觉频率范围之内,人类或动物才能听到声音;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利用音色能区别不同的发声体。
只有人或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处于其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才能便于同类交流并与环境互动。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之内;音色。
40~50 s;4
【解析】(1)根据图丙分析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根据丙图,找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再根据乙图确定此时受到的拉力,并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摩擦力,最后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分析15s内时摩擦力的变化即可。
(1)根据图丙可知,木块再40~5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2)根据丙图可知,木块在30~4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拉力为4N。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此时的拉力4N。在第15s时,木块做加速运动,但是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摩擦力不变,还是4N。
突然刹车;惯性
【解析】解:人坐在行驶的汽车里,当汽车突然减速或刹车时,人的下身随汽车一起速度减小,但上身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身体会突然向前倾倒.
故答案为:突然刹车;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乘客身体向前倾,是由于惯性的作用,那么需要考虑两种情况:①由动到静或由快到慢;②由静到动或由慢到快;然后根据汽车行驶方向和乘客的倾斜方向进行判断.
20厘米;1米/秒;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由刻度尺读出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由时间间隔可知运动时间;利用v=计算速度;通过观察两点间距的变化就可以判断雨滴的运动情况。
【解答】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为sAC=20.0厘米=0.2米;tAC=0.1秒+0.1秒=0.2秒,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速度是vAC===1米/秒;雨滴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两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雨滴做变速直线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20.0;1;变速直线。
4.8;0.25
【解析】(1)根据表格找到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数量关系,然后对方格内的数据进行计算;
(2)从表格中找到一组数据,然后根据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弹力每增加0.3N,弹簧的伸长量增加1.2N,那么空格处的数值为:3.6+1.2N=4.8N。
(2)根据第2组数据得到:。
北回归线;最大;赤道;南回归线;最小
【解析】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向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由于地球绕日公转,太阳的直射点是变化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回归线,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在一年中最大;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 赤道。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在一年中最小。
(1)下弦月
(2)B
【解析】(1)新月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到了农历初七、八,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看到,称之为“上弦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
(2)恒星是一种由发光球体的等离子体,通过其自身重力保持在一起的天体。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
(1)下弦月就是指太阳,地球,月亮处于一定的位置。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 因此2020年4月15日(农历三月二十三)的月相为下弦月。
(2)木星、土星、火星属于行星。
故答案为:(1)下弦月(2)B
(1)④;南回归线;黎明(2)北(3)昼最短夜最长;短
【解析】(1)读图2可知,该日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夜现象,因此可判断,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地球位于图1所示公转轨道中的④位置;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可知,图中A点位于晨线上,将迎来黎明。
(2)如图3,厦门(24.5°N,118°E)湖滨中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没有太阳直射,在正午阳光照射下,树影朝向偏北。
(3)一年中当正午树影最长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厦门昼最短夜最长,A点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故比A点的白昼时间短。
(1)自西向东;一天
(2)南回归线;冬至日
(3)30°N,60°E;西北
【解析】(1)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2)图中示意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夜现象,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3)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可判定A点的经度是30°N,60°E。同时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定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第 1 页(共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