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分题型复习:解答题三、解答题如图表示某地男女身高增长速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表示的是 (填“男”或“女”)性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曲线;(2)在一个古代坟墓里发现两具尸体的骨骼,考古专家经过推测他们是一对夫妇,而且知道哪一具是女性尸体,你的判断依据是 ,它属于 性征。下表是对爬行类动物进行实验的结果(表中数据为不同温度下发育出生的雄性个体百分率): 20℃ 24℃ 26℃ 28℃ 30℃ 32℃ 34℃ 36℃密西西比鳄 0 0 0 10 20 50 100 100红海龟 100 100 100 90 50 20 0 0龟 0 10 60 100 60 30 0 0绿草蜥 51 50 50 49 51 50 49 50请据上表所提供的数据分析回答:(1)表中各生物的胚胎发育方式为 ,性别分化不受温度影响的是 。(2)如图是上表中的 性别发育与温度的关系,该关系的特点是 。(3)恐龙是一种生活在中生代的巨型爬行动物,约在6700万年前突然在地球上灭绝,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有多种假设,请根据以上实验的启示,提出一种合理的假设(解释要简明扼要)。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小红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青春美少女(如图),请据图回答:(1)A表示正在受精的卵细胞,B→C阶段的发育过程是在图乙 (填序号)内完成的;(2)D是由B经过分裂和分化等复杂过程后形成的,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3)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的途径 : 母体→ →脐带→胎儿。俄国著名的科学家巴甫洛夫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第一阶段:给狗喂食,狗在进食时自然分泌唾液;第二阶段:在狗看不见的地方发出铃声,此时狗不会分泌唾液;第三阶段:*,发出相同的一段铃声,重复该操作多次;第四阶段:发出铃声但不喂食,狗分泌唾液。(1)第三阶段“*”处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代号)A.给狗喂食前B.给狗喂食后(2)第四阶段狗听到铃声便分泌唾液,这属于 反射。(3)“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感受器位于 内。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1)当小铁球A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标出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2)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甲中的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MN上运动的轨迹。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①、②所示。(1)观察图①可知,甲车在作 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 秒。(2)观察图②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米。(3)比较图①、②可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暑假期间,家住聊城的小明准备乘坐Z308次列车去北京参加青少年夏令营,该车经停车站的信息如右表所示,利用图中信息解答以下问题:站序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停留时间01 厦门 ...... 17:32 ...... 02 莆田 19:06 19:10 4分钟 03 三明北 21:17 21:20 3分钟 04 抚州 23:03 23:07 4分钟 05 南昌西 23:53 00:03 10分钟 06 九江 01:11 01:16 5分钟 07 阜阳 05:04 05:10 6分钟 08 菏泽 07:20 07:23 3分钟 09 聊城 08:30 08:34 4分钟 10 衡水 09:51 09:55 4分钟 11 北京西 12:04 12:04 ……Z308次 厦门→北京西 直特 有空调(1)则该列车从聊城站出发到达北京西站所用时间约为 小时。(2)已知聊城站到北京西客站的路程约为490km,计算该车此行程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大 如图所示.在放大的测力计表盘中画出此时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河边一棵树上挂着的重为2N的小球正在摆动,请画出小球在图中位置时受到重力的示意图,并在图上用点A标出小球最终静止的位置.按要求在答题卷中作图。(1)请在图中上补全凸透镜的光路图(2)如图所示,S1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做出发出点S的位置,并做出经过P点的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3)画出2020年4月14日(农历廿二)的月相。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测绘的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某日的12时测得)。(1)小明忘记标注时间,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图B是在 测绘的(选填“夏季”或“冬季”)。(2)该现象可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我们湖州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 (填节气名称)的光照情况。(3)按上述理论设计,湖州的楼间距应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广州的楼间距。(4)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2)。请你分析;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 (选填“自转”或“公转”)运动。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月球的运动对地球具有重要的影响。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 1 是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所拍摄的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月球表 面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布满 ,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2)月球总是只有一面对着我们,人们在地球上看不见月球的背面,原因是 。(3)1969 年 7 月 20 日(农历六月初七),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 踏上月球。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天,月相的名称为 。该脚印在月球上存留了 很长时间,这是因为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既没有水和 ,也没有生物。(4)2021 年 11 月 19 日下午,宁波人民欣赏了一次约 3 小时 29 分钟的月偏食。据科学家们预测, 这将是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月偏食。这一天,月球位于图 2 中 (填字母) 位置。小金在坐长途汽车时,为了防止晕车,妈妈不停地与他聊天,分散注意力,以减弱晕车的症状。请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晕车主要是由于图中 (填字母)区域的前庭特别敏感导致的。(2)妈妈讲话的声音经过耳廓的收集进入外耳道传到中耳后首先引起 的振动。(3)小金哪怕闭眼也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主要是由于妈妈声音的 有别于他人。期末分题型复习:解答题三答案解析、解答题(1)男(2)女性骨盆宽大;第二【解析】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遗精和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由图可知,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身高生长速度开始加快.女孩比男孩进入青春期要早,可见曲线甲表示的是男身高生长速度的变化曲线;(2)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并首次出现遗精.女孩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等,并出现月经。(1)卵生;绿草蜥(2)密西西比鳄;在温度低于20℃时全部发育成雌性,温度高达34℃时全部发育为雄性,在26℃~34℃时既有雄性,也有雌性(3)地球环境温度升高导致恐龙灭绝。恐龙的卵发育为雌性还是雄性也可能与当时的环境温度有关,由于意外的原因(如:小行星撞击地球等)导致当时地球温度发生异常变化,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孵化出的恐龙只有单一性别,无法繁殖后代而灭绝。【解析】动物的有性生殖按胚胎发育方式可以分为卵生、胎生和卵胎生三种。昆虫、鸟、绝大多数爬行动物和鱼都是卵生的。空气的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受精卵的孵化。(1)爬行类动物的胚胎发育方式为卵生。从表中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变化,密西西比鳄、红海龟、龟受精卵发育出生的雄性个体百分比变化明显,而绿草蜥雄性个体百分比始终为50%左右。可见,绿草蜥性别分化不受温度影响。(2)从图中可见,当温度低于20℃时,该爬行类动物全部发育成雌性,温度在26℃-34℃之间时,雌性个体有所减少,开始出现雄性个体,温度达到34℃时,全部发育为雄性。这与表中密西西比鳄发育情况相符。(3)恐龙为爬行动物,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多种假设。根据该实验,可以猜测恐龙卵发育为雌性还是雄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可能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当时地球温度发生剧烈变化,使得在很长时间孵化出来的恐龙只有单一性别,而无法繁殖后代灭绝。(1)②(2)子宫(3)胎盘【解析】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此后受精卵不断运动和分裂,最终植入子宫内壁上,怀孕开始。怀孕后胚胎继续发育,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而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经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的。(1)A表示正在受精的卵细胞,B→C阶段的发育过程是在图乙②内完成的,因为受精卵的形成部位是在输卵管完成的。(2)D胚胎是由B受精卵经过分裂和分化等复杂过程后形成的,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3)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的途径 : 母体→胎盘→脐带→胎儿。故答案为:(1)② (2)子宫(3)胎盘【解析】解:(1)第二阶段给狗以铃声刺激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因为铃声与食物无关。第三阶段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先响铃声再喂食,多次重复。所以第三阶段“*”处的操作是给狗喂食前,发出相同的一段铃声,重复该操作多次。(2)第四阶段听到铃声以后的小狗能够对铃声作出分泌唾液的反应,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导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音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位听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就产生了听觉。所以“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耳蜗内。故答案为:(1)A(2)条件(3)耳蜗(1)(2)【解析】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解答。(1)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光被小球挡住,所以在地面上的影子是从A点向地面作垂线,和地面的交点,即为影子。(2)虽然小球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但是在每一点的影子,都是从这一点向地面作垂线,影子都在地面上,由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圆形轨迹运动,根据圆的对称性,所以影子的轨迹在地面上是一条线段。如图:(1)匀速;6(2)1.2(3)小于【解析】(1)根据图像的形状分析甲车的运动状态。根据图像确定甲车经过0.6m所用的时间。(2)根据②图分别确定A.B对应的路程,然后相减即可;(3)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甲和乙的速度,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1)根据图①可知,甲车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用的时间为6妙。(2)A点对应的路程为0.6m,B点对应的路程为1.8m,则AB对应乙的路程:S=1.8m-0.6m=1.2m;(3)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则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1)3.5(2)【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列车从聊城到北京西站的运行时间是12:04-08:34=3.5h;(2)已知聊城站到北京西客站的路程约为490km,则该车此行程的平均速度:。解:测力计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平衡,所以其示数应等于1000N,因此指针应指在1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解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测力计所受的力,在画指针位置时注意数量级.解:重力作用点在小球的球心,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线段,在线段的末尾标出力的方向,并写出力的大小;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小球最终静止在细线的竖直方向,如图所示:【解析】(1)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中心,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1)解:如图所示:(2)解:如图所示:(3)解:如图所示:【解析】(1)对于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①过焦点的;②平行于主光轴的;③过光心的。(2)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3)画出下弦月的月相即可。(1)图示的入射光线过焦点,则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因此凸透镜的光路图为:(2)先作出点S′的对称点,为物点S,之后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OP,画上箭头,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图:(3)每月农历二十二日为下弦月,如图:(1)夏季(2)冬至(3)大于(4)公转【解析】在北半球,夏季的太阳高度角大, 太阳离我们越近,影子越短;由于地球公转,使得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使得太阳高度角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了影子的变化;(1)B是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太阳直射点离我们近,影子更短;(2)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离我们最远,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所以我们湖州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冬至日;(3)湖州在广州的北面,太阳直射点离我们更远,太阳高度角更小,影子更长,所以按上述理论设计,湖州的楼间距应大于广州的楼间距。(4)由于地球公转,使得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使得太阳高度角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了影子的变化,所以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故答案为:(1)夏季(2)冬至(3)大于(4)公转(1)环形山;外来星体的撞击(2)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等(3)上弦月;空气(4)D【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月球表 面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布满环形山,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外来星体的撞击。(2)月球总是只有一面对着我们,人们在地球上看不见月球的背面,原因是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等。(3)农历六月初七为上弦月,故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天,月相的名称为上弦月;脚印在月球上存留了 很长时间,这是因为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既没有水和空气,也没有生物。(4)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月球位于图 2 中D 位置。(1)C(2)鼓膜(3)音色【解析】 耳朵能够进行声音与神经信号的转换,神经信号继而被大脑翻译成为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耳的组成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两部分。耳廓和外耳道的机能是收集声波。中耳: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咽鼓管等。咽鼓管为中耳与鼻咽部的通道,中耳与外界空气压力可通过咽鼓管取得平衡。鼓室内有听小骨、韧带等。内耳:内耳由一系列复杂的管腔所组成,亦称迷路,位于颞骨部内,有骨迷路和膜迷路之分。骨迷路是骨性管道,膜迷路是包含于骨迷路内的膜性管和囊,由上皮和结缔组织构成,与骨迷路形态基本一致。膜迷路是封闭的,管内含有内淋巴。(1) 晕车主要是由于图中C前庭、半规管区域的前庭特别敏感导致的。(2)妈妈讲话的声音经过耳廓的收集进入外耳道传到中耳后首先引起鼓膜的振动。(3)小金哪怕闭眼也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主要是由于妈妈声音的音色有别于他人。故答案为:(1)C(2)鼓膜(3)音色第 1 页(共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